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523章来多少卖多少
    2005年,对于整个西汽来说又是转折的一年。

    对西汽来说,这一年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建设北郊新厂址。东郊这块厂址,对西汽来说,终于有了立足省城的本钱,搬离了山沟沟,产能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是这只是相对的。

    实际上,西汽对于东郊厂址的建设是并不满意的。这个不满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不方便,东郊建到最后实际是有四块地,问题在于这四块地居然都互不相连,至少中间隔条马路,甚至是隔着其它工厂,对于西汽的生产流程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甚至是严重影响了西汽规划的落实和产能的提高,这一点孰不能忍。

    二是产能不够用;东郊厂址就算是连在一块了,其实对产能的提升的帮助也达不到理想的目标,生产重卡可不是简单的装配就完事的,小到零部件,大到车桥生产整装,那都得有地方才行,有很多西汽急需的配套技术设备很快没有地方放了,刚开始还算敞亮的厂房随着市场的开拓,生产任务的加重,变得开始拥挤不堪了。

    三是布局规划落后,最初的设想现在随着g2000技术的引进,明显显得小家子气了,从生产线流程再到一些大型机床设备传统布局都已经不适用了,以前的布局现在看起来,显得抠抠索索不够先进,像阴极电泳这种手段,没地方建,急切等新地方放置,其他方面还有一些细节设计上的东西,比如看谁家的大灯密封性好、托架支架固定更合理之类的,这次中德合作,西汽参观nam厂房,得到了不少灵感,再加上专家指点,间接地学到欧洲的一些先进设计理念,这些都有待落实。

    林林总总,已经迫得西汽管理层不得不郑重考虑新址建设。这个考虑几乎是从四年前就开始了,但是急迫性是随着g2000的引进加重的。

    西汽曾经在山沟沟里,一猫猫了三十年,从无到有,花了两代人的努力才堪堪建设出一整条山沟的厂房,但是随着发展,不得不到省城东郊建厂,然而才不到7年时间,又要建设新厂,这种加速度的发展,让林焕海等决策主导者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太真实。

    省里对于西汽的扩张则是呈乐观和支持态度的,现在整个省的汽车工业这一块,主要就看西汽的了,西汽发展得越红火,省里的重视程度就越高,就像班主任谁不喜欢优等生一样,因此当西汽向省国资委提出要建设新厂址时,省里立即表态支持,并且积极帮助筹谋。

    最开始省里还是想着东郊这块地能不能继续挖潜,甚至提出把省里的一些自留地拿出来给西汽,但是西汽现在已经看不上东郊这些支离破碎的自留地了,他们现在的野心要求更大,以前西汽的眼光有所局限,觉得能到省城边上,交通发达信息通畅就挺好的了,现在来了后,发现东郊这块地已经满足不了西汽的野望了,东郊无非就是开发得早一些,有成形的配套措施罢了,但是以现在西汽的体量和将来要扩张到的体量,自建配套措施那也是分分钟的事,以前在山沟里还不是都自建的?再来一次罢了,只要整体搬迁过来,那基本上就能形成一个生态圈。也就是说,西汽在哪里,哪里就会是热闹繁华的地带。

    有这个自信,看事情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西汽现在把目光瞄准了正在准备开发的北郊,那可是一片原生态的好地方,虽然说那里距离市中心比东郊要远多了,但是那里是开阔的平原地带,基本还是一片大农村。省里以前不是没有动过在这里建设开发的心思,但是奈何根本用不上,大家都喜欢扎堆往东郊跑。

    如今,西汽主动提出要到北郊建厂,省里突然发现,这其实是可行的,西汽将来注定是数万人的发展规模,这么大一个厂子建到北郊,那等于北郊这一大片经济都能带动起来,是大好事啊!

    郎有情妾有意,一切就都好办了。在省里的支持下,西汽就以极为优惠的价格拿下了北郊这块地,而且当地政府还提供了税收优惠。现在不同于以前了,现在的政府谁不懂得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西汽这么大一家企业要来北郊建厂,等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地官员岂会不知道它的重要意义,他们举双手热烈欢迎。这让林焕海等人感慨,其实最初他们还是准备在南河湾所在的县城附近建厂的,但是当地官员颇为短视,提出的要求颇为苛刻,权衡再三他们才到省城建新址的,如今那个县已经悔到肠子都青了。

    北郊建新厂,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战略规划。

    而这一切都围绕着技术引进和未来的战略布局来进行,而新一代的技术领军人物林超涵的角色就更加吃重了,他曾经为东郊新址作过贡献,也掌握着g2000技术的精髓,还有着各种不落人后的先进理念思想,因此,北郊建厂,自打战略决策即定之后,林超涵即作为重要角色参与其中。

    不出意外,这一次北郊新厂的主要负责人是王兴发,他担任北郊新址建设小组组长,副组长有三四个人,其中就有林超涵和叶文源,一个从硬件,一个从软件角度提出各种要求。

    当然,他们造新厂址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充分地吸引各个方面的思想,既要听取群众建议,也要听从专家权威指导。他们在把相关计划和龙德集团进行汇报后,耿进波表态支持,他现在把宝几乎全押在西汽身上了,现在瞎子也能看出来,西汽已经走上正轨,将来的前景不可限量。于是按照计划他们邀请了省规划院的专家和清华建筑工程系的专家,组成新址设计小组,给西汽北郊新址绘制蓝图,这一次,他们决定在吸收上一次的教训和经验,全面布局,体现出先进性和前瞻性,决不能小家子气了。

    林超涵现在身兼多职,注定了在家里享受温馨时光的机会是很少的。春节刚刚过完初五,他就要上班了。

    看着林超涵在收拾笔记本包——他现在已经开始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都是标配需要了。季容有些不舍地,幽幽地道,“长假难得,但是过得似乎更快。”

    林超涵听到后,放下手中的包,走过来轻轻拥吻了一下季容,再低头看了一下睡得正香的小宝贝,脸上无限柔情,“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永远都是过得最快的,不是吗?”

    季容甜甜一笑,自从有孕后,她卸下了一点精致,多了一点慵懒,身上因孕浮肿显得略微胖了些,但却因此显得另有一种风情,连声音似乎都变得更甜了,她道,“等到小宝可以跑了,我一定要告诉他的爸爸有多么认真努力,因为认真努力的男人最帅。”

    林超涵会心一笑,对着尽快着厨房的于凤娟交待了几句,被不耐烦的于凤娟给赶出了家门,对于于凤娟来说,现在小宝才是宝,宝他爸已经不算是宝了。

    被老妈嫌弃的林超涵走出家门,就急匆匆地开着车到公司上班,今天开年第一天,公司会有一场重要的会议,交待春节后的工作。

    在路上,他还接了一个电话,是凌霄强的,他兴奋地向林超涵汇报了他那边特种车研制的进度,在林超涵的建议下,他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向整车研制进发了,果然从耿少卿那边融到了一笔巨资,购买技术设备,招揽人才,如今进展颇为顺利,这次他电话过来是让林超涵抽空到他自己建设的新厂址那边去参观指导工作的,林超涵苦笑道,只能过完正月十五了,在这之前,他不会有一天闲功夫。

    随后,他又接到一个电话,是徐星梅打来的,徐星梅问了几句季容和孩子的情况后,对林超涵道,“小超,听说我们现在的新址规划还在做是吗?”

    “嗯,还在绘图,按照我的设计布局,清华教授带团队正在绘图呢。”林超涵答道。

    “北郊那边厂地应该比东郊会宽裕得多吧?”

    “当然了,超过六百万平米的布局,够阔气吧!”林超涵道,“整整比东郊大了三倍,如果再加上我的布局规划,将来我们的产能提升不是倍增,是十倍增。”

    “那岂不是说我们将来可能真的要达到年产十万辆?”徐星梅听了后,大吃一惊,突然感觉到有点压力了,这代表着她要负责销售的产品也要增加十倍,别看现在订单西汽都忙不过来,但是如果产量一下子上去了,她这边销售能不能跟上来就不好说了,这可不是卖几部空调冰箱那么简单,这可是好几十万一台的重型卡车啊。

    “梅姐,到时候你的压力就大多啦!要是你销不出去,咱们西北汽车公司就真的都得喝西北风啦。”林超涵在电话这头哈哈一笑,其实他早就测算过,如果将来市场开拓得宜,款型再区分一下,品类增多一些,市场还是能够消化掉的。

    “不怕!来多少我卖多少!”徐星梅豪气干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