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244章你办事我放心
    “就这么说定了,你办事,我放心!”林焕海很满意地说。

    “不过,去做可以,我有两个条件!”王兴发想了一下说。

    “你说,我都满足!”

    “第一,关于这个政策研究室,如果只是让我们闭门造车,我们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定经费支持我们走南闯北!”

    “同意,正好厂里最近收回来的钱,还没地用!”林焕海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说,“我批10万的预算,你们随便花。”

    “随便花我可不敢,一笔一笔皆得有出处有用途。”王兴发很清醒,“第二点,我也要人事权,自主人事,人员得我来定!”

    “这个,也没问题,只要抽得出去的,都可以给你!”林焕海自然没有道理不应允。

    “那你把林超涵调给我使吧!我觉得去调研市场,恐怕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王兴发开口道。

    这个有点出乎林焕海的意料之外,“你要把小超调过去?嗯,仔细想想,他也挺适合做这个事情的,只是这两年,我一直让他在技术前线忙碌着,都忘了他的特长是干这个了。”林灿然海想起前年在北京宾馆里让林超涵半夜去学校查资料写报告的往事了,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现在这么有底气,厂里未来也不知道会如何,幸好当初赌了一把,这赌一把也还是林超涵推动的,自己这个儿子,还是有点出息的。

    “您啊,这是灯下黑!想起所有人,都没有想起小超来。”王兴发笑着说,“要是别家的公子,我可能还真不敢要,但是小超不一样,肯干,头脑灵活,又从来不会因为你是总经理就跟人摆谱,这样的孩子太难得了,要好好用起来,这个事,我觉得他最合适。”

    “话是这么说,可不能惯出他的坏毛病,这两年,我刻意让他去艰苦条件下干活,刻意安排跟着不太好说话的领导,那都是希望他别养出一堆不良习惯出来,说起来,名义我是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但是那也是靠拼命干活挣出来的脸面,要是他瞎搞,那我这一生声誉就算毁了。”林焕海仰着头叹道。

    “幸好,小超不是那种纨绔子弟,这几年,给您是大大争气长脸了!”王兴发笑着说,“我没有想到,前些天那些老人闹事,他敢站在前面去跟他们对话,试图讲道理。”

    “这个我也没有想到,虽然他还太嫩了,但是居然敢于担当,这点作为父亲,我也是很意外的。”林焕海有点骄傲了。

    “这就是领导潜质啊,遗传的。”王兴发小小地拍了一下马屁。

    林焕海摇了摇头,“他太年轻,就不要想什么当领导的事了,这对于他来说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要是人人都这么教育孩子,认识这么深刻,就好了!”王兴发叹道,厂里有个别领导的子侄,都敢仗势乱来,这对比起来,真是让人觉得很是感慨。

    “不说他了,你若是要他帮手,应当没问题,现在就是要去说服老郭和谢副总师,你要从他们嘴里抢肉,一般都得脱层皮。别怪我没给你敲警钟,小超现在的任命,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说了算的,也得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林焕海说。

    “我明白。”王兴发重重地往后靠了靠,他对谢建英也是很头疼的,说服郭志寅问题不大,只要说明这事的重要性,还有对小超有利,郭志寅都是乐于让年轻人锻炼的,但是谢建英那可是个混不吝的性格,谁不知道她的厉害。

    “我现在想跟你探讨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你看看这个!”林焕海说着把手中刚写下的字纸递给王兴发,“我想给这次改革,再树立一个大的旗号!凝聚人心!”

    王兴发接过来一看,顿时就明白了,他击节赞道,“二次创业!好大的气魄,我十分赞成,这个口号,充分说明了咱们厂现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高度浓缩高度概括高度提炼,现在咱们的确是一个重新创业的时其,从哪个方面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攻坚战,以前我们从无到有,现在,我们从有到强,这个口号,好!”

    林焕海听到王兴发即兴的解释和评论,倒是听了眼前一亮,“没错,你这几句话总结得也挺好,第一次创业,我们是从无到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二次创业,我们是从有到强,日上三竿更进一尺,这个口号,我想近期就组织写篇文章,向全公司领导员工发公开信,号召大家团结奋进,拿出当年开发南河湾的热情,为这次改革的成功而努力!”

    “好,我赞同。”王兴发表示赞同,“这篇文章,我组织办公室的笔杆子们写吧,争取三天内能拿出让您满意的文稿来!”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对了,还有一件事,也是你需要着重进行研究的事情。”

    林焕海说道。

    “什么事情?”

    “我思考了良久,你说,我们搞第二次创业,如果我们还在南河湾搞创业,你觉得有可能搞成功吗?有可能激发大家的兴趣和信心吗?”林焕海说。

    “这个……”王兴发思索了半天,“可能真是有些动力不足,在这里,我们再怎么折腾,可扩张的范围也有限。”

    “你说得没错,以前我们搞三线建设,一切为了适应战争期间隐蔽性的需要,所以为了保密,我们从五湖四海赶到这条山沟里来搞建设,奉献、牺牲、拼命,所幸,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辜负我们的青春,但是现在,还要我们这些人都窝在山沟里做牺牲,实在是有很多的弊端了。”林焕海站了起来,推开窗户,“看看,这眼前的一切,多么难得,那么多任的厂领导,他们都还在我的记忆里,每一栋楼,每一辆车,都是我们一个螺丝钉一个螺丝钉地装起来的,我们的青春无悔……”

    “但是,我们在这里奉献了青春,白了头发,时代却变了。现在市场经济,已经不允许我们只窝在这个山沟沟里面继续闷头苦干了,我们要去市场一线,就必须要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我们要扩大生产,就必须要有更宽阔的厂房和地界,我们要吸引人才来厂里,就必须给他们更为现代便利的生活条件,别的不说,你想想,我们用上干净的自来水,才几年时间啊?”

    王兴发当然知道,前年他们才从水库引来自来水,全厂职工才喝上一口干净水,当时厂里面就跟过节一样,当然,也发生过事故,水管爆裂,好事多磨。

    “这些年,厂里很多老人走了,回到了北京、南京、上海,还有很多人去了省城,去了其他单位,他们回了亲人身边,回了家乡,回到了生活更为便利的城市,这些都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何况,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不瞒你说,我都有好多次想离开这里,山沟沟里的生活,安逸,但是跟外面相比,太苦了!”

    “就拿小超来说,我每次也都在想,如果我不当这个操心命的厂长,我何至于让他也回到这里来上班,让他在北京找个单位上班,将来彻底摆脱这个山沟,那该是多美好的事,如果他做得好了,稳定了,我将来老了退休还可以经常去他家里坐坐,带带孙子。但是这些,已经不可能了。”林焕海说到林超涵,情绪有点激动起来。

    王兴发连忙又给他倒了杯水,林焕海摆了摆手,“不喝了,再喝就该一上午就跑厕所了。”王兴发接话道,“我看小超现在发展得挺好的,在外面也不见得比这里好!”

    “别人以为有我遮风挡雨,他当然能发展得不错。实际上,这几年,真是苦了他了。”林焕海有些愧疚地说,“去东北,去高原,这些都不是什么便宜差事。”

    “林总您也别太自责了,小超怎么样,大家都看在眼里的。”王兴发安慰道,他这是实话实说。

    “回到刚才那个话题吧,前年小超刚回来的时候,路过省城,他就跟我提过,要是能在省城建厂该多好,我当时就动心了,但是条件不成熟,我就算有这个有心思,也没法去做。但是现在恐怕条件成熟了,前些天我去省里面开会,俞副省长问我有没有把厂子迁出来的心思,我说当然有啊,只是还没有合适的地址,也没有钱,俞副省长当时就说地的事,他会帮我们来考虑,钱的事,他没有办法,但能够帮我们向银行借贷。这个事,我一下子就动心了,去省城里建厂,这件事情,我觉得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

    “这件事,没听您说起过啊!”王兴发有点吃惊,“要是咱们能迁到省城,咱们公司肯定能够得到大发展了!”

    “所以,你说如果我们能找到新址建厂,是不是更符合二次创业的号召呢?”林焕海神情亢奋地问。

    “太能了!可是……”王兴发话说到一半,就被林焕海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