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一百三十九回 祭童应邀走龙宫 龙王昭言正庙名
    龙王果然有话说。

    “你们从杭州进了运河,我就知道了。我对你们到骆马湖来,甚是关注。今天,我帮了宿迁的帮运总把拽了沉船,清了河道,不想你们给了他指点。帮总回去就焚了香,谢了我,我这才生出了一个灵感。本王有一个困惑,只有你帮忙,最为恰当。你们走到这,就要离开运河奔东去了。我这才赶来请小仙的。”

    太小儿道:“我是个贫道童,不是小仙。先请大王恕罪。贫道童没有大王厉害,能不能帮大王,我也不知道啊。”

    龙王听了,“哼哧”地一笑,“你这小婴知礼有仪,果然非同凡例。你们进京城能来走运河,就是对本王的看重和尊敬,更是对我运河添光加彩。可是这里的人们,对运河的无知,对我毁誉,实在让我太伤心了。”

    “怎么回事,什么叫大王这么这么不高兴啊?”

    青龙说:“本王司职运河,保佑运河两岸的所有生灵。可是许多人都对我有误会,比如夏天多雨,洪水泛滥,毁了桥梁,冲了房屋,淹了农田,也夺走了无数生命。这样的破坏,是天地自有的,不是我的过错。可是人们把这一切都归咎于我,说是我的发怒,便有灾祸。人们惧怕我,寻找童男童女来祭拜,请求我不要制造水患。还有大旱之年,也来求雨。如此弄得人心惶惶,这岂不是污了本王的名声。谁人不知那水发之源,乃是从天而来,更是自然之道,就是老天爷也不能改变的,拿你们道家的话说,那是天道。可是有些人就是颠倒黑白,还说的天花乱坠,百姓们还都相信他们,真气煞本王也。”

    “那你把我弄来有什么用,我也不能帮你啊。”

    “别急,你且听我说来。”龙王道,“永乐年间,人们在南旺修建了分水龙王庙,我在此地也有了行宫,也受人香火。可是有人虔诚膜拜,又生出了用儿童祭俸本王的事端来。本王也请过佛家人,也找过道人,更拜过当地的神主,他们做了法,可是都是过场一时,俗套依旧。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一个启发,至少能在一个问题上纠正视听。故此便来烦扰了小婴仙的梦境,请小婴仙帮帮本王,不知小婴仙意下如何?”

    “那,那我也不是小婴仙,我是个贫道童,如何,如何帮你啊?”

    “你能去我龙宫走一趟,略展身姿便可,招摇而过就行。”

    “那不行,我师傅走远了,我一会儿回来找不到他了怎么办啊?”

    青龙笑道:“这骆马湖是我驻足的地方,这你应该知道。鹰翱翔天空,有落脚的山崖,雁迁徙南北,有憩息的水泊。我停歇的水湾有很多,这骆马湖就是一个,也是我南巡的行宫。在你眼里这湖挺大,我们一去一回,你师傅也走不出这骆马湖。再说,你们走了一趟运河,到了骆马湖,知道有河神,却不来看看河神的龙宫,你不认为这是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吗?你能走一遭,能为本王斧正视听,如此帮了本王,更是你自己修行的好机会,如此功德,你不修来,机会便不再来。”

    青龙大王的话,让太小儿动了心,问道:“我还是没明白,我怎么帮忙?”

    “你就跟着本王来一趟龙王庙,在众生灵面前,只要一进一出,就能证明本王的一世清白了。不用半个时辰,本王再给你送回来,你师父肯定没走出这片湖。”

    太小儿似懂非懂地扑动了两下眼皮,感觉青龙说的是真的,应声道:“那我们现在去哪儿?”

    “随我走。”

    青龙喊了一声“起”,转身化作了龙形。太小儿上了龙背,便觉得云蒙雾漫,风声掠耳,低头再看湖面,已经变成了大运河,两岸的景色也匆匆而过。

    “过了汶水河,就是龙王庙了。”龙王说着,降低了高度,一条岔河在脚下一掠而过。渐渐地贴近大地了,龙王减慢了速度。运河边的缓滩上,太小儿两脚落地了。他看龙王摇身晃一晃,又化作了人形。太小儿站稳了,问道:“大王,怎么没到你的龙宫啊?”

    “直接进龙宫,就不能让大家看见了。只好委屈小仙跟着本王走几步了。”

    “那有蛇。”太小儿看到了前面的路上,有一条黑花大蛇,连皮的蛇身折成了三段,一股瘆人的气味儿扑面而来,太小儿刚刚安稳的心情,又纠结了。

    “它是被人打死的。”青龙看太小儿面有惧色,急忙解释,“别怕,这是他没有了生命之后留下的灵魂,它死的很悲惨,看上去也叫人害怕,可是它的遭遇实在叫人同情,它的灵魂对他的仇人是魔,对你和我很善良。”

    “那它不咬人么?”

    “它受到了威胁才会咬人,而且那是它在世的时候。”

    大黑花蛇显然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似被惊扰,蛇体迅速续接成形,摇头摆尾,盘立了起来,迎住龙王说:“青龙,你带来了生人,又是谁祭来的男童,如何不见女童?”

    “别说的那么难听。”龙王脸色沉了下来,“这是本王今天请的小神。”

    大黑蛇两眼瘀着浊光,不知道看没看一眼太小儿,自顾说道:“我可不像你这般地享受,有了祭童,还留着玩儿,玩儿够了再吃,一举两得。我与你不能相比,我这般地残劣,还要追魔那个杀了我的仇人,但和你对待祭童一样,到最后,我也要把我的仇人给生吞了。”黑蛇说完,身子一软,又堆软在地上了。

    太小儿本就因为看见了大黑蛇,心生恐惧。听了黑蛇说祭童的话,忽然身子一抖,两只小手挓挲了一下,拉开了与龙王的距离。太小儿手里暗攥着灵绳不往前走了,他转向了黑蛇,“你被谁打的,怎么这么惨,找郎中给你治病了么?”黑蛇道:“你这小童子,果然心善。我已经这样了,而且不是郎中能治好的。”太小儿还要问黑蛇,龙王回过头来,指着黑蛇道:“你这臭嘴,别人搬弄是非,你也凑来两句,看把我请的小婴仙给吓着了。”黑蛇辩解道:“我们也没说你。”

    龙王又对太小儿说:“小道童,本王请你来,就是想打破这一谬传。你看这黑蛇还是本王最要好的朋友,连它都不信我的,以往本王收到祭来的童子,并无享用,都给放了,可是谁都不信。今天刚才我说了,请你来,有进有出,我就是要让他们都看看,我爱童子,更不吃童子。也告诉大家,往后谁也别再给我供祭童了,这是斧正谬误顺天道的大事。”青龙如此说了,看太小儿的表情果然缓和了。

    “那,那能避免以后不再有祭童了么?”

    “能,这就靠你来改变更多魂民的偏见。你看那边,他们说的会更厉害。”

    龙王庙披着斜阳,翘脊飞檐,青墙绿瓦。庙侧面的阴影里,泛着阴气,墙基下,果然有几个人形晃动,坑洼处,拥着一群衣衫褴褛的落水魂,聚着几对儿执杯划拳的醉酒鬼。

    青龙走到了庙前喝道:“你们又来聚闹,今天本王请了小童子,本王把这小童子视为小神。你们也见识了,也好正人视界,纠正汝等偏言谬语,别再到处胡诌八扯地污毁本王。”

    “两说着吧。”有声音喊来,龙王没看见谁喊的。

    太小儿眼前有奇景,耳后有鬼声。面色有浮喜,眼里有余惊。龙王见了,也“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么多的鬼魂,都是运河两岸丧了命的居民。有自信发水有神佑,不避险情淹死的,有被魔轻生投河的。穷人里有沿街乞讨饿死的。富人有要财不要命困死的,有醉酒落水的,更有被人诅咒的,因贪污,或欺压百姓被人打死的。他们无处去,便都聚集在这里了。这些家伙,干别的不行,传闲话可在行,你听他们刚才说的。一会儿,你再出来时,他们又该另有说词了。”

    太小儿说:“那,那我能干什么?”

    龙王道:“只需进我宫殿,再出宫殿。”

    后面又传来了一声喊:“那孩子被龙王拿住魂儿了。”

    龙王庙的喊声,又让太小儿没了主意,他不知道应该信谁。龙王自顾往前走,太小儿跟在后面,脚步显得犹豫了。

    太小儿心神不定,只把眼睛左瞄瞄又乜乜,头也不敢扭一下。

    龙王庙里,迎出了两个宫女,太小儿这才看明白,原来龙王庙里直通龙宫。

    太小儿身在龙宫,忽然觉得胸闷气短。龙王递给太小儿一个银色的项圈,“小神,这叫避水银光圈,带上它,你就不觉得憋气了。”

    太小儿接在手中,并无质感,却有气行,拿在手里,气环不散,有些银色。他套在了脖子上,果然有了神清气爽之感。

    龙王看出了太小儿表面好奇,心里郁闷,知道外面的闲言对太小儿还在起作用,解释道:“刚才本王说了,你一来,他们便有说词了。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用童男童女来供奉我。这些人,全无斯文,更是污了本王名声。我叫你来,就是叫他们看看,童子在我这里是座上宾,不是供奉品。我早就想到了有一个孩子能在我这来去自如,好改变他们的看法。之可惜没有合适的孩子。现在你来了就好了,到了我的宫殿里,你就是本王的上宾。本王有的是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

    “山珍海味是什么?”

    “都是好吃的,有酒有肉,还有……”

    “不行,贫道童是道家童子,不吃那么那么。”

    青龙听太小儿说的朦胧,忽然一拍手,“哎呀”地叹了一声说:“我还真把这事给忘了,可是我这也没有奶给你吃呀。”

    “奶是凡家小孩儿吃的。”太小儿绷着小脸儿说,“你看我像是吃奶的贫道童么?”

    “哈哈哈哈”龙王道,“你的回答好幽默。既然如此,小神必好果品,就上一席来。”

    青龙一声吩咐,两个侍仆抬来了果案。龙王坐定,太小儿也临席,坐在了龙王对面。条案上有两盏果蔬。太小儿下颏还没有高过案桌面儿,只看两个琉璃盏,不见里面的果。他扭头看了看龙王,扭捏地站了起来。这才扬起了下颏,往果盏里看去。

    龙王见了,微笑着说:“小神不必拘礼,够不着就上案桌。”说完,把果盏推到了太小儿面前。

    琉璃盏里满是红黄紫绿,太小儿两只柔柔的指头,从里面掐住了一粒最小的。

    “你这里怎么都是好东西呀?”太小儿说,“我都没见过,这是什么?怎么吃呀?”

    龙王听太小儿说话的声音,心里也痒痒的喜欢。他低下头,往太小儿手里看去,又拿出老声来仿太小儿的声音说:“你拿个什么,太小了,我都看不见。”

    太小儿把手举向龙王。

    龙王看太小儿三个指头掐着两个桑粒,笑道:“那有瓜果好吃,你怎么挑两个最小的桑粒?”

    太小儿道:“不小。”说着,把一个桑粒送进了嘴里,小嘴唇一抿,再一张嘴,已经是满口的紫色了。

    龙王看太小儿吃的起劲儿,又把桑粒儿盏往太小儿面前推了一推。龙王刚要说话,却听龙宫外,那些鬼魂的议论声伏而又起。他眼睛一转,向水帘窗外看去。

    太小儿的耳朵里也听见了声音。

    “龙王是从哪摄来一个孩子,看着挺像个小神,一会儿就有他好看的了。”

    “什么小神,就是谁家供的童子,不这么标致的供奉品,龙王能高兴吗?”

    “怎么只有童男?童女也该有啊。”

    太小儿听外面议论,不由地也透过水帘窗看去,见一个醉鬼,拦住大家乱哄哄的议论,也说:“你们都别瞎猜了,一会儿那孩子不见出来,就是青龙的下酒菜了。”

    太小儿举着桑粒,心里又没了主意,他看了看手腕子的灵绳,半醒眼流露出一丝的疑虑。龙王看太小儿心神不定,知道是太小儿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他叫来鲤鱼,花龟,与太小儿作伴,对太小儿说:“我出去与那些鬼民说话,你先吃果子,若有心情,也可以随便走走,我这龙宫里尽你可心地玩儿。”

    龙王离开了,太小儿也放松了心情。对龙宫的神秘感泛在了脸上。他四下里看,淡淡的水中景色,果然神秘,幽静的水晶庭内,真个诱人。低头看,廊下槛外丛藻闲,抬眼望,宫檐脊上浮萍悠。水界内,一河水族无嬉逗,龙亭外,两廊鬼魅有闹声。太小儿耳中不能摆脱庙外的扰声,便往龙宫深处去。眼前一片朦朦胧胧,影影重重,眼睛也有些不够用了。他想起了钓鱼岛的八爪鱼,问鲤鱼和花龟。

    “你们龙宫里面,倒比外面冷清,两厢也寂静,如何不见旌旗,没有戈戟,河兵无影,虾蟹隐踪。你们这里有八爪鱼么?”太小儿问鲤鱼。

    太小儿问话出,没有回应。他看鲤鱼扇动着淡黄色的金腮,翘起唇须,展开两鳍,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书童打扮,这才起唇开口:“小神大仙,我们这里是运河,不是大海,哪里来的八爪鱼啊。”

    太小儿看了看书童,说道:“鲤鱼小仙,你能变人,也是仙,八爪鱼就是大仙。他还有虾头小将军和蟹甲大兵呢,你这有么?”

    “小神,你还没弄明白,你说的,大海里有,我们这里是运河。”

    “那,那你们打仗怎么办啊?”

    “我们运河不打仗。”

    “没有倭鬼么?他们可厉害了。”

    “什么是倭鬼啊?”

    “倭寇来了,他们被打死,就会变倭鬼的。”

    “我们听说过倭寇,他们来了,朝廷有军队,把他们都打跑了,但是我们这里没见过倭鬼。”

    “你们龙王好像比东海龙王厉害,所以倭鬼好像敢打东海,不敢来这,是不是?”

    书童没有回答,他停住了脚步,举手向里面一引,说道:“这里是花园,也是我读书的去处。请小神大仙看看吧。”

    太小儿看了看书童,笑道:“你能变成个书童哥哥,就是在这修炼的吧?”

    花龟抻着脖子说:“小神大仙不知,他是我们大王的笔杆子。”

    太小儿听花龟哑哑的声音,笑道:“你直接能说话,修炼的也挺厉害。”

    书童瞪了一眼花龟,对太小儿笑道:“叫小神大仙见笑了,请。”

    龙宫里的花园,太小儿觉得神秘。书童请了,他犹豫,前面幽径神往,听后面鬼声心烦,他扶了一把银光圈,小手一挓挲,蹈开小碎步,直往深宫寂静处走去。

    草龟引路,书童相陪,过了暗河,出了溶洞,仰头看岸,天光透水,小船静泊,鳞波折烁。书童道:“此上有界,一水相隔,界分有禁,举步莫前。”太小儿听了扭头问书童道,“出了水面就是运河吗?”

    “对的。”书童道,“上面就是运河两岸啦。”

    太小儿看了看鲤鱼,问道:“这运河,贯通南北,有没有通达东西的运河?”

    “通达东西的,南有长江,北有黄河,都比运河大。”

    一阵冷气扑面而来,寂静如夜的河下水园里,让太小儿有了阴森森的感觉。

    “这冷气是从哪来的?”太小儿问。

    书童道:“骆马湖下深不可测,暗涵冷涌,也通咱们龙宫。所以也有奇寒。”

    冷暖之情,让太小儿忽然想起了师傅,问道:“在这能看见我师傅吗?我回去晚了,找不到师傅怎么办?”

    书童听太小儿的问,笑道:“骆马湖大着呢。小船没有半天,也走不出骆马湖。一会儿大王送你,不用片刻就能见到你师傅了。”

    太小儿听了,停下了脚步。他身在后宫,心在前庭。择路回转,过一丛河石,忽然看见一点圆润的白光。

    “那是什么?真好看。”他停住了脚步。

    “别看了,那是死了的小贝壳。”书童说。

    “多好看呀,它活着的时候是不是更好看呀?”太小儿脸上显出了一丝的悲情。

    书童说:“那还有呢。”

    太小儿回头一看,花龟面前,原来有一个大海螺。

    “这个好看。”太小儿向海螺走去。

    “它也是死了的。”

    太小儿本想把海螺捡起来,一听花龟说是个海螺的死尸,又把手缩了回来。书童看太小儿脸上不高兴,解释道:“它们是海族的,被海边的来客带来的,再好看,也是人的美味。”

    太小儿听了这话,心里纠结,龙王不食人间小童,人却吃水中孺崽。

    太小儿寻找龙宫美景没了心思。他回到了前庭。耳边又有了前庭外鬼众的嚎叫声。他停下了脚步,回头问鲤鱼书童,“你们宫外这么这么乱,怎么不告诉他们龙王的仁德啊?”

    “龙王自己都说不清呢,我们能如何?龙王的嗓子都喊破了。”

    “你怎么不贴个皇榜啊?”

    “皇榜?你说的是告示吧,这事能张榜么?那是大王自己的事,怎么好用龙宫的榜文公布出去啊。”

    “不用龙王榜也行,你能写对联,弄两个联儿贴在门两边,大家看了,也能明白,这不是就能让大家的谬传没有了么?”

    联儿有,你进来的时候没看见么?”

    “没看见。”

    “你进来就应该看见的。上联是:广布甘霖施仁善,下联是:善播灵雨救生灵。”

    “好,挺好挺好。就是没写龙王想说的话。”

    “对联儿里如何写得,弄不好就成了笑谈了。”

    “你写,广布甘霖无需供奉施仁善,善播灵雨拒纳童子救生灵。”

    “呀,行行行。改得好,改得好。我怎么没想到呢。”鲤鱼书童高兴地扭摆身姿,蹈出了舞步,去拿文房。

    龙王从外面走了进来。太小儿耐不住低沉的心境,忍不住心急,迎上去问道:“龙大王,现在能出去了吧?我想回去了。”

    “又着急了?”龙王看太小儿脸色不好,问道:“怎么玩儿的没有心情么?”

    太小儿不敢说扫兴的话,只提要走的事,说道:“大王要证明吗?我能出去证明了就行了呗。我师傅还等我呢,我不回去,他心里该有多着急呀。”

    龙王笑道:“这还不到半个时辰,你师傅在骆马湖里还没走一半儿呢。不过你能呆这么长时间,也算不一般的好耐性了。既然你还惦着你师傅,本王就送你们一程。”

    “不用送,我自己能回去。”

    “哈哈哈哈。”龙王笑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你帮了我,我也要帮你。只要是有水的地方,我就能帮你们腾水飞浪,你们想到哪儿,本王不用片刻,便可给你们送到。”

    太小儿“嘿嘿”一乐,说道:“这么厉害,我不信,你还是先放我回去吧,给你做一个见证才是最最最最重要的,要不我就白来了。”

    鲤鱼书童捧来了文房,见了龙王,把对联的内容念了。龙王听了道:“好是好,只是前面不对。”

    太小儿想起了龙王来时路上说的话。

    “那就改。”

    太小儿说改,怎么改,书童没有主意,龙王也心不在焉。

    太小儿道:“大王是运河神主。管运河,北通黄河,南连长江,就改,改成:连通河江无需供奉施仁善,威震南北拒纳童子救生灵。”

    龙王听了,豁然叹道:“好!如此说来,本王的心思都在这里了。再有你这小神配合,一来一去。可昭本王名声了。”

    龙王庙的台阶下,都是来看热闹的鬼魂,宫门一开,太小儿看见了天,心情也畅爽了。他看众鬼魂都在议论刚刚贴出的对联儿。龙王笑容满面,紧跟着太小儿,来到了庙外。鬼魂们纷纷聚拢了过来,喊声也骤然而起。

    “龙王把祭童带出来了!龙王果然言而有信。”

    “龙王说的话,此番验证了,对联儿也说的好,龙王今番廉政啦!”

    龙王听了得意,也喊道:“本王喜欢童子,奉为小神。大家都见证了,往后也都为本王正个名声。”

    龙王话音未落,又有喊声迎来:“那童子走了,龙王跟着,还可以把他抓回来,掩了我们耳目,到了夜深人静,再把这童子慢慢享用。龙王好有用心。”话音落地,议论声又起。

    太小儿听了,知道这不是好话,他回头一看,龙王面色泛青,怒颜涨起。太小儿想到了为龙王解释,小手冲下面一划弧,喊道:“你们怎么,怎么不明白道理啊,大王对我好,没对我不好,还要好心帮我过大湖呢。”

    “小童子。”有喊声来,“你在龙王的掌握之中,他跟着你,离开了龙宫,他对你如何,你怎么会知道啊。”

    “我知道大王是真心的。你们说大王不能放我走,那我自己走,不用大王送了。”

    太小儿说的话,龙王也明白,说道:“如此说来,本王就此止步,免得又给他们留下口实。可是本该送你,现在只能算本王言而无信了。”

    “大王不用顾我,你好就好。贫道童就此告辞,我走了。”

    太小儿说完,冲着骆马湖方向腾身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