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371章众矢之的
    幸好在西汽的改革,给了他充足的经验,虽然鲁柴生产流程等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情况和问题都差不多,差别最大的是内部人事问题,鲁柴比西汽要复杂一万倍,听迟瑞的一些介绍,林超涵才知道,鲁柴内部也并不是老覃一人说了算,跟他明着暗里作对的人、自作主张的人、关系背景很硬的人,比比皆是,就像是将老覃挡在门外的那一纸通知,就是有人擅自下达给保卫科的,连老覃都不知道。

    但是这些人事上的斗争,那是老覃自己要处理的事情,林超涵不想管什么,凭他对老覃短暂接触得到的感觉,他觉得老覃这人表面看上去有些土,有些随性,但是做事情天马行空、无迹可循,而且从传说中听到这位老覃手段还是相当强硬的,所以在他看来,老覃最后能一统江山,是没有问题的。

    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将事情还原到本质的角度,从最合理、最科学的角度给鲁柴提一份改革建议方案,指出他们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借鉴西汽工时重新核定的方式和结果,给鲁柴提出成本节约、避免浪费的妙招。

    就冲着老覃不拘一格用人的方式,突发奇想用他一个外人来给自己把脉看病,林超涵就能判定,这位老覃实在是不是一位省油的灯,他做每一件事,都能将事情发挥至极致。在这位老覃领导下的鲁柴,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而认识老覃这件意外的际遇,会给西汽的将来带来些什么,这些则非林超涵所能臆断了,现在冲着能给西汽降低成本、优先供应发动机这件事,他也得使出浑身解数来。

    鲁柴的车间那些人对于有一个外人来参观也并没有觉得太稀奇,因为鲁柴这两年效益不错,来参观的人也很多,他们早就麻木不仁了。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从林超涵的角度,他不得不叹服鲁柴在目前体制下已经算是发挥到极致,车间比西汽改革之前还要整洁,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经过连续三天的考察,其实林超涵基本上对鲁柴的问题也心中有数了,如果是他刚毕业那年就来做这个事情,他肯定是抓瞎,但是经过这四年多的磨练,他现在早已经不是初出茅庐不通人情世故的愣头青了,对技术他不外行,对管理他开始懂行,对市场他有经验,对生产他介入已经挺深。

    所以,后面的事情,比林超涵自己想像的要容易,虽然他在鲁柴前后仅呆了半个月,但是其中有十天,是在给鲁柴做参谋写调研报告。

    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千字的报告,你没看错,不是两万,也不是五千,而是两千字。林超涵早已经过了质量不够字数来凑的阶段了,他明白得紧,像老覃这种人,说虚的客套话,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一上来就是精华就是干货,一上来就是图表,而不是干巴巴的大段文字。他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鲁柴目前在生产中的存在的生产流程问题、成本浪费问题以及人员管理问题,然后就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合理化的建议,像成本核算,就是图表和表格,像管理问题,直接就是流程图,不啰嗦不废话。

    直到这份报告正式出炉,迟瑞才明白林超涵到底在干什么,他十分纳闷老覃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外人来做,但是工作职责,让他立即就上报报告了,开玩笑,这事可不小,他交迟了,小心饭碗不保。就算有什么小心思,这个时候他也不敢使。于是他赶紧带着林超涵来到四楼总经理办公室等候老覃。

    林超涵百无聊赖之际,就站在四楼老覃的办公室窗户边上看鲁柴的风景,其实工厂里面哪里有什么风景好看,但是此时他的心情不错,就看外面人来人往。

    等这份报告交到老覃手上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半,老覃刚招待完一拨领导,喝得有几分醉意了,但是当看到方案后,立即就清醒过来了。特别是当他看到,林超涵最后测算的数字,经过改革后,成本能降低15%左右时,很是有些意外。落实下去,真能降这么多的成本,等于差不多他再涨了五千块钱,这效益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

    但是看到林超涵的各种建议,他又明白了,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绝非易事,有些改革,不动人事,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这份改革方案,还得徐徐图之。

    他心里明白着,面对林超涵的时候却大吐苦水,毫无风度地耍赖,说这份方案对自己作用不大,你看问题都知道,提的建议也都是大家都明白的,有那么几个地方有点益处,但是最后作用也没有那么大。

    林超涵脸上笑嘻嘻,心里mmp,费劲巴拉做出来的东西被这么否定,任谁也不爽,看这样子,覃老头是想赖掉降价那个提议了。

    他毫不客气地说,“我说覃老大,你这忒不仗义了。”

    听得旁边的迟瑞吓出好一身冷汗,自从覃总执掌大权以后,还没有人这么敢跟覃总说过话的,林超涵这也太目无尊长了,他也不怕覃总发脾气么,毕竟现在是西汽有求于鲁柴。

    但是覃晓东竟然像无所谓一样,“我说,小林啊,咱们鲁柴也不容易啊,好不容易地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你们也得照顾一下我们。”

    林超涵心里腻歪,这是他想像的最坏场景,就是最后覃晓东不认账,但是他不得不忍着怒气道,“覃总,这可是我们讲好的,我写好方案,你给降下价去。”

    覃晓东嘿嘿一笑,盯着眼睛的报告,半晌没有作声。最后才勉强同意按照自己事先的约定,给西汽的发动机免去五千块钱的涨价。但是他又耍赖,说恢复标配那六百块钱是必须要加上去的,林超涵思索了一下,决定给覃晓东这个面子,当即就同意了。

    他们俩像是菜市场买菜一样,讨价还价,砍了半天,最后才谈妥的这个决定,旁边的迟瑞听着脑门都冒出了大汗。这个覃总,怎么对这个西汽的年轻人,如此厚爱呢,看那林超涵还一脸的不高兴,要知道,覃总可是非常强势的人,谁要跟他作对,那都得掂量着点。现在是卖方市场,覃总根本没必要买林超涵的帐。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让他感觉有点看不懂。

    直到很久以后,西汽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才让迟瑞理解自己领导的深意,原来,覃总为什么要高看一眼林超涵,为什么要对西汽作出让步,都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都是为了未来鲁柴的长远利益在布局,而这个布局,对鲁柴来说,收益之大,是超出最初想像的。迟瑞后来作为鲁柴的高层之一,每次提起当年的事情来说,都是非常感慨,领导做事情,果然高瞻远瞩,走一步看十步,投资事情,首先便是投资人,就在那个时候,覃总已经在林超涵身下了大注了。

    就这样,林超涵有点像是儿戏一样,帮西汽拿到了西汽能拿到的最优惠的发动机价格,当这个消息传回西汽的时候,林焕海等一众高层都十分吃惊,鲁柴拦路打劫他们能理解,但是打完劫后又退脏这事他们就完全不能理解了,不敢相信,就四处打听友商情况,打听是不是国标又有新变化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切都没有变,情势一点都没有改观,唯一的改观就是林超涵去鲁柴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机缘巧合,竟然跟覃晓东总经理达到了一个协议,降价了。那么多的友商,就西汽一家降价了。

    其它友商当然不干,嚷嚷着要一视同仁,还有些友商十分激动,准备要找覃晓东算账,但是鲁柴方面给出的理由是,马上就要跟西汽合资建发动机分厂了,双方是合资合作伙伴的关系,因此降价是投资协议的一部分而已。这就让其它友商哑然失言了,鲁柴为了自身利益出发,经营出现调整,那是他们的自由,有本事你也让鲁柴来找你投资合作生产发动机啊?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拿钱来砸,不然鲁柴停止供应那损失就更大了。好在鲁柴方面也向各家厂家承诺,正在扩大产能,产能扩大后,成本如果能够降低,会尽快降低价格,勉强才压制住了大家的心头怒火。

    在这种情况下,西汽在鲁柴的驻扎人员就成了众矢之的,大家看他怎么看也不顺眼,大家本来就是竞争关系,谁都有自己的关系线,一起发作起来,够宋博这小子喝一壶的了。

    林超涵和覃总的交易结束后,他终于有时间和宋博好好聊一下了,但是他发现宋博面对他的眼光,有些闪烁。这让他心里有点奇怪,他四周张望了一下,发现自己现在可能真的成了公敌,各个友商的人看着他们的眼睛都像是冒了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