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卡雄风 > 第62章超算背后的艰辛
    完全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会见到仲瑛,林超涵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你可是仲玉华叔叔的女儿?”

    仲瑛显得十分老成,她显然对林超涵一行人有所了解,微笑着说,“没错,林超涵,也是早闻大名了,听父亲提起过你好几次,据说你很有一些前卫的思想。”

    林超涵有些不好意思,“哪里,我也听我父亲几次提起你,他说你也非常优秀,上次去北京在你家里也很遗憾没有见到你。”

    仲瑛爽朗地一笑,“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大家总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不是。”

    林超涵对仲瑛直爽干练的作风也十分欣赏,两人聊了几句,显得十分投契。然后林超涵把在座各位都介绍了一遍。大家听说仲瑛原来是故人之女,也是啧啧称奇,双方平白增加了一层亲热感。

    一阵寒暄后,林超涵奇怪道,“我听父亲上次偶尔提起过,说你在部队干得不错,想不到是在这所院校里面呢,你具体是哪个部门的?”

    “呵呵,比不起你林大公子现在风光得意,我现在只是一个保卫干事而已,这个计算机所在我保卫范围之内,所以领导就安排我来负责接待了。”仲瑛毫不扭捏地笑着说。

    林超涵笑道,“那还真是巧了!要不是这次我们要使用超算,还真是没可能见着面。”

    “可不是么?”仲瑛也笑着回答。

    林超涵对仲瑛所说深信不疑,但是郭志寅却毕竟见多识广,他大有深意地看着仲瑛的背影,心道,想不到这丫头竟然是保卫部门的人,这可真是不简单。

    林超涵毕竟年轻,没有往深里想一层,他不知道仲瑛所在的部队保卫部门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以为只是普遍的部门罢了。

    郭志寅则想得比较多一点,他在猜测仲瑛负责此行接待的意图,要说此行会不会有什么间谍嫌疑,或是说有什么重大军事意义需要加强保卫,他是不信的,这里的人除了王士妹,他全都知根知底,对了,王士妹!

    她是来观察王士妹的!郭志寅顿时心里雪亮起来,王士妹要被部队调用的消息整个西汽到现在为止也就四个人知道,连王士妹本人都还不清楚,但是王士妹到底是否合适,部队也要做进一步的接触,估计王士妹所进的部门保密性要求很高,对能力的要求更高。

    明白过来后,郭志寅就不作声了,他跟在林仲二人之后,一路来到了超算所在区域。

    这里虽然谈不上戒备森严,但是保卫也十分严格,本来这所军事院校就已经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来的,这座布置超级计算机的建筑更是有数道关卡,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在此站岗守卫。连续办了好几道手续才进来。

    隔着玻璃,大家看到一排排的机箱矗立,各种线头井然有序地连接着一台台机器,闪烁着微弱的荧光,穿着白大褂的人员在里面走来走去,不时低着头记录什么,环境干净整洁,让这里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看着里面壮观的景象,西汽一行人也是赞叹不已。

    仲瑛指着里面一一介绍着各种装置,也大概地讲了一下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史。

    在这里,不能不讲一讲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艰难发展史,自建国伊始,中国人就自强不息,追赶国外步伐,从5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计算机的研究,从电子管计算器到晶体管计算器,中国人一样都没有落下,并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在集成电路时代,中国也没有完全落伍,至7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已经建成了自己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单晶装备、设备制造到集成电路制造,再到计算机设计的整个产业技术。

    然而,80年后,中国开始渐渐落伍,在改革开放后,“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一度盛行,西方廉价的计算机工业体系几乎冲垮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很多科学家要么出国留学不归,要么去大学教书,更有甚者,索性被调去看管机房。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虽然掌握一定技术,但是跟国外技术相比,落后较多,但是不是不可弥补的差距,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这就是一场灾难了,国内的半导体企业迅速没落,洋cpu代替了自主产权的cpu,在80年代,也曾经造过巨型计算机,但与其说这是中国技术的进步,还不如说是一场更大的灾难,由于整个计算机购买了太多国外的设备,导致国内相关行业处境的进一步恶化。

    到8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已经无力再组装起一台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了,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政府则加强了对中国的限制,严格限制高性能的计算机向中国出口,这可不是什么486这种家庭应用型的计算机了,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应用的计算机。

    当时一家大型国企出巨资引进了一台大型计算机,对方竟然提出了用玻璃房子进行监控,要求建筑房全透明,中方所有人的动作都在外方监视之下才能操作,而且连计算机的启动密码和机房钥匙都得交由外国人掌握,这简直就是新时代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奇耻大辱。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终于意识到外国人靠不住,必须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技术,因此由国家牵头,进行了一个大动作,派出了一支精干的专家小组,由院士带队,先是赴国外进行进修学习,然后集中力量进行封闭式的研究,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这台计算机,不仅整机设计,还有所有设备,包括存储设备都要自主开发。

    突围过程十分艰苦,他们每天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而这样还要压缩再压缩,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设计出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十亿次超级计算机,就是眼前这一台了。

    听着仲瑛简简单单有些轻描淡写式的介绍,郭志寅、林超涵和周洪却是肃然起敬,对这里面每一个忙忙碌碌的科学家,是他们,打破了外国人的垄断,为中国人争了光,这个时候,虽然消息还没有公布,但是外界通过各种渠道,多多少少有所了解,美国方面据说非常干脆利落地解除了对中国十亿次计算机的限制。

    林超涵听完若有所思,这台国产超级计算机的遭遇与自己眼下面临的处境何其相似,大家几乎可以说是同命相怜,都是曾经差点被抛弃的行业,都是曾经走过的弯路,都面临着国外的技术封锁,但又都面临着国外的残酷竞争,外国人手段十分高明,等你研制出来,立即解除封锁,然后抢占你的市场,破坏你自主研发的产品通过市场成长的可能性。7吨重卡据说国外方面也在蠢蠢欲动,一旦西汽研制完毕,恐怕就是图穷匕首现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林超涵突然觉得很有紧迫感了,与他一样有紧迫感的是郭志寅,他比林超涵更早意识到这中间的玄妙。

    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中年的研究人员,他是这里的值班人员,名叫徐怀来,是一个博士生。他显然也认识仲瑛,打了个招呼,仲英介绍了一下西汽来人和目的。

    徐怀来笑着说,“这个,欢迎你们对我们的信任,目前这部计算机我们已经测试调整得差不多了,投入实际应用没有什么问题了。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这两天你们准备一下,等我们通知,最晚后天就可以过来进行运算。”

    郭志寅十分感激地握着他的手说,“徐博士,我刚听说了你们艰苦研究的事迹,真是非常感动,你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为我们争气了。”

    徐怀来露出惭愧的神色说,“唉,我们也是有心无力,研制出来的计算机刚出来就落后了,有愧有愧啊……“

    郭志寅神情坚毅,“不,我们只要坚持,就会不断地进步,追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不信中国人赶不上来。“

    徐怀来对此深有同感,道,“不错,只要我们在追赶着,外国人就不敢懈怠和轻视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甚至超越他们的高度,超级计算机领域,总有我们拿第一的那一天!”

    这话在16年后变成了现实,那一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终于第一次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中央,首次成为了超算领域的王者。此后虽然屡次被超越,但是不断横空出世更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让外国人见识到了中国人的力量,哪怕是他们限制我们使用他们的高性能芯片,中国人也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超越了他们,让外国人无话可说,无法可封锁。

    但是同样很遗憾的是,后来中国在商业领域应用上,中国的芯片仍然被人掐住了脖子,非常被动。用市场换技术,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代替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这一刻,林超涵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对他后来坚持走正向开发自主创新道路的理念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依赖国外的技术最终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自己真正掌握核心技术,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