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一十七章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
    再过了一会儿,即便是家住这附近的亲戚,也都纷纷告辞走了。

    赵氏带着孩子们收拾了家里的残局,才刚刚收拾完了,便有人上门来了。

    这回来的是村里的人,等到这边的亲戚都走了,就来打探打探,瞧瞧热闹。

    赵氏全都热情招呼着,又拿了喜馃子和糖块给他们吃。

    这些人过来,无非就是看看男方来过大茶礼,都带了些好东西。最最重要的,还有打听一下给了豆子多少彩礼钱。

    赵氏也不隐瞒,如实回道:“二两。”

    “二两?”问话的妇人惊讶一声,“我还寻思怎么着也得个五六两的,当初春子的事儿,可不就是六两?”

    赵氏笑了笑,连声回道:“不少了,不少了。”

    这个没法比,当初春子的彩礼钱之所以能有六两,主要就是因为李氏。六两她就不大愿意了,要是少了六两,她还不得闹个鸡飞狗跳?

    “前几日刘老七家的闺女,还要了四两银子的彩礼呢,你家豆子比起刘老七家的闺女,可不好太多了?”那妇人一脸惋惜,十分为豆子和赵氏觉的不值。

    但赵氏也是真的不大在意这个,又说道:“彩礼这事儿吧,也得看各自人。家里有的,就多给点,没有的,就少给点,也不是非要多少不行。只要两个孩子合得来,以后小日子能过的顺遂了,就算是没有,那也没甚关系。”

    听赵氏这么说,这妇人便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讪笑了一声,说道:“还是你想得开。”

    她走后,又有几拨人过来,一听说只有二两银子的彩礼钱,全都觉的惋惜。赵氏把刚刚那番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管她们是不是真的能理解,反正她就是这么想的。

    更何况,赵思远还是她家闺女的救命恩人,就冲着这个情分,即便一文钱的彩礼都没有,她也愿意把姑娘嫁给他。

    梁氏也过来了,但她过来的比较晚,太阳都快落山的时候,才进了豆花家家门。

    赵氏和她关系好,见她来了,心下自然高兴,忙拉着她到了屋里,又是拿馃子又是倒茶水的。

    “哎呦大奶奶,你可别忙活了,我稍微坐一会儿就走。”梁氏笑道。

    她今天下地去种棒槌了,这才将将回来,耐不住心里的好奇,便过来了,打算一会儿就走,还得回家做晚饭。

    “没事儿,这可是喜馃子,你多吃点。”赵氏一边让着,一边又拿了油纸包,装了满满一包,“这个你带回家去,拿去给虎子吃。”

    梁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是来瞧瞧,咋还吃着一份拿着一份了?”

    “喜馃子嘛,也沾沾喜气儿。”赵氏又笑着说道。

    梁氏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儿,都还没来得及歇息,这会儿也是渴了,端起茶碗便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赵氏又给她倒了一碗。

    “豆子有了这么个好归宿,我当真也为她高兴。”梁氏又说道。

    赵氏今天始终是一脸喜气,听她这么说,不由得又问:“现在庄上还有人说闲话没有?”

    梁氏摇头:“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不但没有人再说豆子的闲话了,反而还都为她打抱不平呢,骂那个造谣的人没良心,这么污人名声,得遭天打雷劈啊!”

    听她这么说,赵氏脸上笑意更盛。

    事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这才是她想要的结果。

    “我还听说,你已经知道了那个造谣的人是谁了,是谁啊?”梁氏好奇问道。

    说到这事儿,赵氏不禁叹了口气:“这个啊,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我也不知道是谁。”

    赵氏了解梁氏的为人,也知道她嘴严,断然不会听了她的话,出去宣扬一通,所以才会无所顾忌地和她说实话。

    梁氏点头,原来是这样。

    她又笑道:“我还当是真的呢。”

    “庄上人都当是真的?”赵氏看向她问。

    “有的人当是真的,也有人还说是你造谣呢!”梁氏叹息一声,回道。

    赵氏微微蹙眉,心中思索,这事儿进展的似乎有些不太顺利。

    既然这个法子是豆花想出来的,那等会儿就再去问问豆花,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沉默片刻,梁氏忽然换了个话题:“大奶奶,你们家城里的铺子还要人不?”

    闻言,赵氏不无诧异地看向她:“咋?你也想去?”

    梁氏忙笑着摇头:“不,不是我,我在这边干的好好的,可不想走。”

    “那是?”赵氏接着问。

    “是我家虎子。”梁氏叹息一声,回道。

    赵氏却皱了眉:“虎子不是还上学吗?”

    虎子不爱读书赵氏是知道的,但即便他再不爱读书,现在也依然还在学堂里,咋就要出来干活了?

    说起这个,梁氏就一脸无奈:“那小兔崽子,就是不想上学堂,三天两头的逃学。你说我和他爹也不能一天到晚的都看着他不是?我们俩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就想,不上就不上吧,省的他心不在焉的,花着钱上着学,还再逃学。”

    可是虎子也算是个大孩子了,不上学也不能成天在家里乱转悠,该谋个生计才是。所以,梁氏便想到了赵氏。

    “点心铺子那边,现在人满满当当的,不再需要了。”赵氏回道。

    闻言,梁氏微微点了点头。紧接着,却又听赵氏说道:“不过豆苗和豆花这两丫头,说是要再开个铺子,到时候就让虎子过去吧。”

    “哎,行!”梁氏喜笑颜开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又坐了一小会儿,梁氏便走了。

    她才走,赵氏就把她答应了梁氏,让虎子去铺子里干活的事儿告诉了豆花和豆苗。

    豆苗假装无奈地叹了口气:“娘,你晌午不还说我的铺子还没见着影?没影儿的事儿,你咋就答应人家了?”

    赵氏笑嗔:“那你就赶紧的,早点见着影儿。”

    “娘,不着急,我们总得多做点准备不是?”豆花笑着回道。

    她觉的虎子能过去干活,也算是不错。

    说起来,如果不是虎子,她也不会穿越到这里来。去城里之前,虎子还时常来寻她玩,所以豆花了解他,皮实是皮实了一些,但绝对是个干事情靠谱的人。

    “豆花”。

    豆花正在心里想着,忽然听见赵氏喊她,便赶忙抬头向她那边看了过去。

    “娘,你叫我?”

    赵氏点头,接着说道:“我刚刚问了虎子娘了,你上回说的那句话,有人信了,有人还说我在造谣呢,接下来该咋办?”

    闻言,豆花仔细一想,便记起了她说的是哪句话,哪件事。

    她之前想的是,说他们已经知道了始作俑者是谁,再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那个真真正正的造谣者,必定会心虚, 他一心虚,就准能露出马脚。这样,要想找出那个人,可就顺利多了。

    只不过,此刻听赵氏这么说,豆花也察觉到,事情进展的好像并不怎么顺利。

    豆花又仔细想了想,觉得可能是给那人施加的压力还不够大。

    她抬头望望外面的天色,见太阳已经落了山,这个时候,恰恰就是家家户户做晚饭或者吃晚饭的时候。

    豆花突然又转头看向赵氏,问道:“娘,咱家里有锣吗?”

    赵氏诧异了:“你要锣干啥?”

    “我自有用处,家里有没有?”

    赵氏摇头:“咱家哪能有那个东西?”

    铜锣那玩意,除了村长家里,就只有玩杂耍的人家里会有。

    “不要紧,锅也行。”豆花说着,就进了灶房,把锅框上的一只带耳朵的小铁锅提溜了下来。

    “你这是要干啥?”赵氏越发不解了。

    豆花把锅放到了赵氏的手里,又去了拿了一把锄头,把锄头卸下来,同样交给了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