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五十二章设计logo
    沈氏越想越想不明白,又和豆子闲聊了几句,便抱着三牛走了。

    她今儿来这里,就是因为记挂着昨天卢氏说的那些话,想要再来仔细看看,看看豆子是不是真的被人给糟蹋了。

    离开了这边,沈氏又抱着孩子去了卢氏的家里。

    今儿日头好,卢氏洗了衣裳,正在家里晾着,猛一转头,见沈氏又来了。

    “忙着呢?”沈氏进了门,看向卢氏问道;

    “是啊?”卢氏答应着,猛的抖了一下衣裳,晾在了晾衣杆上,“我可没你那个好福气,家里的活儿有人干,你只要抱着孩子溜门子就行了!”

    沈氏但笑不语,向着她走了过去。

    “我刚刚打那边来,我瞧着豆子好端端的,一点不对劲儿的地方都没有,你是不是瞧错了?”沈氏压低了声音,凑近卢氏耳边说道。

    闻言,卢氏笑了笑:“我还没到老眼昏花的时候呢,那天虽说天色晚了,但我也瞧的真真儿的,就是豆子,不会错的。”

    “那也奇怪了,她咋一点不对劲儿的地方都没有?”沈氏皱眉,心里全都是诧异。

    卢氏叹了口气,也压低了声音,向她说道:“我说你就钻牛角尖了吧,这种事儿,那是能宣扬的吗?可不都得藏着掖着,生怕被旁人知道?就算心里难受,也得装出一副没那回事儿的样子。”

    一听卢氏这话,沈氏顿时豁然开朗。

    “是,是我钻牛角尖了。”沈氏连声应道。

    说完这话,她又向卢氏说道:“我昨儿晚上回家就把要分家的事儿给说了,你猜怎么着?”

    卢氏见她脸上带着笑,便问:“他们都答应了?”

    “反正我家娃他爹是答应了,老爷子说要等到忙完了地里的活儿再说。这不也还没个宅子嘛,我们要是现在就分出去,还没地方住。”沈氏回道。

    卢氏点点头:“也是,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要是盖屋的话,找人也不好找,不如先放一放,等到忙过了这阵子,就让他们赶紧给盖新屋。”

    沈氏又在卢氏家里待到快吃晌午饭的时候才走,回去以后,李氏自然不给她好脸色。

    她们两个现在谁也不搭理谁,反正都已经要分家了,沈氏现在也不顾及她了。

    李氏做好了晌午饭就送到地里去了,还是没给沈氏留。沈氏便哄睡了孩子,自己拿了面子,专门做了香喷喷的饼子吃了。

    她本来打算做白面饼子吃的,她记得过了年,春子来家里那回,带了些白面过来,李氏舍不得吃,现在肯定还有。然而沈氏找了又找,却无论如何都没找到。想来不是被李氏拿去卖了,就是被她藏起来了。

    沈氏一边做饭,一边将李氏骂了好一番。

    这会儿,豆花已经吃完晌午饭了,走出了后厨,让豆苗去吃饭。

    最近一个月以来,铺子里的生意十分稳定,进项也不算少。后厨的那些人,现在也都能上手了,也不用豆花再亲力亲为。因此,她便闲了下来,和豆苗一起看着铺子,着实没什么好忙的。

    铺子这边有豆苗在,也不需要她做什么。所以,半下午的时候,她便直接回家去了。

    春子还在坐月子,赵氏在这边,又要照顾春子,又要照顾孩子,还得再照顾豆花和豆苗姐妹两个。

    瞧见豆花回来了,赵氏便不无诧异地问道:“你咋回来了?不在铺子里了?”

    豆花笑着回道:“铺子里有豆苗呢,没我啥事儿,我就回来了。”

    说着这话,便去了春子那边,见孩子这会儿正醒着,她过去逗了逗。

    “才刚吃了奶,可巧你就来了。”春子坐在床头,微微笑着说道。

    孩子这会儿乖巧可人,睁着一双圆溜溜,黑宝石般的眼睛,好奇地盯着豆花看。

    豆花伸手在他软软嫩嫩的小脸上轻轻捏了捏:“福宝儿,你吃饱了没有?吃饱了就笑一笑。”

    却不料,福宝儿十分不给她面子,不但不笑,反而瘪了瘪小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你这丫头,让你轻点儿你不听,咋就把福宝儿给弄哭了?”赵氏一边责备着豆花,一边走过去把福宝儿抱了起来。

    “乖娃娃,不哭不哭啊!”赵氏把孩子抱在怀里,来回走动着哄着他。

    豆花尴尬地笑了笑,她的确没使劲啊,咋就把孩子给弄哭了?

    “不回铺子里了?”春子向她问道。

    豆花想了想:“不回了吧,反正这会儿也不早了,我就算回去等会儿也要关门了。”

    都这个时候了,不用再做新的点心了,后厨也不用忙了。何况还有豆苗在那边呢,不会出什么状况。

    “就你会躲懒。”赵氏一边哄着福宝儿,一边说道。

    豆花笑了起来:“谁让豆苗太能干呢?”

    闻言,赵氏也跟着笑了,转而去问怀里的孩子:“福宝儿,你听听,姐姐懒不懒?”

    福宝儿那么小,自然不会回答她的话。赵氏也不是真心责备豆花,偶尔偷个懒,也不是坏事。

    赵氏哄睡了福宝儿,见天色不早了,便进了灶房去做晚饭,豆花过去帮她。

    晚饭才做好,豆花和谢远山便回来了。

    “表哥,最近还有人要和咱们合作吗?”豆花问道。

    “最近不大多了”,谢远山回道,“我就按照咱之前说的,每增加一个合伙人,就降一分的利,还要等到三个月以后。满了十个以后,就不太多了。”

    “嗯”,豆花答应着,这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毕竟,对勾栏里那些大大小小的馆子来说,越往后,他们赚的钱也就越少。

    但对于豆花他们来说,情况正好相反,越是后来的合伙人,能从他那里赚的钱就越多。

    “表哥,你明天去寻个瓷窑吧。”豆花忽而又道。

    “找瓷窑干啥?”豆苗不解地问道。

    谢远山也狐疑,干啥突然要找瓷窑?是要烧瓷?

    “我想给咱们铺子里的合伙人提供盛点心的碟子,碟子上带着我们铺子的标记。”豆花笑着说道。

    勾栏里每天人来人往的,人流量那么大,盛放点心的碟子上如果也带着他们铺子的标记,那不是绝佳的广告?

    如此一来,铺子的知名度就会更加提升,铺子里的生意也会更好。

    如果说之前卖的点心,那么以后,他们卖的,就是商标,就是名声。就像杏花楼的月饼一样,只要说到月饼,人们就会想起杏花楼。豆花的目标是,往后只要说起点心,大家想起的就是他们的铺子。

    豆苗脑子转的快,豆花才说了自己的用意,她便明白了。

    “这样的话,咱们铺子里的生意会更好。”

    豆花点点头。

    谢远山也明白了,答应着说道:“行,我明儿就去联系一个。”

    说完,他又问豆花:“要烧多少个?”

    “我算一下。”

    豆花在心里算了起来,假设有二十个合伙人,每人给二十个,那就是四百个。不过碟子是瓷的,容易摔坏,还应该再算上折损的。

    “先烧五百个吧。”豆花说道。

    谢远山答应了一声,又听豆花说道:“我这两天好好想想,设计个标志出来。”

    “我和你一起。”豆苗紧接着说了一句。

    当天晚上,豆花和豆苗便忙活了起来,开始想铺子的标志。

    豆花觉的,标着应该符合他们铺子的主题,既要简洁大方,还要好看好记。

    前世,生活中的logo铺天盖地,豆花脑子里见过不少,脑子里有不少存货,因此设计起来,也不算困难,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便把铺子的标记给做了出来,交给了谢远山,让他明天一并带着,交给瓷窑的工匠去烧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