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八十六章和他在一起也不错
    “我俩,啥都没干啊。”豆花支支吾吾地回答。

    她说完这话,犹豫了一瞬,这才抬眼去看赵氏,却见赵氏仍然在看着她,脸上的神情似是质疑,又似是疑惑。

    见她如此,豆花便觉得,她肯定是知道了,米氏肯定告诉她了。

    于是,豆花叹了口气,也不再隐瞒了:“就是他,后背受伤了,我脱掉他的衣裳给他擦药,正巧被米姨给瞧见了。”

    “啥?”这下,赵氏越发惊讶了。

    豆花眨眨眼睛看着她,娘为何会是这般神情?难道是她猜错了?她根本就不知道?

    赵氏确实不知,当日米氏只是和她说看见豆花和宋锦元在一起,至于在一起做什么,她并没有说。她刚刚那质疑的神情,只是在想豆花对宋锦元到底是个什么心思,还有没有和他在一起的可能,却没料到,竟然把她这番话给诈了出来。

    “娘。”豆花见她似是惊讶的呆住了,便喊了她一声。

    米氏回过神来,并没有追问当时的情形,只是问了一句:“锦元咋就受伤了?”

    说到这事,豆花又叹息:“都是因为我,是我自己不小心绊倒了,他为了不让我受伤,这才自己受伤了。”

    说完,豆花又立即与赵氏道:“娘,这事儿你就不要再告诉米姨了,反正现在锦元的伤也好了,免得她知道了以后再担心。”

    赵氏点点头,这个,她心中自然有数。

    沉默片刻,赵氏又问豆花:“你先前不是不想见到他?如今怎么着?又改变主意了?”

    豆花微微一笑:“没有,只是我觉的,我只是想他不要再靠我那么近,想让他明白我的心意,并不是和他做仇人,老死不相往来的。”

    赵氏点头,却又轻叹一声。

    她就说吧,豆花断然不会轻易就改变了自己的心意,当初更不会是因为害羞才拒绝。

    赵氏心中明了,也就没有再问的必要了。

    娘俩回了家,赵氏便进了灶房做晌午饭,豆花走过去给她帮忙。

    下午,豆花去了铺子里,一边看着福宝儿玩,一边与春子闲聊。

    豆花寻思着,新安的铺子现在早已经稳定下来了,不如就让谢远山回来算了。他和春子夫妻两个,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

    何况,新安的点心铺子,那边的红利,他们却是不要的。

    春子言道:“当初我们啥都没有,全都是靠着这铺子起来,才能有了如今的日子。但话又说回来,这铺子也是你做起来的,我俩并没出上多少力,拿一半的红利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哪里还能再要别的铺子的?”

    别的铺子,他们就更没出什么力了。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要别的分红。

    他们执意不要,豆花也只得作罢。左右这个铺子的生意也不错,一年能有个几百两银子的进项,在这城里,也能算是富户了。

    “福宝儿快到上学的年纪了。”豆花看着在一旁自己玩儿的福宝儿,忽然说道。

    春子点点头:“可不是?就快了。”

    豆花把福宝儿喊道自己跟前,问他:“福宝儿,你想去上学吗?”

    福宝儿顿时摇头:“不想。”

    春子笑着斥责:“胡说八道!必须得上,你爹就大字不识几个,你可不能和他一样。”

    谢远山没上过学,自然也不识字。是后来豆花教会了他做账,他这才能看好一个铺子。

    唇春子和谢远山都不识字,自然而然地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福宝儿身上。

    但福宝儿却和拴子一样一样的,对读书这事,似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豆花在铺子里待了好一会儿,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这才回家去了。

    她回来以后的第四天,豆苗也回来了。

    “银钱挣足了?还知道回来?”赵氏嗔怪地望向她。

    口上虽这么说,但赵氏心里仍然高兴,没说几句话就赶紧让豆苗进了家里吃饭。

    豆苗不愿意早起,动身晚,到的也晚。到了家,已经是晌午时分。

    吃完了饭,又与赵氏说了会儿话,豆苗便去了流香阁。

    临近过节,铺子里比往常忙了不少,豆苗过去,也帮着忙活了好一阵。

    晚上才回去,赵氏便与她说道:“有个媒人来说亲了,这回说的是梁家的少爷,你要不要去看看?”

    豆苗自然不愿意去,便如实回答。

    赵氏却叹了口气,脸上明显带上了不高兴的神色:“这个你不愿意见,那个你也不愿意见,你到底是个啥心思?你到底想咋样?”

    豆苗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便嬉笑着说道:“娘,我今天忙活了一天,实在是太累了,我先去睡了。”

    “你给我回来!”赵氏一把拽住了她,“明天去见见,要不就别叫我娘!”

    赵氏似乎真的生气了。

    “娘,你这就强人所难了。孙小姐知道我回来了,特意约了我明天去听戏。我都已经应下了,你总不能让我回绝了她吧?”

    “那就后天。”赵氏又道。

    “后天更不行,后天就是节前最后一天了,我得在家里帮你做团圆饭。”豆苗笑着又道,“我常常不在家,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总得帮娘多做点活儿才是,我可不舍得累着娘。”

    说完这话,她见赵氏没再反对,便一溜烟回房了。

    豆花在一旁瞧着,不禁笑出了声。

    赵氏听见她这笑,却转头瞪了她一眼:“你还笑?你也不比她好到哪里去,一个个的,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豆花愕然,关她啥事?她可没有说这辈子都不嫁人了这种话。

    她虽然没说,但赵氏在她身上费的心思,并不比豆苗少。这两个孩子,没一个让她省心的,要是都像豆子那样乖巧听话,那该多好?

    刚刚她之所以没有再逼迫豆苗,并不是因为信服了她的话,而是觉的,后天就是八月十四了,谁家都在准备着过节,这个时候见面,的确不怎么合适。

    豆苗一年也回不来几回,错过了这回,只能再等下回了。

    可过了中秋,还有几天不过年?再过了年,豆花都及笄了,豆苗更是十七了,要是还定不下亲事,那得等到何时?

    赵氏越想,心中越愁。

    可这事儿,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次日,豆苗赴完了孙小姐的约,又回到了铺子里。

    豆花见她回来了,便走过去问她:“你真的是去和孙小姐一起听戏了?”

    “那还能是假的不成?”豆苗看她一眼,回道。

    豆花微微一笑:“我还真以为是假的。”

    她以为豆苗是因为不想去相亲,所以才对娘说了这么个借口。

    “娘这回说的那位梁公子,你不打算去看看?万一真的就合了你的心意呢?”豆花笑问。

    豆苗立即回道:“不可能!”

    “你都还没见过人家,你怎么知道不可能?”

    “我没见我也知道。”豆苗回答的言辞凿凿,又接着说了一句,“那位梁公子,肯定连程海涵都不如。”

    程海涵都被她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更别提那什么梁公子了。

    “不过我真觉的,那程海涵还不错。”说到程海涵,豆花便随之说道。

    豆苗这次没有反驳,反而还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的确不错,性情爽快,不拖泥带水的。”

    闻言,豆花又笑:“最最关键的,他喜欢你,对你用心,要不然,你就和他在一起得了。”

    她后来又问过了宋锦元,问他程海涵是个啥样的人,宋锦元说是不错。因此,豆花心里便存了这个心思,倘若可以的话,豆苗接受了他,似乎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