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一十六章我觉的这亲事不好
    “你告诉娘,你心里是咋想的?”赵氏看向豆子问道。

    然而,豆子还是没吱声,只低头做着自己的绣活儿。娘这突然一问,当真是把她给问懵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要是说行的话,我就去回了周婆子,让她给说合,你要是说不行的话,我也去回了她,告诉她这事儿就作罢。”赵氏又接着说道。

    沉默了好一会儿,豆子这才抬头,看向赵氏,皱着眉回道:“娘,这事儿,我也不知道该咋说。”

    毕竟,她也没见过人,要说问她有啥感想,她是断然没有的,更别提想不想嫁了。

    谁都想过好日子,出入有人伺候着,多好。可是正像娘说的那样,享着福,也总得为此付出点代价。她在心里权衡一番,还是觉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没见过人,从没接触过,她一点感想都没有。

    听豆子这么一说,赵氏也犯难了。

    她本来还觉的,问问豆子的意思,她要说成就成,她要说不成那就不成,没想到,豆子啥都没说。可是周婆子明儿还要再来听消息,到时候,她该咋和她说?

    赵氏心里正犯难,忽然听见有人说了一句:“我觉的这门亲事不大好。”

    赵氏回头一看,见站在门口的,竟然是豆花。

    “你小孩家家的,懂个啥?”说着,赵氏就要把豆花赶到一边玩儿去。

    豆花才只是个十岁的孩子,离嫁人少说也得五六年,她懂个啥?

    豆花却反驳了起来:“娘,你昨儿不还说了吗?说我是大姑娘了。”

    闻言,赵氏无奈地笑了笑,她那只是随口一说,这孩子,倒是当真了。

    不过不得不说,有时候豆花这孩子的见地,真的比大人还要强。要是没有她的话,家里也不会做生意做的风风火火,短短两年就有了这么多钱。

    于是,赵氏便问了一句:“那你说说,这门亲事为啥不好?”

    “这很简单啊,盲婚哑嫁的,有啥幸福可言?”豆花回道,脸上带着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

    婚姻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的,要是没有感情,婚姻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我嫁给你爹之前,也没见过你爹。”这回,换做赵氏反驳了。

    姻缘可不都是这个样子?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出嫁之前还专门要见一见对方长啥样子?

    “那也不排除有个别确实过的不错的”,豆花笑着回道,“但咱不能拿大姐的未来去赌不是?”

    闻言,赵氏点了点头。

    豆花这话说的在理,一个弄不好,搭上的可就是豆子的一辈子。

    “那你说该咋办?还要让你大姐和那柳家的孙子,互相见见不成?”赵氏又问道。

    她倒是也想找个知根知底的,但是没那条件啊。

    “娘,你这说的可就不现实了”,豆花皱皱眉头,“大姐成天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你让她出去见人?再说,要见那柳家未来的家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

    说完这番话,豆花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后又接着说道:“所以要说我啊,还是直接回绝了算了。娘你别觉的他家门楣高,大姐嫁过去就是主子,就是未来的家主夫人,就能享福,这个真不好说!”

    闻言,赵氏叹了口气。

    她心里明白,可是又觉的,这对她家来说,的确是门不错的亲事,要是就这么推掉了,未免会有点可惜。再说了,万一豆子嫁过去以后,过得顺心如意呢?她要是现在给推掉了,可不是坏了她的好姻缘?

    豆花就知道赵氏存了这份心思,所以又劝道:“娘,就算推掉了这门亲事,也没啥可惜的。你在这边热热乎乎的,纠结个半天,说不定人家柳家那边,根本就不同意这亲事呢,到时候,你可不得生气?再者,咱退一万步,咱家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钱,就算你想让大姐被小丫头伺候着,那也就是几两银子的事儿,拿你自己的私房钱就能办到了。何必让大姐冒那个风险,嫁去一个陌生的人家?”

    豆花说完,看了看豆子,又看了看赵氏,继续说道:“还不如让大姐嫁个规规矩矩的人,疼她爱她护着她,没别的事儿干扰,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呢。反正啥都不缺,咱又能赚钱,还管那些门楣不门楣的干啥?”

    再一听豆花这话,赵氏心里便动摇了。

    “娘,大姐这才十五岁,你那么着急让她嫁出去干啥?我还想多留大姐在家里几年呢。”豆花又说道。

    她平日里相处最多的是豆苗,但对于豆子,也是真心地喜欢。豆苗离经叛道,性情泼辣,头脑灵活也能干,但豆子却截然不同。她骨子里就是个典型的温良淑女,平日里勤劳能干,说话做事都温温柔柔的。这样的人,是要被人保护疼爱的,哪里能让她去冒险?

    赵氏把豆花这番话仔细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

    “对,你说的对!”赵氏笑向豆花说道。

    家里啥都不缺,就算招一个上门女婿来入赘,他们家也能养活的起,还能保证让他们的小日子过的不差。既然如此,何必让豆子去冒那个风险?门楣再高又能咋样?家里再有钱又能咋样?只要豆子过得不好,不开心,可不都是白搭?

    再说了,豆子今年才十五,确实不大。再等几年,也不着急。

    “既然做不成这门亲事,那就说明,后面肯定还有更好的在等着。”豆花又说道。

    这句话,越发说到了赵氏的心坎里。

    “是,后面肯定还有更好的在等着。”赵氏也附和着说道。

    “娘,你还说我是小孩子啥都不懂吗?”豆花还没忘了这茬,嬉笑着问道。

    闻言,赵氏无奈地笑了起来,顺着她的话回答:“是是是,你不是小孩了,是大姑娘了,啥都懂了!”

    “对,娘说的对!”豆花哈哈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

    让赵氏纠结了这么一大会儿的事,就这么说定了。

    赵氏又去和刘万田说了,刘万田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他也疼孩子,也为孩子好。

    于是,事儿便这么定下了。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赵氏又帮豆花和豆苗收拾了一些衣裳和平日里会用到的东西,打算等会儿就让她们启程去城里。

    然而,他们还没走,周婆子就来了。

    “豆子娘,昨儿我和你说的那事儿,你问了孩子的没有?咋说?”周婆子才进来,便向赵氏问道。

    赵氏点了点头,又向她笑道:“我问了,豆子也不知道该咋说。不过我觉的,这事儿还是算了吧。”

    “为啥?”周婆子立即满脸诧异,“这么好的亲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么好的人家,这十里八村的姑娘,哪个不想嫁?她是觉的和赵氏关系好,又觉的两家的差距还不算特别大,这才把机会留给她的。没想到,她竟然不答应,周婆子心里着实替她感到惋惜。

    “也没啥,我就是觉的孩子还小,不至于这么着急就出嫁。”赵氏回道。

    “这不是十五了?也该说婆家了。我说媒说了一辈子了,你可听我一句劝,这事儿,赶早不赶晚,要是等到年纪再大了,不好说亲事了不说,那些好的人家,全都被挑没了。你再想找个好的,可当真不好找了。”周婆子语重心长,劝说赵氏。

    在她眼里,柳家那样的,当真是顶顶好的人家了。

    然而赵氏还是笑了笑,摇摇头:“我觉的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