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221章此生立志为重卡
    一切发生得都那么突然,反应都没反应过来。

    刚才还活生生的陈培俊就消失在了楚玛尔河河面上。

    众人都惊呆了,突如其来的死亡真实地展现在了眼前,他们很清楚,被这冰冷的洪水席卷而去,是什么样的后果。陈培俊,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巡逻小分队。

    “不!”林超涵发出悲痛的怒吼,他一甩手,什么也不顾地就要跳下河去救陈培俊。

    张连长和那个班长死死地把他按住了,林超涵一旦下河,立即就要没命了。他们不可能放任林超涵去冒这个险。

    “陈叔!”林超涵的喉咙都嘶哑了,被两个军人死死按拉住,他拼命挣扎,都没挣开,“放开我,我要去救人!”

    “不行!你下去也会死的!”张连长大声地说,“打晕,拉回去!”

    然后,双眼通红有点失去理智的林超涵被那个班长给敲晕了。

    林超涵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第一次跟随谢建英去试车组报到时,看到人群中憨厚地朝他微笑,啥话也没怎么说的陈培俊。后来,又回到了打地摊的时候,陈培俊带他去那个车间,他劝诫林超涵,脸上的担心和诧异怎么都藏不住,再后来,在车间试制新车的时候,点点滴滴,两人多次接触,就都在这个梦里,反复播放,他们的交往好像很平凡,但是却是很真实,一点都不假。

    醒来脑壳疼得很,那个班长下手可不轻。可是再疼,也掩不住心疼的感觉。林超涵泪流满面。

    他分不清楚自己是后悔还是痛苦,他不知道该不该后悔出那个主意,但是痛苦却是真实的,那是失去了一个亲人、一个尊敬的长辈甚至是一个朋友的感觉。陈培俊话不多,但是每每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很坚定,不含糊。

    虽然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不只林超涵,所有人都觉得这不是真实的,高原一行,危险遇到很多,但基本上有惊无险安全度过。谁也没想到,突然就在这个晚上,有人失去了挚友,有人失去了丈夫,有人失去了父亲。

    郭志寅和孔发祥等人,开着车,一直在楚玛尔河下游沿着河岸开了个通宵。他们希望有奇迹发生,但是奇迹没有发生。

    陈培俊消失了,连遗体都没有找着,也许他会顺着河流一直奔有向前,去长河去黄河,去大海,去星空之中。

    “人不在了,但时光会记住他。”这是郭志寅回来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安慰一直在自责中纠结痛苦的林超涵的话,“他实现了入党时的誓言,也实践了他年轻时为中国重卡事业奋斗终生的承诺!相信他,没有遗憾!我们要记住逝者,但更要捍卫他献出生命来履行的使命!”

    郭志寅和孔发祥等人,左一言,右一语,回想起那些逝去的青春时光,那个时候的陈培俊虽然年轻,但是理想却很坚定,虽然在一群人不算最聪明,但是却最刻苦地学习技术,他是发自真心地热爱西汽,热爱自己从来的这份事业。

    在西汽遭遇困难时,他会着急,在技术攻不破难关时,他会想办法,在别人取得突破时,他会在旁边开心鼓掌,什么时候,他都是优先想着厂里,想着汽车,从来不会因为自己个人的得失而计较,而正因为这份不计较,才让他成为厂里的骨干技术人员。虽然天资所限,他的成就不多,但是却是让大家最可靠最放心的人。

    林超涵从迷茫中抬起头来。

    对啊,与其在这里自怨自艾,还不如继承他的遗志。

    “陈叔在天之灵鉴证!我林超涵在这里立誓,为中国的重卡事业奋斗终身!”林超涵站了起来,看着天空中正冉冉升起的朝阳。

    洪水过去,雨水暂停,久违的阳光照洒在楚玛河仍然有些浑浊的河面上,照在兵站里,温暖着每个身心疲惫的身体。

    悲痛依然在,但是有一种熊熊的火焰在林超涵的胸腔中燃烧,他知道,这把火是一个人给点上的。但是这把火,也正是他所需要的。所有的迷茫,一扫而空。所有的徘徊,不翼而飞。所有的犹豫,不复存在。所有的忧虑,统统消失。

    他终于知道自己来到高原的意义,不是为了看那些在无数前辈用生命修筑的公路上虔诚朝圣的信徒,不是为了看那巍峨耸立的庙宇塔寺,更不是为了争一已之长短,而是寻找到将来一生的方向。

    西汽不是他的踏脚板,重卡不是他经历过的一段时光和经历,而是他要脚踏实地,奋斗终身的地方,以前哪怕他的父亲是厂长,他也没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但是这一刻,他踏实了,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了。

    看着恢复了一些常态,但神情极度认真的的林超涵。郭志寅点了点头,心里无限感慨。他知道,林超涵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这好像是他们青春年轻时一样。有一种信仰,让他们百折不回,让他们在山沟里安身立命,让他们用生命去付出,就如同陈培俊一般。

    连续三天的寻找无果后,车队只能放弃,西汽方面虽然心有不甘,恋恋不舍,但是也无可奈何,大家在河的下游不知疲倦地寻找了很远的距离,最后只能黯然神伤地站在河边听风声呜咽。

    在处理了一些后续的事情后,车队依然踏上了归途,他们要进行最后的评估。寻找陈培俊遗体的事情只能拜托部队和地方政府了。

    一路上,大家都保持着沉默,安静得吓人,对讲机里除非必要,几乎没有人聊天。连最唧唧歪歪的范一鸣都没有多嘴,就算是他再自大,再混蛋,这个时候也清楚,陈培俊的牺牲对西汽众人的意义,对军队的意义,他毫不怀疑,如果这个时候他站出来说几句不得体的话,林超涵一定红着眼带着一堆同样红着眼的士兵把他给活生生撕碎的。

    因此,他一路上保持着缄默,这让跟在他身边的老乔感觉有点意外。但是范一鸣不说话,不代表着他脑子里不想事情,此刻他心里有引起焦躁的,谁知道半路上会闹这么一出?这样一来,部队会不会因为此事,彻底将宝押在西汽身上,他也是很担心的。自己在整个行程中表现怎么样,他心里有数。他现在只能彻底将宝押在自己车辆的高性能上,在大部分地方,他的表现应该是超过西汽的。至于欧方和俄方,他已经不太担心了。

    他的担心是对的。

    此时的卞文高已经向上级详细报告了一路行程,他甚至超越自己的职权,向上级强烈建议,立即宣布测评结果,宣布西汽获胜,但是这种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建议被上级一口否定了。军事行动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工具性能的一点点优越往往就能决定战斗的胜负。虽然军队就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但是海湾战争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所在,人数和精神能不能再次战胜钢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上级要求卞文高抛弃个人情感,严格按照测评标准进行评分。但是人孰能无情,上级部门在讨论西汽的表现时候,也同样被陈培俊的表现深深打动,在内部逐渐达成了共识,无论如何,想办法也要保住西汽的生存。

    但是这个现在还不能直接表达出来,需要看西汽最后的测评表现。

    车队行驶过了格尔木,走完了青藏线,再次回到进青藏高原之前的城市。他们最后将在这里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估。

    在这里,卞文高终于正式向大家公布了他们测评标准,之前之所以没有告诉他们,是因为不希望他们刻意去表现,而能够让军方更合理的评估。部队的人保密意识非常强,自始至终都只是让车队按照他们的要求开进,没有透露过半点风声。

    但是车辆性能大家都是知道的,林超涵和郭志寅等人以前私下讨论过,觉得不外乎于是那几项,但是部队更注重什么,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军方搞得这么神秘,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不会瞎胡闹作弊,弊端就是对各车的优势发挥得不够彻底。

    但是郭志寅认为,对军方来说,靠谱就是最重要的指标。只要能稳定发挥,其实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因此整个过程中,西汽车队除了任务需要,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的表现。没有刻意去突显特点。

    关于这个标准,首先是采用评分制的,评分分为两部分:静态评分和行驶评分,各占30%和70%,满分100,静态评分主要是看参数,谁家参数高谁家分高,这里面分了几个大类:

    动力性能、行驶性能、承载性能和尺寸参数,共四类。

    动力性能,主要看纸面上的吨功率,包括平原功率和高原功率标称值。

    行驶性能,主要看转弯半径、刹车距离,以及越野行驶速度。

    承载性能,主要看载重量和拖载能力。

    尺寸参数,主要看是否符合国内的道路法规标准,另外就是看接近角离去角,前后悬长度以及最小离地间隙。

    行驶评分,则主要看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表现,主要看的是这几方面:

    动力性能,看满载0-60加速时间,也就是检验动力匹配,也是分平原和高原的。

    行驶性能,主要是测评军官们主观打分,看车辆的实际操控性能。他们都会开车,经常在某些路段,会去体验一下,还会观察司机的动作。

    加分项,比如cits之类的,还有液压备胎架、液压绞盘,与民用车零件互换性等等,基本都是主观分。

    宣布标准后,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了下分,估量着自己的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