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一百四十六回 三圣祖升天见玉帝 巨灵神领命查异仙
    宏正银杏树下说善缘,三教堂里的三位圣祖自有一番议论。末了,三圣贤起身,一同离开了三教堂。三道灵光青云直上,灵音啸动,传入天庭。

    三位圣祖来到了灵霄宝殿,见紫微大帝也在等待玉帝召见。寒暄过后,佛祖问紫微大帝,有何事要见玉帝。

    紫微大帝道:“佛教开疆扩域,指向天宇,而我东土天域,北疆尚无域界。只因奉御旨,为天域开疆拓界,到了月霜山,山高峡险,无神将可用,无天兵可派。今日又有魔禽来扰天宫,玉帝震怒,召见本官。”

    佛祖道:“玉帝天界,如今已经是三教共天了,月霜山高指蟾宫,甚是高远,无兵可驻,无将可守,果然是天庭的疏漏。若需帮忙,佛天可择高佛前往相助。”

    “多谢佛祖,玉帝似乎有所打算。”

    老子道:“玉帝打算也是有道家的人选。只是所议之人各有其位,待选之神也尚未升仙。还需时日。”

    紫微大帝道:“既然道祖知情,我也不必心急了。你们三位圣祖,为何而来?”

    孔子说:“道家有能人从西域归来,刚刚在三教堂纵论三教和谐,立意高远。故此,我等特来向玉帝禀报。”

    “你们三教祖因此同来见玉帝,这道人堪比前朝的唐僧么?”

    老子说:“我道家宏正,求真去西域,探道走西洋,今远渡重洋归来,释解了佛教共大明各教之融合与未来。其实佛教和儒教,皆仁善同理,合民心,促国势。三教能共容,诸教皆功不可没。”

    佛祖说:“道祖谦虚了。天行有道也是以人为本。三教未来也要源于人间。中国和谐,功在儒经能普度人心,比佛教更容易被接受。”

    孔子说:“宏正之见解果然独到,他身为道人,竟然也把儒经带到了西域,虽然没有郑和当年的轰轰烈烈,可是在大明以外的地方也埋下了仁善的种子。道家的辩证思维,实事说是,且心胸宽广,容仙容儒容佛教,所以能成为中国安定和谐,繁盛向好的积极引领者。佛教来中国,能使民安,能促国泰,带来的是善,是和谐。”

    佛祖道:“佛教落足东土后,最初与各教也有过纷争。不仅仅是道家和儒家,还有天地间众门众派的仙教。早年,我和玉帝探讨过佛教在大明的未来,现在更有水到渠成之意。如今,我佛门能立足大明,得益于儒教和道家的宽容。道家的宏正道长,引用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佛教能来中国落脚,也是看好中国才来的。”

    老子说:“佛祖说对了。佛教来了以后,与众教有过相争。而其结果是平抑了邪魔恶势,让玉帝的天下更加祥和了,而来天堂的归人也越来越多了。紫薇大帝说开拓天域,果然很有必要,不开拓便无以应对了。”

    佛祖道:“还有南洋西洋的佛子,也向往这里的天域。这里的天堂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宏正独走西域,走遍南洋,也有引领佛教之功。如此未来,北极扩域应天应地,北极该热闹,将来南极也要扩域呢。”

    诸尊说的正兴,殿门顿开。玉帝召见。

    凌霄殿上,三教圣祖见过玉帝,把宏正引佛东来,力促三教和谐的三教堂谏意说与玉帝。

    玉帝听了欣然道:“佛教普度众生,也可规范仙教各派,佛能让中国和谐了,道家引连天地,儒教能安民心正天下,此天地和谐,也是三教相辅相成之功。”玉帝转向老子说:“这宏正就是你说的高人么?”

    “正是,刚才还在三教堂,现在也在定林寺里传经布道呢。”

    玉帝低头看下界,浮来山远影近收,一副景象,显在了玉帝面前。见宏正果然在银杏树下启悟民智,教化众生。

    玉帝收回灵光,犹豫了一下,转向紫微大帝说:“既然如此,月霜山之事,容后再议。”

    玉帝与三位圣贤说话,大殿里透进来一道微弱的纤光,绕过了画柱,盘上了雕梁,隐在了画点中。玉帝似有异感,神色也阴沉了,着巨灵神巡查,看是何异物进了大殿。佛祖也看见了异影,他急忙起身道:“既然天庭有事,我等议题已决,就此退下。”道祖和儒祖也附和告退了。

    三位圣贤出了大殿。佛祖回头看那纤影,已经不见了。他知道这是太小儿的灵影。

    原来,宏正在银杏树下与和尚说三教和谐,看见的一道神光,正是玉帝在天宫里俯看下界,投向银杏树的视线光迹。太小儿要寻神光来历,腾身跟踪而来,没想到此一行走入了天庭。

    太小儿穿透了重重白云,闯入了一片祥雾,不知身落何处,正往前走,雾气渐开,眼前忽然现出了一道红墙深院,再往里看,是一片金灿灿楼台亭阁。太小儿心想:这人家这么大,一定太有钱了,我可别惹他们。想到这,身形团缩,脚下止步,可心里仍被那奇异景象诱惑,他略一迟疑,纵灵耳循那神光向深宫密院听去。太小儿灵耳,一念相连,纤光续去,不知落在何处,便停住了前进。

    太小儿心沉耳静,却听得了三教堂里曾经听到的声音。“这是佛祖爷爷。”太小儿心里念叨着。觉得是个厅堂大大的地方,他灵耳无着,循颤动的回音,绕画柱,附雕梁,觉得安稳了,这才又往厅堂里听去。

    三圣正共议三教,玉帝突然把巨灵神叫来,说宝殿里有异灵,着他查看大胆窜入天庭的是何灵仙。巨灵神口称遵御旨,领命退下。

    玉帝的话,太小儿听的明白,吓了一跳。原来这是老太爷的宫殿,他哪里还有闲心再听,收灵影缩魂形,那灵耳闪着纤光,翻着跟头,飘飘滚滚,出了宫阁,过了高墙来。太小儿收了灵耳,倒身坠下云头,一头扎向浮来山。

    宝殿里,巨灵神和勘验官,举着探灵镜,查看画柱,验明雕梁,果然有过灵的痕迹。他眉头不展,来问三位圣人。

    三位圣祖外厅待候,并没有离开。佛祖知道,按天庭的律条,私闯天庭神,误入内宫仙,便是天狱坐穿的罪责。刚才在殿上,佛祖把宏正的功绩说过了,也正要提到了太小儿与佛教的缘分,不想太小儿莽撞跟来,闯到了玉帝帐下,此罪恐怕谁都难保太小儿了。可是太小儿还是个婴童,不该受到追诛。佛祖也是满心地想为太小儿开脱,化解此事,刚要说话,却见道祖微微欠身,表情拘谨。佛祖心想:太小儿是道祖的人,道祖也坐不住了,看你如何出手相救,佛祖暗暗地等待道祖进言。

    道祖果然是要说话,他知道道家童子不少,可是能灵高及天者,却是屈指难数。现在要说动玉帝,虽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一个懵懂小儿能青云直上,实属难得,仅此也能打动玉帝的心。他把头抬起,转回了身,脚下尚未迈步,忽听儒祖身后扑棱棱的声音传来,再看孔子身后的雕梁上有画的喜鹊,渐渐地凸起身形,彩画成真形,翘起了脖颈,摆动着翅膀,飞了起来。

    “又来了!又来了!”勘验官摇动探灵镜,对着喜鹊喊到。

    那喜鹊绕梁三周,直奔孔子,稳稳地落入他的掌中。孔子微笑着来到巨灵神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你那梁上报喜鸟,本是我儒家吉祥物,画影雕形,是喜鹊的,只要我在,便有灵性,这梁上的喜鹊也感应了,想必就是刚才的误会了。孔子一语双关,巨灵神只顾寻得异灵,听了孔圣人之言,禁不住笑道:“这就对了,我看灵异之物,从来不走眼,今天却没有寻得根由来,原来是圣祖有灵通喜鹊之故,见识了,见识了。”

    道祖看孔子巧言化解了危机,长出了一口气。佛祖也暗暗称妙,不露声色。巨灵神回禀玉帝复命去了。

    太小儿眨眼间回到了浮来山下。他知道闯祸了,不敢声张,抬头一看,师傅还在跟和尚们说话,周围也安静,这才安下心来。他回想刚才的事,心里打起了小鼓。“那是天庭,我上了天庭了,可,可别真的是老天爷。”太小儿心存侥幸,可是越想越觉得那金碧辉煌的景象,不是一般去处,能听到玉帝的发号施令,肯定不是自己耳朵的幻觉。他回想这一路去来,耳中有惊恐,眼里也只有逃跑时不及看的掠影。太小儿不敢吱声,过了一会儿,天上毫无动静,他心境略有了平和,又想起了天上看到的景象,红墙漂在金霞里,金殿衬在明雾中。“那里面一定好看。”太小儿想到这,心中反有了懊悔。我怎么没到里面看看那好看的景致。

    “别动!”

    太小儿身后一声喝喊,把太小儿惊了一跳,却觉得是三旺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几个和尚也来凑热闹。一个毛手毛脚的憨和尚,见了太小儿好奇,要伸手来摸。被三旺一把抓住。挡在了圈儿外。

    三旺看太小儿有了动静,低下头来问太小儿:“你是不是去看了,看的怎么样?”

    太小儿神色慌张,气也没有喘匀,来不及回答三旺,只应了一声说:“没事,听师父说。”三旺以为刚才那个憨和尚真把太小儿给吓着了,心中火起,他要与憨和尚理论,回头再看,几个和尚已经围向了宏正。憨和尚转到了宏正对面,双手合在胸前,对宏正说道:“在下悦山,初入定林寺,也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要问。”

    不等宏正应话,悦山又接着说:“这浮来山也有佛家的说法,说佛来峰就是观音菩萨从南海搬来的,并点一寺院,就是这定林寺。这是真的吗?观音菩萨能如此厉害吗?”

    贾方舟抢过话头说:“还有人说是八仙所为呢。说八仙云游到此,移来一座蓬莱仙山,便是这浮来山了,这你没听说吗?”

    “听说了,我就是要刨根问底儿,想知道哪一个是真的,听一听道家师傅如何说。”

    三旺本来要冲憨和尚发火儿,听他问出这话来,没好气儿地说:“你们和尚里面也有刺儿头,不好好念经,想用刁钻话来难住我师傅吗?”

    宏正从悦山的眼神里,也看出了来者不善。他拦住了三旺,对悦山说:“你们寺院里也有高僧念经,也有能师讲课,还有解不开的难题吗?”

    “能人高僧面前,当然没有什么难题,只是仁者智者,各论不一。”

    浮来山的来历,宏正也只是接触到了贾家以后才知道的,他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说:“自然天地,各循其道,不是神力所能及的。多少万年的事情,怎么能和几千年的神仙相互联系呢?这种没有根据的事,冠在佛的头上,岂不是歪曲了佛家,让观音菩萨都无地自容了。这不是实事说是。你们和尚崇拜佛教,但是佛教让你们应该争明白的不是这个吧?”

    悦山问道:“那八仙移山也不是真的了?”

    宏正说:“人们有美好的传说,反应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传说是可变的,这愿望才是真的。几百年前的佛教没有现在这样发达,道家得势了,许多传说就把好处都说在了道家的名下。一旦佛教起来了,就把什么好故事都冠在佛家的头上。有些故事在天上是有可能的,可是在明物质的自然界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传说和故事,也都要循天道而行。如果既不明白,又一定要把跨界的事连在一处,那就是迷信。神仙之所以成为神仙,就是因为他们最懂得不能背离天道。”

    三旺可抓住了说悦山的机会,恶狠狠地说道:“你还是个僧人呢,信这些神移山仙填海,没有边际的故事,真是迷信的庸人。”悦山看了一眼三旺,努了努嘴,刚要说话,宏正把话接了过去。

    “如果这些神仙菩萨那么厉害,为什么要为自己站稳脚跟那么拼力?”

    维和插来一句道:“道长说的是。现在看寺庙道观都在,安安稳稳的,谁去想开创时的艰难,就连现在还有佛家与道家的争执,儒家也参与其中呢。”

    “你这话说的对。僧人和道人也要靠艰难开拓。这三教堂里,你们应该了解孔子和老子,佛家来中国,实事说是,并没有固执己愿,经历了多少艰辛,历经验证,也在不断改变佛教自己,这才是光明磊落的姿态。”

    悦山说:“贫僧来投佛门时间不长,道长说佛家光明磊落,贫僧不敢苟同。比如佛家不杀生,可是恶人不除,对被害者就是见死不救。如此何来的善念?不杀恶人也是善念,那佛教岂不是恶人的佛教了么?”

    太小儿也听明白了,对三旺说:“这贫僧是哪边儿的人,怎么说自己啊?”三旺也提了一口气,冲悦山喊道:“你这厮是何心肠,如何自毁本教?莫不是心怀二意吧?”

    “我是不甚理解。”

    宏正说:“佛家也有杀恶人者,其身份依然还在佛家,这就是佛,所谓下地狱,舍我其谁也,一样也是真佛。”

    悦山道:“道长说的对。如此说来,地藏王在地狱,就不难理解了。”

    宏正道:“你这理解又偏颇了。”

    “他就是个偏颇人。”三旺还是没好气儿地说:

    悦山也憨声憨气地说:“你怎么不说我是偏颇僧啊?偏颇僧念偏颇经,我的问题还多着呢,你一个大兵答不上来。”

    三旺听悦山叫号的话,也来了牛劲儿,“你小看我,我也是鬼魂堆里走过来的,杀不杀恶人都是小问题,就是有鬼怪妖魔之事,你也可尽管说来。”

    悦山笑道:“你这大兵,欺我偏颇僧不会念正经吗?且不说普度众生有恶人也在列,也不提儒家仁善也有争夺之说……”

    “这都不是问题。”三旺满不在乎地说。

    “别急,”悦山说,“这两个问题是且不说,也不提。我要问,你要答的是,给死者超度亡灵,有何意义?”

    “这有何难。”三旺嘴里说,眼睛却看向了太小儿。太小儿知道三旺说不上来了,把小手遮了脸,指缝间看着三旺。三旺看太小儿不接声了,眼珠一转,笑道:“看看,我这小师弟也想说话了。他就能回答你的问题,用不着我说话。”

    三旺话音未落,一个和尚跑过来喊道:“各位师傅,住处已经备好了,可以休息了。”

    维和请宏正入僧房歇息,贾家三兄弟也说先住下再说,三旺被解围了,抱起太小儿先随来僧走进了寺院侧殿的僧房。

    贾家三兄弟看宏正过夜安排的妥当了,这才告辞,离开了浮来山。

    宏正留宿,一夜无话。

    第二天,宏正早起,寺院里还没有人声,三个人已经走在下山的路上了。

    三旺正走着,忽听后面有声音,回头一看,两个和尚尾随而来,其中一个就是偏颇僧悦山。

    “你们追来何意,难道又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师傅吗?”

    悦山说:“问了你也答不上来,不问了。我们这么早出山,是去莒县城,给一户人家做法事,正好与你们同行。你说我们有问题要问,这还真是个好机会。”

    三旺打岔问:“只你们两个去吗?”

    “昨天已经有三个去了。要不你们怎么有空铺住呢。”

    宏正问道:“你们常有此事打理么?”

    “是,百姓有,当官的也有。有求子求财的,有求福求寿的,当官的求官运,今天这是办丧事的。这周边只要有事,我们便有求必应。”

    三旺问道:“你们应了他们,他们也不一定就心想事成吧?”

    悦山道:“那是,有的心怀异愿,我们也不能明说明劝,叫他们修得正道,还要说的隐含些。今天这家办丧事,只求超度亡灵升上天国。”

    宏正道:“现在的人们,自己不努力,不吃苦,不知道修炼自身,到了最后,想靠僧人说句话,就能上天,哪有这等好事?”

    三旺也说:“这样的问题太简单了,你们怎么也满足他们。人活着的时候有许多好机会,为什么不去修得正道而得事成之功,偏要贪图安逸,求神仙把所有的好事都送上门来。这等心想事成之事,反倒放纵了这些人的欲望,更坑害了这些人。”

    三旺的话,悦山又不爱听了,忽然说道:“怎么回事,你说我们有问题要问,如何这一路都是你问我了?”

    “哎,偏颇和尚,你真够偏颇的,这也没有几个问题,你却说问了一路?”

    “你看太阳都升起来了,前面莒县城也在眼前了。这不就是一路吗?”

    三旺和悦山说说闹闹,走上了城里的大街。前面街边一户人家,大门外已经挤满了人,宏正看见有灵幡立在大门两边,知道这就是办丧事的那户人家。

    太小儿眼尖,一眼看见了枣核脸大个儿。

    “是他们。你们怎么给他们超度啊。”太小儿冲着悦山喊。

    三旺也看明白了。说道:“原来办丧事的,就是林中那个遭报应的胖少爷。”

    宏正说:“咱们也停下来歇歇脚,再看看他们如何举丧。”

    三旺对悦山说:“你们这些和尚,给他们超度,这不是普度众生,是放纵妖魔。”

    悦山没有停步,也不回应三旺,和宏正招呼道:“我们超度亡灵,走过场而已,我们过去了。”

    三旺喊道:“你昨天要问的问题,现在你自己就回答了。”

    悦山回头只一笑,没有回应三旺,向那人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