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圣君之王道至尊 > 第十五章 发展
    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纸张。

    作为华夏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可以说在世界的历史上独领风骚,这个世界的造纸术也是有的。

    和华夏古国一样,不仅费力,还特别烧钱,不是穷人能够玩得转的。

    所以,平民百姓之间的武学道修传承,都是口口相传,或者说都是那种烂大街的修炼法决。

    苏继文既然决心要改变现状,那么就不可能不在造纸术上动动脑子了,而华夏的近现代的造纸术,已经是机器时代了。

    所以现在想要做出机器时代的东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只能简化制纸的方法。

    为此,他专门抽调了一批能工巧匠出来,开始为此攻克难题。

    制作纸张的步骤有这么几步,制纸浆,调和,压缩,再就是晾晒。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苏继文凭借着前世学过的相关知识,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张纸,虽然这张纸凹凸不平,甚至还有些粗糙,但是总比没有纸用的好。

    而所有的工具终于有了一个雏形,在河道旁,第一个制纸作坊就建立了起来。

    制纸作坊苏继文教给了一个叫做王月生的人去做,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匠人,平常以打铁为生,在制作匠艺上,有着非比寻常的天赋。

    在制作纸张的过程中,王月生一个顶三,几乎所有的工具,都是苏继文提了一下,他就有了思路,领着一群匠人商量了几天便做了出来。

    苏继文对于制纸便不再纠结,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

    回到自己那个小屋子的时候,顿时有些呆了呆。

    半个多月前,这里只是一个几块木头搭建起来的破房子,没想到现在俨然成了一座两层的楼房,还围了一个小院子。

    看着这木头房子,苏继文不由得觉得,烧窑作坊也得赶紧建立起来了。

    钢筋混泥土没有的情况下,木屋子的耐用性太差了,海边又潮湿,这样一来就很难受了。

    不过,目前来看,苏继文是没空了,先是吩咐下去制作砖窑之外,其余时间都用到了制作食盐之上。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低,无数的房屋已经建造完成了,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木头屋子遮风挡雨。

    而王月生这个中年汉子也来到苏继文新建的作坊几次,造纸术在一开始简陋的过程中,逐渐改善,现在所制作出来的纸张比起之前,那是好了太多了。

    成纸的亮度,已经是雪白的那种。

    实际上苏继文提供的制作方法就已经是可以提纯纸张亮度的那种,这还多亏了前世巡查过造纸制作厂,所以对于这些技术有所了解。

    新建立砖窑作坊也已经走上了正轨,至于原料,还是废了一番功夫,光是煤炭,就挖了不少地方。

    幸好这个地方有的是树木,丛林有可能是存在了上万年的时间,在耗费了上万人力去寻找,终于发现了一块煤田。

    至于黏土,这个东西遍地都是,所以砖窑的生产链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但是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砖头烧出来了,还是被闲置了,而且由于月底,顺着气候开始播种了,几个作坊也停了。

    浩浩荡荡的春耕开始了,各家各户分田到户,这是一开始就做好的。

    每家每户每年只需要上交税收之外,田地都是属于各家的,况且,关于每一处田地,汉社朝廷也发布了具体的文书,也就是地契。

    有了田地,有了房子,生产积极性就上来了,税收也不严重,所以,暂时流民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

    而苏继文研究的食盐也有了进展,首先是粗盐,可以通过海盐锅煎之法得到粗盐。

    这种盐不仅不干净,还有一定的毒素,也就是还有少量金属,像是现代那种提纯也不可能了,只能做到初步提纯。

    以几层纱布做过滤网,将粗盐融化成水,过滤掉杂质,再通过蒸馏掉水分,冷却之后得到盐结晶。

    这种食盐也就比粗盐好一些,但是还含有微量的金属离子,这已经是苏继文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得到那一指甲大小食盐的时候,天知道苏继文的心里到底有多开心,随即又哭丧着脸。

    天知道这么一指甲大小的食盐耗费了多少工夫,怪不得古代的盐那么贵。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不能总是让人通过吃海鲜来获取盐分吧。

    这种海盐锅煎之法肯定是不行的,还是采用大规模的晒盐法,只要能把粗盐量堆上去,那么食盐的产量也会上去,大不了在沿海多建作坊就是了。

    再次出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天地又是一副模样了,陆小璇正坐在外面晒太阳,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一套。

    是丝绸制作的,这让苏继文很惊讶,便好奇走了上去,开口问道:“你这衣服是哪里来的?”

    “呀!”陆小璇还在发呆,旁边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吓了一跳,看到是苏继文这才拍了拍胸脯,白了他一眼道:“这个是张大婶给我做的,她以前是养蚕的,逃荒的时候,背了几尺蚕丝布。”

    “听说本来是给她女儿结婚用的,只不过现在她一双儿女都死了,便拿着这布给我做了一身衣裳。”

    苏继文心底一动,这个好啊,衣食住行都得自给自足,养蚕织布,这是一个好行当。

    而一想到那个张大婶,他脑海里就出现了那个老妇人,记得当初见到她的时候,还是陆小璇扶着她呢。

    于是便朝着陆小璇问道:“那张大婶现在在哪?”

    “在汉城啊!”陆小璇一噘嘴,她明明换了身新衣服,自己看着都觉得漂亮,面前这人是傻子吗?只看到衣服了吗?

    汉城,这是房有为想出来的名字,也象征着是汉社朝廷的都城。

    “走,快带我去。”苏继文当即拉着陆小璇就朝着外面走。

    陆小璇顾不上害羞,惊呼道:“慢点,你慢点啊!”

    本来汉城就离苏继文这个房子不远,只消一小会儿的功夫,便来到了张大婶所在的地方。

    巧的是,半路上正巧碰见了过来找苏继文的房有为,便拉着他一起过来了。

    “主公,不带你这样的,我事情那么多,你还有心情带着我闲晃。”房有为的表情说不出的幽怨,这一阵子可是把他忙坏了,苏继文根本就是甩手掌柜,只管大局其它的都是他在做。

    苏继文只是瞥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这家伙就是矫情,贱人就得当牛做马,不能歇着。

    要是房有为知道苏继文心里的话,肯定得哭死,苏继文的大局虽然简单,细细做下来,哪有那么容易,他最近都忙的瘦了。

    张大婶家和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一间木屋,门前晒着一些海鲜和野菜。

    院子里还长着一些野菜,看起来有几分农家乐的意味。

    凭借着张大婶的年龄,肯定是不能打渔了,这些海鲜都是平常汉社朝廷打渔时附送的。

    这也算汉社的一个特点了,只要是官方人打渔,那么对于孤寡不能打渔的老幼,自然有所优待。

    徐望这个小家伙也在这里,他见到陆小璇和苏继文等人,乖乖的叫着姐姐哥哥好。

    张大婶听到声音,走了出来,一见到苏继文等人便拱手行礼:“老身见过王上,见过房相。”

    王上,没错,除了汉社朝廷的上层会叫苏继文为主公之外,其他人都是称呼苏继文为王上。

    意味着现在的苏继文是这一方的王。

    苏继文本来是不想称孤道寡的,奈何所有人都这么叫,苏继文也就由得他们去了。

    至于房相,说的就是房有为这个贱人,作为苏继文的大管家,他给自己封相了,虽然文朝帝国没有这个官,但是前朝是有的,这件事苏继文默认了,毕竟许多事还是需要仰仗他的。

    苏继文点了点头,说道:“免礼。”

    张大婶才抬起身子,脚步虽然沉稳,但依旧避免不了老迈之感。

    苏继文这才说明来意,张大婶是个明白人,她听完之后,便说道:“只要王上给我一些妇人,那么老身便能领着她们养蚕织布,老身一身所学,不光是这些,就连粗布衣裳也懂一二。”

    “只是,”张大婶脸上带着为难之色说道:“这织机,老身就没有办法了。”

    苏继文沉吟片刻,朝着房有为说道:“有为,你也听到了吧,这织布势在必行,衣食住行,我们一样不能少,织机的事情务必给我寻找能工巧匠给我造出来。”

    房有为面色发苦,只觉得自己难受极了,多想以前的生活,什么不用干,只要管着一群人就行了,现在既要管人,还要做保姆,天杀的苏继文,我与你不共戴天。

    苏继文瞧着房有为一脸的难色,眉毛一皱,问道:“怎么?有问题吗?”

    房有为带着谄媚之色说道:“我的主公,放心,没有问题,属下一定会尽力办好的。”

    苏继文又呆了片刻,敲定了织造作坊的事宜之后,便又回到了自己的那个二层小楼。

    他时间没有那么充裕了,转眼间就快五月份了,而在七月份必须得到建康完婚,一个月的路程,也就是说,他接下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而这个时间他必须得留下一些修炼功法和汉社的走向。

    目前汉社才刚刚成型,百废待兴,农业刚刚开始,商业还没有走上正轨。

    所以他必须得设定好一系列的措施。

    为此,他让造纸作坊运来了大量的纸张,首先,便是详细的发展计划。

    发展计划囊括非常多,衣食住行,矿产业,商业,教育,政治,军事等等,几乎能够想到的,都写上去了。

    至于道修方面,他一共写了四十多本的修炼法决,全都是从思宗先祖和袁崇焕那里要来的。

    还有一些思想方面的书,这些很简单,全都是前世的一些先进思想,融合了汉社的情况之后,所敲定的。

    名为汉学成典,这本书可不是光看就行的,官方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甚至还要在各自管理的地方进行下乡宣讲。

    这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给众人增加汉社信仰吧。

    等到这一切忙完的时候,都已经接近五月底了,苏继文终于准备考虑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