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十三章为什么和人打架
    冷氏和豆花匆匆忙忙地向山上跑去,才到了山脚下,便看见了徐晏。

    他穿着烟青色的学子服,一只肩膀上背着布书包,正向这边走来。

    冷氏和豆花几步跑了过去,见徐晏白净的脸上带着伤,手上擦破了皮,渗出血丝,就连衣裳都被撕破了几道口子。

    见他这样子,豆花起初还以为他是在山上遇到了险,但仔细一看,又发现不太像。

    这些伤,倒像是与人打架打出来的。

    徐晏和人打架了?豆花心下狐疑。

    徐晏懂事,不爱说话,心思细腻,但从不惹事,怎会与人打架?

    冷氏也以为徐晏是在山上遇险受的伤,又是心急又是生气。

    “好端端的你跑山上去做什么?!”冷氏喝道。

    徐晏没回话,却把肩上的背包拿了下来,送到冷氏面前。

    冷氏低头一看,见那包里装着的,竟然是一包草药,是甘草。

    一时间,冷氏只觉得心里最柔软的那块地方被戳了一下。

    徐晏上山,原来是为了采药。她这几天受了风寒,有点咳嗽。而甘草,恰恰就是治咳嗽的药。

    他是因为要给她采药治咳嗽才会上山。

    冷氏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哗哗地就流了下来。

    她牵了徐晏的手,说道:“跟娘回家去吧。”

    冷氏让豆花先回家去,顺便告诉赵氏一声,徐晏找到了,让她别再跟着担心。

    豆花答应了一声,便回了家。但她心里始终有个疑问,徐晏和谁打架了?为什么要打架?

    回到家以后,冷氏给徐晏擦身上的伤的时候才逐渐意识到,这是与人厮打造成的伤。

    “你和人打架了?”她问道。

    徐晏抿了抿唇,迟疑了一会儿,这才轻轻地“嗯”了一声。

    “为什么要打架?”冷氏皱起了眉。

    徐晏没再回答,而是起身回房。

    他不愿意说,冷氏便知道,不管她怎么问,也问不出来了。

    看着那一包甘草,冷氏心里说不出的难受。都怪她,是她无能,要让孩子跟着她过这种苦日子。

    徐晏独自回了房,坐在书桌边上,静默不语。

    天色渐渐暗了,屋里昏暗一片,他也没有点灯。

    夕阳最后一缕余晖照进屋里,打在他的身上,在地上投下一抹剪影。

    原本白皙秀气的小脸上,青紫了一大片。但并没有因为这伤,让他显得狼狈。反而,他那坚定的眼神,挺直的鼻梁,沉静的神情,无不在诉说着他的倔强。

    他今天的确与人打架了,是采完药下山的时候,碰到了同在学堂上学的刘山和刘明。这两人的年纪都比他大好几岁,但学业却比他差远了。

    平日里在学堂里,先生总是批评他二人,还拿他们的学业和徐晏做对比。因此,这二人便对徐晏怀恨在心。今天遇见了,自然少不得过去挑衅一番。

    徐晏本不爱斗,对他们的挑衅也全都置之不理。但这二人竟得寸进尺,开始骂他有爹生没爹养,是他娘偷汉子生下来的小杂种。

    书上说:士可杀,不可辱。何况,他们侮辱的,还是他的母亲。

    徐晏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忍让,便与他们厮打在了一起。

    他平日里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一旦打起架来,却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就算比那两个人小上几岁,也丝毫不落下风,反而还把他们打的抱头鼠窜,身上的伤并不比他少。

    冷氏见徐晏一个人闷在屋里,便端了晚饭进去。

    她拿起打火石点亮了油灯,豆大的灯头瞬间便把屋里照的昏暗又明亮。

    “吃饭吧,豆花送了饼过来,你赵姨烙的。”冷氏轻声说道,没再因为打架的事责备他,也没再追问他为什么会和人打架。

    徐晏还是没说话,但端起碗吃了起来。

    豆花回到家,赵氏少不得要问询一番。

    “找到了?”

    “嗯,找到了,我和冷姨在山脚下看见他的,正要回家呢。”豆花回道。

    听说找到了徐晏,赵氏长舒了口气:“这孩子从来都是最懂事的,这回咋就自己上了山?”

    山上有野兽出没,尤其是越往里去越危险。所以平日里,赵氏都不允许孩子们独自上山。就算是上山去采药,也不能走远了。

    “我见冷姨好像病了,徐晏八成是上山给冷姨采药的吧。”豆花又道。

    就她那点贫瘠的医药知识,并不认得新鲜的甘草长啥样子。不过她也采药卖药,也知道徐晏在医药这方面比她强的多。所以,很自然地便猜到了徐晏那一书包里装的是药草。

    他总不能一个人上山去挖一包野草吧?徐晏好像也没那么闲。

    “哎”,赵氏又叹息一声,“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本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咋就——”赵氏一句话没说完,一声长叹代替了她没说出的内容。

    “徐晏以前家里到底是干啥的?在哪里?”豆花一直好奇徐晏的身世,此刻,这份好奇又被勾了出来。

    但赵氏却并没有告诉她:“这我哪知道?

    赵氏不是故意不告诉她,而是她也不太清楚。

    关于冷氏和徐晏的来历,冷氏不想细说,她也就不好再问,只知道他们家挺富贵,但母子二人为何会流落至此,便不得而知了。

    “行了,快点吃饭吧。”赵氏催促。

    豆花答应了一声,去井边洗了手,坐到桌边开始吃饭。

    但她心中的疑问始终没消,不仅仅是徐晏的身世来历,更有他今天的反常。

    他和谁打的架?为啥要打架?

    豆花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明白,只得叹息一声,不再想了。

    第二天良子下学回来,豆花便问他:“徐晏今天去上学了吗?”

    良子点了点头:“去了,不过徐晏哥哥被人给告状了。”

    “被谁给告状了?”豆花忙问。

    徐晏从不惹事,怎会有人告他的状?难道是和昨天的事有关?

    “是刘山和刘明”,良子又道,“他们两人今天一去到学堂,就向先生告状,说徐晏哥哥打了他们。”

    听他这话,豆花暗暗心道:和徐晏打架的,原来是他们。

    “为啥要打架?先生批评徐晏了?”豆花接着又问。

    但良子却摇了摇头:“没说为啥,他们三人都没说。但先生也没批评徐晏哥哥,反而还把刘山和刘明给狠狠批评了一顿。”

    “啊?”豆花不解。

    良子一张稚嫩的小脸上全是兴奋的笑:“先生说徐晏哥哥不可能主动打人,肯定是刘山和刘明惹的事。先生还拿着戒尺在他们两人的手心里啪啪地打了好几下,就像这样——”

    良子一边说,一边模仿被戒尺打手心的样子。

    豆花仔细一想,心里便明了了。

    徐晏那孩子,任凭是谁都不相信他会主动惹祸,想来先生也是如此。再加上徐晏学业好,又勤奋,先生自然而然就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到了刘山和刘明的身上。

    这能怪谁?谁让徐晏是好学生呢?就和豆花前世的那些老师一样,或多或少地都会偏袒成绩好的学生。

    至于三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只有这三个人自己知道了。徐晏不会说,刘山和刘明不敢说。

    徐晏身上的伤没几日便好了,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没人再提。

    但这天豆花采药回来,却碰见了一件奇怪的事。

    她采药回来的路上,看见了一辆马车,停在村头,正在向路边的村人打听她家住在什么地方,

    豆花心里狐疑,打听她家干啥?要去她家的吗?是她家的亲戚?

    然而家里的亲戚豆花多多少少也都知道,像这种能用得起马车的有钱亲戚,她还真没听说过。

    也不可能是米氏和宋锦元,他们家的马车不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