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西游之运朝天下 > 第八章 拜天地,运朝终成
    布衣阁驻地,李世民和单飞聊了很久,李世民道:“单飞啊!还好有你,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士兵遗孀孩子,饥不果腹,和你说了这么多,朕突然有一个想法,如今大唐虽然国泰民安,但还是有很多我大唐管不到的地方,比如那些江湖门派,邪教之类的,律法对他们这类人来说,形同虚设,朕想要有一个组织,能够将这些门派统一,不久的将来,朕将要布武天下,全民皆可习武,民强则国强,百姓有一付强健的体魄,战时军队才有可用之兵。”

    单飞道:“陛下圣明,可以想想,若是统一以后,这些人对于陛下所说的天下布武,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有的或许战力不出众,但却是最好的传道受业者,是很好的教学人才啊。”

    李世民深有同感的点点头,他将来行文布武,需要的人才太多了,大唐虽然国泰民安十几年了,但文盲率高得吓人,百分之九十的文盲率,读书练武,只是在那些商贾门阀,达官显贵之类的上流阶层。普通的平民想要出头,不是很难,而是非常难,非常战争去当兵,但那是如同过独木桥一般,能熬到最后的,百不存一。李世民道:“朕想像的这个组织,将来能教化天下,有教无类,教人明是非,识善恶,知荣辱,晓廉耻,身忠义,懂礼法等等……”

    单飞在一旁听得眼冒金光,他可不只是一介武夫,自然知道这些东西要是实现了的话,不下于一次改朝换代。将会刷新很多人的世界观。单飞道:“听了陛下说的这些,单飞胜过读书几十年,奈何属下已老,无法再为陛下分忧了,”

    李世民道:“单飞啊,老骥伏枥,当志在千里,相信朕,总有一天,朕会尽量让那些伤残的士兵恢复完整。不知单飞可愿帮朕管理这个组织,”

    单飞听后严肃跪地道:“属下愿听差遣,唯死而已。不知这个组织怎么称呼。”“明教”李世民看着单飞严肃地说了两个字,接着道:“今后你主管明教事物,朕传你一部功法,你要好生修习,”李世民说完指间闪过一道光芒,融入到单飞的眉心,这便是意识传功,对自身的消耗挺大的,消耗的不是真元,而是精神力。李世民传给他的功法自然是出自武典。武典可是收罗了当时的天下武学,其中可修成天仙的功法都有上部,最高的可修成大罗金仙,只有区区五部,还是赢当时灭杀的大罗金仙得到的,赢政大罗金仙巅峰的修为,想要灭杀大罗金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到了那个层次,一般要是想逃的话,还是很容易逃掉的。

    李世民又和单飞聊了一些有关明教的纲要什么的,之后让其将以前布衣阁的事处理一下,前往长安,李世民则是和龙一先行回长安去了,出城后,李世民直接御剑带着龙一前往长安,在长安城外的一个无人荒野落下,落地后,李世民见龙一脸色有点苍白,还带有一点点的兴奋,他没想到,自己也会有翱翔于天地的一天。

    “是不是很惊讶,只要努力,你很快也会有这么一天的,上古一三皇五帝之后,圣人言帝王不可修仙,也是从那以后,仙凡差距越来越大,凡人渐渐的成为了仙人们解决因果的战场,先是封神,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天下死伤的生灵不计其数,而周一统天下之后,凡间再次成为各大教派拼比的地方,百家争鸣,引发的便是诸侯争霸,天下的战乱从不曾休停过,只是打累了,伤了,需要修养而已,养好伤后,在接着打,在仙的眼里,仙凡有别,凡人爱上仙叫犯罪,朕要打破这层不该存在的枷锁,神仙本是凡人做,凭什么成了仙,就忘了自己的过去,也不过也是一介凡夫,两人李世民说,龙一静静的听着,很快就进入长安,直接往皇宫而去”。

    李世民直接回到自己的寝宫,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什么事都放到明天再说,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心神不曾放松过,今晚他彻底的放下了,李世民沉沉的睡了过去,期间长孙皇后来看过他,他也不知道,长孙皇后现在屏风前,静静的看了李世民一会就离开了,没有让人打扰他。

    第二天,李世民醒来,便开始召集群臣在朝会大殿议事,大殿中,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群臣问道:“诸位爱卿,一个月前,朕交代了的事,不知进度如何了,”

    尉迟公出列道:“启禀皇上,化生寺于两日前已经完工,”

    李世民接着道:“那寻找有道的高僧一事何如,”

    徐茂公出列禀道:“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那消个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

    李世民道:“那即日起,便将到来的高僧安排到化生寺,诵经诵经念佛,着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众皆顿首谢恩而退。”

    李世民有道:“朕出巡之前着人修建的天地祭坛修建可完成了,”

    太子李承乾听后道:“回禀父皇,已经修建完工,只要泽一良辰吉日,便可开坛祭天地,”李世民听后高兴道:“很好,大家的努力朕都感同身受,相信大唐会在我等的努力下,国泰民安,蒸蒸日上,”群臣听后忙道不敢居功,可掩饰不了那份内心的喜悦,那是一种得到认可的喜悦。现在运朝玉玺和封神榜早已在他微服私访的一个月里炼制成了,天地祭坛也好了,现在就差一个良辰吉日,他的运朝便可成立了。

    李世民道:“徐爱卿,最近可有良辰吉日,”

    徐茂公出列道:“回禀皇上,三日后便是一个黄道吉日,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李世民听后高兴道:“很好,那么便三日后,群臣百官,禁卫军,和朕一起,在天地祭坛,祭拜天地,一起铸大唐不朽业。”

    次日,三位朝臣,聚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此人原是西方如来坐下弟子,名为金蝉子,因在佛祖讲法时走神打瞌睡,佛祖觉他心性不定,让他转生凡尘历劫,这已经是金蝉子第九世转世了,投胎落地就家逢巨变,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这边三位大臣在找有德行的高僧,而李世民却也忙得不可开交,他在布置阵法,他要给长安布置一个风水大阵,用九条龙脉布置一个九龙朝圣大阵,长安原本就有一条,而帝宫里居然有六条,这一个月内,他有跑去大唐在驹了两条大国之姿的龙脉,以九条可以立朝的大国之姿龙脉,布置一个九龙朝圣大阵,李世民将八条龙脉打入长安的地脉中,又调动了长安的那条,开始按照九龙朝圣阵的方式排列,当八条龙脉被打入地脉之后,长安的灵气突然间变得浓郁起来,空中的气运云海翻腾不已,李世民花了两天的时间,总算布置出了九龙朝圣阵,在阵成的那一刻,整个长安的地脉开始翻滚,长安的地势开始变得高突起来,越来越高,九条巨大的山脉仿佛将长安高高举起一般,还好李世民两日前便有安排,并没有多少人恐慌,布置好大阵后,李世民回道皇宫,此刻的他感觉到长安的灵气相比于之前,反了百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灵气将会越来越好。

    回道皇宫后,李世民又和一群大臣商讨了一下明天祭天地的事,安排好了诸般事宜,李世民便开始恢复自己的消耗。

    第二天,皇宫外,文武百官齐聚在皇宫外的广场上,李世民从皇宫走出来,看着广场上的人员,文武百官站在最前面,之后罗通的皇宫禁卫军,其后是薛仁贵所率领的一百万东征大军,在之后是秦叔宝尉迟恭所率领的一百万平叛大军,之后便是长安的民众,其中不凡有修仙这,两百五十万大军,成各大方阵站列着,场面庄重严肃,李世民走到广场,着龙一将御龙卫一分为二,成两排排列在两边,李世民道:“出发,”

    没有多余的言语,李世民在前,地面上一直铺道,两百多万人气势高昂的无声前进着,一刻钟后,李世民走到祭坛边,和身边的老宦官一起走上天地祭坛,然后静静的等着,宦官等了一会后,看了一下天空的太阳,随后手中拂尘一甩,李世民会意,翻手取出大定天玺和封神榜放于祭坛的玉桌上,对宦官张喜点点头。

    张喜高声道:“时辰道,”

    “跪天”

    李世民跪在蒲团上,双手张开,做了一个拜天大礼,

    张喜道:“一拜”

    “二拜”

    “三拜”

    随着张喜高喝,阎川恭敬的对天拜了三次。

    起

    李世民起身。

    一拜天,谢天所赐。二拜地,谢地所恩

    跪地

    张喜再度长啸李世民再度跪拜而下。双手张开,再度大礼

    拜

    再拜

    三拜

    张喜高喝着。

    起

    李世民起身。

    “礼毕”张喜高喝道。

    喝完,张喜恭敬的对着李世民一礼,缓缓退下高台。

    高台之上,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身着龙袍,俯瞰四方,渐渐的将大定天玺放在封神榜之上。右手压着御玺,严肃的看了一圈四方。缓缓开口。

    今日起,朕李世民,叩拜天地,得天地所赐,立国号唐,大唐皇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轰隆隆

    在李世民说出唐字之时,封神榜上,陡然一阵轰鸣,慢慢的凸浮出一个大大的唐字。

    李世民探手将大定天玺一拿。

    昂

    封神榜上,陡然一声冲天龙吟。

    一声咆哮之下,所有人看到,在封神榜上,陡然冲出一头浩大金龙,金龙有千丈之大,怒目狰狞,咆哮冲天。

    自李世民所在高台处,随着金龙冲天,一股磅礴大风冲天而上,大风冲天,轰然将天空所有云彩吹散。

    金龙飞上高空,周身环绕着磅礴的气运。

    一摆龙身,浮在一个高度,大量气运缓缓平铺而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气运云海。

    气运云海之上,气运金龙陡然一扭身子,再度一声仰天长吟。

    昂

    龙吟绵长,贯穿天地,直上九霄,这一刻,百万大军耳中,尽是龙吟欢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