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三百一十二章是我思慕心切
    正月初六,是豆花一家扬眉吐气的日子。

    这天一大清早,赵氏就起来了,把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人瞧见了,便上前去问:“豆子娘,起这么早?”

    赵氏一边挥动着扫把,一般笑着回道:“是啊,今儿是我家豆子的大日子,自然得隆重。”

    那妇人呵呵笑了一声,走开了。

    但她并没有走远,而是与另外几个妇人站到了巷子头上,又窃窃私语了起来。

    “大杨树屯子离咱庄上近,要真是赵秀才的话,他一进庄,我们就能瞧见了。”有人说道。

    “对,那咱就在这里等着。”有人附和。

    按照习俗,过小茶礼,需要男方带了鸡鸭和喜馃子等礼物到女方家里去。即便赵思远生活艰难,但还是准备齐全了这些东西,和媒婆一起,到了刘家庄。

    这媒婆不是别人,就是之前给春子和谢远山做媒的周婆子。周婆子为人实诚,口碑好,所以赵氏又找了她,让她来当豆子和赵思远的媒人。

    周婆子欣然应下,指点着赵思远,又和他一起,来了刘家庄。

    然而,才刚刚进了村不久,赵思远就被人给拦下了。

    冬日里地里没活儿,又才将将过了年,村里的人也没啥要紧的事可干,站巷头的自然不少。再加上全村人都知道了豆子今天要定亲,听说定下的还是个秀才,所以出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

    昨天还有人怀疑豆子定下的到底是不是赵秀才,今日一见,没人再怀疑了。但却而代之的,是惊讶和焦虑。

    赵秀才那样的人物,能娶豆子?他不会是被人给骗了吧。

    尤其是远远地看着赵思远走过来,儒雅清俊,风度翩翩,一众妇人更是惋惜心痛。

    就凭他这副模样和满腹的学识,十里八村想嫁给他的姑娘多得是,他为啥偏偏就要娶了声名狼藉的豆子?

    她们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关心过甚,生怕他被人给骗了,便上前拦住了他。

    赵秀才不知道这人为何要拦她,便问道:“有事吗?”

    “我说赵秀才啊,你是不是被人给骗了?你知道你要娶的人是谁吗?”妇人满脸焦急,看向赵思远问道。

    然而赵思远却点点头:“知道啊,刘家的大姑娘。”

    “那你知不知道她名声咋样?”妇人又接着问。

    赵思远没回话,但却微微蹙了眉,唇角抿成了一条线。

    “她早就丢了清白了。”妇人满是痛心疾首的神情,当然不单单是为豆子,更因为赵思远。

    他这么个人物,要是当真娶了那样的姑娘,可不委屈死?

    却不料,她话音才刚刚落下,就见赵思远脸上的神色明显阴沉了下来:“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平白污人名声,非正值之道。”

    他是读书人,书生气重,满口之乎者也的,好在这妇人也还算是能听得明白。

    “这可不是我污的”,那妇人辩解,“是有人亲眼看见,她早就被两个盗贼给夺了清白。”

    “简直胡说八道!”赵思远低沉着音调喝了一声,“是谁说的?是说看见的?是你吗?”

    他的脸上明显带上了怒意。

    那么好的姑娘,却被人给污成了那样,怎不令人心痛?

    每每想起来,他都会觉的心痛如刀绞,恨不能把那平白污人名声的人给揪出来,痛快揍一顿才是。

    因此,此刻听到这妇人如此说,他必定要生气。

    “这倒不是我。”妇人回道,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

    “那我来告诉你,这事儿我知道,我亲眼看见了,我当时就在场。”赵思远一本正经地说道,面色严肃,甚至还带着几分不容忽略的怒气。

    妇人顿时惊呆了,他说啥?他亲眼看见的?他还当还在场?

    赵思远又接着说道:“我知道那天的事,的确是有两个盗贼不假,他们想欺辱刘家姑娘也是不假,但我把她救了。”

    妇人一脸不敢置信神情,事情竟然是这样?

    豆子就是被他给救了?并没有丢掉清白?

    “当日是我救了她,是我把她送回了家,也是我自那以后,思慕心切,这才遣了媒前去求亲。还希望你们以后,莫要再是非不分,无故中伤。”

    说完这番话,赵思远便不再啰嗦。

    周婆子回头看了那妇人一眼,向她笑了笑,也跟着赵思远走了。

    他才刚刚走,站在巷头上看热闹的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赵思远刚刚那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声音并不小,他们自然也都听见了。

    “真是想不到啊,原来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的。”有人说道。

    “是啊,谁能想到?”有人跟着附和。

    “当日是他救下的豆子,因为他知道豆子并不像传言说的那样,所以才敢来提亲。”又有人跟着说道。

    “当初那传言,到底是谁先开始说的?”说到传言那事儿,便有人开始寻根究底了。

    然而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实在是不知,第一个说出这些话的人,到底是谁。

    他们也只是听到有人这么说,说的煞有其事一样,容不得他们不信,这才信了,也跟着传了起来。

    但谁曾想到,竟然是假的。

    “编这些瞎话的人,可真是坏了良心了!”有人感叹一声,说道。

    “可不是咋的?这般歹毒的心思,就不怕天打雷劈?”有人跟着附和。

    被甩在后面的人群咋样,赵思远并不关心,此时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往刘家走去。

    到了门口,周婆子先过去,喊了一声。

    出去开门的并不是赵氏,而是豆苗。

    按理说,开门的这人,让沈氏来比较合适。但现如今他们两家关系不好,沈氏和他们也不搭腔,豆子定亲她也没过来,哪里指望她来给开门?

    豆苗作为豆子最大的妹妹,让她来开门,倒也合适。

    直到赵思远和周婆子进了二门,赵氏和刘万田这才迎了出来,客套着把他们让到了堂屋。

    堂屋里,还坐着刘老爹和李氏,他们老两口今日也来了。

    刘老爹也知道大杨树屯的赵秀才,却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能成了他的孙女婿。

    家里出个有功名的读书人,那是祖先荫蔽,莫大的荣耀。不管是他的儿子辈还是孙子辈,大多数都不是那块料,也只有良子,让他看到了希望。

    这下,又多了一个,刘老爹莫不欢喜,那张一贯沉默的脸上,今天也难得的带上了几分笑意。

    赵思远进了堂屋,一一喊了人,赵氏赶忙让他坐下,又给他倒茶水。

    赵思远忙推辞。

    小茶礼一是简单,也没啥好操持的,无非就是双方互相说说,了解了解。

    但赵思远这边的情况,也没啥好了解的,三两句话便说完了。

    好在有周婆子在,她见惯了这些场面,也说惯了场面话,嘻嘻哈哈的,欢欢喜喜地说着好听的话儿,这才不至于冷场。

    赵思远才来了不一会儿,赵氏便带着豆花和豆苗进了灶房忙活起了。

    虽然来的人不多,但饭菜可不能简单了。

    娘三个齐心协力,正午时分,一桌美味丰盛的饭菜便置办好了。

    吃完了饭,又说了会儿话,赵思远便起身告辞了。

    赵氏把他带来的喜礼分成了两份,自家留一份,再回给他一份。

    一家人把赵思远送到了家门口,直到看着他走远了,这才又进了家里。

    留下来的喜礼,赵氏又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大份给了李氏,让她带回家去吃。剩下的喜馃子,打算等会儿有人来溜门子瞧热闹的时候分出去。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便有人上门来了,而且还不止一个。

    一共有三个妇人,都是这个村里的,赵氏都认得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