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百四十二章宋锦元对她的好
    豆花往他手心里一看,见是个瓷白的小盒子,静静地躺在他的手心里。

    “这是啥?”豆花问道。

    宋锦元没有立即回话,打开了盒盖,又拉了豆花的一只手。

    豆花狐疑地看着他,他这是要干啥?

    “这是治烫伤的药膏,很管用。我上回被烫了,擦上就好了。”宋锦元一边给豆花擦着药膏,一边说道。

    豆花心一颤,忽然感觉,自己心里那块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她上午干活的时候,手不小心碰到了烤炉的边沿,当时便红了一片。但那会儿她正忙着,也没心思去理会,只用凉水冲了冲便算了。到现在,都还有些隐隐作痛。

    对于一个爱钻研厨艺的人来说,烫到手那是经常的事,豆花早就习惯了,所以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宋锦元却记住了,还特意回去给她拿来了药膏。

    乳白色的药膏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擦上去凉凉的,让豆花那块灼热的伤痕,顿时舒服多了。

    宋锦元的动作很轻,像是生怕弄痛了豆花一样。擦完了药膏,他又轻轻地吹了吹,笑着向她说了句:“好了。”

    这一刻,豆花觉的自己心里百感交集,想要说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宋锦元对她的好,是单纯的好,是纯粹的好,是不带任何杂质的好。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要找出一个简简单单对自己好的人,何其艰难?

    她又是何其幸运,能让宋锦元为她交付一片赤诚之心?

    “我放这里了。”宋锦元把剩下的药膏放在了柜子顶上,以防豆花再烫到的时候能用上。

    “你以后小心点,可千万别再烫到了。”宋锦元放好了药膏,还不忘再嘱咐豆花。

    “好”,豆花答应着,向他微微一笑。

    半下午的时候,宋老太太便派人来把宋锦元接走了。

    暮色时分,豆花让刘万田上了门板打烊,她又和谢远山一起,开始算今天的账。

    今天比起昨天,的确是冷清了不少,进铺子里来的客人并不多,能买的就更少了。

    好在豆花并没有做很多,所以也没剩下多少。这样算下来,也还是有点利润,只不过很少就是了。

    “这些咋办?”豆苗指着卖剩下的点心问道。

    豆花往竹编的笸箩里一看,见还剩下十几块点心。她稍微想了想,说道:“先留着吧,明儿一早买一送一。”

    过了夜的点心,一是不好保存,二是口感也不如新做的。但这么多,自己也吃不完,扔了又可惜。豆花便打算便宜卖了,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

    拾掇好了铺子,豆花和豆苗从后门出去,去春子那边吃饭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豆花还是天不亮就起来到铺子里忙活,做了一锅点心。

    开了门,她特意在靠近门口的大架子旁边又放了个小架子,小架子上放着竹编的笸箩,笸箩里面垫着雪白的细棉布,里面放了昨天卖剩下的点心。

    豆花又找来几张油纸,叠加起来黏在了一起,在纸上写上“买一送一”四个字,也放在了小架子上。

    今天铺子里还是没什么客人,直到半晌午的时候,这才有一个妇人领着孩子进来了。

    “奶奶,我要吃这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指着架子上喷香的点心,向那老妇人说道。

    老妇人走了过去,看了看,又指着刚刚小男孩指着的那块点心问豆苗:“小大姐儿,这个几个钱?”

    豆苗看了一眼,回了一声:“一百八十文一斤。”

    一听这个报价,老妇人立马变了脸色。

    这是啥东西?咋就恁贵?

    “奶奶,我要吃这个,我要吃!”小男孩开始闹腾了。

    老妇人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孙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平日里要啥给啥,要吃啥给买啥。但这块点心,未免也太贵了。

    “奶奶,奶奶……”小男孩抱着她的腿摇晃了起来,一副不给他买就不罢休的架势。

    最后老妇人也没了办法,只得向豆苗说道:“小大姐儿,给我把这块拿着吧。”

    “哎,好嘞”,豆苗答应了一声,动作麻利地用油纸包了,放在秤上一称,指着称对她说道,“这块是四两,一共七十二文钱。”

    老妇人从兜里掏出银钱,放在了柜台上。

    豆苗把用油纸包好的点心递到那小男孩的手上,又把钱收进了柜台下面的抽屉。

    小男孩得到了自己想吃的点心,开心地吃了起来。

    “好吃吗?”老妇人低头问他。

    “好吃。”男孩一边吃一边回道。

    “那么多钱呢,能不好吃?”老妇人向豆苗说道,想想为这一小块点心就花了那么多钱,她就肉疼。

    她只是带着孙子路过这里,并没有打算进来。可是谁曾想,走到门口,孙子就被这香味给勾过来了。

    “你们这里,有没有便宜一点的?”老妇人又向豆苗问道。

    “有啊”,豆苗笑着回答,指了几样便宜一点的给她看。

    她孙子选的那块点心,恰恰是铺子里数一数二贵的。

    老妇人看了一圈,点了点头,忽又指着门口小架子上放着的点心,问道:“那这个呢?”

    她不识字,更看不懂“买一送一”这四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就更便宜了”,豆苗笑道,“买一个送一个,花一份钱能买两份。”

    “这是为啥?”老妇人刨根问底。

    豆苗不厌其烦地回答:“因为这是昨天卖剩下的,急着卖出去,所以就便宜卖了。您要是买回家去,放进锅里热一热,也是一样吃的。”

    听她这么说,老妇人心想,这个便宜,花一份钱能得两份,这个合算。

    “那你给我包两个。”老妇人继而说道,看小孙子吃的那么欢喜,就再买两块回去。

    豆苗答应着,利索地给她包好了。

    老妇人付了钱,拿了点心,便领着小孙子走了。

    昨天剩下的本就不多,又买一送一,所以不到晌午,剩下的那些就全部卖完了。

    “咋样?”豆花一边跨过门槛进来,一边问道。

    她刚刚回去拿了点东西,铺子里便只剩下春子和豆苗两人。春子在后厨试着做点心,前面只有豆苗一个人看着。

    “那些剩下的卖完了。”豆苗指了指小架子。

    豆花往那边一看,见笸箩里面果然已经空了。

    “还不错嘛”,豆花笑道,“这么快就卖干净了。”

    “因为便宜嘛。”豆苗懒洋洋地回了一句。

    说完这话,豆苗又问她:“你说,要是每天都是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咱还赚啥钱啊?”

    豆花笑着安慰她:“你别着急嘛,万事开头难,慢慢就会好的。咱们铺子毕竟新开的,口碑还没传扬出去,等到传出去了,自然就好了。”

    豆苗叹了口气:“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其实豆花心里也没底,除了开张第一天铺子里热闹了热闹之外,往后就没多少人来了。可是又不能都像第一天那样半价来卖,那样卖出去的是多,可是忙了个人仰马翻,最后剩下的净利润还不如现在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

    “你不是说咱主要是卖给有钱人的吗?我咋觉的进咱铺子的人,没几个有钱的呢。”豆苗又叹了口气,说道。

    “毕竟有钱人少不是?”豆花回答,“再说了,这毕竟不是饭,有钱人也不能顿顿都吃的。”

    即便豆花心里也没个底,不知道生意什么时候能好起来,但她要乐观,不能传播负能量。

    这铺子是她一手开起来的,她首先得对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