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225章光阴与变化
    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向站在队伍最前方的林焕海,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一种坚毅的神情,“是时候,将我们的工厂体制转变为公司体制了。”

    林焕海的话掷地有声。

    但是迎接这句话的,有的是疑惑,有的是迷茫,还有的是紧张和警惕。当然也有少数人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聪明人哪里都有,他们对问题太清楚了。

    林焕海扫视了一下人群,把众人的表情都默默记在心里,露齿一笑,半解释半自白地说“因为目前的处境,是时候要做一些变革了,近期,我们会推出改革方案出来。这场改革,势 在必行,为了西汽的将来,我们必须要壮士断腕了。”

    众人默然不语。

    林焕海就任厂长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这三年,他最大的功劳就是维持住了西汽的生存,研制出了2190,并且成功拿到了部队的订单。但是除了最初为了应急而搞的一些规定,还有质量管理措施外,并没有太大动静规模的改革。

    这不像是一个改革者的姿态。

    更像是一个守成者的姿态,而且林焕海动辄跑在第一线,为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急得心急火燎,这更让人觉得他可能也就是平庸的接班人而已。

    此时他霸气外露,让人有些不适应。

    这些人里只有少数几个人,比如郭志寅、王兴发和林超涵等人知道林焕海早就有了改革腹案,而王兴发则是主要的方案执笔者,具体的方案此时就锁在王兴发的办公桌抽屉里。但是连林超涵都不知道,林焕海具体的改革方案是什么,只知道林焕海一直在为此作准备,每次在家里想从林焕海嘴里掏点料出来,都被林焕海给瞪了回去。林焕海是有些担心,担心自己的儿子嘴巴不严实,万一吐露点出来,就不太好办了,具体改革方案真泄露出去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说什么也不能从林超涵这里泄露出去,如果是那样,林超涵就是败家的二世祖,他林焕海就算是威严扫地了。

    郭志寅醉心于技术,对改革方案也只能从技术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所有的核心方案主要是林焕海和王兴发熬了很多个深夜,才推敲出来的,连姜建平都不甚了了。

    这份方案注定是会遭到很多的反对意见的,林焕海对这个心知肚明,所有的罪就他自己来扛吧,就别让姜书记遭人记恨了。

    之所以不早拿出这个方案,林焕海是有考虑的,他和王兴发两人在讨论时,王兴发给过他建议,暂时引而不发,等待合适时机再推出来。只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厂里突遭大变,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而稳定军心最重要的则是重新获得军方的青睐,赢得喘息之机。在这之前,所做的改革都是应急的权宜之计,仿若一个重病病人,如果突然来个猛药,搞不好就承受不住,一下子挂了,只能是先用人参吊命,然后再徐图整治。

    更重要的是,这些改革措施,提早了,体制大动,人员结构大幅调整,结果却因为没有订单可拿,整个厂子倒闭了,那就成了一个历史的大笑话了。

    这三年来,他们在人事上,一点点调整,在技术上,一点点改进,在管理上,一点点加强,同时,在经验上,一点点学习先进经验,基本上现在有了比较大的把握了,方向也更为明确。

    是时候提出改革方案了。

    林焕海看向姜建平,沉声道“姜书记,现在我们厂里的状况,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姜建平的眼神里有些欣慰又有些不解,他点头道,“老林,你打算怎么办?”

    “就趁今天的机会吧?我们召开一个临时的会议,我想跟大家讲一下我的初步计划和方案,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我们就开干!”

    “好!”姜建平说,“老林,你要做什么,我还是那句话,我支持你!”

    林焕海感激地看了一眼姜建平,这个姜建平真是兑现了他的承诺,自从他上台以来,几乎每一个决策姜建平都是鼎力支持,要不是他的支持,不好说很多重大事件,林焕海能不能撑下来,西汽能不能赢得现在的局面。

    打铁要趁热。这是林焕海自己总结的,这一次会议的确是临时起意召开的,但是王兴发最理解他,这个会迟早都是要开的,今天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那就索性开了。

    厂领导们去开会了,林超涵没有资格出席,还有其他很多人都不必要出席,带着些许疑惑,大家都散开,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这场会议少不了各种争议,甚至是剑拨弩张,但肯定形势至少要比林焕海三年前要强多了,对此林超涵并不担心,他之所以回到西汽,就是因为在会议上新任厂长的林焕海被人挤兑有关,现在的情况是林焕海威信已树,地位已固,就算有些人想提反对意见恐怕作用也不会太大,再说只要姜建平支持,就没有太大的困难。

    所以,林超涵回去上班了,下班后就优哉游哉地溜达了起来。

    他想去找一下叶文源聊天,这一年来,因为凌霄强的辞职创业离开,他有些寂寞,后面因为李午在宣传上的一些事情,他和叶文源作为厂里近年来唯二的两个新入大学生,共同话题就很多了,于是经常走到一起聊天。

    至于小强同学在外面干什么,这些也都是在林超涵的策划掌握之中的,他给凌霄强的计划就是先购买厂里的淘汰旧机床,自己开一个小厂接些活儿生存下来。按照计划,凌霄强现在已经开工了。但是具体怎么发展,林超涵还要走一步看一步。这次厂里的改革计划,对他也至关重要。

    虽然林焕海怎么干,在瞒着他,但是他是谁啊,他是林超涵,父亲想干什么,他很清楚。这不只是因为他们是父子俩彼此了解,更重要的是,这改革的逻辑摆明了放在那里。对此,他很笃定,有一些改革,肯定是要做的,只要做那就是他和凌霄强的机会。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林超涵很清楚,只靠着上一代人,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去做的,对此,他必须要下一步闲棋冷子,必要的时候,成为他的助力。

    小强同学,千万不要让我失望。林超涵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叶文源住在宿舍楼里,有一个分配的小单间,这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很熟悉,跟徐星梅一栋楼。他经常会拿着自己的工资给徐星梅的姑娘买一些文具类的东西,很受小姑娘欢迎,徐星梅对他一直抱有感激之心。

    这次去找叶文源,果然在楼道里又碰到了下课回来的小姑娘,她甜甜地喊了林超涵一声叔叔,林超涵摸了摸她的头,开心地笑着说,“几天没见,果然又长高了!”

    “林叔叔你要去找叶叔叔吗?”小姑娘剥着糖,含糊地说,这糖也是前些天林超涵去县城办事顺手带回来的。

    “嗯,对,我去找叶叔叔。”

    “他不在呢,我刚才看见他出去了!”小姑娘嘻嘻笑着说,“不过,我这里有一个人,你肯定更想见。”

    “谁啊?”林超涵好奇地问。

    小姑娘嘻嘻哈哈地从里屋拉了一个人出来。

    “是你啊!”林超涵微微一笑,果不其然,是沈玉兰。这姑娘跟徐星梅现在关系非常好,经常来往。

    小姑娘有点撒娇地说,“我妈今天没空接我,是拜托兰阿姨去学校接我的。”

    沈玉兰认识林超涵一转眼也第三年了,她落落大方地倒了一杯水给林超涵,问“你最近怎么样了?”

    这一句话一问,旁边那个小姑娘就不高兴了,“兰阿姨,我妈说你是林叔叔的女朋友,怎么他过得怎么样,你会不知道呢?”

    林超涵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发,没有作声,这事实在是不好解释。他怀着些歉意地看了一眼沈玉兰。

    沈玉兰这一年来,整个人出落得更漂亮了,因为长期在厂里上班,气质也越来越成熟了,林超涵能够感觉到她越来越强烈地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魅力。他怕自己会迷失,因此忘记对季容的承诺。

    然而,上次在高原上,范一鸣对他透露的消息,却让他如鲠在喉,在好不容易接到季容一次电话时,两人说了几句,居然鬼使神差地吵了起来,聚少离多,终究是个绕不开的梗,第一年,强烈的思念如同千年积雪无法融化,第二年,离愁就变得有些像冬日的浓雾终日弥散却易被阳光冲散,到了第三年,因为忙碌,因为生活,也因为接触到不同的人,那些思念,只能在心里飘啊飘,找不到来处,寻觅不到归途。

    听到林超涵的一点怀疑,季容的激烈反应超出了林超涵的想像。

    在美国的季容,最近也十分心烦,学业比她想像的还要麻烦,不像在中国,大学成了放羊的牧场,在美国,大学是精英们真正开始竞争的分水岭,季容如此好强,发誓要在这里脱颖而出,面对着全世界的精英人才,她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在大学里,她也见到了各式各样的精英人才,很多人她不得不承认,除了不是林超涵以外,很多人比林超涵各个方面都要优秀一些。对她来,远隔大洋,感情很深刻,不会淡化,但是,是人,总会有一些情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