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一百七十二回 说宫变金柳传险报 躲叛军宏正出京城
    文渊阁另有官吏在,宏正突然把李贤拉开就往承天门走。

    李贤的手被拽疼了,喊道:“道长何意,这可是在皇城里,玩笑开不得。”

    宏正看离开文渊阁远了,也好和李贤说话了,这才压低了声音,用威胁的口气说道:“你以为皇宫里就不能劫持你了吗?”

    李贤听了这话,又觉得被宏正卡住了的手腕子的确有些力道,脸色也变得迷恐了,他提了一口气刚要喊,宏正急忙止住道:“且慢,且慢。”

    “怎么?”李贤见宏正表情有了变化,问道:“道长这是何意?”

    “如果我真的要了你的命,你说我能得手吗?”

    李贤从容地说:“这当然,皇上面前,那几个有功夫的也没把道长如何,本官知道道长一定厉害。”

    宏正道:“假如你是皇上,我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曹钦,那将如何。”

    “假如?那将如何?”李贤被宏正的话弄糊涂了。

    “大人不必送了,贫道就此告辞。”宏正的话,放开了声音,也放开了李贤的手。不等李贤再问,宏正转身向宫门走去。顺着宏正走去的方向,李贤看见了宫门下正在列队的禁军,猛然醒悟,急忙喊道:“道长,迫在眉睫吗?”

    “就在今晚。”

    李贤急忙回头喊来一个官吏,吩咐了几句,便急匆匆向文渊阁走去。

    宏正一行被那官吏送出了宫门。

    宏正回到白云观。小屋里,云方道长早就等不及了,问道:“道兄,恭贺你了。你觐见了皇上,英宗怎么说?”

    宏正脸色阴沉,眉头紧皱,叹口气道:“就算见到了,但什么结果也没有。”

    宏正把觐见皇上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三旺听了,没好气地说道:“如此下去,我看朝廷完了,怪不得闹叛党呢。”

    宏正听三旺这么说,脸色也变了,刚要训斥,老道长用手一抿三旺,带着表情说:“你小声点儿。”

    三旺也觉得自己的话过了,不自然地一笑。云方又说:“历朝历代的君王皆如此,英明者可以改朝换代,昏庸者可以丢掉江山。朝廷的事,只能顺其自然,出家人也不能管,也别想管。不过我看,你们这一去,如果英宗听进去一分,也算有得。”

    宏正道:“李贤也说有效果。我却不觉得。”

    “你是身在其中,怎么能识庐山真面目,但是我不看皇上,现在看你的印堂,就比早晨发暗了许多,似乎眼前有些坎坷。”

    三旺扭头也看了一眼宏正,摇了摇头道:“我怎么看不出来?”

    “你师傅早晨走时,还不是这般面色,现在的印堂发暗,只能说明是觐见皇上带来的。”

    三旺莫名其妙地问道:“那这一见,是不是见坏了?”

    “好有好来,坏有坏去。事到临头,从容面对就是了。”

    宏正进皇宫,本来挺顺利,能见到皇上也是意外,可是皇上的漫不经心,让他憋了一肚子的不顺,他没有在意老道长的话,只是顺着说:“肯定不能顺利了。”

    三旺问道:“师傅,李贤说的话,我听着都是顺利的话,还说皇上能理政呢,我还看你掐了指头,也说行。不说皇宫里的事不能算吗,怎么这回你能算皇上了呢?”

    宏正道:“我哪里能算皇上啊,我算我见了皇上的功德有几分。”

    三旺听了,还是不明白。云方笑道:“你师父说的对,你师父自己的功德一分着落也没有,说明皇上半句也没听进去。”

    听了云方道长的话,三旺这才恍然大悟,笑道:“那要是有了十分的功德,就是皇上全都听进去了呗?”

    似睡非睡的太小儿半天没吱声,听了三旺的话,没头没脑地冒出来一句:“你又想好事儿了。”

    老道长看了看太小儿,脸上露出了好笑,他转移了话题,说道:“我没想到你们能这么快就见到了英宗,这很意外,英宗对道家还知道一点,他也受益于道家,待人还算温和,所以给你留下了一个宽容。你们平安无事就好,天色不早了,太小儿又该做梦了,你好好睡一觉,明天也许什么都明白了。”

    三旺道:“我们这几天,也是给老道长添麻烦了,您也早点歇息了吧。”

    “说哪里话来,三教有和谐的未来,你师傅是全能的使者,你也有一份功德。我倾白云观之所有,也要助你们一臂之力。”

    宏正心事重重,直到大家都睡去了,他还在想着皇宫里的事。今天见了皇上,西洋南洋的开通海路,皇上听不进;汉丽宝公主也是人去情断,没有了结局;把儒教广播海外,皇上也没有兴趣儿;山东的教乱需要三教的和谐,皇上不往心里去;老水兵洪一猛的孙女金柳,也有了不能挽回的结果;又想到老督军鞠躬尽瘁,终身追求的大事,也没有得到皇上的一点儿回应。宏正想到这些,心如刀搅,难道我来这一趟京城,竟然一事无成么?还有一个希望,就是皇上对自己说的修仙之事,这是皇上唯一感兴趣的,如果皇上再有召见,如何进言才能说服皇上?

    宏正一夜没睡,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才合上了眼睛。懵懵懂懂做了一梦。见眼前一座黄金塔,他拱手刚要行大礼膜拜,忽然塔色褪去,昏暗无光,似斜欲倾,向这边压来,宏正急忙转身一跳,却是躺在床上翻了个身。

    他看看天色已经大亮了,只好起身,却觉得眼皮沉重,心也突突地空跳了几下。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忽然想起昨晚老道长说过自己印堂发暗,难道有什么凶险之事吗?他心里想,两手已经掐住指节,算了起来。

    宏正从容中手板日月,淡定里眼看乾坤。这一算:却看出黑云压顶,也扳出了自己身在险境。

    “难道梦中的黄金塔,便是自上而下的凶险么?难道朝廷里的不测,也要牵扯到自己么?他已经算到了曹钦的谋反,可是能牵扯到自己,这是从何说起,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忽听皇宫方向有异样的声音。他这才感到时辰已经到了寅时。

    “现在是特别时期,皇宫里也不可能有早朝。”

    宏正自言自语,转念一想:昨天在文渊阁和李贤话别时说的话是不是应验了?他急匆匆走出了房门。

    看师傅出去了,三旺和往日一样,提起了水罐要去打水。

    躺在床边的太小儿,忽然伸出手来,抓住了三旺的衣襟,又一骨碌爬了起来,用惊异的眼神看着三旺,扬起了小手,说道:“又有杀人了。”

    三旺知道太小儿的本事,问道:“你又做梦了吧?这回你又把谁梦出来了,和咱们有关系吗?”

    “呃。”太小儿仍没有睡醒。

    原来,太小儿一夜酣睡,困意未解,到了早晨天亮的时候,耳边忽然想起来一阵叫喊声。

    “李贤在那,抓住他!”两个军兵手持刀剑,直奔一官人,那官人扭头向太小儿这边看来,太小儿认出了他就是昨天吓唬自己的李贤。再看那两个军兵,前面的,正是昨天从武英殿里出来,嘴里嘟囔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那个人,他们挥舞着刀剑,一扭头,也看见了太小儿,便直奔太小儿而来,太小儿吓得转身就跑。太小儿跑起来,胳膊也摆了起来,正一把拉住了三旺的衣襟,逃出了梦境。

    太小儿来不及和三旺说,问道:“师父呢?我和师父说。”

    三旺道:“师父刚刚出去了,我也不知他到哪儿去了,我先去打水,回来和你说话。”

    太小儿揉了揉眼睛,也走出了房门,四下里看,不见师父踪影。

    太小儿找师父,来到了山门内,见云方道长在打太极。

    云方也和往常一样,在山门前走几路拳脚,看太小儿来了,便迎住了太小儿。

    “太小儿,你怎么跑到这儿来啦,你师父刚刚回去了,你怎么没看见他,快回去,你不在房里,他一定在找你呢。”

    老道长还有话要说,一个小道士从山门外跑进来,老远就冲云方喊:“师傅!李贤被曹钦抓起来了,曹钦把皇宫给围住了。还来了几个军兵,说咱们观里有李贤的人,要找那两个带小孩子的人呢。”

    “来这儿抓人?”云方道长扭头向太小儿看来。

    太小儿一听,来不及和老道长打招呼,也没听见老道长喊了他,转身就往回跑。

    原来,半夜里,皇宫被叛军包围了。领头的就是太小儿昨天在武英殿门前见到的那个曹钦。曹钦是朝中武将,挂职都督同知,因拥兵自重,被皇上怀疑。皇上刚刚杀了一个石彪,现在又召见他,他见了英宗,遭到了训诫,察觉到了英宗的戒心,预感到了自己的末路就在眼前。他想到了下一个石彪一定就是自己。他找到了在皇宫里的干爹,说道:“皇上对我们下手,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曹钦的干爹叫曹吉祥,是皇宫里的太监,听了曹钦的话,说道:“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咱们立即起事。”父子俩约定好了,当夜,由曹钦领兵冲入皇宫,曹吉祥在宫内打开宫门接应。

    曹钦离开了皇宫后,回去便召集属下合谋议定次日天明前起事。寅时天明,曹钦已经控制了长安街,拥兵闯进了皇城,杀死了禁卫军的总领,包围了皇宫内城。赶赴东朝房上朝的大臣们,一听说是叛兵造反,一哄而散,各自奔逃。李贤守在东朝房,忽听皇城内喊声四起,知道宏正说的事,果然应验了,他虽然已经把宏正的话告诉了禁军,不想还是没挡住曹钦的军队。他想要通知上朝的官员,再集结军兵策应,可是没有人来。他只好出了房门,不想,被守在门外的曹钦抓住。

    云方道长看太小儿跑了,山门外也有了动静,来人果然是一队军兵。

    老道长看来人气势汹汹,上前阻止。

    一个军兵的小头目喊道:“曹大人有令,与李贤有关的人,一个也不能放过。想你这道观也有李贤的人,道长该把人交出来吧。”

    老道长想阻止拖延军兵的行动,可是军兵就在当面要人。他刚要推说不知道,却见三旺端着满水的瓦罐,正往寝房走,被军兵一把拽住道:“就是他。”老道长急忙上前拦住道:“你们弄错了,这是我观中的侍役。”

    “那他怎么会出现在皇宫里呢?”

    三旺一听这话,顿时心里没了底气,手中的瓦罐也做好了应急掷出的准备。却见云方微微一笑,坦然地说道:“侍役也经常为来客引路,陪同来客办事的。昨天是有一个皇上请来的道人进宫的,他陪同去了,当然也在其中,”

    “那道人呢?”

    “觐见皇上的道人,昨晚没回来。是不是留在宫中了,你们应该比我清楚。你们到这来抓人,真是空跑一趟了。”

    “既然他是侍役,有了差错,便问你们白云观要人,走!搜一搜。”

    军兵撒开了队形,往观内走去,三旺心里也慌乱了起来,他凑到云方道长身边问道:“怎么办?”老道长看了看宏正住的居舍,也去了三个军兵,沉着地说道:“只怕你师傅躲不过,你也只有独自逃脱了。”

    “这不行,我不能连累你们,不能连累白云观。他们能抓住师傅,我就能把师傅抢出来。然后远走高飞。”

    你也不必太悲观,如果你师傅躲过了,你就说是我的人,他们也不能对你如何。”

    三旺不能回房,更不能轻举妄动,只好留在云方道长身边。

    皇宫里的事,完全在宏正的预料之中。他找到了云方道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回房时不见了太小儿,三旺也没回来。

    宏正心中又是一阵慌乱。忽见太小儿从外面跑了回来。

    “你干什么去了?”宏正劈头就问。

    太小儿没有回应,他进了屋,回头看了一眼门外,又关上了门,这才压低声音地喊道:“师父,来人啦,是军兵,要抓咱们的,怎么办?”

    宏正从窗户往外一看,来了三个军兵,正朝这边走来,太小儿急急地问道:“师父,他们来了,咱们出不去了,这屋里,我能藏,你呢?”

    宏正眼看军兵就要到门前了,把太小儿按在门里的小凳子上说:“你坐住了,静心想咱的门窗是一堵墙。”太小儿在山里,就常常和师父一起做这种游戏,宏正说完,太小儿的意念也成形了,宏正将两手一托,一道法术,已经把门窗给封住了。

    “咦?奇怪,”外面军兵喊道,“刚才看这是个小屋,怎么是一堵墙呢。”

    又一个说:“我也看花眼了,赶紧往前搜吧,你看也看不出个门来。”

    云方老道长跟着三个军兵,走过了宏正的小屋,却没有进去,心中大为疑惑。嘀咕道:“这是怎么回事?”

    三旺也发现了,问道:“大师,那小屋怎么会变成了一堵大墙呢?”

    老道长突然笑道:“嗨呀,我明白了。”

    “怎么回事?”

    “你师傅原来也有这一手,他略施小计,用了障眼迷魂的法术。”

    “大师,何谓障眼迷魂的法术?”

    “你听说过鬼打墙么?就是此理。”

    三旺一听,惊喜道:“这不神了吗?如果用这方法进了皇宫里,不是也没人看出来吗?”

    “那可不行,这法术只能显效一时。”

    三旺再看,果然,那军兵走过去了,居舍便显出了原形,也有门,也有窗。

    太小儿入静,耳听门外的军兵走了,身后忽然有了动静。

    “后面来人了。”太小儿话音未落,一个女孩儿的声音在屋里响起。

    “别出声,是我。”

    “大姐姐?金柳大姐姐来了。”

    “军兵走了。”金柳穿墙而入,进了小屋就说,“他们往道观后面去了。”

    金柳还没站稳,又急切地说:“曹钦谋反了,他们到处抓人,你们昨天的见面,也被他们记下来,要来抓你们。”

    宏正道:“看来咱们不能呆在这了,必须快些脱身。免得连累了白云观。”

    金柳道:“你们还是想想自己吧。”

    宏正又问道:“李大人有危险吗?”

    金柳道:“刚才他被抓了。曹钦让李贤立即草一道疏章进呈皇上,不知要干什么,李贤正拖延时间呢,要不李贤现在也会被杀了。”

    宏正紧皱眉头,低头沉思。

    太小儿扬起小手稚声稚气地说:“大姐姐,谢谢你了。”

    “谢我什么?”

    “我和师傅来这儿,就是救你,可是没能救了你,现在叫你把我们给救了。”

    “哎呀小弟弟,这算不上救啊,我只是来通风报信的。你们是我爷爷的人,你们安全了,我也就对得起我爷爷了。你们还是快拿个主意吧。”

    太小儿扭头问师傅怎么办,宏正意识到了皇宫里一定会越来越恐怖,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了。他拿定了主意,说道:“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现在,李贤这条徐有贞推举的捷径断了,皇上也都不能保命,我们更不能在京城待下去了。痴心再见皇上,就是自投罗网了。就是皇上安然无恙,这叛乱之事当头,谁还能顾及咱们的事。咱们不能再报幻想了,现在就走。”

    金柳道:“我来时,他们包围了白云观,你们现在就离开白云观,趁他们还在搜人,你们从西面出去,进草密处,躲过他们的眼睛就行了。”

    宏正说:“谢谢你了。我们还要回西域,我们走了以后,你有什么需求,找这观里的云方道长,我和他说好了。帮你转世。”

    “谢谢道长这样关照我,我也走了。”金柳话音未落,灵影已经穿墙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