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137章西半球来电
    林超涵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本杂志的图片,远在西半球的季容竟然能很快看到,他的想像力再丰富也没有生活本身来得来更精彩。

    季容是出国了,林超涵是毕业了,但是还有很多人留在学校,继续他们的学业。比如朱梅英,朱梅英是一个聪明的女子,而聪明人则往往会有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何况是杂志这么公开的渠道。

    这本杂志的名字叫《东风》,杂志在全国销量很大,影响面极广,订阅用户分布在各个层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一本杂志。

    大记者在上面发表的图片报道虽然占据的版面并不多,但是奈何看到它的人太多了。其中便有林超涵的同学,再加上记者透露出来的汽车行业背景,虽然没有出现林超涵的真名,但是那么风骚的站位和拉风的表情,让看到它的人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认出来的人很多,但其中有一个人最近才跟林超涵见过面,对他印象深刻,这个人就是金诚教授,金诚教授作为知识分子,没有不看《东风》的道理,而且其他的各报相关行业报告都会看,前段时间西汽厂庆相关的官方报道虽然比较八股,但是他却是已经注意到了,为西汽这个未来的合作伙伴感到高兴万分,还特别给郭志寅打了一个电话表示庆祝之意。

    后来大记者的报告文学和图片报道,他也注意到了,看到后还十分兴奋,毕竟样车这么快就能推出,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当初的合作的的确卓有成效的,虽然说运行的内容并不多,但是这个尝试对他而言十分重要,这是对他的研究项目的一个莫大鼓励。

    带着这种兴奋劲,他就在课堂上夸夸其谈起来,将西汽大肆赞美了一番,道别看人家在山沟里,但是眼光却十分长远,将来可绝对是世界级的企业,不信走着瞧。为了加强这番论断的准确性,他还把跟西汽的合作当作典范给学生们夸大其辞地宣扬了一番。最后,还拿出杂志上的照片,对学生们说这篇纪实报告文学人物原型叫林超涵,也是以前在这里听讲的学生,现在西汽那边研发新款车的主力人员。

    而这对于这群学生来说,自然是十分有震撼力和说服力的。

    一时间议论纷纷,林超涵虽然走了,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学校再次成为了风云人物,大家都赞叹他回到西汽的英明决择,要是林超涵听到大家的议论,肯定会泪奔,英明个毛线啊,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既然林超涵有几分名气了,自然就会有人讲起林超涵和那位大二刚结束就去美国留学的季容的往事。

    林超涵的同级同学都已经不在学校了,但是季容的同学却是一个也不落地在这里了。

    其中,就有朱梅英同学。此时的她,对于范一鸣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定期给她的报酬就没有了,日子过得艰难起来。

    穷则思变,手头紧巴的朱梅英,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于是就找到这两期杂志,翻看了起来,若是从前,像《东风》这种文风的杂志,她是绝对不会正眼瞧上一眼的。看到相关报道后,她一眼就找出了林超涵的痕迹。

    于是,她就把这个消息卖给了不要说看《东风》杂志,就是金庸小说都没翻过的范一鸣。范一鸣给她付出了一笔钱后拿到了这本杂志。然后就寄给了季容,至于他怎么知道季容的通讯地址,也很简单,找季家要就是了,季容到了美国,最终还得跟家里通报一下的。他现在正在办去美国的签证,准备有朝一日杀到美国去,为此,从来不认真学习的他居然认真找人教起了英语,也不得不让人极其感慨。

    范一鸣得到这个消息后,迅速判断出三件事:

    一是林超涵回到西汽后,另结新欢,虽然说是纪实文学报道,内容多少有些失真,但是只要能证明林超涵移情别恋,对他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二是林超涵在参与所在厂新款汽车的研发,而且地位作用可能还不小。

    三是如果林超涵成功了,那么就算林超涵在山沟里,终究有一天也会要飞出来的。

    范一鸣于是也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给季容寄信,如果就一封信挑拨离间成功,那么当真是一本万利;第二件事则是给朱梅英钱,让她务必想办法加入到金教授的研发团队;第三件事就是找人打听林超涵所在西汽的现状。

    不得不说,在这种时候,范一鸣的父亲关系网真的发挥了作用,范一鸣没用太长时间,就清楚地知道了西汽目前的状况。

    而在那时,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正好摆在了范一鸣的面前……

    林超涵完全没有想到,有人会为了一已私利,给西汽带来了怎样的困难。

    直到他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电话会直接通到厂长办公室。当时,他正满脸油污地正在跟老师傅们一起排查一个问题,结果王兴发来了一个电话,让他赶紧到厂长办公室,说有一个国际长途电话等着他接。

    “国际长途?”有点茫然的林超涵晃了晃脑袋,突然醒悟过来,顿时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把手里的活计一扔,就直接跑路了。

    什么事也没有这个电话重要。

    林超涵用百米冲刺的速度一路冲到了厂长办公室,王兴发正在等着他,看了看手表,说,“马上就会拨过来的。”

    正说着电话铃就响了。

    林超涵猛地接过电话,激动地问,“是,是你吗?”

    电话里传过一个男音,显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问,“什么,是我。你是哪位?我找王兴发。”

    呃,丢人了,这个电话不是国际长途,而是找王兴发的厂内电话。王兴发接过电话,道,“我是王兴发,哪位?哦,老王啊,您说!”

    一边说着,一边指向另一边的一台红色电话,示意林超涵那才是国际长途打过来的。

    林超涵脸一红,顿时想起了厂里的那部传说中的红色国际长途专用电话。至于西汽为什么有专用的国际长途电话,就说来话长了。这个电话其实是西汽外贸宣传的专用电话,西汽曾经也是有过外贸业务的,至少曾经出口过三个国家,如果联合国也算是一个国家的话,就是四家外国客户了。

    其中有一家外国客户是某国军方,数年前曾经向西汽订购过一批老款的5吨车。

    呃,关于这笔业务给西汽留下的是悲伤的传说。当时,西汽出口这批车时,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是一个低幼的质量问题,麻烦是,这个问题从上到下,从接到订单到出口交货完毕,都没有人发现,货交付后,该国军方将西汽骂得狗血淋头,这部红色外贸专用电话就是那个时候设立的,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投诉,中间夹带着各种不客气的问候,西汽上下因此被整得灰头土脸,丢脸丢到国外去,部委领导也十分生气,外交部都打电话问情况了。后来好不容易把这件事情给抹平了,但据负责这笔业务的商务部确认,该国军方仅付了前期货款,尾款是绝对不会再付了。若非军方诚可贵,外贸价更高,这一笔生意就够西汽喝一壶了,搞了半天,最后只得了一个打平,西汽也只能自认倒霉,谁教你的把柄被人给攥住了。

    西汽现在的颓势,多少跟这笔倒霉的业务也有关系。

    所以这部红色的国际专用长途电话也就成了西汽心头的痛,一个难以抹去的伤疤,隐秘的存在,若非林超涵听林焕海在家里唠叼过,也是完全想不起来的。

    他给季容留的电话都是自己家里的电话,他心头闪过疑惑,怎么就打到这部国际专用长途电话呢?

    谜底很快就揭开了,红色电话很快响起,林超涵抓起电话,他听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声音,“喂,林超涵在吗?”

    “我在,我在呢!”林超涵若非顾忌着旁边的人,真想高喊一声我想死你了!

    对面传来季容的声音,呼吸像是屏住了一般,然后很急促地喘了起来,”你,还好吗?”

    “我好着呢,好得不能再好了!”林超涵闭上眼睛,自动将电话里那些嘈杂的噪音给慢慢摒弃掉,就好像与季容面对面地站着。相互微笑,不需拥抱,风清云淡,春暖花开。

    “季容,你还好吗?在美国那边适应了吗?”

    “我还好,在这边一切都很适应,学校很好,我很喜欢。”

    “学业繁忙吗?”

    “还行,现在已经勉强可以应付得开来了。”

    “学英语很辛苦吧?”

    “环境比死记硬背要重要,哪天你来呆一段时间就知道了,说英语没那么累。”

    “那就太好了,我很担心你!”

    “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应该的,谁让我们有约定,无论你在西半球还是东半球,我们的心都在一起。”

    “嗯,我不会变,你也不许变。”

    “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我都不会变。”

    “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啊!”

    “那好吧,我就是想问问为什么你的厂花女朋友,现在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