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美味小厨娘:田园种夫记 > 第四十一章一个奇怪的男人
    豆花说完这话便要转身,沈氏忙叫住了她。

    “等等。”

    豆花停住了脚步,又看着她问:“二婶还有啥事儿?”

    “你快说说,那些咸菜是咋腌的?”沈氏心里窝火,要不是为了要到腌菜法子,她恨不得把这死丫头给撕烂了。

    比起沈氏的恼怒和焦躁,豆花态度很好,却就是不回答她的问题。

    “二婶刚刚不是说了,大人说话小人不能插嘴,我这就一边玩儿去。”说完,豆花再也不理会沈氏的叫唤,跑出了大门,瞬间便没了踪影。

    沈氏也看出来了,豆花是不可能把腌菜的法子告诉她了。

    她心里暗暗骂了一句“下作的小贱蹄子”,又转向赵氏道:“还是嫂子和我说说吧。”

    赵氏又是一声冷笑:“你问我也没用,我真不知道。”

    言罢,也走出了堂屋,不再搭理沈氏。

    谁也不告诉她做腌菜的法子,沈氏自讨了个没趣,愿望落空,只能讪讪地走了。

    豆花在外面晃悠了一圈,见沈氏离开了她家,这才回去了。

    “真是会算计,想断了咱家的财路。”豆花愤愤说道。

    那些腌菜都是他们一家辛辛苦苦做出来,又辛辛苦苦搬到集上去卖,这才赚了些钱,怎能让别人坐收渔利?

    “咱不和她一般计较,就不告诉她就是了。”这次,赵氏安慰豆花说道。

    “嗯,就不告诉她,气死她!”豆花一张小脸上,全是愤怒。

    她活了两辈子,像沈氏这样不要脸招人厌烦的人,她也是第一次见。

    且说沈氏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家摔摔打打,骂骂咧咧。

    “那一碟子咸菜都被你吃了,到底是个啥味儿?”沈氏质问刘万方。

    “几口就吃下去了,我咋知道啥味儿?”刘万方与她针锋相对。

    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那咸菜很好吃,吃过以后让人念念不忘。但就是因为太好吃了,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他当时只顾着贪吃了,根本就没有细细品味。所以此刻沈氏问他到底是个啥味儿,他哪里能说的上来?

    “没用的东西!”沈氏骂道,重重的叹了口气。

    跟了这么个没用的男人,她上辈子是造了啥孽?干啥啥都不行。

    刘万方也不和她理论,踹翻了一个板凳便出去了。

    转眼又到了赶集的日子,豆花和刘万田带着腌菜进了城。

    因为家里买了一口大缸,每次都能做出不少腌菜,所以这回豆花带了不少。

    生意仍然和以前一样火爆,前来买的人络绎不绝,在她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

    即便带来的腌菜不少,奈何买的人实在太多,不消一会儿的功夫,就只剩了个坛子底。

    日头渐渐升高,眼看着就快要到晌午了。

    “爹,要不咱收拾收拾回去吧。”豆花向刘万田说道。

    要是再不走,碰上收摊位费的,又要破财。坛子里就剩下一丁点儿了,也不用再卖了,正好回去给虎子家里送去。

    “好。”刘万田答应了一声,开始收拾东西。

    就在此时,豆花忽然见有人走了过来。

    “你这个东西咋卖?”他问道。

    豆花将眼前这人仔细打量了一下,见是个年约四十的男人,穿着青布细棉单衫,下巴上留着一缕胡须,背着双手站在她的摊位前。

    这男人脸上的神色不怎么好,有点阴沉。

    “对不起,我们已经卖完了。”豆花笑着回道。

    “这不是还有?”男人扬了扬下巴,眼睛看着敞着盖的坛子。

    豆花又解释:“这点底子是留着自家吃的,就不卖了。大叔你要是想买的话,下个集再来吧。”

    闻言,男人重重地哼了一声。

    “实在是对不起了,就剩下这么一点了,汤多水多的,也不好给你。”豆花又道。

    她做生意讲究实在,卖出去的腌菜都是挤干了水再卖,从来都不会故意带着汤汁。

    那男人没有执意要买,却又问道:“你这个卖几文钱一斤?”

    豆花心里狐疑,都说了不卖了,这人咋还问价?

    “二十文一斤。”豆花还是告诉了他。

    一听到这个价钱,那男人双手一甩,又是重重地“哼”了一声,“你咋不去抢?!”

    嫌她的腌菜贵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豆花早就习惯了,因此也不恼怒,而是又笑着解释:“大叔,我这可都是真材实料,当然要比寻常的贵上一些。而且,我敢保证,我这腌菜独此一家,你再也吃不到比这更好吃的。”

    “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男人冷笑,“我看也就这样,能值五文钱就不错了!”

    说罢,扬长而去。

    豆花看着他的背影撇撇嘴,真是个奇怪的男人。

    看他那穿着打扮,也不像是没钱的人,更不至于买不起她的腌菜。嫌贵就嫌贵吧,不买就不买吧,干嘛还要诋毁她的东西?至于吗?

    豆花也没把这个奇怪的男人放在心上,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了东西,和刘万田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豆花连饭都没顾得上吃,赶忙把今天赚到的钱数了数。

    “豆花,快吃饭吧”,赵氏盛好了饭,喊道,“那东西跑不了,吃完饭再数。”

    豆花答应了一声,又道:“娘,我数完了。”

    她放下银钱,几步跑到了桌边。

    “娘你猜,我们这回赚了多少钱?”豆花笑嘻嘻地望着赵氏。

    赵氏一边摆放筷子,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了个数字。

    “八百文?”

    “不是。”豆花摇摇头,娘也太没有信心了,怎么可能只有八百文?

    “一吊钱?”赵氏又猜。

    豆花还是摇头。

    “行了行了,我不猜了,你说吧。”赵氏不愿再猜了。

    豆花哈哈笑了一声:“这回卖的钱,不但把买缸的钱全都赚回来了,而且还能买四个大缸还有盈余呢。”

    “啥?”赵氏惊呼,“这么多?”

    豆花点点头:“足足二两银子零六百文。”

    “我的黄天老爷啊!”赵氏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她活了这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

    “二两银子多呢,都够娶一个媳妇的了。”赵氏感慨。

    豆花接着她的话开起了玩笑:“难不成娘还想娶个媳妇?”

    赵氏也笑了起来:“你这丫头片子!”

    去赶集之前豆花心里有个算计,知道这次肯定能卖不少钱,但实际卖得的,比她的预期还多了好几百文。除去成本,这一趟,少说也能赚一两银子还要多。照这么算下来,一个月就能净赚五六两银子。

    庄户人家,一家子一年的吃用也就二十两。每月有五六两银子,不但能让她全家人吃的上饱饭,而且还能隔三差五地吃顿好的,也不用再愁房顶漏雨,或者是冬天挨冻。

    单单靠卖腌菜这一项,他们家也算是能脱贫了。

    但豆花还不满足,她的愿望是赚大钱,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那下回能给我买点香粉吗?”豆苗忽然说道。

    豆花的思绪被她拉了回来,转头看向她说道:“你小小年纪用啥脂粉?”

    豆苗撇嘴,她不小了,今年都九岁了。

    豆花又向赵氏说道:“这回走的急,都没顾得上买点东西,下回你带着大姐和豆苗也一起去吧,给我们一人买身新衣裳。”

    “是啊,娘。”一听到新衣裳,豆苗的兴致又上来了。

    豆花对新衣裳并没多大的需求,有的穿就行。但现在赚到钱了,家里日子好过了,姐姐们年纪也都大了,不能再穿的太寒酸了。

    “咱们一家子都去,那牛车上都坐不下了。”赵氏笑道。

    买新衣裳倒行,她早就想给孩子们买了,但那牛车上就那么点地方,肯定坐不下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