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圣君之王道至尊 > 第二章 见闻
    四本书,帝王名录、人臣录、异王录、异人录,每本各不相同,看似普通,看的久了,就感觉有一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怎么也喘不过气来。

    “这真是有趣了。”苏继文自嘲的笑了一声,想不到前世不信鬼神,现在却在眼前发生了无法解释的事情。

    是梦境吗?还是幻觉?

    摆弄了几下书本之后,又有一种危机感浮上心头,自己怎么出去?

    这种生命不再自己掌握中的感觉,是他最讨厌的,官场之上,根本没有善男童女,如果自己握不住自己的性命,那么下一刻你就有可能连骨头都被吞的干干净净。

    只是回到现实的想法强烈了一些,眼前又是一黑,等到再睁开的时候,发现自己还站在原地。

    旁边的小竹林顺着风,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一切都好像在之前静止了。

    苏继文看了一下自己手上,两手空空,似乎一切都停留在了之前那样,身上的袍子穿的稍微有些不习惯,稍微摆弄了一下,也就不觉得有多碍事了。

    竹院子甚是清净,就连一个仆人都没有,竹林的边上有一块石桌搭着几个石凳,便也不急,坐在石凳上就开始整理起脑袋里面的记忆。

    这是一个和前世不一样的世界,这里没有漫天飞舞的各色交通工具,也没有手机电脑,更别谈网络了。

    和是华夏以前的那些朝代有些相似,但这里有华夏不曾拥有的玄幻色彩,比之武侠还要夸张的力量,他们称之为道。

    而这里,是文朝帝国,无论是武道还是文道,百花齐发,在整个大陆上都是一等一的帝国。

    而自己,是柱国公府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但是出生之后,至此十五年的时间,依旧只是洗精伐髓的境界,这等实力,在柱国公府本来就是异类。

    原本只要能够继承柱国公的爵位就可以了,自己没本事没事,只要再有下一代,到时候有现任柱国公苏武培育,未必就不会有出色的后人。

    所以,他本来只需要混吃等死就行,谁知道,这一次因为靖王的几句话激怒,直接出手揍了他,因此丢了嫡长子身份。

    也就是说,现在的他,是连混吃等死都不行的废物。

    “你可真是给我留下了难题啊!”摇了一下头,苏继文颇有些无奈,伸手想要倒点茶喝,却发现水壶里一点水都没有。

    顿时脸就有些黑,他虽然再不济,那也是柱国公府的嫡长子,原本也是有两个小厮伺候的。

    可是今天,自己嫡长子身份还没有削呢,两个小厮就已经跑了,摆明了就是落井下石,平常的时候,这些下人就算有些想法,也不敢表露出来,可是今天,自己还没被削呢,两小厮就跑的不见踪影了。

    他也不恼,官场上这种落井下石的人多了去了,自己要是每一次都置气,恐怕早就已经被气死了,哪里还能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呢。

    既然没有了下人,他就自己动手,院子里有一处小井,边上还有一个柴房,还缺少一些餐具。

    幸好,自己的前身虽然没做什么好事,但是这银两还是有些的,身上还有三张银票,每张一百两。

    按照前世的算法来看,一两银子价值应该在600左右,而一两银子又等于一贯钱,一贯六百钱,也就是说,一枚铜钱的价值和前世一块钱相似。

    这个世界目前的生产力还比较低下,一个月能挣个三四两银子就算是不错的家庭了,也就是说普遍工资也就在1800~2400左右。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目前世界的经济体系,大家不用过多的纠结,稍微看一下就好,世界观的架构,随心还是比较用心的)

    苏继文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银票,心道:三百两银子,这应该是一笔巨款了。

    既然没有人管爷了,那爷就自立根生,哼着个调子,便走出了府邸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苏继文闯祸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府邸,从竹园出门,一直到大门口,所有的侍从对他都是一副陌生人的模样,连最基本的行礼都没有。

    甚至有些仆从还背后对他指指点点的,他置若罔闻,径直就离开了。

    他刚出府邸,就想起了才理顺的地域常识

    整个文朝帝国拥有十八个府省,每一府省设置三个州地,每一州地划分县制,再就是乡镇,每一层划分等级森严,和华夏古国差不多,都是中央集权政治。

    而论繁华,帝都当之无愧为之最。

    整个版图,东临沧海,西至天山,北拒雪国,南交三朝,广阔无比。

    而帝都,在整个疆域最北边,为了抵抗北边的蛮夷侵略,文朝帝国的始祖愿以天子之躯驻守国门,以拒雪国,倒是有些像是华夏的明朝风格,只不过这里已经不是地球了,没有了顽强的炎黄一族。

    但是帝都就是帝都,无论怎么改变,都无法磨灭它的繁华,要论整个文朝帝国能与帝都相提并论的也只有连同帝都在内的五京繁华之地。

    帝都为北京,位于版图北部文朝府。东京汴梁,位于开封府。南京建康,位于江临府。中京咸阳,位于常明府。西京长安,位于明涧府。

    (大家不用将地域代入到中国古代的地域,此处完全架空。)

    其中,以帝都北京和南京建康的繁华更胜一筹,自古建康多才子,更有风月弄佳人。

    当然,五京之地,还是以帝都北京为主,不然文朝帝国恐怕早就被推翻了。

    要是论起某些地名,或者下辖地域制度,倒是和华夏古国蛮像的,只不过多了个道这种力量,对于力量苏继文也是深有体会。

    自己不过是入门级的洗精伐髓,实力就已经比得上前世地球上的两三个大汉了。

    而且这里的寿命比之华夏古国,那是长寿太多了,虽然长生不死有没有不知道,但是文朝帝国以前的朝代,出现过活了千年的。

    至于现在的文朝帝国,早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辉煌,虽说是一等一的帝国,也不过是在疆域、文明、人口上占优势罢了,至于道的实力,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这还是因为将敢拼,士悍不畏死的原因,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绕过这些想法,苏继文饶有兴致的逛起了帝都北京,三月的天气已经逐渐转暖,靠近宽阔的长河边上是一条繁华的街道。

    一排青翠的柳树摆动着身姿摇曳在岸边,垂下的枝丫上萌发着新生,随之宽广的河面上,一艘艘船家,或载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或者载着货物沿途叫卖。

    放眼远处,还有着连绵的画舫,两处岸边,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来回的行人,多是执扇,鲜有执刀剑的游侠。

    文朝帝国发展至今,虽百道争鸣,但重文轻武之风已然盛行。

    苏继文虽是柱国公府的少爷,武将世家,但是身上多了股文人的风气,头束纶巾,身穿白色绸缎长袍,腰间玲珑腰带,右边悬挂一枚圆形温玉,后腰间还插着一柄玉骨扇。

    配上英俊的样貌,倒也是丰神俊朗的贵公子做派。

    也许是看到苏继文一身装扮价值不菲,大部分的人都会绕着他走。

    而根据他自己接受的那些记忆来看,面前这些状况明显就是因为官二代的嚣张跋扈,导致人人自危,大家都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尽量避免像他这样装扮的富家公子。

    凭借接受的记忆来看,在这闹区里面,铁匠铺就不少,而买一些炊具,也就方便的多。

    自然,凭借苏继文以往的身份,不可能去结识一些目不识丁的铁匠,在士农工商的阶级架构里面,工也就比商好一点,但也不可能剥夺他们底层人士的身份。

    铁石,一个精壮的中年汉子,虎背熊腰,身材足足有八尺有余(这里采用一尺23.1厘米,八尺就是184,8厘米),一双手臂尤其健壮,肌肉放佛要凸出一座山的形状。

    作为杂货铁匠铺的主人,祖辈都是打铁为生,打铁的手艺那不是吹的。

    常年来,在杂货铁匠铺购买货物的人,要么是平头百姓,要么是大院里的下人,看到一个清爽儒雅的贵公子在门口支起的货架边,还以为看错了。

    定眼一看,真的没有看错,当即有些手足无措。

    “这位少爷,这……您是不是来错地方了?”铁石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就怕得罪人,这年头,有身份的人,怎么可能往他摊头上跑,就怕对方是来捣乱的,小本生意,可禁不住这些贵公字折腾。

    苏继文微微一愣,退后几步,看了看招牌:“没错啊,是铁匠铺,难不成你们不卖炊具?”

    “啊?”铁石有些傻眼了,啥时候大少爷也出来买炊具了。

    苏继文可没管铁石的状态,直接拿起看上的几件炊具,朝着铁石开口道:“这几件怎么卖?”

    “您给一两就行了,”铁石心里直打鼓,也不期望对方能付钱,只是希望对方能够早点走。

    苏继文二话没说就想掏银子,只不过,手一伸进怀里,却懵了,三张银票,一张一百两,在铁匠铺里买东西,人家怎么可能找的开?

    当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几样东西回头你给我送回去,我等下给你拿钱来行不行?”

    听到这句话,铁石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心里虽然不甘,但也不甘多说什么,苦笑着道:“公子,请问送到哪里?”

    “柱国公府!”

    苏继文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话,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出去了。

    独留下一个张大嘴巴再也合不上的铁石,柱国公府,那可是皇权之下军方第一人的府邸,再看向远去的苏继文,心里就算再不甘,也只能把东西送去。

    而苏继文心里想的却是,去换点零钱,回头再来付钱,只不过看在别人眼里,就成了巧取豪夺。

    繁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只不过处于士农工商阶级分段的时期,地主阶级是不会考虑到众生平等这件事的。

    苏继文只能凭借自己现代生活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有句话说的好,穷奢极欲之下,必有骸骨。

    看似繁华的街道,却充满了血水堆积。

    不消多时,竟然路过了一座画舫,而透过画舫楼上的窗户,就能看到里面坐着的几位贵公子。

    众星捧月的一人,身穿四爪紫金龙袍,足以见身份之高贵,四周围着的几个少年,也尽是衣着华贵,其间有一纱帘垂下,帘幕之后,阵阵弦音响起,令人好不神往。

    然而,那身穿四爪紫金龙袍之人,微醺之下,倚靠在窗边,一双醉意的眼睛漫无目的的四处瞟着。

    “殿下,喝酒~”甜腻的声音响起,穿着艳丽的女子便吃笑着靠在了紫金龙袍那人的身上,酒壶轻提,浓郁的酒香顺着清冽的酒水便流淌了下来。

    那人也不客气,顺手就将女子抄在了怀里手,便轻轻刮了丽人小巧的鼻子:“狐狸精,共饮。”

    其余诸位自然不敢托大,纷纷举杯道:“殿下请!”

    紫金龙袍少年示意之后,便猛地一仰头,饮尽。

    边上的几人齐齐拍马:“殿下好酒量。”

    紫金龙袍少年并不在意,双手早已对怀里的美人动起手来。

    “咦,那人莫非是柱国公府的废物公子?”靠近窗边的另一人看着下面的行人,突然间开口道。

    紫金龙袍少年顿时双手一顿,朝着出声那人所指方向看去,果然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当即有些不屑。

    而边上的少年自然知道紫金龙袍少年心里所想,当即趴在窗户边上叫唤了起来:“喂,苏继文,苏少爷。”

    走在人群里的苏继文有些出神,他好像听到了叫自己的声音,但是左右瞧了瞧,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嘿,苏继文,我在你上面。”

    一声嗤笑,顿时将苏继文周边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上面,苏继文自然也不例外。

    看到上面的人,苏继文就眯起了双眼,兵部侍郎王元辉的儿子王如海,按照接受的记忆来看,这王如海和自己一直不对头,而且如果没猜错的话,楼上不仅有王如海,还有害的自己前身死亡的那个靖王殿下。

    心思理透了,嘴里可没有放过对方的打算,微微撇出一个弧度:“怪不得今日总是听到乌鸦叫,没有看到乌鸦,原来在这啊!”

    王如海顿时脸色就阴沉了下来,眼中凶光一闪:“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祸从口出?”

    “王兄何出此言,难道是因为乌鸦之语,”苏继文突然间恍然大悟的拍了下手,“哦,难怪王兄如此说话,真是可惜了,看来王兄还是少说话为妙。”

    王如海瞬间就炸毛了,胸口不断的起伏着,猛地一拍窗户:“你……”

    底下的话还没有说出口,紫金龙袍少年便伸出手阻拦了王如海。

    而苏继文看到紫金龙袍少年便微微朝着上面拱了拱手:“原来是靖王殿下,请恕草民无法下跪请安了。”

    “无妨,”靖王眼神微眯,嘴里道:“小公爷为何自称草民了,要是本王没有记错的话,你贵为柱国公府的少主,就算是本王也礼让三分,怎么?跟本王闹了点不愉快之后,现在就自称草民了?”

    要是不理解的,恐怕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是苏继文如何不知道对方这是在暗讽自己,当即拱手回答道:“殿下言之有理,只不过由于某些小人的下作,草民已经不再是柱国公府的小公爷了。”

    此话一出,倒是在街上一下子使得很多人抽冷气。

    也许平民百姓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的读书人,或者是有见识的都知道,苏继文不是小公爷,那么就不再是柱国公府的嫡长子了,完全没有了柱国公府的继承权。

    议论纷纷,不过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话罢了。

    “哦?是吗?”靖王殿下一副很吃惊的样子,略显可惜的道:“回头我帮你查查,只要查出那个小人,我绝不姑息他。”

    “呵呵,那就有劳靖王殿下了。”苏继文依旧对答如流,气色丝毫不变,似乎说的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一般。

    “如若靖王殿下没有事的话,小民就告退了。”

    靖王微微点头,一直看着苏继文消失在眼前,他很满意今天造成的效果,如此一来,苏继文失去嫡长子继承的事情就传扬出去了。

    但是苏继文的态度让他总有种不真实感,要是之前的他,早就撸着袖子准备揍人了。

    “看来失去了老虎皮,你也知道收敛了。”靖王冷笑一声,重新恢复了之前醉酒的样子。

    然而苏继文失去了嫡长子的事情却犹如一阵风一般,刮遍了整个帝都。

    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角,苏继文一如既往,在钱行将银票换成了银两之后,才转身回到了铁匠铺。

    留下一两碎银,独留下铁石在风中凌乱,这和他心里的剧本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