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苍天无泪 > 第三十四章原来活下去也容易
    一座古老的寺院,由前向后,逐渐升高。老主持的禅房在后山最高处,站在门口,整座寺庙俯览眼底,残阳的余辉映着静静地院落,把它的身影拉得更长长的,显得更孤寂冷清。许多香客烧香拜完佛沿着青石板纷纷下山去了。悠扬的钟鼓撞击着宁静祥和的山野寺庙,暖风送来阵阵花香。风吹得他打了个冷激,鼻子一酸,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坎,长寿逃也似的往后山而来。出了寺庙,沿着青石板两边已染满绿枝的林荫小道来到后山,刚才屋里的所见又呈现在眼前。如果是夏季,瀑布一定很壮观吧,漫步在崎岖的山间小道,阳光从茂密的树林里透进来,光晕点点显得有几分冷寂。他来到潭下,坐在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头上,偶尔一只鸟儿剪过,欢快地飞过空寂的深谷,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天渐渐暗下来,四周云雾缭绕,雾霭漫漫,凉风从潭口涌来,他感到有点不盛寒了,起身往回走。

    等他回到寺院里月亮已升起,皎洁的月光静静地凝视着寺院,一切又恢复平静,空落落的宁静。

    “小万回来了。”吱嘎门开了,一缕微弱的烛光透出来。

    “老先生多谢你的搭救之恩。”

    “不必多礼,这是你抄写的诗。”

    “嗯。”

    “一手好字,好字呀!”他已爱不释手。“我练字几十年,也没有你这字有神韵,现在能写得一手好字的年轻人真是少见,你是如何写得这手好字的?”

    “上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酷爱毛笔字,经常在课堂上讲书法,我就那时迷上了毛笔字,多年来得到恩师的指点,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成绩。”

    “你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袁介名”

    “哦原来是他,他的书画可是远近闻名的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万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唉!”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既然有难言之隐,就不必勉强,该吃饭了我们去奄堂吧。”

    这个寺庙是方圆几百里出了名的佛子寺,主持有八十多岁是个博学多才身板硬朗的老人,他成天就是写字研究医书,平日里上山采草药,每逢初一十五,总有许多人上山来看病取药,整个寺庙更是热闹极了。

    长寿每天都到山下的水潭修身养性,只有在那里他可以暂时忘掉所有的烦恼。

    “主持爷爷,你们要年轻人出家吗?”

    “要,可是要看他与我佛有没有缘。”

    “我想出家。”

    “你,你有家人吗?”

    “有。”

    “他们爱你吗?”

    “爱很爱很爱。”

    “罢了罢了,你六根未尽,这里不是你久留之地。”

    “你来这里已四天了,你的家人一定很着急,这点钱作为盘缠,明天回去吧。”

    “家里人不知道我来这里。”

    “为什么?”

    “因为当年户口上错了,上了卫校快一年被开除了,怕她们伤心绝望,不知不觉就来到这里。现在想通了,我想出家。”

    “不,你盛满激情的双眼告诉我,你是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这里不是你的归处。”

    “不,我觉得这里像世外桃源,我想在这里。”

    “你喜欢医学吗?”

    “治病救人是的志向。”

    “这样吧,你可以在这里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这是我师父当年留下的一本专治疑难杂症的医学书,你拿去研读吧!”

    两人又聊了许久,才知道原来当年老主持因为体弱多病,又得了肝病,家人就把我送到寺庙,在老主持经心医治下,他这个病入膏肓的无人要的弃儿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就这样他传承衣帛,从此就给随老人家识字念经,行医看病。老人百年归寿的时候,我也长大成人学得他老人家的真传,医好了不少病人,可是依然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却也失望而归。我一直都在研究,怎样才能战胜现在最尖锐的癌症而日夜操劳着,几十年来还是无果。老人说起自己的身世眼里闪着一点点明晃晃的东西,长寿也被他的身世感动了。

    “你找过你的家人吗?”

    “后来连年的战事,兵荒马乱,我凭记忆找回了老家,可是家人去不知去向。”

    “如果当年父亲不遗弃我,我就不会被老主持捡倒,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福兮祸兮,你懂得这个道理吧。所以你也不要为现在的得失而梗梗于怀。”

    经过老主持的点化,长寿变得开朗些了,除了给着老持上山采草药学中医练字,还帮着老尼洗菜作饭,挑水打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这位兄弟,你看到一个小孩子来到后院吗?”长寿伸了个懒腰。

    “没有啊!”

    “会去了哪里。”年轻的妈妈眼泪都要急出来了,边念叨边急匆匆离去了。

    难道是孩子从正殿跑甩了,看着妇人急得团团转,他不免想起含辛茹苦的母亲。记得自己小时同小朋友玩,伙同万跛子他们去他姨家。临到他姨家时,跛子说,去那么多小朋友,姨家住不了。从小就脸皮薄,自尊心强的长寿听了转身就跑。他依稀给着记忆原路返回,天色越来越晚,当太阳落下山,黑夜慢慢吞没大地的时候,他在就要到木场,也就是妈妈经常带他去赶场的三叉口迷失了方向,在走大路还是小路的时候偏差了,走上了一大路。天已黑得只能看到离自己一米远的东西。他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这时前面出现了一背背篓的大婶。

    长寿紧紧给着她走了约莫几百米,天更黑了,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他害怕极了。“我该怎么办,她会是坏人吗?他不停地在问自己。

    “请问大婶,到万家湾怎么走。”终于他鼓足勇气上前问道。

    “你要去哪里?”她不知是没听清还是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地名,诧异地鼓大眼睛瞧着眼前这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屁孩,“心想,黑里咕咚的,你一个小屁孩还在外而转悠。”

    长寿连说了三遍,大婶也不明白。长寿看出来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地名。

    “你去哪里。”

    “我回芳碑”。

    “天啦,我走错了。”母亲的老家就在那里离自己的家远着呢,他同母亲回去过,他还记得。

    “小朋友你是不是走错路了。“

    “嗯“。他使劲点了点头。

    “这个。”大婶想了片刻。“你家在哪里。”

    “我家在万家湾。”

    “我不知道这个地名,你能说出更有特征的地方吗?”

    “我们经常赶木场。”

    “哦我们离木场越来越远,这样我把你带回家,明天我把你送到木场,到时你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能,她使劲点了点头。不过我听娘说过,芳碑离开们家还很远。”

    “是啊!她抬头看了看天空,眼睛一亮“我在这里有一熟人,这样我让他明天送你回家,也免得你还要与我走那么远的夜路。”大婶把他送到一位大叔家,第二天,大叔就根据他的描述把他安全送到家里。当他跑进屋的时候母亲正在屋里抹眼泪,见到失踪一晚的长寿,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两人是抱头痛哭。

    “大概母亲已知道自己被学校开除正四处找他吧。”他再也坐不住了。

    “啊啊!”他大声对着山谷吼着,

    “啊啊”山谷对应同样地回答。

    “我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除了山的回应,什么声音也没有。

    “哇哇哇哇”

    “哇哇哇哇”从山谷里传来孩子的哭声。

    难道是小孩掉到山崖了?”

    哭声时强时弱在山谷里回荡,长寿在山腰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小孩,可哭声还是不断,他寻着声音猫着腰慢慢向荆棘林爬过去。

    哭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当他攀着藤萝来到半山腰一小男孩倒在荆棘中正在哭叫。

    “小弟弟,不要动哥哥来救你。”看到长寿,小家伙停止了哭泣,他企图站起起,可是藤萝却丝丝地向下滑,向悬崖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