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一百二十八章我在找宋锦元
    吃完了饭,赵氏还是没让良子进来。

    直到天色上了黑影,夜幕拉下来了,赵氏这才过去,看了看他,说了一声:“进屋吧。”

    豆花算了算时间,良子在外面站了差不多快两个时辰了,那双小腿还能受得了?

    良子进了屋,赵氏把饭又重新端去热了,给他送过来。

    见状,豆花轻笑,她就知道,娘才狠不下那个心。

    饭摆在面前,良子却还是不敢吃,直到赵氏说了一声“吃吧”,这才拿起了筷子。

    他是真的饿极了,一口气喝下了大半碗糊糊。赵氏给他拿了张煎饼,卷了菜递给他。

    饿了吃啥都香,良子也不嫌煎饼硬了,津津有味地吃完了,还想再吃一张。

    赵氏又给他卷了一个,一边卷,一边问他:“知道错了吗?”

    “嗯,知道错了。”良子依然怯怯地回答。

    “错哪里了?”赵氏又问。

    “不该帮别人做功课。”

    赵氏没再回话,卷好了煎饼,送到良子手上。

    “先生都说了,不能帮别人做功课。先生说的话都得听,以后要是再让我知道你不听先生的话,罚你一天不许吃饭。”

    良子一边吃,一边点了点头。

    吃完饭,赵氏又立即让良子回他屋里做功课了。今天先生留的功课还没做,哪怕是不睡觉,赵氏也必须让他把功课做完了。

    好在良子年纪还小,今年不用去考童生试,先生并没有留很多功课。赵氏在一旁陪着他做,听他读书,看他写字。即便是一个字都听不懂,一个字也看不懂,心里仍然觉的欣慰。

    大约半个时辰,良子的功课便做完了。

    赵氏给他端来了温水,让他洗漱了,这才让他上床去睡。

    这会儿,豆花早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天早已大亮了。

    药还在吃着,但她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再咳嗽了,喉咙也不怎么痛了。

    病好了,她心里惦记着铺子的事儿,就想再去城里采买一些东西,但赵氏却不答应。

    “你可别了,再歇几天再说。”赵氏不同意她出去。

    豆花撇撇嘴:“娘,再过几天就要交铺子了,交了铺子很快就要开张了。”

    所以,她不能闲着啊。

    “那就晚几天再开,不急在这一时。”赵氏不以为意。

    就是不同意她出去,豆花也没办法。谁让她现在还只是个孩子呢?肯定不能一个人赶着马车进城。爹腿上的夹板还没拆,表哥也住进了城里没回来,除了赵氏,没人带她进城。

    豆花没办法,只能继续在家里歇着。

    几天以后,刘万田腿上的夹板拆掉了。

    刘大夫又给他仔细检查了一下,笑着说道:“恢复的很好,没事了。”

    一听这话,刘万田和赵氏全都放下了心。

    但刘大夫忽又接着刚才的话说道:“不过以后也得注意,不能让这条腿太累着了。到底是受过伤的,要仔细点儿。”

    “哎,我记下了。”刘万田回道。

    受过伤的骨头,最是容易出问题,这个豆花深有体会。她前世小时候,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把脚踝骨给摔骨折了。虽然后来好了,但从那以后,明显能感觉到脚踝骨格外脆弱,稍不注意就容易崴了脚。

    因此,豆花便在心里寻思着,往后不能让爹太劳累了,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让他轻快点了。

    还有娘,也是一样,以后只让她管着家里腌菜的生意就好了。

    如果说啥都不让他们干,他们定然也都是闲不住的。多少做点,不会太无聊,但也不会累着了,这样刚刚好。

    这日晚上,冷氏过来了。

    “吃饭了没有?”赵氏问道。

    “吃过了”,冷氏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堂屋。

    “明天宴儿就要去考童生试了,我想借马车用一用。”冷氏直接说道。

    “行啊,正巧我明天也要进城。”别人还没说话,豆花先答应了下来。

    她早就在家里待不住了,早就想进城去办正事了。但赵氏总说她病还没好利索,就是不让她出去。

    徐晏明天要进城去考试,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她也出去溜达溜达。

    “在家待不住了是不?”赵氏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

    豆花笑了笑,回道:“徐晏去考试这可是大事,我得和他一起。”

    赵氏闻言,也笑了起来:“你徐晏哥哥考试又不是你考,和你有啥关系?”

    说完,赵氏也不再搭理她了,转而向冷氏说道:“也行,正巧咱明儿一起去吧,让豆花爹赶着车,我也想去城里买几样东西。车上够大,能坐的开。”

    冷氏笑着点了点头。

    因为童生试要一连考五场,上午三场下午两场,是以一大清早,就得出发。

    次日,天还不亮,一行人便出发了。

    “给带的啥?”赵氏指着篮子问道。

    考试过程中不能出来,晌午饭也得在考位上吃。所以凡是去考试的,都得自己带着晌午饭。

    “烙了几张饼,卷了鸡蛋。”冷氏笑着回道。

    “那挺好,烙饼就算凉了也好吃。”说着这话,赵氏又问徐晏,“宴儿,你怕不怕?”

    徐晏摇了摇头。

    “就说嘛,宴儿学的那么好,肯定能考得过,有啥好怕的?”赵氏笑了起来。

    希望再过几年,等到良子来考试的时候,也能这样。

    豆花仔细看了看徐晏,见他那张越来越明晰俊朗的脸上,仍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神色,仿佛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周围发生了什么,都和他没关系一样。

    有时候豆花特别想知道,他那颗小小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童试一般都在县学里举行,他们一行人到了县学,见门口早已围满了半大的孩子和送孩子来考试的亲人。

    县学门前站着四个差役,手里拿着手臂粗的棍子,正站在那里四处巡视着。

    过了不一会儿,考试便要开始了。

    今天,县令张清海也来了,穿着深蓝色的官服,背着手站在县学里面。

    学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进了县学的大门,由门口的差役检查身上以及篮子里带着的东西,以防他们作弊。

    “过去吧,娘在外面等着你。”冷氏帮徐晏整理了一下的耳边的碎发,微笑着看着他说道。

    徐晏向她点了点头,“嗯” 了一声,随着人流走了进去。

    “豆花你在看啥?”赵氏见豆花四处张望,便问了一声。

    “我在找宋锦元。”豆花回道。

    宋锦元今天也来考试,但她从来到这里到现在一直都留意着,为啥就没见到他呢?

    “许是早就进去了吧。”赵氏说了一句,也四处看了看。

    宋锦元和徐晏这两个孩子,学业都很好,赵氏一点都不为他们担心,相信他们肯定都能通过这次的考试。

    豆花一直都在找着,然而直到所有的学子都进了考场,她也没见到他。

    豆花也不再找了,或许就像娘说的那样,他早已经进去了。也或许是人太多了,她没有看到。

    “你们有啥需要去忙的,赶紧去吧。”冷氏向赵氏说道。

    “离考试结束还早着呢,你不一起去逛逛?”赵氏问道。

    冷氏却摇了摇头:“不了,你们去吧,我在这等等。”

    徐晏在里面考试,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干别的?

    赵氏理解她此刻这番心情,便也没再说啥。

    “那行,等到晌午的时候我们在过来,一起去吃饭。”说完这话,赵氏和刘万田便带着豆花走了。

    他们先赶着马车去了谢远山和春子租住的小院,顺便给他们带了些东西过来,打算下午再和豆花一起去采买铺子开张需要用的东西。

    “娘,就是那里。”豆花指着前面的一个巷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