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247章市侩的老潘
    林焕海听到潘振民这么说,顿时有些感动起来。作为一个改革领头人,宽阔的胸襟是基本素质,他并不想看到潘振民消沉地跟自己作对,即使这几年有些事情让他心里不舒坦,比如前几天那个谣言他就怀疑跟潘振民推波助澜有关系,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潘振民给驱逐出局,而是始终保留着他副厂长职务,现在改制,也依然保留他的副总位置,依然将一些工作交给他负责。

    除了顾忌潘振民背后的一些力量,不想轻易惹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林焕海还是对潘振民颇有期待,希望他能够发挥自己所长,为厂里做贡献,在心里面,林焕海还是希望能够与潘振民能够友好相处的。

    林焕海颇为激动地说,“老潘,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咱们共事这么多年,真心不希望因为彼此位置的改变,让咱们之间闹别扭。其实我跟你一样,咱们俩之间,应该是有话说话,而不是一直这么着,有话藏着不说。你说是不是?”

    “对,对,你说什么都对!”潘振民哈哈一笑,“我想了很久,觉得应该还是在这次改革中发挥一点作用,给厂里做一点贡献!”

    “我太欢迎了,咱们同志齐心,有什么不可以做的!”林焕海精神振奋地说。

    “嗯,以前是我不对,现在真心向组织靠拢,咱们一起努力干!”潘振民这番话说得,十分慷慨激昂,让林焕海听到后都觉得自己有问题,以前太小看老潘的胸怀了。

    两人好久没有聊得这么热烈了,边喝着茶,边聊着对近期改革的一些看法,林焕海发现,潘振民其实对改革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而且颇有见地,对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关于近期成立的汽研所,具体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提出要“以技术储备为主,以实用化研究为方向”,这个观点深受林焕海赞成,现在,在个别技术上,西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些独门技术,在某些方面可以进行应用,但是有些则不一定适用,还有,如果能够汲取外部技术精华,将来还会有很大的改进,但是技术研发与生产量化是两个概念,很多技术量化的成本太高,只能留待将来应用了,特别是有些具有前瞻性研究的技术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转化为生产,这与国家的装备战略也相符。

    多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战略进行技术研发,将很多技术都储备起来,直到能够集成喷涌的那一天,这些年能够见到国家很多高新技术装备部队,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其中有些关键技术可能已经在一二十年前就已经具备了。比如我们的隐形战机,隐形材料早就在九十年代已经有成果了。

    这种战略,上到国家,下到一家公司都是适用的,特别是要像西汽这样的汽车制造企业。一辆汽车本身就是现代工业的结晶,是各种工业生产的集大成者,不能总等到临时要用才研制新的技术,必须要用前瞻性的眼光。

    两人聊得投机,林焕海一边聊一边想,要是这位老潘能够真正实心任事,那后面改革,他也可以当成一面大将推出来,那能够给他省多少事啊。

    正聊着,潘振民问起来,“咱们厂里最新的订单已经下来了吧?”

    “下来了,部队方面这次又订了五百多辆车,不光是部队,地方方面也有一些小订单。”林焕海说道,这些情况有些是通报过的,有的还没来得及通报,最新情况也只有他和销司方面最清楚,其它厂领导有时候也不了解详情。

    听到林焕海这么说,潘振民松了口气说,“那就好,我就担心厂里没活干,咱们改革铺这么大摊子,很难支撑,只要咱们有订单,能从部队那里拿到经费,就可以好好干一场了!”

    “正是如此,但是咱们掏心窝说一句话,其实像这么点订单,只能让咱们吃饱饭,要谈发展,真是谈何容易啊!”林焕海叹息道,“咱们如果每年都只能指望部队,发展迟缓,也许要不了几年,就又要面临像去年那样尴尬的处境了。想想老陈,为了咱们厂子能够生存下去,把命都丢在高原上了……”

    “陈师傅,伟大,高尚,我前些天去看了一下他的家人,家里两个小子,一个出社会了,我已经把他招到厂里来了!能照顾就好好照顾吧!”潘振民说。

    “嗯,像他这样的必须得招进来!你做得好!”林焕海听了连连点头,这段时间改革各种繁琐事情太忙了,这些工作潘振民做了,实在是帮了他大忙了,总不能寒了烈士家属的心吧。

    “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潘振民有点谦虚,他话锋一转,突然问了一个问题,“那我们现在有没有和外面进行资本合作扩大生产的想法呢?”

    “有这方面的想法,我也正在找路子呢,俞副省长很久之前就给过我这样的提议,可是我们一直没有精力去考虑这方面的事,今年也是时候,我们应当好好考虑这方面的事情的了。”林焕海有点不无遗憾,其实现在才想这方面的事情的确有些晚了,如果能够早一步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的话,现在也许局面还会更好一些。

    “不说还好,说起来,我倒是想起一个人呢,你记得老王吗?”潘振民思索着说道。

    “老王?哪个老王?隔壁的老王?王兴发?”林焕海有点不太明白,姓王的人海了去了,莫名其妙地提一个老王,谁知道谁是谁呢?

    “就是王瑞生,你记得不,十多年前曾经调到咱们厂工作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当副厂长,他是上级调过来的副厂长。”潘振民提醒林焕海。

    “哦……想起来了,那个老王啊,我记得他在咱们厂也就是干了不到半年吧?我当时负责车间,跟他接触加起来的次数,都一个手掌可以数得过来。”林焕海想了半天,猛地拍了一下脑袋,这才恍然大悟,想起来有这么个人来。

    “对对,就是在咱们厂呆过一段时间的王瑞生同志,我当时跟他还比较熟。”潘振民露出一丝怀念的表情。

    “嗯,这个王瑞生同志可不简单啊,当时来厂里好像也就是过路一趟,没多久听说就上调了,对了,好像去了一家大型的国企对吧。”林焕海绞尽脑汁地想这个人的记忆,实在是因为接触太少,在厂里的时间太短,他有些记不起来了,不过,在印象里,这个人也就是拿西汽当了一下跳板,据说背后有过硬的关系背景,就是到这里临时镀金,然后直接就跳走,这个人印象中也没干什么,调来就是西汽副厂长,调走后也没有人太关心他的去向,厂里大家当时也就是议论一下就彻底消失了。

    “对,他去了国内一个大的汽车集团,后来,他又离开换了一个地方,现在,你知道他即将去什么地方任什么职吗?”潘振民有些神秘地说。

    林焕海有点疑惑,“他要去什么地方?”看来老潘对这个老王非常关注啊。忽然他心里一动,这个老王莫不是就是老潘背后的关系网之一?

    “据我所知,王瑞民同志现在马上要接任响越集团的总经理了,而且,很有可能将来接替响越集团现任董事长的职位。”潘振民交待出谜底。

    林焕海听了大吃一惊,响越集团,这可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集团公司,它的业务遍布全国各地,是改革开放以来就成立的新公司,旗下有数不清的企业工厂,其中很大一块业务就是汽车业务,前些年更一举拿下了国内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这家公司也有卡车业务,不过都是轻卡,跟西汽几乎没有竞争。这件事情,当时在汽车行业还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的,大家都觉得狼来了,要是以响越集团的实力,真的要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应当会拿下很大的市场,但是后面也没有后续的动作,似乎响越集团的重心并没有放在汽车制造行业。

    此时猛地听潘振民提起响越集团,这让林焕海非常意外,那个当年只是西汽过客的王瑞生已经爬到了这个位置?实在是难以想像,林焕海也知道前数任厂长党委书记后来的去处,有的升官去部委了如邵洪泉,有的已经过世了,有的也到其它一些单位担任一把手。但是这个王瑞生,恐怕是这些前任领导中,最低调神秘,但也最厉害的一位了,这个响越集团可绝对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可以坐镇的。

    “这个王瑞生,要去主管这么大一个集团?”林焕海诧异地问道,“他的能量很大啊!”

    “王瑞生同志岂止是能量大,关键是他个人的能力上级相当认可的。”潘振民对这个王瑞生显得特别推崇,“当年,他在西汽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日后必然会飞黄腾达步步高升的,果不其然,你看看,这证明我当年的眼光没有错。”

    林焕海皱了皱眉头,没有直接答话,他的心里有点不舒服,老潘这个人,始终还是有点市侩气质,让人无法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