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十七章不能白白便宜不相干的人
    上回周婆子给春子说的那门亲事,李氏也觉得那家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就是太抠了点,连十两银子的彩礼都不舍的给。

    亲事没成,李氏也并没有多么懊悔,反而还在心里想着,以后定有那富裕的人家能给出多多的彩礼。

    这回周婆子说的这个人家,李氏原本也想要十两银子的彩礼钱,但听了刚刚周婆子的那番话,又在自己心里头仔细想了想,便说了个八两。

    反正那头也没有爹娘,不用养活不用伺候,以后有了啥好处,可不都是她的?看在以后的份儿上,八两就八两吧。

    周婆子心里不禁又将李氏好一番鄙视:这老婆子,当真是贪得无厌。春子好好的姑娘都让她给耽搁了,咋就摊上了这么个娘?

    但面儿上,周婆子却笑着点点头:“行,我一定把你的意思和那孩子说了。”

    说完这话,周婆子便起身告辞。李氏满心期待,脸上堆着笑,把周婆子送出了大门。

    周婆子前脚才从李氏那边离开,后脚便去找了赵氏。

    “我就知道,她就还是那贪得无厌的德行!”赵氏冷笑着说道。

    “八成是听了那番话,觉得以后还有便宜赚,这才说了八两。要不然啊,少她二两银子可不就是要了她的命?”周婆子撇撇嘴说道。

    “谁说不是呢?”赵氏随之附和她早就把李氏看的透透的。

    周婆子忽然凝了凝眉,向赵氏问道:“那这八两银子——”她停顿了片刻又接着道,“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寻常人家娶媳妇,二两银子的彩礼就体体面面了。对庄户人来说,那得上天入地才能弄得来八两银子。

    赵氏拍拍她的手,劝慰道:“这个你就放心好了,我这边自有对策。”

    周婆子点点头复又笑道:“那行,这样我就放心了。”

    送走了周婆子,赵氏才进了二门,忽然看见豆花站在门槛上,向她问道:“娘,真的要把小姑说给表哥吗?”

    赵氏皱眉,向她挥挥手:“你小孩子管这些干啥?一边玩去!”

    然而豆花不但没走,反而又问道:“奶非要八两银子的彩礼,表哥拿不出来那咋办?”

    刚刚赵氏和周婆子在屋里说话,虽然把豆花赶出去了,但豆花还是听到了。

    她觉得表哥这人还不错,踏踏实实的,又勤劳能干,能靠得住。至于小姑,那就更好了。如果他俩能成,豆花也为他们高兴。

    然而,据她所知,八两银子的彩礼,谢远山不可能拿的出。

    因此,豆花心里不免有点焦急。

    毕竟豆花还小,这种事赵氏本来不想和她多说的,但仔细一想,又改变了主意。

    “咱家能去城里卖饭食,还卖的这么好,多多少少也是得了你表哥的际遇。他没爹没娘,孤零零一个人,不管咋说,该帮一把的,咱还是要帮一把。至于你小姑,那就更不用说了,在你们姐妹几个身上花了多少心思?下了多少工夫?”

    “所以娘的意思是说,在表哥的彩礼上,咱们家出些银子,帮衬一把吗?”还没等到赵氏说完,豆花便抢先说道。

    赵氏点了点头,她正是这个意思。

    豆花现在年纪还小,在婚嫁这方面,本来不该和她多说。但赵氏又想,家里的钱都是豆花辛辛苦苦赚出来,如果没有豆花,他们也过不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于是,赵氏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她说了出来。

    “娘,我觉得这样好,反正八两银子现在对咱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多大的数目,下个月多干点活就能挣出来了。小姑和表哥都是极好的人,能帮的上忙的,咱们自然应该帮一把。”豆花笑着说道。

    娘说的对,如果没有谢远山,她家的生意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还有春子,那就更不用说了,整日里给她姐妹几个做鞋做衣裳,光是这份心思,便已十分难得。

    “人家对咱好,咱也应该对人家好才是。”豆花又接着说道。

    至于那些对他们不好的,那便桥归桥,路归路,以后走着瞧。

    赵氏闻言也笑了起来,她着实有些想不到,豆花竟然会说出这番话。

    “你这小丫头片子,成精了不是?咋就啥都懂?”赵氏伸手在豆花柔软的脸颊上轻轻捏了一把。

    这小丫头刚才说的那番话,可真不像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能说出来的。

    赵氏惊讶的同时,又感到很欣慰。她生的闺女,就是比别家的孩子好,就是比别家的孩子懂事。

    “可是”,豆花忽又皱了眉,“咱们帮衬帮衬倒是没有问题,只不过,那钱可都进了奶的腰包。”

    想到这个,豆花便心中愤愤。

    帮衬表哥和小姑,这个她没的说,也很愿意。可是一想到这些钱以后可能会落到李氏手里,她的心里便气不过。这是她辛辛苦苦赚出来的钱,咋能平白便宜了那些不相干的人?

    赵氏拉着她的手进了堂屋,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个你尽管放心好了,娘自有办法。”

    “啥办法?”豆花焦急问道。

    但赵氏并没有立即告诉她,只是笑了笑,开始忙别的去了。

    三天过后,周婆子又登门了。

    “咋样?他咋说?八两银子能不能拿的出?”李氏满脸期待地问道。

    周婆子却是满脸为难,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回道:“八两银子对那孩子来说,确实是有不小的困难。”

    一听这话,李氏顿时拉下了脸子。

    “穷鬼一个还想娶我闺女?做梦呢!”李氏青着脸,抬高声音骂道。

    周婆子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她给人说媒这么多年了,啥样的人都见过。但像李氏这样贪得无厌,还连讽带骂的,她也真是头一回见。

    “我说老姐姐,咱就不能再少一点?那可真是个好孩子啊,春子要是嫁了过去,以后绝对是享福的命。”周婆子又继续说道。

    但李氏确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咬定了八两银子就是不松口。

    见状,周婆子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捡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了说。眼看着这话题都要继续不下去了,但她还是不走,像是在等待着啥一样。

    另外一边,赵氏挎着个篮子经过地头,篮子里面装着一大把秋豆角。

    经过老家的地的时候,她果然看见刘老爹正在地里忙活着。

    赵氏便向他走了过去,说道:“爹,我娘家那边的外甥媳妇过不多久就要坐月子了,你回头让二弟帮我看看账本子,拴子洗三的时候,他们那边出了多少银钱,我也好回过去。”

    家里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都有一个账本子记着。账本子可是个大事,所以自来都是刘老爹亲自保管。

    其实刘老爹并不识字,但刘万方识字,因此,账本子都是由他记了,再交给刘老爹。

    因为拴子洗三那会儿他们还没分家,所以那回的账,就记在了老家那边。

    一听说赵氏要看账本子,刘老爹答应了一声,便开始收拾家伙。他肩膀上扛着锄头,锄头上挂着个筐头子,伛偻着腰背回家去了。

    那头,周婆子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又扯到了彩礼上头。

    “我说老姐姐,你就真的不能再通融通融?那孩子可真是个极好的,勤勤恳恳的,踏实又能干,这十里八村的,估计都找不出比他更好的了。”周婆子苦口婆心地劝说李氏。

    但李氏仍然油盐不进。

    “这些有啥用?没钱啥都不行!没有八两银子,想娶我闺女门都没有!”

    八两银子已经是她做出很大让步的结果了,还想再少?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