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52章解决方案
    “哪个修车师傅?”夏万成努力回忆了一下,惊奇地问,“莫不是你那天去逛的那个修车铺里的师傅?”

    “正是,那个师傅叫张树根,据他徒弟说,十里八乡的车只要是疑难杂症送给他就没有修不好的。”林超涵如实相告。

    “民间竟然有这种高手?还就在我们厂边上?”谢建英听了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很不科学啊,哪里那么容易就出现扫地僧的,随便抓个路边摊的修车师傅都能碾压西汽浸淫在汽车行业数十年的工程师,这事就跟天桥相声似的,你看看凡是什么隋唐演义什么杨家将之类的,只要主角落败逃难,随便跑到那个山里头就能碰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高人,这事也太离谱了吧。

    大家打量着林超涵,这家伙运气好得跟相声里的主角似的,走哪儿都能碰到高手?

    郭志寅思索,“这种人才,要不要把他弄到厂里来上班?”

    林焕海犹豫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林超涵。

    林超涵道,“我建议,还是不要请他来吧,据我理解,他是因为长期修车,经验丰富,所以会注意到很多我们不能注意到的细节而已,这种人,在外面如鱼游大海,能够自由发挥,一旦进厂,接触不到更多的实际故障案例,恐怕很快就没有什么发挥的地方了。”他说得委婉,但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人家是修车高手不假,但是不见得在西汽就能发挥什么特长,时间稍微长一点,利用价值就会被榨干,而且由于缺乏理论基础知识,到最后是跟不上西汽的进度要求的,还不如留在修车的岗位上,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林超涵在推出这个修车师傅之前其实就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要不要推荐这位师傅进厂工作,但思来想去,觉得不合适,那位修车师傅进厂,对他对厂子都未必是好事,因此道“与其这样,还不如改天我去拜个师,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了,去那里找他询问,把他当一个外协,可能更好。大不了,我给他一些顾问费用,他人很好,不会不教我的。”

    林超涵这么一说,众人没有什么异议,这个办法很好,这个修车师傅既然能提供一些参考,不妨如此利用起来。

    “甚好,就这么办吧!”林焕海点头,“林超涵,你回头去办吧,不过,顾问费用自己掏,厂里可没钱,反正目前看你工资放你妈那里好像也没怎么用过,放在那里也是放。”

    这一番话听得林超涵翻起了白眼,这位老爸,还真是坑儿子高手啊。不过,他也懒得跟父亲计较,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懂。

    “说了大半天,这个问题我们是明白了,因为油脂混用,所以导致润滑作用失效,摩擦起热,产生各种问题,这个问题大家都懂了,那么——”郭志寅环顾了一下众人,“大家集思广益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呢?”

    这个油和脂不能混用,也不能胡乱替换,这个就比较难办了,之前这种问题因为设计的原因,没有像新车这样发作严重,众人根本就没往这个头上想,现在明白过来了,顿时一身冷汗,这里头其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的,总算是发现了,得赶紧调整。

    但是解决方法,却不是说想出来就想出来的,众多工程师七嘴八舌地提了很多解决方案。

    有的认为油和脂既然不能混用,不妨去市面上找找,找到可以替代的油或脂,化学成分接近,互相掺和混用不存在问题的,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不能说这个建议不好,但是仔细一考虑,这个基本不可能,市面上有多少种油脂大家还是还是数得过来的,基本上没有通用的可能,如果重新再研发一个新的,那时间需要多久,来得及吗?于是这个建议就被束之高阁了。

    有人建议索性修改一下设计,尽量避免这种油脂会掺和到一起的情况,但是刚提出就自己打了一下耳光,改设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等困难,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这个地方的设计,绝不是说短时间就可以修改的。

    还有人提出是不是减少油脂的用量,因为与其失效添堵,不如索性就将用量减少到极致,这样他们混和到一起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小,多少能够延长一段使用时间。但是这个方法有点像是赌运气,不太靠谱,也被否了。

    大家讨论了半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有点不靠谱。

    最后郭志寅无奈地又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没有怎么开口的林超涵,他不是不想直接听林超涵的建议,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是明白的,不能什么风头都让他给占了去吧,而且这些工程师都是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让大家一起出主意,可能会想到很好的点子。但是听了半天,大家都没有经过深入思索,出的点子五花八门,都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只能再看看最早发现问题的林超涵有没有什么方法。

    林超涵十分聪明,没有急于表现,而是在认真听着各位师傅提的各种具体建议,有的还真是给了他不少启发,再结合他自己的一些分析思索,已经是有了腹稿。

    看到郭志寅将目光投向他,林超涵知道,该自己开口了,于是道“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他这么一说,大家兴趣浓厚的将目光投向他,这小子,今天这风头出定了啊,问题是他最先发现的,当然了,原创也不是他,他也只是借鉴了修车匠的实践智慧。但是毕竟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个如果有功劳簿,就得记这小子一笔了。

    见大家都不作声,将目光盯向自己,林超涵不慌不忙地说,“我刚才听到各位老师傅的发言,深受启发,我觉这个问题的解决,肯定不能太常规,也不能太标新立异,还是立足于我们有的技术条件。”

    林焕海又忍不住要打击一下林超涵“这是废话,讲重点。”

    林超涵刚营造的一点智者解决难题的氛围,就被林焕海给破坏掉了,但他也无可奈何,这可是他老子,太知道他几斤几两了,于是便直接道,“我的想法是用滚针定量分装的方式来解决,用油纸把一个齿轮用量的滚针进行定量分装,一个小包装刚好是一个行星轮的用量,改变装配工艺,行星轮支架上先装好行星轮轴,套上行星轮,再往缝隙里填装滚针,装配节拍几乎没有变化,这个方法没有太多的技术突破,但是好处是避免了大量使用润滑脂,这个具体可不可行,合不合适,还请各位叔叔伯伯们帮忙完善。”

    这个方法在场的都是老师傅,一听便知十分可行,但是刚才大家一时间都没有想到,倒也不是说大家真的不行,只不过确实是林超涵提前就进行了思考,再借鉴了大家提的想法,进行改良完善而已,并不算得多少牛逼。

    但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这是方法既可行,又不费事,还是在正确的时间提出来。

    众人听完,忍不住给林超涵鼓起掌,真是好小子!能不耻下问,肯动脑子思考,又不莽撞,又给前辈面子,的确是值得鼓励。

    林超涵见大家鼓掌,连忙站起来,鞠躬表示感谢!这让大家更有好感了。

    郭志寅见一帮老师傅包括谢建英都没有对林超涵表示妒忌,也有点暗暗称奇,想不到这个小子进步的速度远超自己的预期啊。本来让他来试车组只是想让攒点经验值,谁知道竟然人品爆发了,意外啊。

    林焕海自然更是老怀大慰,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有这样优异的表现,他这个老子面上有光,没白供他上大学。嗯,这小子,还是欠缺了更多的历炼,玉不琢不成器,是不是要再加点码呢?林焕海正在琢磨的事,如果让林超涵知道了,肯定会跳脚,自己老爹什么都好,就是喜欢给儿子挖坑,生怕跳的不够快不够狠,这样真的好么?

    随后,一些老师傅分别从一些小细节上给林超涵的这个解决方案添加了一些完善建议,大家一致没有意见后,这个问题就算是给解决掉了。

    本来还以为是个大麻烦,没想到最后竟然又只是一个常识小问题,哭笑不得之余,众人都意识到,平时除了专业知识外,也还需要多涉猎一些其它行业的知识,说不定就有派得上用场的地方,而且从此时起,再没有人敢轻视路边摊的修车师傅。从此大家试车养成了一个习惯,没事就去修车铺转悠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启发,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是失望而归,因为大部分的修车师傅只是混口饭吃,并无太多真知灼见,但是偶尔,也能捕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技能知识点,给工作带来很多灵感。至于林超涵,后来只要闲暇有空,就真的跑到张树根那个修车师傅那里,当学徒当帮工,确实颇有长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