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九十八章说不定她又不喜欢了
    了解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豆花和赵氏也就放下了心。

    “那你这孩子也真是的,人家杜大人是在干正事呢,你怎能去扰乱了他?”赵氏继而又责怪起了豆苗。

    豆苗拉扯着赵氏的衣袖:“娘,我这不是知道错了吗?我这不是去给杜大人赔礼道歉了吗?”

    赵氏叹息:“你以后可长点脑子啊,可别再这么风风火火的了!”

    “知道了。”豆苗爽快地答应着。

    不过,赵氏心头却又涌上了几分失落。

    豆苗心里,到底有没有喜欢的人?上回豆花和她说的那事,她后来瞧着,咋就不大像呢?

    她也暗中观察了豆苗一段日子,见她完全不是心里有人的样子。天天都在忙活着铺子里的事,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点都不着急。

    虽说她现在才十四,还没有及笄,但谈婚论嫁也正当时。不过就她这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赵氏真的害怕她会像自己先前所说的那样,一辈子都不嫁人。

    要真是那样,该如何是好?

    如此想着,赵氏心里暗暗决定,等会儿还是得去问问豆花,问问她之前所说的那事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于是,吃过晚饭之后,赵氏便去了豆花房间。

    “娘,咋了?”豆花见赵氏进来,便问道。

    赵氏在她的床沿上坐了下来,一脸郑重地看着她说:“豆花,娘问你个事儿。”

    “啥事儿?”豆花见她面色凝重,心里好奇,笑着反问了一句。

    “就是你上回和我说的那事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赵氏凝眉看着豆花。

    有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又是笑了笑:“哪件事?”

    “就是你说豆苗心里有人了的那事。”

    豆花明白了,原来她想问的,是这个。

    她稍微思索,便回道:“娘,我和你说的,那自然是真的了。”

    赵氏才要质疑,却忽又听豆花说道:“但后续又发生了什么,我可就不知道了。说不定,豆苗后来又不喜欢他了也说不准。”

    听豆花这么说,赵氏只得把想要问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她叹了口气,又问:“那豆苗最近,有没有啥动静?”

    豆花摇头:“这个我不知道啊,我最近不常和她在一起。”

    她这些日子总是在家里,很少到铺子里去,自然也很少见豆苗。她发生了什么事,豆花自然不知。

    不过,豆花寻思着,想要让豆苗发生点什么事,也不太容易。

    赵氏明白了豆花的意思:“往后她要是有啥动静,你一定记得和我说。”

    “好”,豆花一口答应了下来。

    说完这话,赵氏便出去了,又嘱咐豆花赶紧睡觉。

    看着她的身影离开,豆花不禁长叹一声。豆苗这孩子,娘也是为她操碎了心了。

    自从进入八月以来,天气就越来越凉爽了。一眨眼,中秋节也要来临了。

    过节之前,刘万田回了趟刘家庄,打算把地里的庄稼都收了。

    他家的那一点地还是先前分家的时候分到的,后来二房再分家的时候,也分得了一些。所以他家的田地,和刘万方家的,是靠在一起的。

    刘万田下地干活的时候,就瞧见刘万方两口子也在地里。他家的两个孩子也在,二牛帮着做些轻巧的活儿,三牛则被放在地头上自己玩。

    刘万田到了地里,并没有主动与他们说话。倒是刘万方瞧见他来了,赶忙过了去。

    “大哥回来了啊。”刘万方笑着说道。

    “嗯”,刘万田应和了一声,又问他,“你咋也回来了?”

    刘万方笑着回道:“这不是农忙嘛,我就告了几天的假,忙活完了就回去。”

    去年刘万方找了份活儿,在酒楼的后厨做帮工。所有人都以为他干不住,过不了几天就得走。却没想到,他还真的坚持了下来。当初说好的是干一年,如今一年之期早就到了,他却并没有离开的打算。

    后厨的活,除了脏了一点之外,倒是不累。何况,吃的好,不说顿顿都有白米饭,那也差不到哪里去了。所以,刘万方这才干住了。只不过一个月一吊钱的月钱,却是一文都留不住。

    先前说好的挣钱堵上珍儿那个窟窿,但也就前几个月,沈氏去给了她几回钱,再往后,也顾不上她那边了。不算刘万方,家里还有四张嘴要吃饭,但只有大牛一个挣钱的,哪里还能有盈余?沈氏却也没忘了这茬,正打算过两天去瞧瞧刘珍儿,与她说道说道。

    此时沈氏也在地里忙活着,干完了自家的活儿,便领着两个孩子走了。

    刘万方则并没有急着走,而是一边与刘万田说着话,一边帮着他干活。

    刘万田收完了地里的庄稼,就打算回城里。刘万方正好坐了他的车,与他一道。

    他昨儿才走了,沈氏今儿就去了城里,打算去瞧瞧刘珍儿。

    在徐府门口,她又央烦了看门的小厮,让他帮她进去叫一叫刘珍儿。

    一听说她是珍儿的娘,小厮自然愿意帮忙。但刘珍儿自己,可就不怎么待见她了。

    “你怎么来了?”才见了沈氏,刘珍儿就问道,脸上的神情冷冷的,说出来的话更冷。

    沈氏见状,忙从胳膊上挎着的篮子里拿出了一个小布包,塞到了刘珍儿的手上。

    “这是娘省吃俭用攒下的。”沈氏说道,“你爹他根本就指望不上,这全都是你大哥挣的钱。可如今你三弟也大了,更难养活了,家里处处都要钱,你是不知道啊。”

    说着这话,沈氏便重重地叹了口气。

    刘珍儿却还不怎么待见沈氏,捏了捏她塞在她手里的小布包,似乎也就几十文钱。就这点,够干啥的?

    她把那小布包又扔回到了沈氏的篮子里。

    “你拿回去吧。”刘珍儿冷着声音说道。

    “那你那边——”沈氏诧异地望着她。

    她不也需要钱吗?不是还需要钱去填上那个窟窿吗?

    “我都已经解决了。”刘珍儿说完这话,停顿了一下,又看着沈氏说道,“你以后也别再来找我了。”

    再说完这话,她便一身转身,又进了徐府的大门,也不顾沈氏还在后面喊着她。

    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她着实不想再和那个家里有什么瓜葛了。

    沈氏见这情形,心中有苦难言,只得叹了口气,离开了徐府大门。

    这日,豆花难得去了一趟流香阁。但她还没坐上一会儿,事儿就来了。

    有个差役进来了,传杜大人的命令,让流香阁的当家人去一趟衙门。

    “为的是什么事?”豆花问了一句。

    “你去了就知道了,大人也没说什么事儿。”那差役说完这话,就要走了。

    “赶紧的过去,我这边还忙着呢。”他走之前,又向豆花说道。

    见那差役急匆匆的样子,又催的那么急,豆花便不敢耽搁了,想来杜大人那边,应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然而碰巧这日豆苗不在铺子里面,她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于是,只能她去了。

    不仅仅是流香阁,就连隔壁的点心铺子也被传了话。谢远山也不明白杜大人所为何事,交代了一声,便和豆花一同去了县衙。

    他们到了那边,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了,有的是做茶叶生意的,有的是做绸缎生意的,也有的是做药材生意的。

    豆花暗中想了一会儿,也没猜到杜大人的用意。索性也就不再猜了,反正等会儿见到了杜大人,自然就能知道了。

    在他们之后,陆陆续续地又来了几个人。

    再过了一会儿,杜大人也来了。

    他今日穿着竹青色的官袍,身姿笔直,面无表情,迈着坚定的步伐,从外面走了进来,在厅堂上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