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94章姗姗来迟
    在林超涵等人忙碌的时候,通往格尔木的公路上,有一行车队正在快速行驶。

    其中有三辆车造型明显跟其它数辆车有明显的差异。再仔细看,发现这三辆车的造型也都各异,除了看得出来都是重型卡车外,细节方面的差异巨大。造型虽然都粗犷,但有的却像是那种精雕细琢似的工艺品棱角分明,有的则是显得比较笨重。

    这三辆车上,每辆车上除了司机,还坐着各自车辆生产厂方的代表。

    每辆车上都坐着同一种人,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手腕和手指上都有厚厚的茧,这说明他们长期拿扳手等工具造成的,通过这个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技术维修人员。

    他们的形象相对看起来忠厚老实,但是除了他们,还坐着年龄大小不一的厂方代表,他们每个人都是各自所在厂方在中国聘请的代理商或是区域代表,而除了这三辆车外,其他车上则坐的都是军人。

    其中一辆造型工艺相对精致的车辆上,坐着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穿着讲究,梳着油油的大背头,按理说,像这样的人应该比较文质彬彬,但此时的他,却完全不顾形象地抱着氧气包正在猛吸。

    边吸还居然抱怨,“这是什么破地方,都跑了一天了,一路上荒无人烟,像是进入了鬼域。太难受了,我得要赶紧下车休息了。”

    司机是个饱经沧桑的中年老司机,叫任征。在长年的跑车生涯中,他屡次见过这样的公子哥富家小姐,跑高原的时候一个个毫无形象,各种抱怨叫苦,他印象有一次还见过一个女孩子失声痛哭歇斯底里死活要逼着车往回走的。面对这种人,得很有耐性。

    因此,他安慰这个年轻人,“不要着急,很快我们就能到达兵站了。到时候你就可以好好休息了。现在,你越是心理烦躁,身体越是难受。”

    背头年轻人嘴里还是嘟哝,但是听到司机说后,明显也消停了点。他确实也没有力气再折腾了。

    这个年轻人自然就是跟车的范一鸣,而他所在的车就是美国路驰集团向中国推销的gma样车,跟车的另外一人则是美国方面紧急短期培训出来的技术维修员。

    部队方面,按规定,是不同意让外国人进藏的,起初美方极其坚持,认为除了他们自己,中国人根本不可能修理得了他们的车辆,部队听了,自然是不高兴的,但是没办法,美方所提的各种理由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们的车辆的确有一些咱们不掌握的技术,如果临时出了故障虽然会在测试中会被减分,但是你也得修理好让他们接着跑个来回罢?所以最后综合考虑答应让美方派遣一个中方维修技术人员跟车。

    美国人可以干,其它两家自然也都提出了这个要求。部队方面考虑后就全部同意了,本来沿途兵站其实也都有维修工具,自备也行,让中方的技术人员,比如西汽方面的人员修理一下不就好了么,但是万一有一些独特技术西汽搞不定呢?保险一点也行,反正都是中国人,略查一下,就知道身家底细。

    要知道,直到现在为止,对进藏的外国人都有严格限制的,外国人进藏必须审批,特别有外交身份或是记者,都必须经同意才能入藏,而普通游客也得提出申请,至于有些自驾游,未经批准进藏的,驴友们还得多个心眼,鬼知道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

    涉及到国家的安全问题,无论多小心都不过份的。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美方提出让他们自己的工程师跟车进藏,这不开玩笑吗?这是军方行动!

    但是中方对国外的技术还是很有兴趣,比如当时中国汽车行业跟德国有很多技术合作,有些问题中国人的确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从德国过来的专家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问题,不服就是不行。这事很矛盾,但是现在只能先这么办。

    这条路公路路线本身的确不是什么绝密,很多运送物资的民用车辆早就在跑了,这些年,有些外国人申请进藏,也偶有路过这条路的,要说秘密还真不多,但是考虑到这次测评有军方设计的路线,所以还必须拒绝他们的要求。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是各方代表的底细,部队都还是查了查的。

    因此,在会合了三方车辆后,军方就登上自有的车辆,一股脑儿将他们带到格尔木了。作为军人,什么艰苦的条件不能接受?一声令下就出发,不会考虑到舒适度的问题,所以也没有太顾及范一鸣这些外方代表的生活需要。

    但是他们事先也说明了进藏条件会非常艰苦,有高原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连饮食都有可能存在不适。这些话一讲明,当时范一鸣就有些打退堂鼓了,他有点后悔,为了抢功贸然提出要自己带车进藏参与测试。万一把命搭在这里可就太不值当了。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心里再嘀咕,他也不得不跟着车上了高原。

    上了高原第一分钟,他就抱着氧气包狂吸,其实根本还没有发生高原反应,纯粹是心理紧张给吓尿的。

    任司机看着他,在心里叹了口气,这次答应给他们做司机,纯粹是看在钱的份上,美国公司真大方,一出手就是他跑车一年的收入。这个报酬太诱人了,根本容不得他拒绝,像这种美差,不知道多少人抢着来。

    所以面对这样脆弱的年轻美方代表,他也只能在心里叹气,面上绝不表露半分不耐的意思。至于那个那名忠厚的技术维修人员,则是自始至终保持着憨厚的微笑,坐在那里不吭声,他跟范一鸣本来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若非用得着,范一鸣是半句话也懒得跟一满身油污的技术人员聊天的,张口闭口就称呼他叫老乔,丝毫没有什么尊重的意思。

    另外两辆车上也大概差不多情况,各有一个中国老司机。但稍有不同的是,欧方,其实就是德国重卡,车里的德方代表叫霍欢,也不知道小时候他家里为什么要给他取一个“祸患”的名字,这不是招打吗?但是他自己即是中方代表,同时也是技术维修人员,德国人精细,省了一个人的钱。而俄罗斯的车里面,坐着俄方代表齐建国和技术工人,两人倒是有说有笑,一路悠闲。

    连续数天的旅程,这些车队上的中外代表除了范一鸣,大部分人的表现还算正常,其实范一鸣也未必真那么差,但是军方一句“会有生命危险”的确是吓到他了,从小到大,他还没有经历过有生命危险的事情,当然那些自己因为玩乐而作死的事情在他心目中都是不算数的。

    这一行车队的领队是一名少校参谋卞文高,他是直属总后部门的,负责主持此次测评事宜,身材中等,但是显得颇为精明干练,此时的他正在与副领队谢剑江谈话,谢剑江则隶属于兰州军区野战部队,也曾经当过汽车兵,上尉军衔,副营长。两人正在交流对青藏高原的感受,讨论车队中三辆外国重卡的表现。

    “卞参谋,以前来过青藏高原吗?”谢剑江给他递过一支烟,卞文高摆了摆手,他有点难受,刚上高原,有点胸闷,良好的体魄让他还能撑得住,但是哪里敢抽烟。

    他苦笑道,“确实是第一次,若不是这次任务,估计来没什么机会来青藏高原了,谢副营长,你来高原有不少次了吧?”

    谢剑江自己抽了起来,他在地方部长呆久了,脸上皮肤比卞文高要粗糙很多,满身烟味,“还行,部队经常上高原轮训,来过几次,还算适应这里的环境。”

    “在野战部队很辛苦,我倒是申请过,想调回到野战部队继续锻炼。”卞文高有点羡慕地说。

    “卞参谋,你们在机关呆得挺好的,我们更羡慕呢。”谢剑江吐着烟圈,在高原上还能自如地抽烟,这让卡文高有点惊异。

    但是很快谢剑江也把烟给掐了,其实他就是实在有点烟瘾发作受不了了,过下瘾而已,也不是真敢随便抽。

    “兄弟们的枪弹都按规定整理好了么?”卞文高问,按照这次事前设计,车队出发进行测试,就安排兰州军区派出车辆人手进行保卫警戒,谢剑江就是具体负责人。他自己虽然是正领队,但是车后面坐着的荷枪实弹的士兵都是谢剑江带出来的兵。他们在上一站会合后,匆匆就领着那三辆测试车辆上了高原。

    “放心吧,不会误事的。像这种任务对我们来说都是平常不过的事情,后面那些兔崽子们太喜欢出这种任务了,比在驻地天天跟泥巴打交道要舒服多了。按照上级通知要求,人手一支枪,四个弹匣,枪弹分离,每车一人。”谢剑江道。

    “那就好!”卞文高点了点头,这一趟任务,相对来说主要就难在组织和协调,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其实本身没有太多事情,他只要带着另外三名少尉做好记录测试就行了,只要没有意外,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