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八十五章你心里是咋想的
    “婶子,我来找你还能是为了啥?可不就是为了说亲?”赵氏笑着说道。

    然而一听这话,周婆子越发不解了。说亲?给谁说亲?她家最大的闺女,好像也还没及笄吧。

    “你这么早就想给你闺女找人家了?”周婆子问道,脸上带着微笑。

    赵氏忙摇头:“不是不是,我家姑娘才多大点儿?我这回啊,是为我那表侄子来的。”

    这么一说,周婆子便明白了。

    “我就说嘛,你就算想找闺女婿也不能这么着急。”周婆子笑道,一边说,一边让着赵氏进了屋。

    待进了屋,两人都坐下了,周婆子又问道:“你那侄子是个啥情况?想要找个啥样的姑娘?”

    说到这事,赵氏不由的叹了口气。

    “我那侄子啊,看上我小姑子了!我这不也是没了办法,所以才来找婶子帮忙的嘛。”

    周婆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媒婆,从来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藏着掖着的糊弄人。是以,这些年来她的口碑一直很好,找她说媒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这桩亲事,却让周婆子有些犯了难。因为春子她娘李氏这人,她实在是不怎么想打交道。

    想她上回给春子说的那门亲事,多好的人家啊,人家甚至都愿意给五两银子的彩礼钱。这在十里八乡的,就已经算是顶顶多的了。可是李氏竟然还不知足,一张口就是十两银子,少一文都不行。

    弄到最后,男方家里也是厌烦了,直接说哪怕这个姑娘再好,他家也不娶了。

    这事让周婆子心里也存了疙瘩,从那以后也不大愿意给春子说亲了。

    但这回,来找她的却是赵氏。

    赵氏的为人周婆子还是信得过的,于是便多问了一句:“那你心里是咋想的?你觉得这门亲事合适不合适?”

    赵氏也不相瞒,直接回道:“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倒是极好,我小姑子你是知道的,我那侄子也不差。今年二十了,长相不孬,之前就是因为家里穷,他娘又有病,所以亲事给耽误了。如今他娘也走了,他现在在城里干着泥瓦匠的活儿,挣钱也还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赵氏又叹了口气:“但我那婆婆,你也是知道的。唉,我真是不想再说啥了。”

    听赵氏这番话,周婆子大致也明白了她的心思。想来,赵氏想促成这门亲事,但又怕婆婆李氏会从中作梗,所以才来找了她。

    只不过,说到底,这到底是人家的家事,她能有啥办法?

    周婆子正在心里犹豫着,不知道该说啥才好,忽又听赵氏说道:“我今天来找婶子,就是想请婶子帮个忙,把这门亲事给说成了。”

    “可是,你婆婆那边——”周婆子欲言又止。

    赵氏毕竟只是嫂子,李氏才是春子的亲娘。如果李氏不答应,这门亲事想来也是成不了的。

    关于这事,赵氏昨夜寻思了一晚,总算是想出了对策。

    “婶子,我这里有个主意,你听听可行不可行”,赵氏稍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婶子,你就去我老家那边给春子说亲,但是先不要说是要把春子说给我的表侄子。”

    她前些日子才刚和李氏大闹了一场,想来这会儿李氏正恨她恨得牙痒痒,又怎么可能会把自己闺女嫁给她的表侄子?

    所以,这事儿还是先不要说的好。

    赵氏又接着刚才的话说道:“我那表侄子没爹没娘,家里就他光杆儿一根。婶子你就和我婆婆说,没爹没娘好啊,以后没负担。小两口都是年轻能干的,以后日子过得肯定差不了,又没有公公婆婆要养活,挣来的东西可不是都要孝敬给她这个当娘的?”

    听赵氏这么一说,周婆子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还是你明白你婆婆,把她给看的透透的。只要这么一说啊,她保准答应!”

    赵氏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是她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才想出的办法。

    只要这么一说,李氏必定眨巴眨巴眼就能转了腿肚子。

    说白了,李氏就是贪财贪东西。只要彩礼给的多,以后再有她的好处,她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反正就是多夸夸我那表侄子”,赵氏又看向周婆子说道,“婶子你也不用担心,我那侄子确实是极好的,我断然也不会坏了你的名声,砸了你的招牌。”

    “好好好”,周婆子连声答应了下来,赵氏的为人,她信得过。

    “你只管在我婆婆跟前说亲,不管她开口要多少彩礼,都先答应下来。我暗地里再去知会知会我那公爹,这事儿想来也就成了。”赵氏接着道,“等到事成以后啊,我一定让我那侄子弄上两个大锅饼,再割上一块好肉,好好地来谢谢婶子!”

    闻言,周婆子又哈哈笑了起来:“谁还指望着非要吃那点子东西吗?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看着那些年轻人一对儿一对儿的成了,我就打心眼里高兴!”

    “所以说啊,婶子你就是菩萨心肠。”赵氏忙跟着附和了一句。

    商量妥了这件事,赵氏也就没再多留,起身告辞了。

    从周婆子那里回来,到了家已经快到晌午了,赵氏赶忙拾掇了拾掇准备做饭。

    一边择菜,赵氏一边喊道:“豆苗,去你奶家把你小姑叫来吃饭。”

    豆苗从堂屋里跑了出来,答应了一声,便跑了出去。

    赵氏经常会让豆苗去叫春子来家里吃饭,因此李氏也就见怪不怪了。反而还在心里偷偷乐着,少一个人吃饭,她这边自然就能省下一份口粮。

    赵氏熬了米汤,烙了饼,又炒了两个素净的菜,晌午饭便算是做好了。

    吃饭的时候,春子没看见刘万田,便问了一句:“大哥呢?不来一起吃饭吗?”

    “不,你大哥他不在家,进城里卖饭食去了。”赵氏回道。

    “现在又卖饭食了?”春子狐疑着问。

    赵氏点点头,给她盛了一碗大米粥,又拿了个饼给她。

    刘万田卖饭食的地方,是在城里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是以,他们家现在在卖饭食这件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吃完了饭,赵氏让豆子带着豆花和豆苗去菜园里摘菜,她单独把春子留了下来。

    春子见这情形,就知道嫂子是有话要和她说。

    没一会儿,赵氏一边刷碗,一边问她:“你上回在我家里见到的我那个表侄子,你还记得吗?”

    一听这话,春顿时心一紧。

    好端端的,提他干啥?

    一说起他,春子就想起了那日的尴尬事儿,心里越发躁动不安了起来。

    “嗯,记得。”春子微微点了点头,答应了一声。

    “你觉得他咋样?”赵氏手上动作不停,口上又问道。

    这句话,却让春子的心更加慌乱了。

    嫂子为什么问这个?

    春子没有回答,也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赵氏并没有放过她,又问了一遍。

    春子迟疑了一瞬,这才支支吾吾地回道:“我觉得他,他——”

    “咋样?”赵氏那个急脾气等不得了。

    春子又犹豫了一会:“他还好吧。”

    她羞怯归羞怯,但心里还是觉得谢远山这人挺好的。看上去很靠得住,说话做事也实实在在的。

    如果不是那天撞了他一下,恰好撞进了他怀里,她也不会为这事耿耿于怀了这么久,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尴尬的要死。

    “是这个事儿”,赵氏见她这番反应。心里有了点底儿,便说到了正题,“我那侄子今年二十了,比你大上几岁,如今也还是没有娶亲。我觉得你们两个还挺合适的,就想给撮合一下,你心里是咋想的?”

    说着这话,赵氏抬头,笑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