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七十二章团圆中秋节
    “这是我娘带着我们姐妹自己做的,用料足,比外面卖的那些干净,带来一些给你尝尝。”

    秦掌柜一边吃,一边向豆花和刘万田笑道:“费心了费心了,真是谢谢了。”

    等到秦掌柜吃完,豆花问道:“你觉的这新做的腌菜咋样?要是可以的话,我就多做了。”

    豆花自己觉的肯定可以,但还是要和秦掌柜商量商量。不只是因为他们是合伙的关系,更因为论起做生意来,秦掌柜毕竟比她有经验的多。

    闻言,秦掌柜笑向豆花道:“那还等什么?赶紧回家做去啊!多做,有多少要多少!”

    反正这东西一年半载的都放不坏,不怕做多,就怕做少。照铺子里现在这火热劲儿,销量肯定不成问题。

    有他这句话,豆花心里所有的疑虑都打消了。

    “那好,我回去就做,干的和鲜的,各做一半吧。”豆花又说道。

    然而秦掌柜却摇了摇头:“干的两成,鲜的八成。”

    “会不会太多了?”豆花惊讶。

    毕竟是新品种,做那么多,万一卖的不好,可不就亏大了?再说,那些爱吃菜干做的腌菜的人,买不到自己爱吃的那种,会不会有意见?

    “不多不多”,秦掌柜摆摆手,“咱既然要推出新品种,就要让更多的人吃到。”

    经他这一说,豆花似乎明白了。

    新品种的腌菜做的多,老品种少,逼得那些想吃的人不得不买新品种,如此,买的人自然也就多。只要好吃,回头客就会更多。如此一来,免去了广告,销路一下就被打开了。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根据顾客反映的情况,再决定做多少新品种的腌菜了。

    “何况趁着现在还有新鲜的蔬菜,为啥不多做?要是等到以后天气寒冷了,你想做都没了。”秦掌柜又接着说道。

    豆花一想,确实是这样。做多了就算卖不出去,那也可以屯着,反正菜干啥时候都有,到了冬天,再想找新鲜的蔬菜可就难了。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就开始做。”

    和秦掌柜商量妥当了这事儿,豆花便和刘万田一道回去了。

    经过村头的时候,豆花特意下了车,让刘万田先回去,她则去了冷氏那边。

    “冷姨”,豆花进了门,便喊了冷氏一声。

    冷氏正坐在屋檐下做绣活儿,抬头见是豆花来了,忙让她过去。

    “今晚的中秋团圆饭,你和徐晏就到我家去吃吧,八成我娘现在都要准备好了。”豆花笑着说道。

    相处了那么长时间,冷氏知道豆花一家都是极好的人,邀请他们娘俩过去也都是发自真心,便也没推辞,直接答应了下来。

    “好,等我做完这点活儿就过去。”冷氏温柔地笑着,看向豆花回道。

    早点过去,也好帮赵氏做点活儿。

    豆花答应了下来:“那就这么说定了啊,我先回去了。去了一趟城里,还没吃晌午饭呢。”

    “行,赶紧回家吃饭去吧。”冷氏又笑道,她有心找点吃的给豆花,但她和徐晏已经吃过晌午饭了,也没剩下什么吃的,便只能让她回家去吃了。

    豆花回到家,见赵氏果然在准备晚上的团圆饭。

    见豆花回来了,赵氏便指了指灶台:“锅里给你留着饭了,快点吃吧。”

    豆花答应了一声,自己从锅里拿了饭,到屋里吃了起来。

    才吃过饭,冷氏就过来了,帮赵氏一起准备晚上的团圆饭。忙忙活活的,也准备了大半个下午。

    临近傍晚,赵氏拣了八九个月饼,用笊篱盛了,让豆苗送去老宅那边。

    赵氏虽则性情泼辣,但也不是那种苛刻不讲道理的媳妇。如今分了家是不假,但逢年过节的,该表示的还是得表示。要不然她这边日子过的这么好,那边那么差,平白落了人家话柄。

    豆苗不想去,磨磨蹭蹭的好一会儿还不走。

    “娘,我去送吧”,豆花说着,便端起月饼出了门。

    到了老宅那边,远远的豆花便看见灶房的烟囱上飘起了炊烟,看来是在做饭。

    豆花端着月饼跨过了门槛,喊道:“爷,奶。”

    听到声音,灶房里有人探出头来,豆花一看,竟然是沈氏。

    李氏也从堂屋里走了出来,见是豆花,阴阳怪气地问了句:“干啥?”

    李氏从不给人好脸色,因此豆花也见怪不怪,只回道:“我娘让我送月饼过来。”

    豆花走进了堂屋,把月饼倒进了桌子上放着的笊篱里。她看了看四周,没见着刘老爷子,想来应该不在家。里屋里,春子走了出来,向豆花笑了笑。

    豆花叫了一声“小姑”,便拿着空笊篱走了。

    最让她惊讶的是沈氏,她原本以为在灶房里做饭的是春子或者李氏。沈氏那么懒,怎会去做饭?而且她又怀着身孕,可不更会仗着肚子使劲作?

    以往一听说有了啥好吃的,沈氏自来跑的比谁都快。但这次,她送来了月饼,沈氏竟然无动于衷,顶多就是看了看,并没有急着去吃。

    这可真是奇怪了,难不成她真的改好了?豆花心里狐疑,但打心底里还是不太相信沈氏能改好。

    不过再说沈氏,似乎确实是被休妻的事情给吓住了,这段时间安分了不少,整日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养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再去巷子头上和一帮妇人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人闲话了。

    她如此安静,甚至连李氏都以为她改好了。

    豆花送完月饼回到家,团圆饭就被端上了桌。盘盘碗碗摆了满满一大桌子,比过年的年夜饭还要丰盛。

    等到徐晏和良子都下了学回来,晚饭便正式开始了。

    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吃的也好了,孩子们不至于像过去那样见到好吃的便两眼放光,但还是开心不已。

    吃完了饭,赵氏又拿出了月饼,每人一个分着吃了。

    豆苗最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拿了月饼便跑了出去。她这一出去,良子也跟着出去了,说要出去看月亮。

    赵氏趁机把其他人都赶了出去,屋里只留下她自己和冷氏两个人。

    见这样,冷氏便知道她有话要和自己说。

    “我说妹子啊”,赵氏向她说道,“你来我们这里也有不少时候了,你和我说句实话,到底是咋想的?”

    闻言,冷氏不解地笑了笑:“我还能有啥想法?”

    她本是带着孩子来投亲的,但亲戚没找着,又花光了盘缠,最后在刘万田和豆花的帮助下,来到了这里。

    刘万田也帮她寻亲了,只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一直杳无音信。渐渐的,冷氏也就放下了这回事儿,不抱希望了。

    现如今,她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把徐晏养大成人。

    赵氏是个急性子,也不兜圈子了,索性就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你还这么年轻,徐晏也还小,你当真就要这样过一辈子?”

    闻言,冷氏又笑:“要不还能咋样?”

    “就不再找个男人过活了?”赵氏问道。

    冷氏笑着摇头:“我现在只想安安生生的,把宴儿养大,其他的,别无所求了。”

    但赵氏还是为她觉得不值,她还那么年轻,要是就这样孤独终老,可不要让人心疼死?

    “你和我说句实话,你夫家到底出了啥事?你咋就和孩子流落到这里了?”赵氏问出了一直想问却没问的话。

    冷氏也没隐瞒,回道:“我夫家在上京城,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家。后来我男人死了,我就被赶了出来。”

    “啥?”赵氏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

    “还有这种事?”男人死了就要被赶出来?

    ***

    今天出去了,所以晚上才更,三更不会少的,另外两章等会儿就发(*  ̄3)(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