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公主在上,将军请留步 > 第二十三章 华城之殇(2)
    李吉颤抖着匍匐在地,连看一眼云昭的勇气都没有。

    “怎么?李大人还要本殿下再询问么?”

    云昭站起身来,围着李吉转了一圈。他那身官服在他眼中怎么看怎么别扭,叫他忍不住想将它撕下来!

    “微臣……微臣……”

    李吉哆哆嗦嗦竟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上来。朝廷的赈灾粮款是怎么不翼而飞的,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云昭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早就焚起万丈怒火,“不说?”他点点头,好似又想起什么,“无妨,南方!”

    “属下在!”

    空气中充斥着危险的味道,“将李吉的官服扒了,投入大牢听候发落!”

    接着,云昭雷厉风行,将华城,春州,秋田三地的官仓中的官粮清点了一遍,又仔细核对了账目。一番劳作下来,更是气得头顶生烟,没有一笔帐是准确无误的!天灾之年,竟是连朝廷派发的救命的粮款也要贪上一笔,这样的官员怎能放过?

    于是,李吉入狱第二天,秋田,春州两地知府也到了狱中与他做了狱友。

    云昭一面安抚百姓,一面开仓放粮。一时间,华城内外人头攒动,百姓争先恐后前来领取稀粥。

    镇国公府上。

    沈如敬接手了太子云舟谋反一案,整日忙碌不休。

    这晚吃罢晚饭,沈如敬端着一杯上好的茶,正在花园中散步。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年岁大了,消化能力也就弱了,若是吃了饭不走动走动,他总会觉得肚子里有什么东西重重坠得他很不舒服。

    “老爷,三少爷来的信。”

    管家老于捧着一封火漆封好的信走进后花园。

    沈如敬接过信,拆开,脸色变了变。

    沈疏的信上提到,“华城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恳请父亲将南庄所收粮食先行运去灾区,救百姓于水火。”

    “这小子!”

    沈如敬揺了揺头,将信又交回给老于。朝廷已拨赈灾粮款,自己此刻私自运粮去灾区,不免引人侧目。

    但是,粮还是要运的,不过得先请示圣上。

    “老于,明日清点一下南庄所收粮食。”

    “清点粮食?”老于有些疑惑,“老爷要做什么?”

    沈如敬抖了抖手上得信纸,哑然失笑,“阿疏这多管闲事的毛病怕是改不了了。”

    老于接过信看了一遍,有些担忧道:“三少爷这么做会不会有些不妥?如今在华城赈灾的可是三殿下啊,这三殿下与太子……”

    他没有再说下去,眉头却拧在了一起。沈如敬当然深知这一点,叹气道:“所以才叫你先行清点,明日我奏请了圣上再作定夺。”

    沈如敬是个老狐狸。沈疏却是个傻小子,他与云昭情谊深厚,如今云昭在华城奉旨赈灾,粮款出了问题,他必定是要搭把手的。

    第二日早朝,沈如敬一进殿便察觉到了朝堂之上的气氛与往日不同。

    果然,皇帝的脸黑得如同快要落雨的天。

    “华城大旱,朕派三皇子前去赈灾。昨日却接到消息,有人中饱私囊,私扣朝廷赈灾粮款,导致不少百姓饿死。此事,你们怎么看啊?”

    没人说话,因为没人敢说话。

    沉默良久,越王发出一声低笑。平日里,他是懒得按时上朝的,今日却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

    皇帝见他如此反应,目光转到了他身上,“你笑什么?”

    越王又笑,“圣上真是年纪大了,赈灾拨粮拨款是户部的事,你直接问陈大人好了,问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有什么用?”

    户部尚书陈书苍被他这突然丢过来的烫手山芋烫了个措手不及,慌忙跪下,“臣该死,臣该死。”

    皇帝不理陈书苍,反问越王:“不相干?”他的目光冷冷射过来,“散朝后你留下来。”

    沈如敬早习惯了越王的浑不吝,抬了抬眼皮,继续沉默,他在等一个机会,等到皇帝暴怒而起时,他要塞给他一碗去火的良药。

    皇帝果然不负镇国公所望,面对缄默不语的文武百官大发龙威,“怎么?如今你们都当朕瞎了是么?!朝廷的赈灾粮款居然也有人敢从中谋利!如此贪赃枉法之人,若是被朕揪出来,定要在菜市口凌迟处死!用他的血祭奠那些饿死的灾民!”

    百官们抖得更厉害了。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几个岁数大的户部官员脑门冒汗,眼看着就要站立不稳。

    沈如敬见时候差不多了,一步跨了出来。

    “圣上,臣有话说。”

    皇帝嗯了一声,抬手示意他说话。

    “昨日接到犬子来信,华城赈灾粮款出现问题,三殿下虽然开了官仓放粮,但华城,秋田,春州三地连旱三年,本就存粮不多,加上灾民之数众多,怕是即便放粮也有些吃力。”

    皇帝赞同的点了点头,“那依镇国公之见该当如何?”

    沈如敬答道:“昨日,犬子在信中提到让老臣将南庄所收粮食运往灾区救济灾民。臣想,凭臣一己之力实难成此大事,不如请京中官员和大户,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同舟共济,必能救华城,秋田,春州百姓于水火!”

    “好!”

    皇帝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满脸赞许的看向沈如敬。又问下面的一众官员,“你们意下如何?”

    “你都说好了,谁还敢说个不字?”越王挑了挑眉头,嘀嘀咕咕嘟囔道:“唉,看来这个月去不了醉月楼了!”说着,幽怨的眼神漂向皇帝,嘴巴又动了动,却不知道在说什么。

    皇帝不理会他,只专心等待百官的答复。越王说得很对,没人敢说不字。百官们唯唯诺诺,全都附和着沈如敬的提议。

    皇帝脸上的黑云终于散尽,“那就依镇国公之见,即刻拟旨,交代下去,火速去办。”

    随着福来一声尖尖的“退朝”,除了越王,所有人都鱼贯着走出大殿。

    沈如敬很是同情的拍了拍越王的肩膀,又有些恨铁不成钢,“待会儿见了圣上,说几句好话,态度要放正,争取早些出来。我那儿有坛二十年的女儿红,今日与你一醉方休。”

    越王耸耸肩,贱兮兮笑道:“女儿红本王喜欢,镇国公可不许诓本王,我可去了。”

    沈如敬点着头表示绝不骗他,心里生出一股惋惜之意,若是当年思南不嫁去凉国,今日的越王定然不会是这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