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盛世华裳:惠妃传 > 第三十六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唐隆元年六月。

    禁苑,丑时初,微风,夜空无星,无边黑暗。

    武霓裳从噩梦中惊醒,额头密集的汗珠像是淋了场雨,她揩了揩鬓角,掀被起身从烛台上点燃蜡烛,静谧的寝殿里只有她急促不安的呼吸声。

    整座大明宫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她看不见外面的光景,恍惚以为还在凤鸾阁里,烛光隐射在窗户上,她定睛去看,原来已是身处禁苑的寝殿。

    ————

    丑时末。

    天色昏暗,夜里的风带着露水飘忽着,又似是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整座宫城都沉淀在寂静与平和之中。

    禁苑的大门被敲的一阵摇晃,门闩被轻轻地扣住,那急遽的敲门声在深夜中犹显惊谔,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守卫。

    “何人敲门?”

    来人高声应到“临淄郡王李隆基!”

    守卫朝着门缝里试探,夜色朦胧,看不清晰外面的情况,于是又打着哈欠懒懒地问了句“郡王何事?”

    “求见钟大人!”

    声音在夜色中实在突兀响亮,他们这一问一答的时间,岗哨已经探明情况匆匆奔来,朝着守卫低语几声,守卫神色突变,立即打起精神一边遣人去通报钟绍京,一边又吩咐守卫们严加防范。

    “天色已晚,郡王爷何故带兵求见大人?”

    李隆基唇角一扬,看着身后他亲自带领的一支队伍。

    “王爷,时间紧迫,不能与他们纠缠,不如攻进去?”一侧的张暐低声说道,禁苑外,他们早已安排了弓箭手候命,逼不得已时,万箭齐发,占据禁苑,直逼后宫。

    他摆摆手“占据禁苑只是第一步,不能损耗过多兵力”

    他话音才落,禁苑内就响起一阵躁动,里面隐隐传来的是钟绍京的声音。

    “钟大人是通晓大义之人,如今韦氏霸权,新皇年幼,朝中大权皆掌于韦氏之手,此情此景,岂不是要重现当年武周篡权的悲剧?钟大人若是替本王开门,助本王直入宫城内苑,那便是我李唐皇室的一等功臣!”

    李隆基隔着禁苑的大门劝他,钟绍京还是穿着一身白色内衫,一见果然是李隆基带兵求见,一时焦躁,虽是经历过风霜的年纪,在面对着眼前向来温润的临淄郡王居然起兵谋事时,他也忽然没了主意。

    ————

    武霓裳推开窗户,寻着那在夜里显得异常喧嚣的方向望去,篝火的红光像是傍晚的夕阳,照着禁苑大门的位置。

    她从回宫后就央着上官婉儿将她安置在禁苑,以躲避太后,到此刻,她已经等了他五日。

    嘴角扬起淡淡的笑,透着喜悦,却又藏着悲悯。

    推开寝殿的门,她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轻纱长裙,朝着禁苑大门的方向疾奔而去,裙摆迎风摆动着,很是好看。

    钟绍京已经吩咐候命的守卫做好防备,欲要抵抗李隆基的攻势“在下不求建功立业,但求稳守禁苑,做我该做之事!今日我就当郡王未曾来过,郡王请回吧!”

    ————

    寅时初。

    张暐冷眼看着,却见往玄武门的方向正有一人一骑疾驰而来,来人一跃下马,盔甲上已染鲜血,仍然有力的跪地作揖“禀郡王,陈玄礼和葛朔两位将军久攻玄武门不下,攻城之举已经惊动了太后,只怕太后的援兵就要到了!”

    李隆基眸光一冷,依照计划,陈玄礼和葛朔带着各自的府兵和禁军直攻玄武门,他和张暐带着潞州的四千人马打通禁苑大门,通过禁苑直入宫城,再以内外夹攻,占据玄武门,控制大局,双方汇合后再直逼内宫,而此刻,太平长公主早已带着一千人马潜伏在紫宸殿,只等着三方合力,绞杀韦氏。

    张暐侧目看他,见他正要抬手示意埋伏在四周的弓箭手动手,然而抬起的手始终就那样僵硬在半空中。

    李宜德匆忙上前,连行礼都忘了,焦急道“公子,霓裳姑娘在里面!”

    他的手在空中变得隐隐颤抖,如果下令射箭,乱箭之中,又难保会伤了她,他又看着从玄武门来通报的小兵,抬起手到底还是无力地垂下,夜空无星,他抬眼看时,却出了神。

    “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再等等。”

    张暐一脸的恼恨,全然不顾李隆基一张已经比此刻夜色还要黑沉的脸“这个时候她出现在这里做什么?温柔乡,英雄冢,殿下难道要为了一个女人打破全盘计划吗?”

    ————

    寅时一刻。

    武霓裳就站在守卫的中间,一身白色长裙,格外显眼。

    夜风拂动,周遭的树叶发出簌簌声,她环视四周,一步步走近钟绍京的身侧。

    她知道李隆基若想拿下禁苑,必定会不择手段,哪怕强攻,如此一来,不仅他的兵力受损,整个禁苑也会遭殃。

    “义父”她低唤了一声,却见火光之处,钟夫人正踱步而来,她一身素衣,不饰华裳,依旧气质如兰,只是眼神中却没了往日的慈爱。

    “韦太后专权,毒谋先帝,祸害朝堂,虽立新帝,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行径置李唐江山于何地?置李家皇嗣于何处?义父,难道要做一个被后世唾骂所不耻的无能之臣吗?”

    话音甫定,钟夫人已经几步上前,眸光闪过一丝冷咧,只觉一阵清幽的风,啪地一声,剧烈的掌风落在武霓裳白皙的脸颊上,那掌劲几乎是聚集了浑身的气力,武霓裳觉得脑袋一昏,耳中一阵轰鸣,险些栽到在地。

    “难道你现在还不肯告诉我,当初甘愿做我们夫妻的义女,就是为了今日与临淄郡王合谋,好不费一兵一卒占据禁苑?”

    武霓裳免力站稳身子,脑袋渐渐恢复了清晰,她仰头看着此刻绝望无比的钟夫人,那个和母亲一样温柔美丽的女子。

    “不是的,义母,裳儿是真的……”

    她伸手去抓住钟夫人的衣袖,又将目光投向钟绍京“义父你相信裳儿,临淄王气度不凡,多谋善断,能隐忍,有睥睨天下之志,放眼整个李唐皇室,只有他才能拯救眼前的李唐危局,只要义父将门打开,此次政变必将载入史册,义父之名自当被世人所熟……”

    她说着话,钟绍京显然是陷入了一阵思虑,她的头还微微发晕,膝盖一弯,就跪在了钟夫人的身前,她伸手拔出发髻上唯一一只素色步摇,尖锐处直插自己咽喉处的皮肤,不知何时她的泪水已经顺着脸颊滴答滴答地落下。

    “霓裳承认自打进了禁苑那日起,就是抱着这样的盘算,可是霓裳从未想过要害义父和义母,霓裳有错,错在错爱了一人,错付了终身,他想要的一切,我只想不顾一切地帮着他,哪怕对他而言不过是多余之事,可我只是想豁了性命去做。

    义父义母对霓裳的好,霓裳永生难忘,只是霓裳实在自私,没有办法再替芫儿姐姐承欢膝下,霓裳今日以死明志,笃定临淄王必定会功成名就,求义父将门打开,往后必定封王拜相……”

    手指使了力,钗子的尖端已经刻进皮肉,只觉得尖锐的疼痛四散开来,然而手掌却被一把克制住,叮叮当当,钗子摔到了地上。

    “罢了……”钟绍京看着她摇了摇头“如今怕是只有我妥协了,我与郡王爷才能各免一战,免去杀戮。”

    门闩被轻轻松开,门就被吱啦地打开,迎面而来的正是一身戎装的李隆基,银色的盔甲在暗沉的天色下竟有些耀眼,那上面像是镀了一层光,光芒所照之处必将所向披靡。

    武霓裳站起身,往一侧躲去,不知为何,害怕极了见他。

    李隆基盯着她看,张暐已经领着身后的人马鱼贯而入,占据了禁苑。

    他缓缓踱步上前,行至她的身边,心中酝酿了千言万语想与她说,到了此刻,他却只是伸手抓住她的手掌,冰凉的皮肤刺激了他,他的眉头一蹙“你的手怎么这么凉?”

    武霓裳低垂着头不答话,抬起空置的那只手就将他握住自己的手掌推开,然后退后几步,疏远之意,他甚至有些不知所以。

    地窖里的时候,他也是如此推拒她。

    “殿下,时间紧迫”张暐回过头提醒他,他实在不知说些什么,于是转过身,朝着队伍行去。

    武霓裳看着,她从未见过穿着戎装的李隆基,那样的他前所未有的陌生。

    她想,若有一天他不再是当年的临淄王,若他坐上了那把巅峰的椅子,她于他,没了利用价值,他还能不能是她的三哥哥?

    通往禁苑的那条不归路,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而这一切,是她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