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五百一十二章他们什么时候的事?
    赵氏从门里走了出来,看到眼前此番清净,顿时愣住了。

    杜润泽也愣住了,又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刚刚想把她放下,就是为了避免眼前这种情形,却不料,还是被他给碰上了。

    是赵氏先反应了过来,脸上浮现起几分尴尬的笑:“杜大人,你这是——”

    她刚刚在家里听到门口有动静,还以为是豆花回来了。豆花和宋锦元一起看花灯去了,临走的时候和她说了会早点回来。所以,当时她便下意识地以为是豆花回来了。然而等了许久,都没见她进去,这才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杜润泽略显慌乱地眨眨眼:“她喝醉了,我,我送她回来。”

    说着这话,心里又在暗想,要不要把她放下来?

    赵氏往他背上瞅了瞅,果然见豆苗正伏在他的背上,双颊陀红一片。

    “这孩子,真是的”,赵氏心中尴尬,又觉的不好意思,责备了豆苗两声,就要拉她下来。

    然而,刚刚还安安静静的豆苗,又开始磨人了。

    她双臂紧紧地抱住了杜润泽的脖颈,任凭赵氏如何劝说,就是不肯松开。

    此刻她只知道,她身下这一片温暖,能暖到她的心里,让她舍不得离开,更不想离开。

    “我不走,不走……”豆苗撒娇一样地说着这番话,又埋首在了杜润泽的肩窝,似乎想要藏起来一样。

    赵氏见状,心里又是尴尬又是生气。

    “你这丫头,干啥喝恁多酒?赶紧跟我回去。”赵氏低声喝道。

    如果不是因为有杜润泽在场,她必得狠狠骂她几句才行。

    豆苗平日里就是个性子倔强的,如今醉了酒,越发的倔强了起来,不管赵氏如何说,她就是不愿意下来。

    赵氏心中着急,但也不敢去拉扯她。她像个八爪鱼一样地贴在杜润泽的身上,又紧紧地抱住他的脖颈。她要是拉扯她的话,势必也就连他一起拉着了。

    杜润泽是本县县令,是官,赵氏打心里还是敬畏的。

    看见如此情形,杜润泽便说道:“我送她进去吧。”

    闻言,赵氏面上讪笑:“怎么敢劳烦杜大人。”

    “无碍。”杜润泽回应一声,背着豆苗,就要进去。

    赵氏无可奈何,只能在前面引路,让杜润泽背着豆苗去了她的房间。

    “到了,这回下来吧。”杜润泽微微转头,与豆苗说道。

    赵氏在一旁站着,听闻他这话语里面,不但没有丝毫恼怒和不耐烦,反而还带着几分无可奈何,以及几分,宠溺。

    于是,赵氏再一次愣住了。

    豆苗和杜大人,这是啥时候的事儿?

    到了熟悉的地方,豆苗这才安稳了下来,乖乖地松开了缠住杜润泽颈项的手臂。

    见豆苗好不容易下来了,赵氏赶忙走了过去,抓住了她,生怕她会再扑到杜润泽身上。

    “咋就喝成这个样子?”赵氏责怪豆苗。

    杜润泽听在耳里,还以为这是赵氏在质问他。他想要回答,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难道说,豆苗是与他一起去看灯,结果喝多了?

    这听起来似乎不怎么可信。

    好在赵氏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又开始絮絮叨叨地用别的话来责备豆苗。

    赵氏扶着豆苗躺到了床上,让她睡觉。

    “杜大人,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么麻烦你。”赵氏安抚好了豆苗,转而又看向杜润泽,一脸歉意地说道。

    “无碍。”杜润泽仍然回了这两个字。

    “要不,大人去屋里喝口水吧?”赵氏又道。

    来者便是客,总没有连口茶水都不给喝的道理。何况,来的还是杜大人,还是他把喝醉的豆苗给送了回来。

    然而杜润却回道:“不了。”

    说完这话,他便转身要走。

    却不料,就在他转身的刹那,突然被挂在房中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目光,也停住了脚步。

    那是一盏花灯,做的很精致很好看。更让杜润泽觉的惊讶的,是他对这盏花灯,莫名就觉的十分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

    赵氏也发现了他的异常,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看到了那盏灯。

    “那是豆苗上元节的时候出去看灯拿回来的,都好些个年头了。说是一个不认识的公子送给她的,当时也忘了问那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也没法子还钱给他。”说着这话,赵氏叹息一声,仿佛是在为欠了那公子一个人情而觉的过意不去。

    听她这番话,杜润泽却猛然心惊。世上竟真的会有这么巧的事?

    他也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他进京去参加春闱,夜晚便投宿在了这座小城。

    恰巧那日是上元佳节,听说这里的灯市很是好看很是热闹,他便也出来瞧了瞧。

    灯市确实热闹,也确实好看,但让他收获最大的,却是他在灯市上,遇见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天真烂漫,性情直爽,即便一个人在这灯市上,却也玩的不亦乐乎。

    最后,她花光了身上的钱,却又很想买下一盏灯。他便买下了那盏灯,送与她。随后还与她说谈了一会儿,直到夜色渐浓,这才分别。

    难道,他那夜所遇到的那个小姑娘,就是她?

    杜润泽陷入了震惊。

    赵氏见他站在那处看着那盏旧灯,迟迟都不动弹。

    她心中诧异,杜大人这是怎么了?刚刚还说要走的,如今怎就又不走了?

    但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撵他的,便也任由他静静地站在那处。

    站了许久,杜润泽这才回过神来。

    他一句话都没再说,抬脚跨出了门槛,扬长而去。

    然而他的心,并不如他表面上看着那般淡然。即便是此刻,他也还不能从刚刚的震惊中回转过来。

    那年,那个小姑娘,是他关于这座小城的最美记忆。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也常常会想起当年的那一幕。

    她从他手中接过灯盏,笑的甜蜜无比,比春日的阳光还要灿烂。他长那么大,从来都没见过如此笑颜,让他情不自禁的,就被感染了,沉浸到了她那绚烂无比的笑颜。

    也恰恰是因为这一场相遇,所以他才会放弃进入国子监,三年后再入翰林院的机会,而选择孤身一人来这里上

    任。

    来到这里以后,他并不是没想过要找她。然而,当年何止是豆苗忘了问他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他也忘了。

    这座小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人海茫茫,要找出一个只见过一面,不知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的人,谈何容易?何况,即便是见过一面,那也是许多年以前了。

    那小姑娘十来岁的年纪,想必如今,早就长变了样了吧。就算两人面对面碰上,怕是也认不出了。

    事实却也是如此,这几年过去,豆苗的样貌变了很大的模样。只有身上的那股洒脱灵动,依然还在。

    还好,有那盏灯。

    还好,她还留着那盏灯。

    否则,他这一辈子,只怕都不会知道,原来他苦心想要寻觅的那个人,竟然就在自己眼前。杜润泽突然觉的很庆幸,庆幸今日将她送了回来,也庆幸看见了那盏灯。

    震惊过后,欢喜充斥于他的心间。

    杜润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去的,只觉的脚下轻飘飘的,因为欢喜。

    可当他回去之后,再想起一事,他又高兴不起来了。

    最近几日,她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会不愿意见他?为何会郁郁寡欢?还有,今日为何又会突然要喝酒?

    杜润泽思来想去的,都不能想明白。

    他喜欢她不顾一切的明媚笑颜,他不想看见她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