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圣君之王道至尊 > 第二十四章 崇祯帝印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内阁首辅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城门,迎李自成入城。

    自此,大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曾经的辉煌,燕京城化作了一片火海,无数的泥腿子庆祝胜利的果实。

    农民的起义终究没有胜利多久,他们根本不明白,崇祯帝驻守的燕京城为整个大明朝顶住了多大的压力。

    清军入关,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就这么被镇压下去了,无数的汉家子孙,再次被奴役。

    一抹身影,从云端而出,叹息声中,录入众生名录。

    “你看到了吗?”思宗先祖,不,崇祯帝站在了苏继文面前。

    两人面对面,像是穿越时空的对话。

    苏继文默然的点了点头,抬头尽眼,兵马肆虐,曾经的京城,化为一片火海。

    “朕以为这一生中,为民做的够多了,但是死的那一刻才知道,朕其实做的太少。”

    “这个天下,已经不是勤政能救的了,朕少时起隐忍多年,麻痹魏忠贤,好不容易上位,本以为雄才大略,何曾想内忧外患。”

    “自诩清流的诸位大臣,多以舆论死谏,朕以为他们都是肱股之臣,于是绊倒阉党,何曾想,自断一臂啊。”

    “这天下的弊端,最严重的,常常不是阉党,而是士党,是这些儒家弟子。”

    “朕以为他们只要心怀天下,那么这个大明可以实现中兴之治,何曾想,朕之意,非他们之意,他们在乎的不是皇位上坐的谁,而是士林的利益。”

    “国以科举取士,百世以儒治国,何曾想,最后害了这个国家的,竟还是儒。”

    “朕也以为这一辈子为天下的百姓做的够多了,就算不是一代雄主,也最起码是一代明君了。”

    “但,朕这一辈子还是碌碌无为,朕还是太自以为是了,一生罪己诏,竟从未诉说过自身的过错。”

    “朕有愧于祖宗!”

    崇祯帝的话一句句的落下,每一句都带着悔恨,面色上两行清泪缓缓流下来了。

    “其实,这并非是您的错,若非是您克继大统,这大明江山,早就毁了,您以一己之躯,撑了大明十七年。”苏继文不忍的说道。

    “朕知道,大明的江山确实延续了十七年,但是若非朕一意孤行,怎么会做出那么多荒唐的决定。”

    “就连元素(袁崇焕)也因为朕不明是非而死,这如何不是朕的过错。”

    对于这点,苏继文无法反驳,也许是因为崇祯帝的皇位是靠隐忍换来的,所以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

    说句不好听的,坐上了皇位,他谁都不相信,他唯一相信的,就是他自己。

    皇太极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利用反间计,让崇祯帝亲手斩掉了自己的臂膀,自此,后金再无所惧。

    对于这一点,苏继文深有感触,越是位高权重,越是战战兢兢,封建王朝和华夏后世不一样,没有民主,只有皇帝一人决策。

    明朝是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这也就给了士子极大的权力,导致崇祯帝做很多事都束手束脚,有时候难免忠奸不分。

    苏继文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整个人的目光又开始涣散了,再次看清的时候,已经出现在崇祯帝宫里了。

    而崇祯帝的影子没有出现在自己眼前。

    空旷,只有雕梁画栋,和那个象征着最高权力的龙椅依旧在自己面前。

    苏继文突然间明白,这恐怕是众生名录的安排,而当初崇祯帝也和自己说过,他留了很多东西在这里,如何得到,全凭自己运气。

    可是,这东西是什么?

    苏继文突然间疑惑了,刚才自己看到了崇祯帝死去的一面,还和当时亡灵状态的他交流了,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解开这一切,才是众生名录让我做的吧!”苏继文微叹一声,闭眼坐下。

    静静的调息全身力量,感受着力量在体内流动的感觉。

    “天道有灵,帝道无双,朕之帝道,贵在坚持。”

    十六个字不断的在脑海里回荡,崇祯帝说过的所有话,一点点的在脑海里过。

    一点点的灵感似乎就快要抓住了,可是苏继文总觉得差了些什么?自己明明早就已经知道了,为什么总是抓不住?

    良久,苏继文松了一口气,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答案,其实早就已经在心里了。

    崇祯帝想要传给自己的,只有一样,帝经。

    帝道无双,唯有一经。

    帝经是什么,是崇祯帝一生所有的领悟,自己所继承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他的大明朝。

    一瞬间,整个崇祯帝宫都晃动了起来,整个大殿上整齐的出现了文武将领,就连袁崇焕都在列,所有人都看着苏继文。

    苏继文明白了,他不急不慢的朝着龙椅上走去。

    那历史的长久回荡感,逐渐充满了心胸,这是一个朝代,这是无数人所效力的大明朝。

    朕是皇帝!气势,一种磅礴无比的气势从苏继文的体内散发出来,等他坐到龙椅上的瞬间,他和崇祯帝重合了。

    “吾皇万岁万万岁!”无数的文臣武将都跪了下来。

    一抹金色的亮光自所有文臣武将的身上凝聚出来,一个金黄色的印鉴瞬间就凝聚了出来。

    而所有文臣武将的身影全都虚化了,只有那一枚印鉴慢慢的飘到了苏继文的面前。

    苏继文伸手将印鉴拿了起来,隐隐的,苏继文似乎看到了无数的人和他站在了一起。

    印鉴的上面是一个简洁的龙形状,下四方形状,底部刻着四个字:“崇祯帝印”。

    苏继文光是握着,就感觉整个天下似乎都在手里了,脑海里,瞬间浮出了帝印用法。

    “可以召唤所有崇祯帝所认可的文臣武将!”

    苏继文懵了,这能力是不是牛过头了,崇祯帝所认可的所有文臣武将?

    记得不错的话,他好像只能像这个世界中化境强者一样,借助武道神魂的力量进行战斗。

    现在竟然告诉我能召唤出他们,一想到袁崇焕那强大的实力,顿时就忍不住的流口水。

    但是,崇祯帝认可的?苏继文顿时翻出了人臣录,绣着崇祯两个字的页面。

    一共只有两个页面,一个是文臣杨嗣昌,另一个就是武将袁崇焕。

    苏继文顿时懵了,崇祯时代,应该有不少能臣的啊,怎么上人臣录的就这么两个,难不成能够上众生名录还得有要求不成?

    还没等苏继文想明白,他整个人便被崇祯帝宫踢了出去。

    整个人出现在了众生名录的世界里,满满的宫殿,高台楼阁,还没等他回个神呢,天空中就是一阵炸响。

    “哈哈哈,朕又回来啦!!!”

    一匹骏马,四爪尽是磷火,而马背上之人,身穿玄衣纁裳,戴冕旒,脸上流露着一股睥睨的霸道之气,眼光桀骜不驯,似乎看不起天下所有人一样。

    (玄衣纁裳:“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谓之玄色。黑中扬赤的玄色,象徵宇宙奥秘莫测,提示人们,大宇赐恩德莫大,要感恩报德。)

    (“纁色“者,是赤绛色而微黄,郑玄注《周易》则谓“黄而兼赤为纁“。概乎言之浅绛。玄衣纁裳,缘自:天玄地黄之“玄衣黄裳“。)

    (在最尊贵的服饰色彩中,以“玄“,“纁“两色之搭配最为崇高,,彰显中国古人「制物象德」的智慧与服饰规制的效能。)

    马上那人,一见到苏继文,便桀桀的笑个不停,一双眼睛眯了又眯,似乎看见了什么好的猎物一般。

    苏继文顿时感觉浑身一阵冷光吹过,他忽然间感觉一阵不详的感觉。

    “嘿,竟是个儒弱的后生!”只见马上那人嘴角一阵讥笑道。

    苏继文感觉到头皮发麻,这恐怕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啊,拱手行礼道:“不知先祖名讳?”

    “呀,你竟然不认识朕,”那人环首看了一下自己四周,摸了一把美髯,双手陡然张开,睥睨道:“朕乃隋炀帝杨广!”

    我嘞个去,苏继文差点没有一口气喷出来。

    谁?隋炀帝?杨广?

    这位就是那个开京杭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好大喜功,玩到身死国灭的隋炀帝?

    这是活人啊,隋炀帝,历史评价上没有否认他的功绩,也没有抹掉他的污点,这是一个劣迹与功绩并存的皇帝。

    要是论起来,这人和秦始皇有的一拼,只不过他的地位和功绩没有秦始皇那么牛逼就是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人有大才华,也有大智慧,就是为人荒唐残暴了点,所以后世的评价就拉低了整体地位。

    而且这位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忍,和崇祯帝的隐忍不同,他是演戏。

    众所周知,一开始的隋文帝定下的太子不是他,而是大哥杨勇,为了讨好隋文帝夫妇,他硬是演好了一个洁身自好、孝顺父母的好儿子。

    不过,这人喜怒无常,苏继文顿时忧心了,怎么这位就出来了,众生名录是不是玩自己啊。

    苏继文张了张嘴,刚想说些恭维的话,谁知道眼前一阵发黑。

    又回来了,身体的掌控是自己的了,面前的六个毛贼依旧摆着和之前一样的姿势,而身上的力量依旧充盈。

    磅礴,深邃的灵力波动。

    崇祯帝略有些落寞的说道:“拿到帝印,说明朕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全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