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三十三章不够卖的
    “但是每天送什么点心过来,送多少,要由我们那边决定。”豆花又说道,“当然我们也会根据这边反馈的情况,卖的好的就多送点,卖的不好的就少送点。”

    “好,没问题。”管事的连声答应。

    反正不管卖的好坏,他都不担风险,都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要赔钱,那他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好啊,那就这么说好了,明儿一早我就让人送过来。”豆花说完这话,便和那管事告辞了。

    她回去以后,又设计了几种方案,打算给勾栏的点心,要单独来做。

    去勾栏的人都只是为了消遣,为了打发时间,吃的东西不能太大,要不然肯定不好卖。于是,豆花便决定,把点心都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每一小块没多少钱,也能更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天上午,豆花就把特意准备好的点心和于三一起送去了。

    还有不少细节还没商量好,所以她也跟了过去,再和李管事细细商讨商讨。

    她没有送去很多,只有五六斤。毕竟这才是第一天,生意怎么样不好说。少送一些过去,就算当天卖得不好,也不至于赔太多钱。另外,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假如不够卖的,有人没买到,他第二天一准儿还去。

    在此之前,勾栏里的那些铺子,并不是没人卖过点心,只不过不好卖,没几个人会要,所以后来就都不卖了。

    今日,李管事一早就去了勾栏,专门等着迎接豆花送来的点心。

    “你看一看吧。”豆花到了李管事那边,让于三从车上把点心搬了下来,送到了屋里。

    李管事打开一看,不由得说道:“还真是和别的不大一样。”

    这些东西都做的小巧玲珑的,三两口就能吃一个。他虽然还没品尝味道如何,不过看上去,就很好吃的样子。

    “碟子准备好了吗?”豆花问道。

    “准备好了。”李管事答应着,绕过戏台走到了后面,拿出了十几个白瓷的小碟子。

    这小碟子和盛花生花生的一样,都只有豆花的一只手那么大。

    豆花拿了碟子,又拿了几块点心,放在了碟子了。

    “正好能装四块。”豆花抬头看向李管事,笑着说道。

    这些点心看起来个头还算可以,不算特别小,不过重量上可就没什么分量了,一点都不压秤。来之前豆花在铺子里特意称过了,这么大小的点心,一斤大约摸能有三十多块。

    “我按照成本价算了算,又结合这边卖东西的价格,我觉的,像这样的一碟子,卖四十文一份差不多。你觉的咋样?”豆花看向李管事问道。

    大约就是一小块十文钱,一斤差不多能卖出四百文左右,恰恰是她铺子里卖的两倍。而且,这边的一碟子花生和一碟子瓜子就要二十文,对比下来,这一碟子点心,卖四十文,也不算十分离谱。

    “行,可以。”李管事点头回道。

    “就这些吗?”李管事指着豆花送来的点心问道。

    就这么一点点?万一生意好,不够卖的怎么办?

    “不够也就这些了,那些吃不着的人,明儿肯定还会再来的。”豆花笑着回道。

    李管事答应着,心想毕竟是人家承担风险和损失,谨慎一些,也是十分必要的。

    商量妥当了这些,豆花便回铺子里去了。

    “咋样?”豆苗见她回来了,问道。

    “很顺利,就等这一天下来,看看成果怎么样了。”豆花回答,眼神里面充满了希望。

    如果情况不错的话,那赚钱的道路又多了一条。如果不怎么样的话,反正就几斤点心的事儿,也没什么损失。

    勾栏是全城最大,最集中的娱乐场所,每天都热闹非凡,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豆花才走后不久,李管事的听书馆子里就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这么早?”他笑着和那客人打招呼,“说书的先生都还没来呢。”

    说书先生和他也是合伙的关系,每天挣的钱,他拿七成,说书先生拿三成。

    “不打紧,我就先坐一坐,等一等。”那客人回道,在桌边坐了下来。

    勾栏里听书的馆子有好几家,每一家都会长期合作的说书先生,每位先生又会有各自的特色。因此,顾客便根据说书先生的风格,选择一家馆子,经常来听书。

    馆子里的伙计早就来了,见来了客人,便上前来招呼着。

    “还是一样,一碟花生一壶碧螺春。”那客人向伙计说道。

    他每次来听书,点的都是这两样,伙计也早就记下了。

    “好嘞,马上就来!”伙计高亢的声音答应着,绕过了说书的台子,去了后面。

    片刻的功夫,伙计便端着客人要的东西送了上来。

    那客人自己倒了杯茶,一边喝着,一边剥着花生。

    “我这里今天有点心提供,一碟四十文钱,要不要来一碟?”李管事少不得向那客人推荐。

    但那客人却摇了摇头,又摆摆手笑道:“不用了,我这些就够吃了。”

    他出来的时候才从家里吃了早饭不久,这会儿一点都不饿,也不想吃点心。吃点花生,喝点茶,消磨消磨时间就行了。

    听他说不要,李管事也没再说别的,去了后面忙着去了。

    不消一会儿,说书的先生便来了,馆子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多,然而,没一个人要点心的。

    说书先生的故事开始了,今天说的不再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而是前朝两名猛将的故事。

    他站在台子上说,下面坐着一众听客,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聚精会神地听他讲着。

    一大会儿过后,故事说了一半了,最先来的那位客人,碟子里的花生也见了底。

    伙计提着水壶过来了,给他倒水,见花生马上就要吃完了,便指着即将空了的碟子问道:“要不要再来一碟?”

    客人忙摇头说不用了。

    炒熟的花生是很香,但要是吃多了,未免也会觉的没味儿。

    猛然间,他忽然想起了之前李管事说的点心的事儿,便与伙计说道:“把你们这边的点心给我上一碟子。”

    饿倒是一点都不饿,只不过花生吃多了,想要换换口味了。

    伙计答应着,赶忙去了后面,端了一碟子的点心过来。

    那人一看,顿时饶有兴致地仔细瞧了起来。

    他原本还以为李管事说的点心,就是外面那些铺子里寻常卖的那种。直到他亲眼见了以后,这才明白不是如此。

    这点心做的精巧,小小的一块,形状和色彩都好看,只是看着,就能让人觉的一定很好吃。

    看着碟子里的点心,客人心中暗想,这看上去,倒像是去年新来的那家馃子铺子里的点心。他拿了一块,吃了一口,不由得点了点头。

    果然,就是香香甜甜馃子铺子里的,一样的味儿,只是这里的更小了一点。

    他家闺女喜欢吃那铺子里的点心,他和他媳妇就时常会去买上一些,所以对这点心的味道,自然熟悉。同时也明了了,就这么四小块,难怪卖这么贵。即便是从那铺子里买,也一点都不便宜,更别说是在这里了。

    刚刚没人要点心,自然也就没人吃。此时,其他客人见他吃起了点心,而且还是如此精细的,纷纷也要了一碟。

    李管事坐在一旁看着,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也说不出的惊讶。

    他以前只觉的点心不好卖,放在这里肯定不大能卖得出去,却没料到,事实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他一直在数着,这才一会儿的功夫,就卖出去十几碟子了。如果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早上送来的那几斤点心,一定不够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