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九十三章豆花是要嫁人的
    在宋锦元看来,能每天都吃上豆花做的饭,这可不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

    但他这句话,却让豆花感觉无言以对了。因此只呵呵笑了笑,并没有再说别的。

    即便知道宋锦元说的或许只是童言稚语,她还是会觉的,如果她答应了,就像是在做出什么承诺一样。

    她今年才八岁,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怎能就这样挖个坑让自己跳进去?

    宋锦元根本就没想到这些,他此刻纯粹只是觉的豆花做的东西好吃,要是能天天都吃到,他觉的这辈子便满足了。最为关键的,还是因为这是豆花妹妹做的。如果是别人做的,他一口都不吃。

    灶洞里的火烧的旺,不大一会儿,锅里的汤就开了,香味儿越发浓郁了,从大门口都能闻得到。

    这会儿,蘑菇也泡发好了,豆花便洗干净,攥了水,打开锅盖放进了锅里。

    “太香了!太香了!”宋锦元一叠声地喊道。

    他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鸡,但那味儿连豆花妹妹的十之一二都没有。他长这么大,竟然从没闻到过这么香的炖鸡味儿。

    放了蘑菇,豆花又让赵氏把火调小一点,用小火慢慢炖。

    又炖了大约有小半个时辰的功夫,锅里的汤汁收的差不多了,豆花这才往里面撒了盐,让赵氏停了火。

    此刻,锅里剩下的汤不多,大约只有两三碗。

    豆花找了一个大瓷盆子,先把鸡肉全都捞了出来,随后在鸡肉上面撒上了一把炒熟的白芝麻和芫荽段,这才盛了锅里的汤,浇在了鸡肉上面。

    这还不算完,她又摘了两个已经晒好的干红辣椒,放在灶洞里的余火上烤了烤。辣椒很快便被烤酥了,豆花只用手指轻轻一捻,红辣椒便成了粉末,纷纷扬扬地落在了盆子里。

    加点辣,更能提味儿。

    蘑菇炖鸡被端上了桌,孩子们早就被这香味勾的受不得了,不用赵氏招呼,全都坐在桌边等着了。

    除了小鸡炖蘑菇,还有另一个锅里刚刚煮好的大米粥和香甜软和的棒子面馍馍,保管人人都爱吃。

    小公鸡是自家养的,肉质鲜美,不腻不柴,炖的火候也刚刚好,不会太硬也不会太烂,口感极佳。蘑菇却是野味十足,带着天生的鲜美味道,不用加任何提鲜的佐料,都能让整一锅汤活络起来。

    这两种鲜香再融入各种香料和酱汁,似乎是把全世界所有美好的滋味全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勾着人每一寸味蕾。再配上点烤的酥香的辣椒粉,勾着人的食欲,只吃上一口,便能让人感觉到极大的满足。

    但孩子们却是不知足的,吃了一口又一口,怎么吃都吃不够,最后就着馍馍,把盆底的汤都要给喝了个一干二净。

    见孩子们吃的这么开心,赵氏笑的合不拢嘴:“好吃吧?想吃以后再来,豆花还会做很多很多好吃的哩!”

    赵氏满满的得意。

    “真想把豆花妹妹带回我家去。”宋锦元冷不丁来了这一句。

    “不行!”豆苗立即回道。

    豆苗是个急性子,有时候也会和豆花姐妹两个吵吵闹闹的。每次吵架的时候,豆苗都想以后再也不和豆花说话了。但每次,一想到她做出的那么好吃的东西,豆苗便又妥协了。

    算了算了,看在那些好吃的份上,不和她计较了,谁让她是姐姐呢,让着豆花点儿也是应该的。

    “你说不行就不行了吗?”宋锦元也是不依不饶,“豆花又不会在这里待一辈子,她迟早都要嫁人的。”

    至于嫁给谁,那自然是他了。宋锦元扬了扬小脑袋,得意洋洋地看了豆苗一眼。

    然而就在此时,他眼角的余光忽然就瞄到了另一边的徐晏,一颗心顿时沉了下来,也不再说话了。

    豆花妹妹是要嫁给他的,肯定要嫁给他!

    宋锦元心中暗暗赌气。

    他这一沉寂,场面似乎有些尴尬了。

    “还吃不吃了?还有最后一块,谁抢到了归谁!”豆花抛出一句话,缓和了氛围。

    她话音还没落下,最后一块肉便被抢走了。

    宋锦元皱着小眉头看着豆苗,他本来想抢给豆花的,竟然让豆苗给抢走了。

    豆苗不但抢走了最后一块鸡肉,反而还得意洋洋地在他眼前晃了晃。

    “行了行了,想吃咱再做。”赵氏笑着说道。

    宋锦元也不是个爱计较的孩子,没一会儿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吃过晌午饭,赵氏好不容易放了良子半天假,让他可以不必再读书了。

    良子顿时欢欣雀跃,拉着徐晏一起出去玩了。现在到了秋天,田间地头的沟里,会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有酸酸甜甜的野葡萄,大枣那么大的小圆瓜,玩起来好玩,但是不能吃。还有小女孩喜欢的丹蔻,涂在手指甲上会把指甲染成红红的。除了这些,还有红红的枸杞子,吹一下就能飘的很高很远的姥姥瓢儿……

    良子还是孩子心性,玩起来不亦乐乎。

    徐晏则稳重的多,和他一起,也只不过是陪着他而已。这些东西,已经不能再勾起他太大的兴趣了。

    良子谨记着赵氏的嘱咐,玩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便和徐晏一起回去了。

    两人各自回了家,良子才到了家门口,就看见娘和姐姐们把宋锦元送了出来。

    “赶快回去吧,再不走天都要黑了。”赵氏不无焦急地催促。

    都已经催了好几回了,但这孩子就是不愿意走,直到现在不走不行了,这才磨磨蹭蹭地出了门口。

    宋锦元就是个“离开困难户”,每次来了就不想走。

    眼看着天色都暗下来了,赵氏实在是不放心,便牵着宋锦元的手把他塞进了马车,又嘱咐随他一同前来的小厮赶快走,赶车的时候稳当点儿,切莫贪快出了意外。

    “豆花妹妹,我走了。”宋锦元打开马车帘子,向豆花挥了挥手。

    豆花也笑着向他挥了挥手。

    在她眼里,宋锦元就是个孩子,十足可爱的半大小男孩。机灵活泼,怪话连篇。

    徐晏比宋锦元还要小上两岁,但看上去就稳重的多,不怎么爱说,也不怎么爱笑,似乎唯一能让他感兴趣的事,就是看书了。

    送走了宋锦元,赵氏便带着孩子们进了家门。

    白天忙完了,晚上还是要忙,忙活腌菜的事,还要忙活明天要卖的饭食。

    日子便这样忙忙碌碌、热火朝天地过着,虽则有点辛劳,但每个人都有奔头,有希望。充实,温暖,舒心。

    这样的生活,过着过着,豆花便彻彻底底地爱上了。

    几日之后,谢远山又来了。

    “咋样了?都准备好了吗?”赵氏笑问道。

    眼看着这都是九月底了,西北风一刮,天气马上就会冷起来。到时候,再想修缮房子可就不好修了。

    赵氏知道谢远山上工忙,心里便替他着急,可不能因为忙着上工,把大事给耽搁了。

    闻言,谢远山那张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我趁着夜里的时候,给修缮的差不多了,再有个三两天就行了。”

    “你没找人帮忙?”赵氏诧异着问道。

    谢远山摇了摇头:“没。”

    他本身就是干泥瓦匠的,这点活儿不在话下。只要买好了材料,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修好。

    “你也真是的,白天忙完夜里忙,可别累坏了。”赵氏一边给他倒茶,一边说道。

    谢远山再次摇了摇头:“不会。”

    人逢喜事精神爽,果真是这样。

    他只要一想到马上就能娶那姑娘进门,便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