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六十四回 出冥洞豁然见天日 入天坑绝境遇故人
    与长臂蜮的对话,太小儿问出了水洞的出口。宏正的问话,又排出了长臂蜮的水洞里没有别鬼。这才决定下水。

    太小儿指着长臂蜮喊道:“那不给他解开绳子,红眼儿鬼来了,真能打死他,那怎么办啊?”

    仆人笑道:“他本来就是死了的鬼魂,”

    太小儿要发慈悲,宏正道:“太小儿,你这如意绳,等咱们过去了,你一想,灵绳不就开了吗?”

    “能么?”太小儿不知道行不行。

    智人道:“能不能也得这么做了。要不你留下,我们过去了,你就把他放了,你要是跑得过他,你就过来,跑不过他,你就归他了。”

    “行,我跑的快。”

    “行了。”宏正说,“你那两步跑还不够一吓唬的。现在是你在人家的洞里。”

    “是啊。”仆人道,“你慈悲,他不慈悲,走吧。”

    宏正道:“咱们一起过水洞,都憋住一口气,这一口气的时间便可到了那边。”

    几个人准备停当,宏正问太小儿,“这条通路你还记得吗?可不能走错了。”

    “我吓回来的,不记得了。”

    “回来的路径不要。有去的路径就行。”

    “啊,那我没懵,等我想想。”太小儿脑子里想着,小手也沿着记忆和思路比划着,不觉手腕儿上的随意绳儿扭扭捏捏地翘起一支绳儿头儿来,随着太小儿小手的摆动探出,像一个大蟒蛇的信子,往水中飘去。太小儿忽然醒悟了,高兴地喊道:“有了有了,跟它走。”

    梅勒笑道:“行。大水牛开道,一定没问题了。”

    宏正也看见了,笑道:“太小儿这皮条儿真是随心随意,咱们就跟着你的灵绳。你可要掌握好了,只要下了水,别无选择,就只有一往无前了。我们到了那边,要绝对安静,你们二人没有了油灯,不能看见,就全靠听了。”

    四个人两手空空,也不用准备,紧衣束带。宏正给公子和仆人也附上避水诀,自己背起了背囊。黑暗中,太小儿先行,随意绳儿引路,进了水洞。

    众人在黑暗中的水洞中紧跟着太小儿一口气的前行,口中的这口气就要憋不住了,忽然有了上升,随着破水声,四人终于都浮出了水面。

    几个人不敢出声。太小儿静静地听了听,没有动静,只有四个人紧凑的呼吸声,这才把洞壁上的字,指给师父看。

    宏正抱起太小儿,顺着太小儿的手指看去,洞壁上浅浅的痕迹,果然有三个不很醒目的汉字:“幽冥渡”。

    又是一阵静默,宏正用缓和的口气说:“没有事了,这里不是鬼门关,都放松一下吧。”四个人抖落身上的水珠儿。也禁不住寒冷,太小儿在师父肩头也打了个冷战。嘴里说道:“这回可有点儿冷了。”

    梅勒也说道:“咱们准备了那么多,都没有用上。对付这冷却是一点儿也没准备。”

    梅勒似乎还有话说,水里传来了奇怪的声音。

    水中的声音不大,却叫人听着发瘆。太小儿的随意绳儿也明显地震颤起来了。宏正喊道:“又是水鬼。太小儿在前面引路,赶紧往高处走。”

    原来,太小儿带着大家钻进了水洞里,意念被水隔断了,灵绳无意可随,渐渐地没了灵性,水鬼不知,独自悲哀,忽然看见红眼儿鬼奔自己而来,恶狠狠便是一脚踢来,水鬼猝不及防,只好用手护住胸口,手上的牛皮绳被红眼儿鬼踢中,承受不住。水鬼受了一脚,忽然觉得两手脱开了,再一挣扎,两脚也挣脱了,他一个翻身,就往水坑里滚。身后红眼儿鬼二次撞来,又是一脚,长臂蜮躲过,便顺手牵羊,把红眼儿鬼拽入水中。

    水鬼顾不上红眼儿鬼,钻进水中溶洞,直奔幽冥渡。长臂蜮到了渡口,逃命的人们一脚离开了幽冥渡,出家人堵在了洞口,他只好停下了追击。

    宏正看水面掀起了波澜,水鬼却没有出水面,知道水鬼不敢追来,便也离开了幽冥渡。

    听宏正追上来了,梅勒问道:“师傅,水鬼来了吗?”

    宏正说:“他来了,但没敢出水。”

    仆人道:“这幽冥渡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水鬼造假的鬼门关?”

    太小儿也回过头来喊道:“那三个大字一定是水鬼写的。”

    宏正笑道:“太小儿,你怎么忘了,幽冥渡,是三个大明字。”

    “那,那,水鬼是个大明人呗。”

    宏正道:“洞壁上的字迹,不是虚影,而是硬痕,应该是人用利刃划写上去的。这就是说,这字水鬼写不来,别的鬼也写不来。这里是有人来过,而且这写的是汉字,一定是大明人来过。幽冥渡就是黑暗的水路。如果我们现在的身后是幽冥渡,相对而言,那现在的空间就是人世间了。”

    仆人道:“师傅是说,有人来此洞,走到幽冥渡,不能再走了,才刻字留痕,那咱们现在走的路,肯定是他来的路了。”

    “不能肯定,但可以探查,往前走吧。”

    “可是我们看不见,还要靠师傅和小童子师傅了。”

    宏正带着太小儿前面探路,让梅勒和仆人跟在后面摸着黑,听着声音,跟着前行。

    被地下水洗涤的溶洞,窄处需斜身卧行,宽处能阔步腾跃。奇石千姿,钟乳百态,有的晶莹透明,有的混如青玉,立地的宛如玉指向天,垂顶的恰似天锥穿地。滴水声声,流水荡荡,太小儿的天眼看的清楚,走起来也如履平地,小碎步也蹈出了节奏。他绕石笋,攀石柱,跳石田,爬石埂,宏正小声嗔道:“太小儿,你别一心地玩儿,注意寻找出口。”

    太小儿应了一声,脚步却没有停下。忽然,梅勒和仆人几乎同时喊了起来,“哎!有亮。”

    宏正心中一惊,回头一看,见这二人都在仰头看着洞壁。一块巴掌大的浅色,淡淡地抹在洞壁上。

    “怎么回事,你们俩能看见么?”

    “能”梅勒道,“我们走过来了才发现的。师傅没看见吗?我们两眼一抹黑,难道这是幻觉吗?”

    仆人说:“如果是幻觉,也不能我们二人都看见了。”

    宏正道:“这不是虚幻,是真影。你们的肉眼能看见,便是真光。我们只顾辨别虚幻,真影也做虚幻看了,便错过了。”

    太小儿一听有真影,回过头来,几步跑到师父身边,一使劲,蹿到宏正的肩头上,惊恐地喊道:“是鬼么?我怎么看不见。”

    仆人道:“别怕,这光亮一动也不动,不是鬼影。”

    宏正说:“你什么都能看见,满眼的景象里,有那么一点点浅色,便把它当成是虚光幻影了,所以漏过了真光。可是他们俩就不同了。”太小儿往洞壁上看去,果然有一个浅浅的光影,也有脑袋大。

    “这是光影,从哪来的?太小儿三步助跑,两步跳跃,下撑上攀,上了洞壁。把小脸儿放进光亮里,扭头看见了光亮来的方向,他小手一指,喊道:“那边,在那边。”

    宏正顺着太小儿手指的方向一看,光影对面的洞壁顶部,有个凹陷处,一个扁扁的溶洞,形似半张的大嘴,勉强能过去一个人。宏正走到孔洞下面,脚下被石头一绊,宏正一感觉,是一块活石。“奇怪,这里不该有活石。”他俯身一看,是一块长不过尺,粗不及拳,一头圆润,一头折断了的钟乳石。

    “奇怪,这乳石坚硬,如何折断了?是从哪里掉下来的?”宏正话音未落,太小儿已经爬上了扁口处,喊道:“是这儿,就是这儿。”宏正这才看清,扁口中部上面,有一个垂下半截的钟乳石根断茬,显然,这乳石垂头是那上面折断掉下来的。

    “此石不断,便居中挡住了这咽喉隘口。一定是有前人断石过隘,从这里走过。”宏正又四下看了看,说道:“这里已经是溶洞的尽头了,别无出路。现在就看看这洞口是不是出路。”

    仆人也摸索着到了太小儿脚下,喊道:“小师傅,我在下面保护你,你好好看看,能不能通出去?”

    太小儿钻进了咽喉,也有了喊声。

    “这边更大了。还通外面呢,可亮可亮啦!”

    宏正听出了太小儿的兴奋,按走水洞的顺序们先后上了咽喉洞,钻进了隘口。过了隘口,是一个宽敞的大洞厅。

    “咱们出来啦!我们还活着。”梅勒和仆人都喊了起来。

    仆人止住了高兴说:“这不是梦吧,应该掐一掐,看疼不疼?”

    太小儿说:“不用掐了,这么大亮的天儿,肯定不是阴间。”

    “还是掐一掐吧,”仆人说,“死了上天堂的也有,那也是大亮天儿。”

    太小儿说:“对对对,出灵离开肉体,什么感觉也没有了。就是掐一把,才能知道自己是人是鬼。”

    “你这小厮说的是,我试试。”梅勒说着,在自己的胳膊上使了一把劲。

    “哎呀,怎么不疼?”梅勒忽听喊了起来。

    “你掐哪儿了?”仆人问。

    “掐胳膊了。”

    “掐大腿才行。”

    “怎么回事?”

    “我掐大腿也不疼。”

    宏正笑道,“你们一夜冰冷,两手也冷透了,掐也没有力气,浑身也麻木了,那里来的知觉。”

    几个人一阵笑。

    宏正的心情比谁都高兴,只是还有几分戒心。他依然细细地观察着眼前的环境。大厅的出口,比个城门还要高大。城门上下,各有两块巨石相对,如同一对獠牙。宏正说:“这洞口像是巨兽张开的大嘴,还有呲起来的石牙,真有一口吞天的意境。”

    “神蟾洞。”仆人道,“如果这是神蟾洞,应该有神蟾,是不是这就是神蟾嘴啊?”

    太小儿说:“这地方我好想见过。”

    梅勒说:“你那是做梦吧,你没来过,岂能见过?”

    “啊,想起来了,就是,就是刚才,死洞里的鬼村,就有两块大石头,也和这儿的石头一样一样的。”

    梅勒道:“不可能,两处景象一模一样,都像巨兽的一对獠牙,哪有这等巧事。”

    宏正道:“你们不该不信,那阳间有的,阴间就有,阴阳相对,虚实有应。”

    “我知道了。”仆人道,“正所谓孤阳不在,孤阴不生。想必这就是一例了。在这神蟾也长出了一对獠牙,阴阳显映把鬼给镇在这里了。”

    “还有刚才的嗓子眼儿。”梅勒也笑着说,“咱们一路走来,莫不是钻过神蟾的胃肠道了么?”

    几个人的说笑声,驱走了恐惧和寒意。

    太小儿一步三跳,跑在前面,洞外刺眼的天光,让他睁不开眼。一缕阳光照在洞口一侧的石壁上,光影的边缘,挂在了一片钟乳石幔的一角。石幔下,对应着一块石台,太小儿好奇,上了石台,见石台上面铺着厚厚的柴草。

    “有人,一定有人。”太小儿喊道,“快来看,真的有人。”

    宏正也到了石床边,见石壁上有两行汉字,字体和划痕,与“幽冥渡”毫无二致,写的是:神蟾涵卧仙洞,孤翁高枕神坑。

    宏正看了,叹道:“此地有人迹,而且来过之人,果然是中原的仙人,还是非凡的文客。看来这隔绝的洞天,并非隔绝之地。就是唐僧西游也绝不会来过此地。如今,这仙境让咱们探明了,咱们能有这般见识,实在太幸运了。”

    太小儿一起身,跳上石床,忽然喊道:“有一本书。”宏正顺着太小儿的手指一看,草铺边儿,果然有一本书。他急忙走上去,先把太小儿抱起来说:“别把仙人床弄乱了。”然后才轻轻地把书拿起来。

    宏正看那皱巴巴的小黄本子,果然是大明特有的,封皮已经老旧,上面却无一尘,上提四字,字迹清晰,乃是《静谙游记》。再翻看里面,原来是一本游记。用的是大明的年号,写到最后一页,便是圪垯镇的见闻,神蟾洞的传说。下面是几句描写洞天的诗句。

    万里寻祖绝险地,方知蛮天有穹庐。孤坠神蟾修仙洞,也做桃源心不孤。

    太小儿对诗有意,平日里与两个师兄说诗,外人也说诗,却没见过。看小黄本上的字,大多还都认得,更来了兴致,宏正又翻开一页,太小儿念出了声。

    “晨起画鸡无鸣,夜来幽蝠有声。苦果饥时相伴,甘叶随入餐中。”

    太小儿忽然说:“什么是幽蝠?怎么叫画鸡?”

    “这是文人妙语,夜里蝙蝠像黑色的幽灵,一定打扰了这先人的梦境。”“至于画鸡么……”宏正举头往洞口看去,笑道:“那不是么。”太小儿顺着师父的指向一看,墙壁上果然划刻了一只雄鸡。喊道:“大公鸡。我知道了,这就是画鸡。”

    “身陷水府洞天,真如世外仙境。”宏正叹道,“我们生死之厄,能换来如此雅兴,很值得了。如果这人还在,那就好了。”

    梅勒和仆人也来到了石床前,二人听不懂汉话诗词,却对小黄本有了兴趣儿。听了宏正的话,智人道:“这书本说明有仙人在。”仆人说:“我看此人还在,这书本放置久了,上面该有灰尘,可是这上面干净净的。”

    宏正道:“这洞中清净,毫无一尘,溶石上也有千百年了,也是毫无一尘,这书本干净也属自然。”宏正环顾四周,没有它物,一挥手,太小儿上了肩头,几个人继续往洞外走去。

    走出了獠牙对石,洞外是一片起伏的平地,方圆只有百步,百步之外,山崖起伏,峭壁环簇,从两侧延展开来,如同锁枷,合在魔鬼嘴上,将眼前的平地围拢住,四围的水流声,时隐时现。

    “果然是神蟾坑,这就是神蟾坑。”仆人肯定地说。梅勒也说道:“这真是神蟾坑,咱们这是在坑底,可能还是出不去。”

    刚刚有过的兴奋,被梅勒的话给驱散了。

    “走,到处看看,不看怎么知道是绝境。”宏正说着,顺着崖下走去,

    一处岩檐下,一道幽灵似的白光,透过草丛一闪。太小儿在宏正肩头,东张西望,正被这耀光射中两眼。

    “刀,一把刀。”太小儿压低声音,在宏正耳边说。

    草丛里,一条凸石,石缝里,插着一把短刀,旁边一棵树上刻着两个字,“镇邪”。宏正俯身细细地看,原来这刀不是一把普通的利刃,刀把上面还有蒙文。

    “这是元朝皇家高官的随身利器。”宏正用惊奇的口气说。太小儿也跳到石头上,刚想伸手拿刀,宏正止住道:“别动!你也不看看,那树上写的字。这宝剑是开了光的,立于此处,有镇魔驱邪之意。”

    “那咱们不能动吗?”太小儿问。

    “可以动,但会惊动主人。”

    “啊。”太小儿一听说有主人,脸上露出了微微紧张的表情。他纵身一跃,几步蹿到了旁边小树的高枝上。

    太小儿看看四外,没有人,他又看看斜插的短刀,也动了个心眼儿:刀把的指向,应该是主人来去的方向。他顺着刀把看去,透过几束枝条,看见了三五丈远处,有一条孤石峭立。逆光中,这孤石形似悬钟落地,恍若人形,更像一尊雕像。太小儿回到宏正的耳边说:“师父,那好像有个雕像。”说完,下了地,向那雕影跑去。

    宏正听太小儿说有雕像,心中疑惑,也紧跟在太小儿后面,向前走去。

    太小儿到了雕像近前,突然看见“雕像”微微地动了一下,太小儿急忙收住了脚步,又倒退了回来。宏正一把接住了太小儿。

    “奇怪,雕塑人儿,怎么怎么动了?”太小儿喊到。

    宏正早就看明白了,拉住太小儿,压低了声音嗔道:“你喊什么,你把神蟾仙洞的主人惊扰了,你自己怎么还吓成这样。”太小儿一纵身,攀上师父的肩头,把自己隐在师父的身后。从师父的耳下偷偷地看那雕塑人。

    “容颜未见,乡音入耳。孰入神坑,扰我修行?”

    雕塑人放开了声音,也加重了口气,用问话迎向了神蟾洞的客人。

    太小儿趴在宏正耳边喊道:“师父,他说的是大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