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341章新址建设考察
    林超涵坐在车上,脑子里还是想着这些事情,开始还能注意一下沿途的风景,但很快就有些倦了。他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回忆和心思,在思考着那个销售数据下滑的问题。

    他隐隐觉得自己忽视和遗漏了某些事情。到底是哪里自己忽略了呢?

    不容他多想,这一行车队,大概三十多号人来到了省城新址建设现场,这次修建的厂房建筑群已经大体上完工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机器安装,这次公司组织大家到现场考察主要一是提振士气,向大家展示新址的建设成就;二是让大家到现场办公,查找问题,拾遗补漏;三是提前进行安排布置,各主要负责人,需要尽快熟悉自己的新场地。

    新址能够建设得这么快,前面已经说过是因为解决了资金问题,源源不断,开闸放水的资金一到位,厂房建设就快得很了,何况厂房建设本来跟一些高层住宅建设相比,施工难度略低,反而是机器安装要麻烦得多。

    新址现有三块地是同时开工的,公司分别将这三块地命名为1号地、2号地和3号地,相距不远,但又都互不相连,1号地主要是家属区,和2号地之间隔着一个药材厂,平常穿行会有些绕路,2号地主要是车身、车架和技术楼这些,2号地与3号地之间就是隔着一家军工厂,这家工厂因为不忿西汽抢地,死活不肯挪窝,同时也不愿意开放通道,所以只好通过公用的马路进行各种成品半成品交接,3号地主要是总装、调试和办公楼,总体来说,厂房建设相较顺利,2号地前后三排明亮宽敞的高大厂房,再加上零散的数栋办公楼和较小的厂房,厂房部分盖得已经差不多了,3号楼这边总装用的厂房是连起来的一长排厂房,这也是盖得最快的,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建筑物作为办公楼等用途。

    现在建设工地内到处都是忙碌的工程车辆,施工的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飞扬的尘土经常呛到众人的口鼻中,但是大家都很兴奋,没有谁在意这些。

    大家在现场施工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已经建成好的厂房部分,大家指指点点,讨论着机器安装和部门流程安排设置的规划,建设前,大致规划已经做好,但是细节的部分就需要各部门的人自己来主导设计了。

    因为现在民用市场开拓火热,产能上不去是西汽最大的心病,所以当初在林超涵还忙着解决开拓市场的时候,新址很快完成规划,并破土动工了,林焕海的决心下得很大,对他来说,新址的建设关乎到西汽未来十年的发展,速度慢了不行,在资金的调配上,他毫不吝惜,这样才有了现在的建设速度,区区半年时间,厂房已经矗立起来了。

    总体来说,由于西汽方面又不追求什么高楼大厦,主要是追求实用,包括家属楼、办公楼都设计得不是很高,因此,施工方面没有太大的难度,进度就很快了。

    他们先看的是3号地,林焕海带着大家走在前面,林超涵等人跟在后面,摄影师李午同志不停地给各位领导拍着照,看样子,他已经在构思下一篇组图报道了。

    林超涵是这群人里面官职最小的,但是他因为政策研究室负责要进行新址建设研究的缘故,才特批有权限参与这次考察,他有意识地落在后面静静听着领导们指点江山,一边在本子上记着,这些都可能在设计修改中要用到。

    在考察的人当中,还有郭志寅,他是总工,关于这里各个分厂车间的机器设备安装,技术要求之类的,他是必须要提出建议的,左看看右看看,他觉得有点不是很踏实,走过来对着后面默不作声的林超涵说道,“小超,有件事情我想请教你一下呢。”

    “郭叔,您用请教这个词就太客气了吧,有什么想问的,我知无不言。”林超涵虽然平时和郭志寅有些没大没小,很是随意,但是这么多长辈在眼前,他可还是装得毕恭毕敬的。

    郭志寅笑得像只老狐狸,“好像这段时间,你很忙啊,又是搞什么提成方案,又搞什么统计表格,市场研究得很不错嘛,我就想请教你一下,这段时间世界上军车的技术有没有什么新发展呢?”

    林超涵嘿嘿一笑,郭叔这是怕他耽误了对技术发展的了解,要知道搞什么市场销售,搞什么调研售后之类的在郭志寅眼里,那都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只有技术的进步才是王道,哪怕林超涵在民用市场玩得花样百出,在他眼里也是瞧不上的,于是他装模作样地回答说,“郭叔,这个我最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技术书籍了,正要虚心向您请教呢?”

    “你最近是真的把技术放下了?”

    “并没有,只是把我的注意力作了些许的转移而已。求生存求发展啊!”

    “唉,看着你这么年轻,却误入歧途,真是让老夫痛心疾首啊!”郭志寅顿时有些心塞,看着这么好的技术苗子,最后却跑去干一些莫名其妙的工作,这让他觉得很有些不痛快。

    “郭叔,我觉得民用车市场同样也值得研究深入啊。”林超涵争辩道,“民用车做好了,军用车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研究军用,其实反而会欲速则不达,民用车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积累。我现在觉得我们的技术路线有些问题,民用技术的研究同样很有前景,都说军转民军转民,我觉得民同样可以转军。你看看西方那些国家军用与民用融合得很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得很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小子,你现在说教起我来了?”郭志寅哭笑不得。

    “不敢,只是陈述一个真理罢了。”林超涵耸耸肩,他刚才说的还真不是瞎掰,刚开始做民用主要还是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但是这一段时间数款民用型开发,他同样查了不少资料,有一些地方颇有启发。欧美日,尖端技术当然首先也都是服务于军方,但是他们在民用上下的功夫并不逊色,有的技术很有启发,并且由于是民用,保密性并没有那么高,资料查找更加方便,这些资料以前林超涵有些忽视,现在看来,当真反而能获得很多很好的讯息。

    他接着说下去,“比如这一两年,在欧洲那边,轻量化和大功率的需求被提了出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就拿轻量化来说吧,欧洲开始走轻量化的道路了,一方面是法规限制有所加强,欧洲一体化启动之后各国的标准开始整合,造成原来的行业标准有所调整,gcw和gvw限制越来越严格,只能通过轻量化来让用户拉更多的货物,另外一方面就是油价飞涨,运输成本猛增,只能通过轻量化节油和大功率发动机来降低燃油消耗,现在发动机技术已经升级到第三代了,发展到了二代的电喷和技术,他们搞出来后,欧ii发动机比同功率的欧i省油都达到了12%。这些趋势,大多数也不是说完全只用在军用上,民用更有前景,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到时候军用也罢,民用也罢,那都会变成我们的核心技术优势。”

    林超涵一说到技术,就开始兴致勃勃了,滔滔不绝个没完。

    郭志室摇了摇头,“我们的标准似乎还没有那么严格。”

    “我看不能小瞧啊!不是有各种消息传出来吗,咱们车辆的国标要修改吗,关于重卡这一块,说不定也会有种种限制。”这事之前就有消息,但一直还没出来最终结果。

    “那也不至于完全同国外靠齐,不过,我还是赞同你说的,我们既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固步自封,向更严的标准看齐,才有未来。”郭志寅忽然醒悟过来,“这么说,你小子,这段时间也还是关注着技术发展的嘛,骗老人家,想挨打。”

    林超涵嘿嘿一笑,“郭叔,这可不是都是养成习惯了么,没事偶尔看看资料而已。”

    “你小子也别太轻松了,我现在都有点后悔,让你去干这些杂务了,回头还是到汽研所来干干活,前沿技术研究这块,那些老家伙想法还是太陈旧了,需要你这样的新鲜血液,才有活力。不过还别说,你之前搞的标准那一套,现在用起来还真是方便,我跟你们那个金教授还常有联系,靠着他帮忙,现在搞一些cae运算之类的方便多了,他那边的软件研发我这里也弄了一套正在测试,回头跟他还要展开深入合作,到时候你一起过来参与下。”郭志寅说的金诚教授,当初在2190设计初期,双方有过一次良好的合作,后来金教授就与郭志寅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常有互动,那个金教授致力于研发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cae软件,正好西汽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双方结队互相帮助,一个研发,一个实用测试,打得火热。

    “那好啊,我一定要去。”林超涵突然有一种山中无岁月的感觉,一晃这事过去四年多了,他毕业到现在也很久了,人生好像又上了一次大学,那些遥远的美好的感觉,好像逝去了很久。突然他有些怀念那逝去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