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303章渠道要广泛
    西汽管理层南方之行,简直就是各种惊喜意外,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顺利。原来,他们没有想过,第一批50辆车能够很快就卖完,也没有想过,能够顺利地解决借贷问题,更没有想过能够得到当地交通运输厅这样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第一批用户的口碑是现在是他们重点要关注的内容,如果这些车投放市场获得很高的评价,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更有信心扩大生产了,所以留守下来的人,都被要求要尽量靠近一线,追踪监测这一批车的使用情况,如有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汇报给公司。

    其次,他们接下来,便是准备和前投银行进行多轮谈判,虽然合作意向已经确定,但是具体条件双方还得经过几轮交锋才能确定下来,一是关于建设新址扩大产能的大额资金,这笔钱,是西汽急需的启动资金,他们和响越集团的谈判其实是陷于僵局的,对方一直想趁西汽手头紧巴又急于求成的心理,玩一票大的,但是西汽自己却不那么看,双方很难很快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新址建设的事情又刻不容缓,不能一拖再拖。二是关于珠三角市场的个人车贷问题,这个方面就不得不说一下李步辉个人发挥的作用了,他和西汽谈判的主张是,为西汽做专项重卡个人贷款业务,费率和利率都很诱人,比市场上其他同类厂家(主要是小轿车)的车贷利率低了两个点,而且这个协议有排他性,只对西汽生产车型有效,李步辉提出这个条件的前提是,作为回报,西汽委托前投银行做融资,首期至少不低于2000万,并且承诺长期从前投银行贷款,李步辉看中的是西汽的前景,觉得长期绑定,对他个人来说政绩大有好处,而西汽有稳定的贷款融资来源,也十分高兴。双方一拍即合,双赢互利,不亦快哉。有了这个稳定的融资来源,西汽后面做事情就更有底气了,当然压力也更大了,如果市场开拓并不如想像的顺利,那就是很大的麻烦。

    然而为了解决这个麻烦,交通厅的马副厅长已经给出了各种优惠条件,这些条件都在其次,关键是省里已经下定决心要逐步将这些不合规的走私二手车全部清理出市场,这里面给西汽留出的空间非常大,当然,交通厅也不是说,只给西汽机会,而是给了其它所有厂家同样的机会,谁愿意进军这个市场,只要合乎规定,交通厅都是非常欢迎的,实际上,交通厅很快就出台了相关文件,文件里就整治市场提出了多条意见,这些意见对市场的冲击将逐步显现出来,而市场摆在这里,除非是瞎子,大家都能看到,于是国内群雄开始逐鹿起南方市场来,其中老牌的汽车制造商也先后派人过来考察市场,打探情况,只是可惜,西汽比他们先动作了,虽然只领先了不到半年,但是这半年就太关键了,决定了西汽今后能够达到的成就,这是西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林焕海和姜建平等人回到西汽后,立即再次召开会议,通报了南方一行的成果,这些成果,听得大家欢声雷动,他们之前已经听到先回到厂里的郭志寅等人带回的销售喜讯,现在林焕海的消息等于是喜上加喜,所有都意识到,只要大家继续努力,西汽发展的春天就快要到了。

    伴随着春天的就是万物复苏,整个西汽本来因为改革的关系就已经显得生机勃勃,现在更像是打了鸡血,大家走路都带风,互相问候都是“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没有?”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南方那边不停传来订单,集装箱车头的生产,开始快马加鞭,领导们愁眉苦脸的是,这些订单虽好,但西汽也得吃得下才行啊,军车的生产任务也差不多时候加码了,军方对前期使用的产品比较满意,提了一些改进意见后又下了一批订单,整个西汽生产车间日夜赶工,通宵轮班,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痛并快乐着。

    对林焕海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和前投银行签订协议,把钱拿到手。此外就是赶紧确定好新厂地址。说起新厂址选址,现实也远比想像中的要复杂,比起一波三折还要过份麻烦。

    林焕海回到厂里开完后,马不停蹄地就带着王兴发等人又赶赴省城去考察地块。于凤娟心疼自己的老公和儿子,可是也没有办法,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子两人饭都没好好在家里吃一口就又上路了。

    在车上,林焕海却是精神异常抖擞,他和王兴发等人聊着天。车是他们新添的一辆中巴车,现在都流行这种车,装的人多。

    “兴发,你知不知道,咱们十年前就开始考察新厂址,当时领导们怎么想的么?”林焕海问王兴发,他现在很兴奋,使命感和成就感在熊熊燃烧,仿佛给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能量。周边的人也经常被感染得不轻。

    “知道一些,当时的事,我有印象,好像是准备去我们隔壁市县去考察的,那边毕竟离我们近。”王兴发回忆着说。林超涵和小伙伴们在旁边听着,也有些意外,林超涵对那段历史所知极少,听着这些过去的八卦也挺有意思。

    “没错,当时,我们真是去考察过,我当时也随行考察了,还跟当地政府接触过,他们给的条件是真不错,愿意给我们划一块好地,各种优惠条件也很好,当时他们甚至提出,只要我们肯搬过去,就由财政拨款给我们修一条路,租金低,税收又有很大优惠,三年不纳税的说法都有,听着真让人心动啊。”林焕海感慨着说。

    “那后来怎么不考虑那边了呢?”

    “没办法,我们去看过,那边还是地方太小了,各种配套极不完善,跟我们这边有得一拼,相当于我们从一个山沟搬到另一个山沟,什么都得自己重建,可利用的资源不多,实在是可惜,交通也不方便,顶多比我们这里好一点,但那也是等修完路后,其它的还不如我们窝在这个沟里,毕竟虽然厂区受限,但是交通经过我们这么多年一点一点的努力,还是过得去的。”林焕海对这段历史还是记忆犹新的。

    “那是挺可惜的。”

    “历史不能假设,当时厂领导其实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一直在琢磨着要搬出这条山沟里,如果当时我们的条件和环境许可,也许我们早就搬出去了。”

    “对了,我听说,当时我们还考虑过搬到县城那边去?那里总比我们这里要一些吧,条件还是便利,这边各种配套也能用得上。两者之间还能相应呼应一下。”

    “的确有这么一说,但是咱们的县领导,就不说了,有些人总觉得咱们是块肥肉,很想要咬上一大口,我们刚表露这个想法,对方提的条件就把我们给堵回去了,除了地价贵的吓人,还有各种税收,甚至是要求把某些领导的七八姑八大姨都给安排进厂里,任职一些他们以为的肥差。这种条件简直是令人难以忍受,厂领导和县里简单沟通过两次后,就彻底断绝了这个念头,其实从那个时候起,厂领导就下定了决心,有朝一日,我们要搬离这里的话,一定要离这里远远的才行,最好是搬到省城里去,就算是条件苛刻一点也可以忍受,毕竟比起各种便利来说,那些都是毛毛雨了。”林焕海透露了这段秘辛。

    听到这里,林超涵才恍然大悟,原来搬去省城建新厂,是很久以前就做出的决策,现在只不过真正的落地执行罢了。

    “嗯,可惜,我们厂里的财务状况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当时受历史条件所限,我们也没各种融资便利,厂领导对借贷也是很慎重,所以真正建新址的事,每隔一段时间提一次,然后就悄无声息了。”王兴发叹惜,这个他还是知道的,有的还是他见证过的。

    “对,其实理论上来说,就算是现在,我们的财务状况也不甚好,老罗你知道的也扣门,如果不是他把关的好,我们现在恐怕会直接变成亏损状态。”林焕海说道,“不过,现在我们最大的利好是碰上市场经济的好机会,我们所有的一切,只要能够控制好节奏和步伐,只要能真正地在民用市场上拓展出一条光明大道来,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非常值得的。”

    “嗯,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忧,您说,建新址需要这么多的预算,再加上这两年通胀得厉害,最后的预算我们到底能不能很好的把控,我都有些没把握。”王兴发担心地说,确实这几年钱变得不值钱,猪肉什么的价格飙升,社会物价上涨得厉害,这也部分抵消了西汽改革加工资的效果。

    “这确实是可虑的,所以我融资的渠道一定要更加广泛才行,谁来我们现在也不要排斥,哪怕是响越,只要真心来投咱们,咱们就要跟他们好好谈,当然,全资控股我们是绝对不行的。”林焕海对待这件事情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