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百三十八章对他没兴趣
    “娘,我肚子疼,不能去了,要不你过去和那孙家的人说说,就说改日吧。”豆苗一副十分痛苦的模样,咬着嘴唇说出这番话。

    然而,结果却并不如她的意。

    “肚子疼可不能大意了,走,我带你去看大夫。”赵氏说着,拉着豆苗的手就走。

    她拉着豆苗去了最近的一家医馆,医馆里面那坐堂的大夫为豆苗把了脉,又仔细地瞧了瞧,问询了一番,只说了两个字“无碍”,连个方子都没写,更没抓药。

    豆苗本就是装出来的肚子疼,大夫自然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她也不能功亏一篑,口上还是喊着肚子疼。

    只不过此刻,这一招对赵氏来说已经不顶用了。

    “你今天就是疼死了,也得跟我去!”赵氏瞪着她,咬牙说道。

    豆苗欲哭无泪,她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没别的办法,豆苗也只能乖乖地跟着赵氏去了。

    两人到了那家名叫“春风晚”的酒楼,赵氏带着豆苗上了二楼的一个雅间。

    才进去,豆苗便看见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个年约二十上下的年轻男子,和一个穿着绛红色袄裙的年长妇人。

    “实在是过意不去,来晚了,让你们等急了。”赵氏笑着寒暄。

    妇人赶忙站了起来,同样笑着回道:“不急不急,我们也是刚刚到了没多会儿。”

    她一边说着这话,一边不着痕迹地拉扯了年轻男子一下。

    男子这才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向赵氏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至于豆苗,他看都没看一眼。

    豆苗对他本没什么兴致,见他如此,越发觉的没兴致了。

    看来,娘要空欢喜一场了,人家对她也不感兴趣,或许也是被逼迫着才来的吧。

    赵氏又和那妇人寒暄了几句,这才一同坐下。

    原本婚姻之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更不该见面。只不过豆苗不是个拘谨的姑娘,赵氏也想的开,这才带着她一起来了。

    这男子名叫孙如章,孙家长子嫡孙,去年刚刚考中的秀才。与她一道前来的妇人并不是他的母亲,而是受他母亲之托,为他说亲的媒婆。

    那媒婆与赵氏闲话了几句,便说道:“要不,咱姊妹俩到个清净处好好聊一聊?”

    她这意思便是两人先离开,让豆苗和孙如章也能互相说上几句话。

    “行。”赵氏答应着,便站起身,与那媒婆一同去了屏风后面。

    都是在一个屋子里,只是被一扇屏风隔开了视线而已。这样,豆苗和孙如章不至于会尴尬,也不会因为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而惹人闲话。

    只是,两个本就没什么兴致的人,强行坐在一起,那也是一种煎熬。

    孙如章坐在豆苗对面,身子板笔直,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豆苗也不说话,但她的眼神却一直在孙如章的脸上。

    她对他没兴致,但这并不妨碍她探寻探寻孙如章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番观察下来,豆苗心中也有了数。就是个读书人罢了,身上有着典型的读书人特色:清高,迂腐,刻板。

    杜润泽比他还要刻板,但在豆苗看来,两人并不是同一类人,不可同日而语。

    孙如章自然也感觉到了豆苗落在他脸上的视线,一双眉拧的越来越紧,心中的不快油然而生。

    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商户之女,粗鄙不入流。好端端的姑娘,又有哪个敢盯着陌生男子看个不停的?

    豆苗也发现了他的不快,唇边扬起一抹淡淡的笑,从他脸上收回了视线。

    她心中暗想,她在孙如章眼里,只怕早已烂成泥巴了吧。

    今天她来了,也见到人了,便算是完成了任务。

    于是,豆苗施施然起身,向着屏风那边说道:“娘,咱回吧。”

    赵氏面色一紧,这就走了?这才多一会儿?两人连句话都没说,这就走了?

    “我和你张大娘聊的正好呢,你且等一等,再多坐会儿。”赵氏想让她再多考虑考虑,便如此说道。

    当着别人的面,豆苗也不好直说自己没看上这人,也只得咬唇,微微叹息,又回到原处坐下。

    她这次也不看对面的孙如章,仿若他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豆苗自己执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并没理会对面的人。

    这下,她在孙如章的心里,又多了一条罪状:无礼没教养。

    坐在那里,无聊至极却还不能走,豆苗除了喝茶,实在是没旁的消遣。

    在此期间,两人仍然不说一句话,孙如章仍然坐的笔直。

    喝完第七杯茶,豆苗放下茶碗,又将视线投到他的脸上。

    这次,她开口了,刻意压低声音,小声与他说道:“我知道你肯定也很无聊烦闷,要不,你先走?”

    只要他先走了,那就不是她的过错,娘也没理由责骂她。

    孙如章抬眼看她,双眉依然紧蹙。

    这还是他第一次正眼看眼前的姑娘,长相确实不错,娇俏可人。只是,实在可惜了,只是个粗鄙不入流的商女。

    要不是为了安抚住母亲,他今天才不会来这里。

    他孙家书香门第,怎能娶一个商女进门?

    然而如今的孙家,已经有几代没出个像模像样的功名之人,早已没落的不成样子。要不是靠着祖上留下的几个庄子,几亩薄田,只怕如今连口饭都要吃不上了。

    孙家急需钱粮,所以才会在他的亲事上思量。

    在这城里,适婚又能为孙家带来钱财的姑娘不少,但适婚有钱又有名望的,也就只有豆苗一个了。

    不同于别的姑娘只能靠出嫁时娘家给的嫁妆,豆苗自己手里有两个铺子,生意都红火。倘若她嫁进孙家,这两个铺子,可不都成他们的了?即便只是两个铺子,那也要比孙家祖上留下的几个庄子赚钱多了。

    况且,流香桥和流香路也是她出钱给修的,如此千秋万代的好名声,将来可不也要落在他们孙家的头上?

    正是因为这些思量,孙如章的母亲这才专门请了媒人,让她去豆苗家里求亲。

    至于孙如章自己,他身上有着读书人的清高和迂腐,自然不想娶一个区区商女。

    他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只要他努力读书,将来肯定能考上举人,甚至进士。到时候,只要他做了官,整个孙家可不都跟着飞黄腾达了?他哪里至于娶一个商女来委屈自己?

    孙如章看不上豆苗,要不是因为被母亲逼迫,今儿断然不会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粗鄙的商女,竟然还看不上自己。

    她让他先走,摆明了就是没看上他的意思。

    她以为她是谁?

    孙如章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恼怒之意从心里油然而生。

    “要走你先走。”他低沉着声音回道。

    他是个礼数周全的君子,怎能做如此粗陋无礼之事?也就这没什么教养的商女,才会如此行事。

    豆苗见他那一脸轻蔑又恼怒的样子,便明白了他心中所想。

    不就是个自命清高的迂腐书生吗?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他是不是以为她见到他就该扑上去?寻死觅活地赖上他想要嫁给他?

    豆苗爽直的性子,自然咽不下这口窝囊气。

    她忽而凑近他,脸上带着清浅的笑,口中却道:“你老大不小的才考得个秀才,前途实在堪忧啊!”

    她说这句话的声音很轻,但却像是一柄利刃一样,直戳进了孙如章的心里。

    他顿时白了面色,抬头瞪眼看着她。

    “我先走就我先走吧,无礼就无礼吧,左右也比和你呆坐在一起强。”说着这话,豆苗便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