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百八十七章没给自己买礼物
    “买啥买啊?正好我做了不少,你拿些回去吃就是了!”豆花笑着回道,进了后厨,装了一些月饼给了秦掌柜。

    “这怎么好意思?”秦掌柜掂了掂手中的月饼,不少,足有四五斤。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豆花反问了一句,“你若是非让我卖,我还真不知怎么个卖法,本来做了就是打算自己吃的,这个不卖。”

    这两年以来,秦掌柜对她帮助不少,到了节下,送他点月饼,岂不是理所当然的?

    秦掌柜呵呵笑了笑,也不再坚持了。

    “你们得回家去过节吧?”秦掌柜又问,“哪天走?”

    豆花想了想:“看情况再说吧,不过我估摸着,可能也就中秋节前一天吧。”

    毕竟最近生意这么好,关门时间太长也不行。

    “嗯,那我去酒楼和那边知会一声,也好让他们有个准备。”说完这话,秦掌柜便告辞走了。

    八月十三日下午铺子打了烊,豆花和谢远山一起在算账。

    “咱最近的收益不错啊”,豆花脸上带着笑,“这一个月的净利润是一百六十七两。”

    说着,她又在纸上写下了几个数,算了算:“加上之前的盈利,总共是三百二十三两。”

    “照这么算,到年底应该是足够还清铺子的钱了。”谢远山随之说道,脸上也挂着欣慰的笑容。

    “足足够了。”豆花回应。

    春子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无比欣慰:“这半年多的忙活,可总算是没白费了。”

    之前她一直都在惦记着这事,每天都担心这一年赚的钱不足够还清铺子的欠款。

    当时既然已经立下了字据,定下了契约,那就一定得遵守。要是开铺子这一年挣不够八百两银子,就是砸锅卖铁,也堵不上这个缺口。

    生意萧条的时候,豆花也做好了还不清铺子欠款的心理准备了,甚至都在心里盘算好了,要是实在还不上的话,就找秦掌柜和米氏借一些。

    如今,这些显然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他们再也无需为这事发愁了。

    “还清了钱,咱还能余下一百多两银子呢。”豆苗在一旁说道。

    “可不是?能余下一百多两。”豆花笑着回了一句,这一百多两银子,到时候两家一分,一家都能分得七八十两。虽说不是太多,但从明年开始,他们可就是纯赚了,一年赚上上千两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铺子里的所有人无不高兴,豆花给苗儿和二芹每人一个五两银子的红包,让她们也回家过节去了。

    次日一早,豆花和豆苗去买了给家里每个人准备的礼物,随后便回家去了。

    谢远山和春子把豆花和豆苗送回家,只坐下喝了口茶水,随后又匆匆忙忙地走了,回了谢家屯子。

    “爹,娘,我给你们都带了东西呢。”豆花一边说着,一边拆包裹。

    “娘,这是给你的。”豆花说着,把一个小盒子放到了赵氏的手上。

    赵氏打开一看,脸上的神色顿时变了:“你这个小败家子儿,这得花了多少钱?”

    豆花给她的,竟然是一支金灿灿的簪子。

    “娘,这是银鎏金的,没花几个钱。”豆花赶忙解释。

    “那也得死贵死贵的。”赵氏盖上了盒子,又还给了豆花,“哪买的哪送回去。”

    豆苗见状,又拿起盒子塞到了她手里:“娘,真的没花多少钱,就五两银子。”

    这是银鎏金的,看起来金灿灿,但实际上比赤金的便宜不少。

    “是啊娘,等我们以后再赚了钱,就给你买一个赤金的。”豆花紧接着说道。

    然而赵氏心里还是不大舒服,就这么点东西就要花五两银子,都够她一家人好几个月的吃用了

    “可别说混话,有钱也不是那个花法。我要是天天戴着这个玩意干活儿,可不得被人笑话死?”赵氏心里仍然痛得紧,但不免又是自豪又是骄傲。

    这可是孩子们给她买的,孩子们都长大了,知道心疼娘了。

    “爹,这是给你的。”豆花又拿出来一个东西,送到了刘万田的面前。

    赵氏一看,见竟然是一个新的烟杆子,上面还镶着银制的烟嘴。

    “呦,这回这烟嘴可比你那嘴还值钱了!”赵氏笑着打趣。

    刘万田没说话,只乐呼呼地笑着。

    他之前还寻思着,烟杆子坏了,该重新换一根了,可巧,孩子们就给买了。

    “大姐,这是给你的。”豆花拿起一个大盒子,放到了豆子怀里。

    “大姐,这可是我帮你挑的,快点打开看看合适不合适。”豆苗催促着说道。

    豆子打开盒子一看,见里面竟然装着一套豆青色的绣花袄裙,不薄不厚的,恰恰适合这个季节来穿。

    除了这套袄裙,还有一整套的胭脂水粉,也都是豆苗给挑选的。

    豆子今年十四,明年就及笄了,也该好好的打扮打扮才是。因此,豆花和豆苗一合计,便打算送她这份礼物。豆苗在这方面尤其在行,于是,给大姐挑选礼物的重任,便光荣地落在了她的肩上。

    豆苗就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挑选的礼物,豆花觉的再适合不过了。

    给豆子买的这套衣裙和胭脂水粉,可比赵氏的那支鎏金簪子值钱多了,但这回赵氏却一点都不心疼了,只是皱着眉说了一句:“好看是好看,就是这颜色有点太素了。”

    这么素净的颜色,二十来岁的小媳妇穿着正好,像豆子这种才要及笄的小姑娘,应该穿个红的或者绿的才对。

    “娘,你那都是老眼光了!”豆苗无奈地回了一句。

    这倒不是说红色和绿色不好看,只不过大姐皮肤颜色偏深了些,不是十分适合穿大红大绿的衣裳。穿这种素素静静的颜色,才能又雅致,又清爽,同时还不落了俗套。

    “是,你说啥都是理。”赵氏也不与她争辩,笑着回了一句。

    豆花继续拆礼物,给良子的是一套绘本故事书,给拴子的是一把小银锁儿,赵氏给穿了根绳,给他挂在了脖子上。

    “人人都有份,你俩没给自己买点?”赵氏见所有人都有礼物,豆花和豆苗却没有,诧异地问了一句。

    “娘,我们两个就不需要了。”豆花笑着回道。

    “是啊,我们在城里,想啥时候买就啥时候买,一点都不缺。”豆苗也随之附和。

    赵氏瞅瞅她,见她身上穿着鹅黄色簇新的衣裙,水蓝色精细绣花的小鞋,耳朵上还带着好看的坠子,便知道她所说的不假。

    豆苗这丫头,啥时候都不会苦了自己。

    与豆苗比起来,豆花则要显得朴素多了。身上只穿着水红色的半新家常衣裳,脚上的青布小鞋还是赵氏给做的。鞋头上还专门多缝了一层布,防止把鞋头给磨破了。

    “你们姐妹俩在外面,互相照应着,也都得照顾好自己。”赵氏不免又叮嘱了两句。

    不管孩子多大,在爹娘的眼中也永远都还是孩子,对他们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搁不下的惦念。

    “哎,娘,我知道了,你别担心。”豆花顺着赵氏的话回道,“我们在城里都挺好的。”

    “等到咱明年赚了钱,就在城里也买一个大宅子,把爹娘都接去。”豆苗忽而说道。

    闻言,赵氏笑了起来:“你可算了吧,我可享不了那种福。”

    她觉的在村里住着挺好的,干啥非要往城里跑?

    豆苗或许只是随口一说,但豆花却上了心。

    等到明年多赚了钱,是该在城里买一套宅院。不为别的,起码自己住着也方便,她们两个也总不能一直住在小姑家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