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二百一十四章来说亲的
    刘老爹仍然在吸着旱烟,又与谢远山说道:“我寻思着,你和春子常年在外面做生意,谢家屯子那边,一年到头顶多也就回去两回。回去也是冷锅冷灶的,还得再拾掇,实在是不值当的。反正你那边也没啥亲戚了,倒不如在城里买个宅子,一来是平日里便利,二来,也算是在城里安下了家了。”

    听闻这番话,谢远山对刘老爹不无感激。刘老爹一般不咋说话,但心里却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着想。

    “嗯,爹,我记住了。”谢远山回道。

    刘老爹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在城里买个宅子不便宜,就算是做着买卖,也不是一下两下的就能挣的出来的。以后不拘咋样,挣的钱都好好攒着,别胡乱花了。至于我们这边,也不许再拿钱来了。”

    刘老爹这么说,便是让他们以后不要再给李氏钱了。

    这小两口才刚成亲一年,今年再添了孩子,只怕日子更紧巴,他哪里能要他们的钱?

    “嗯,爹。”谢远山又回应了一句。

    谢远山和春子并没有当天就回谢家屯子,而是打算在这边住下来,住个两天,等到初五的时候,正好带了豆花和豆苗一起回城里。

    老宅这边地方不够,他们便去了豆花家里,晚饭也是在那边吃的。

    “还是在我家里自在,不用看她那张臭脸了。”赵氏一边刷碗,一边与春子说道。

    春子微微一笑,又叹了口气。她明白,赵氏口中的那个“她”,指的就是李氏。

    都说母女不记仇,春子也早就不生气了,但她没想到,李氏的气性竟然还没消。这一年下来,他们家也算是赚了些钱,所以特意买了不少好东西给她,又给了二两银子。却不料,李氏竟然还不满足,对她和谢远山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

    “你就不该给她那么多钱。”赵氏说道,“你一下给她这么多,她还以为你多有钱呢,以后少不得还问你要,你给少了她还不愿意。”

    赵氏和李氏斗智斗勇了这么多年,自然对她了解的清清楚楚。

    “这个我倒是没想到呢。”春子皱了皱眉,回道。

    她只想着看着这么多东西这么多钱,李氏应该会高兴,却不料,事实并非如此。

    “先这样吧,要是她以后再去讹你,到时候再好好想想法子吧。”赵氏也叹了口气,说道。

    晚上,赵氏和刘万田便和谢远山说起了买宅子的事儿。

    赵氏拿出一包东西,交到了谢远山手里。

    谢远山不知道是啥,打开移开,竟然是一包银子。

    “表姑,你这是要干啥?”他诧异地问道。

    “我们都商量过了,你在城里买个宅子,这才是迫在眉睫的事儿。这些钱是铺子年终分红,再加上家里卖腌菜攒下的,一共三百两银子,你先拿去用吧。”赵氏说道。

    还完铺子的欠款,最后竟然出乎意料地剩下了三百多两银子,每家能分得一百多两。赵氏又给添上了点,凑足了三百两银子,给了谢远山。

    三百两银子买个宅子也不够,但要是再加上他们分得的那一百多两银子,即便是还不够,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可使不得!”谢远山和春子忙说道。

    他们哪能拿着大哥家的钱去买宅子?

    “这绝对不行!”谢远山坚定地说道。

    表姑和表姑父为他尽了多少心?出了多少力?先是借给他钱,让他体体面面地成了家,后来又带他一起到城里做生意,让他当掌柜,还给他分一半的钱,他哪还能再要他们的钱?

    “又不是说白白给你了,你们啥时候挣够了钱,再还来就是了。”刘万田在一旁说道。

    “就是啊。”赵氏附和。

    “那也不行,买宅子的事不着急,明年再买也是一样的。”谢远山又说道。

    但赵氏却反驳了他:“谁说不着急?春子马上就要生了,到时候她坐了月子,你又得一直在铺子里忙活着,总得有个人过去照顾她吧?去了没地方住咋成?再说了,孩子一生出来,家里可不就更挤吧了?”

    谢远山皱着眉,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这事是他疏忽了,竟然没想到等到春子生了以后,要找个人来照顾她。

    “就拿着吧,要是还不够的话,就再想想其他的法子,咱们都使使劲,再攒一些,赶紧把宅子给买了。听我的,这事儿不能再拖了。”赵氏坚定地说道。

    “可是——”,谢远山还是觉的心里过不去。

    “表哥,你就拿着吧,这事儿是我最先和爹娘说的,主要也是因为,我也想住大宅子了。”豆花笑着说道。

    “就是,住大宅子多好啊,我也想住。”豆苗也跟着说道。

    听闻这话,赵氏不禁笑了起来,又向谢远山说道:“你就当是我心疼孩子,想让她们住的好一点,先买宅子吧。”

    她这么说,谢远山便不好再推辞了。

    “那好,我就先收下了,等到挣够了钱,就赶快地还给你们。”

    他知道,这三百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只怕也是所有的家底了。

    赵氏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今年回来过年,豆花把铺子里赚的所有钱都给了她,她又添上了一百多两积蓄,全都给了谢远山。这一下,家里又困难了,不过这也没甚要紧的,反正腌菜每月都会卖,每月都能收钱,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足足够用了。

    大年初四,吃过早饭,豆花打开盛放腌菜的坛子,见里面装着满满一坛。这是赵氏早上刚刚给装的,让她回城里的时候带去吃。

    豆花才刚刚盖上坛子盖儿,忽然听见外面传来问话声。她走出去一看,见站在院子里的人,竟然是周婆子。

    她怎么来了?豆花不由得狐疑。

    “是周奶奶啊,你有啥事儿吗?”豆花走出去,问道。

    “你娘在家吗?”周婆子问道。

    “我娘出去了”,豆花回道,“就在不远处,我出去给你找找。”

    “哎。”周婆子答应了一声,便看见豆花一路小跑着出去了。

    一听说周婆子来了,赵氏心里也纳闷。这婆子咋来了?她不是给人说媒的吗?

    赵氏回了家,见周婆子正等在她家门口,她便疾走了两步,走上前去,寒暄道:“是周婶子啊,哪阵儿风把你给吹来了?”

    “哎呦,瞧你说的,我还当真就无事不登三宝殿了?”周婆子笑着回道。

    赵氏忙摇头,让着她进了家里。

    赵氏让她坐下,又给她倒了杯热茶。

    周婆子喝了一口热茶,抬头与赵氏说道:“豆子娘,我这回来,还真是有事儿要和你说。”

    “啥事儿?”赵氏问道,她就知道,这婆子不会没事过来闲坐的。

    “是这样,你家豆子今年不是及笄了吗?我这有个人家,想说给你听听。”周婆子说道。

    赵氏明白了,原来周婆子是来给豆子说媒来了。

    一时间,赵氏心里忽然有了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不觉,豆子就长大了,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这也就意味着,她最大的闺女,很快就要离开她嫁人了。

    但赵氏还是问了一句:“周婶子说说看,是个啥样的人家?”

    “我要说的这个人家,那可真是顶顶好的。”周婆子笑道,“来找了我好长时间了,但我一直都没给说,就给你家姑娘留着了。”

    “周婶子真是有心了”,赵氏笑着回道,“赶快说说,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家?”

    听周婆子这么一说,她不免也好奇了起来。

    “哎,好。”周婆子答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