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44章定制机床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是样车试制自己的事了,这两天林焕海和郭志寅也是在全力解决这个事情,他们联系了机床厂家——齐传机床厂,他们是目前国内相较来说,生产机床较好的厂家了,技术在国内相较比较先进,和西汽的合作也比较长久,双方关系还是比较良好的。

    林焕海给齐传机床厂的刘秀才厂长打了个电话,这个刘厂长名字很有意思,林焕海以前和他打过几次交道,有一次省里开会,他们还同住一屋,对他印象深刻,张口便道,“秀才同志,我是西汽厂长林焕海。有个紧急需求要找你啊。”

    刘秀才之前在西汽厂庆的时候也是派过代表来祝贺的,听到是林焕海后,很是爽朗,“是老林啊,你可是贵人事多,你说你当厂长都半年了,才想起找兄弟我来,我还以为跟西汽的生意不好做了呢。”

    林焕海顿时感觉不好意思了,这是的确是他的疏忽,刘秀才这是对他派人来祝贺后没有回个电话表示感谢不满呢,现在有事才想起求人家,有点说不过去,现在也只能满口道歉,“那个,秀才,你也知道现在考取个功名不容易的对不?我以前没当厂长,当上厂长后,真是感觉几颗脑袋都不够使了,上次你们齐传派人来贺我厂庆,原本就想着一定要找你秀才当面喝个酒的,就这么想着,想着,事情太忙就搁下了,但是你放心,秀才,老林我别的没有,酒量是有的,这次事了,一定找你好好喝上一顿。”

    “那可是你说的,我可没有逼你啊!”刘秀才大笑道,“老林,知道你那里事情不好搞,也不为难你了,你说说你有什么事我能帮上忙的吧。”

    林焕海不假思索地说,“其实这事也不难,就是需要你们帮我们紧急开发一套组合机床,四千口人眼巴巴地等着急用呢。”

    刘秀才嗤笑,“拉倒吧,老林,顶多十几口人在等着用。不扯这个了,具体什么情况,什么要求?”

    林焕海于是巴啦巴啦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再把组合机床的精准需求也说了一遍,“正负偏差不能超过0.02mm,要求争取在一周内完成送过来,基本上我们也就这一个小小的要求了。”

    所谓专用机床,其实主要是组合钻床,桥壳加工用的,桥壳两端轴头有固定制动底板用的法兰盘,上面要打一圈螺纹孔,用来把制动底板固定在桥壳上,而这一圈周圈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同时要求跟桥壳轴头中轴线的平行度很高,最理想的方法是先焊接法兰盘,然后再用专用机床或者加工中心在法兰盘上打孔攻丝。这个专用机床,如果制作出来,就能完美地解决打孔精度的问题。

    林焕海的话让刘秀才倒吸了口凉气,“老林,这可不是个小要求,我们是专业生产机床的不假,但是你让我们一周之内完成研发试制,这个,绝无可能,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想想办法,硬着头皮,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毛主席教导我们,人多力量大,你那边多上几个老师傅,麻溜的给我们搞定。”林焕海很着急,“念在上次我们一起开会,你顺走我那包烟的面子上,帮我搞定下,这可真是关系上四千口人的饭碗问题。”

    刘秀才那边苦笑,“老林,你这也太性急了,这事你不能蛮不讲理,开发机床哪有那么容易啊?”

    林焕海问,“那你说说,多久能完成?”

    “少则两月,多则三月,看进度,你要知道,你们手工打孔觉得工艺落后,我们这边做机床的技术也不见得比你们高明到哪里去,得一点点地抠弄,哪那么容易呢?”刘秀才十分无奈。

    林焕海惊了,“你说嘛?要三个月,那个时候我们的黄花菜都凉了!”

    “依我说,你就不该把自己逼到这么绝。”刘秀才劝道,“你一年时间就要出新车,这事我听着都觉得天方夜谭,你看看,随便碰到个问题,就得两三个月的时间,你哪里耗得起呢?”

    “秀才啊,你没看范进中举啊,这事我们要是不中举,看到谁都得欺负我们,要是中举了,谁都得高看我们三分。不奋起一博就是死路一条啊。”林焕海的语气低沉,听得刘秀才那边也一阵阵的沉默。

    “那个,老林,不是兄弟我不帮你,实则你太强人所难了,不说别的,就看我对你看得比较顺眼的份上,这事我豁出去帮你了。别人三个月,你,老林提了这份要求,我集中厂里的骨干力量,加班加点给你干,两个月,不,一个半月的时间,给你搞出来,再少一天都没有可能了,只能另请高明了!”刘秀才说得也没有转園的余地。

    林焕海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望了望坐在对面满脸焦急的郭志寅,郭志寅也听到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出来,这按照进度时间表,会严重耽搁进度,整一个半月,样车将陷入无所事事的境地,太浪费了。

    然而,事情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其它办法了。他们没有办法再去求其他厂家,一来不熟,二来对技术不放心,三来恐怕大家半斤八两,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了。实际上,刚才郭志寅已经问过另外一个南方的机床厂家,人家给的时间更长,至少四个月起步。

    齐传实际上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是唯一的希望。

    在当时,中国很多企业还是卖方市场,而不是买方市场,特别是一些大家急需而缺少竞争的行业,往往是买家求上门求提货,而不是卖家急着卖货,像机床厂家就属于这种行业。在国外机床还没有对中国开放的年代,国内的机床厂家就是很牛逼的存在了。

    林焕海和郭志寅用眼神交换着意见,他们心里很清楚,进度被耽搁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机床却是刚需,无论如何都得要,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希望。

    “好吧,那就一个半月,无论如何你得保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送到。”林焕海咬牙切齿地说。

    “老林,先别这么着急,我话还没说呢。”刘秀才斟酌着说,“你知道,我们这边也有自己的正常生产和业务规定,我给你们开绿灯,先做定制的机床,在我权限范围内当没问题,但是必须要丑话说在前头,这价格,可不能按照普通的价格来计算,不计入加急费用是不可能的。这台机床的价格我现在还不能直接报价,但是加急赶制,价格肯定要提上个30%。”

    这话听得林焕海凉得牙都疼了,但是无可奈何,“老刘,你可不能趁人之危啊,你给点优惠政策,下次喝酒,我保证把命都舍上。”

    “不用舍命,我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支持你。你知道的,不光是你们厂里效益有问题,我们齐传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我要是只让大家拼命干活,不给马吃草,没奖金激励的话,我很难保证按期交货啊。”刘秀才的语气比林焕海还无奈,偏偏还句句在理。时代在变化,工人的要求也在变化,早不是要求工人无偿奉献的年代了。

    林焕海听得答应了刘秀才的要求,想到如何说服罗关根,林焕海也有点头疼,样车动不动就花冒了费用,罗关根的脸色百分百会很难看。

    好吧,罗关根其实不是问题,问题依然是时间。

    林焕海和刘秀才两人又聊了几句具体对接人的安排,就准备挂电话了,正要挂,刘秀才突然急道,“老林,先别挂电话。”

    林焕海挂电话的手停在半空中又缩了回来,“秀才,你良心发现,准备降价大促销了吗?”

    “呸,你想得美,我是刚才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一件事,你说你那边时间特别急是吧?”

    “当然了,刚才给你讲了目前的革命形势了,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决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的。”林焕海回道。

    “那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刘秀才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才说,“老林,不妨这样子,可以分成两步走,第一步呢,我们给你做一个临时性的机床,应一下急,虽然效率不高,但估计能满足你们的要求。第二步,再做一个专业用的长期机床,保证你们用上50年不坏。如何?”

    林焕海喜出望外,“临时性的机床,这个完全可以搞,多长时间能搞成?”

    刘秀才掂量了一下,“我不敢绝对保证,我一会儿组织大家研究一下,听听老师傅们的意见,我估计一两周就能好了。但是这个会耽误专业机床的进度,可能会往后还得延上一个月左右了。”

    “好啊!这个就太好了!你赶紧去商量,我等你好消息。”林焕海十分高兴,没想到柳暗花明了。

    “这个听你的要求,主要是技术难度没那么的缘故,否则我也不敢出这个主意,但一切等我消息吧。老林,记得你的承诺,一顿好酒,差了我可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