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真童东归传 > 第三十四回 探树窟身入蛇穴 救村童顺手钓蛇
    一棵古树下,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声,人们闻声,纷纷向那树下跑去。

    知学和知成也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二人带着太小儿,也向古树下跑去。

    一棵绞杀藤缠绕的古树,劲枝参天,绿叶却很稀疏。老树的主干,有三人合抱的粗,大半树心儿已经枯腐,形成了一条一人高的树洞。能容下一人藏身的树洞下有一个略窄的洞口,洞口里黑洞洞的。人们簇拥在大树下,有人趴在洞口处,在向洞口下呼喊着一个孩子的名字。

    洞口旁的一个大孩子正在被大人询问,他面有恐色地说:“我看见他们几个小孩儿在一起玩儿,一个孩子躲到树下,忽然就没了。”一个老太太说:“那树洞下面原来就有个窟窿,下雨的积水,在这儿打着旋儿地往下灌。这回一踩踏,又塌了一块儿,正好那小孩子能掉下去。孩子刚才有哭声,此时没有一点儿声息了。”

    知学三人到了树下,见大人们急得团团乱转。原来,洞口太小,下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上边的人下不去,下面的情况更无从探明。

    一个年轻的女人,哭着、喊着,不顾一切地用两只手,在洞口处扒着,挠着。一个男人在她后面说:“下面不知有多深,你能全挠开吗?弄下去碎石木屑,你儿子在下面更麻烦。”孩子的妈妈依然没有停手。

    洞口狭窄,人们干着急使不上劲儿。知学退出了人群,对知成说:“孩子在树洞下面,没有动静。应该下去看看,可是洞口很小,再说下面什么也不能看见,没有回转余地,不能施救,就是绳子下去了,孩子还是救不上来。”

    知成也说“对,孩子不能配合就完了。况且下面的孩子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他眉头皱了一皱,又说道:“这么小的洞口,如果不深,咱太小儿还能下去。”知学说:“我也想过,只怕有意外,太小儿再出事儿怎么办?”知成道:“如果师父在,他将如何处置此事?”知学道:“师父来也是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把周围挖开,那要何时能挖到下面。而且下面有多深还不知道呢。”知成道:“太小儿能下去看看情况,只是怎么能先保证太小儿的安全。”

    太小儿听他俩对话,冲着两个师兄喊道:“你们又说我什么啊,我也没犯错误。”

    知成听了太小儿的话,忽然乐了,笑道:“这回你没犯错误,也要倒立。因为这是救人,你愿意么?“太小儿听师父说过,救人一命,比什么修炼积累的功德都大,现在就遇上了能积功德的事,他哪里能错过。

    “行,我愿意。”太小儿双手合十,等着两位师兄发话。

    知学拉住知成问道:“你是说,让太小儿头冲下,既能察看,也便于施救。如此当然好,但是……”

    “不试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

    知学被知成的话说动了,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知成抱着太小儿,接近了洞口,他问太小儿,“让你从这个小洞口下去,你敢吗?”太小儿没有回答,抻着脖子冲着洞口眨着眼皮,知成道:“我看没有把握,太小儿半醒半睁的眼睛都定不住了。”

    “撤。”知学把知成和太小儿拉到了一边,知成知道,知学是对太小儿下洞没有反应失去了信心,也说道:“我就说不行,咱太小儿太小,下去也不能干什么。再说下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知学看太小儿半天没吱声,对太小儿说:“太小儿,你也想救人一命,可是这次不行了,就别勉强了,咱们能帮忙就帮,不能帮忙也没办法。”知成也觉得太小儿半天没说话,有些不对,用手指头一点太小儿的小脸蛋儿,“太小儿,你怎么不说话,睡着了么?”

    太小儿似乎被叫醒了,他抬起了头,眨了眨眼,慢声慢语地说:“那里面,怎么怎么,怎么没有人呀?”

    知学道:“你没下去,怎么能看见有没有人呢?”

    知成拦住了知学,“师兄,你忘了师父说太小儿的话了,婴儿乃是纯阳的灵性,自然有一般人无法相比的功力。纯阳就是不惧至阴,下面虽然黑暗,太小儿一定能有所感应。”

    知学看了看太小儿,问道:“里面很深吗?”

    “不深,就是有树根,拐弯儿了。”

    知学不再问了。他向老树走去。几个村民,听了知学说的救人方案,把目光转向知成抱着的太小儿。见是一个拢在道人臂弯儿里的婴儿,还半闭着睡眼,无不显出苦涩的表情,谁都没有说话。知学看没人应他,便让知成把太小儿带到洞口。

    “别捣乱,这都出人命了,你们还来开玩笑?”一个长发披肩的小伙儿走到太小儿面前,摸了摸太小儿的小手说:“这不是刚出生的婴儿么,你们好像是出家人,这孩子是从哪儿出来的,眼睛都没长开呢。还是靠边儿一点儿,别再给你们碰了。”

    知成听了,心中一堵,拉回太小儿的小手,口中道了一声,“无量天尊。”

    知学把太小儿接在自己怀里,问道:“太小儿,你能感觉到下面有人么?”太小儿眯着眼睛小声说:“有影儿。”知学问:“什么影?”太小儿张开小手从下往上一比划,“冒气的影儿。”知成在身后道:“太小儿不会说,一定是孩子活着的气息。太小儿,你往下看看,你能下去吗?”太小儿道:“我看了,能。”

    “你们靠边行不行,不能帮忙还碍事。”长发小伙儿冲着知学喊。知学赔了个笑,把太小儿递给知成,回身还要解释,见一个壮汉手里拿着一捆绳子走来。

    “大管家来了。”有人喊到。

    来人一边走,一边指手画脚地让人挖树根。知学一看,原来是那个鞭打太小儿的赶车人,知学迎了上去。

    “管家大叔。”

    “哎,这不是刚才街上的出家人么?你们怎么在这?”

    知学笑道:“贫道走到此地,赶上此事,也来帮忙。”

    “也来碍事吧”长发小伙儿在一旁说。管家问:“怎么回事?”小伙儿说:“他们说让那小儿下去看看,这不是儿戏吗?”管家看知学没有否定,也明白了,

    知学把想法一说,大管家连忙让几个人停下,闪开了洞口。对知学道:“我知道你们的小道儿厉害,让他试试吧。”知学让知成把太小儿带到洞口,问太小儿道:“你准备好,现在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就像你躲过老鹰那样,头冲下,这叫倒挂金钟。明白吗?”太小儿一听,咧开小嘴一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小肚子鼓了两鼓,两只小手摆了摆,半醒眼也睁开了许多,知学从太小儿稚嫩的眼光里看到了一丝别样的目光。对他说:“你下去把你的眼睛全打开,才能看清,知道吗?”太小儿点头说:“知道。”

    正在扒挠树洞口的女人,站起了身,两手正对着太小儿。太小儿“呀”的一下躲开了。知成一看,女人的两手,血肉模糊。女人被大管家搀扶着让开了洞口,

    知成拍了拍太小儿的后背,“太小儿,没事,这是孩子妈妈。”太小儿“呃”了一声。知学道:“咱们现在就倒挂金钟。”太小儿又“呃”了一声。

    知学从背囊里拿出一根绳子,绑在太小儿的腰上,又连在脚脖子上,又从管家手中要下一根绳子,绑在太小儿另一只脚上,觉得有了双保险了,便将太小儿抱起,提起了绳子。

    “手冲下,闭上眼睛。对正下面拐弯儿的方向。”知学命令到。

    太小儿头冲下对正了洞口,两根绳子,提起了太小儿。知学和知成,缓缓地放下了绳子。太小儿的小手向下摸索着,下了有一丈的深度,触到了拐弯儿处,他睁开了眼睛。太小儿适应了黑暗,再加上天目的本能,洞里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只是觉得都是烂木腐根的气味儿,感觉呼吸有些困难。

    原来,狭窄的树根,在这拐了个弯儿,下面有一个稍大一点儿的空间,陷入洞中的孩子与太小儿几乎头对着头,就在眼前。“看到了,就在这儿。”太小儿喊了一声。

    “他怎么样?”上面问。

    太小儿看那孩子,一只脚陷入了树根间,被夹住了。瘫软的孩子显然不能自拔。洞里静得一点儿声音也没有,隐约能听见孩子还在喘气。

    “他还喘气呢。”

    太小儿的喊声,让洞口外有了好声音。太小儿让知学把绳子再往下放一点儿。他勉强爬到了孩子的脚边,狭窄的空间,使太小儿施展起来十分吃力,他手脚并用,把树根掰开了一点儿,也不知道那孩子疼不疼,把他的小腿用力一拽,脱开了树根。那孩子微微地“吭”了一声。太小儿回身站在了那孩子面前,刚要和他说话,忽然听到了一丝动静。这动静的来向,明显是在孩子以外。他觉得孩子并没有动,声音是他后面传来的。

    太小儿忽然有一种恐怖的感觉。他侧头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一条形如树根的影子在动,一条黄色黑纹大蛇,吐着血红的芯子,顺着树根间的缝隙,向太小儿这边爬了过来,太小儿来不及反应,“啊“的一声脱口而出,一抖绳子喊了一声“快快快快快……”

    知学听到“啊”的一声就感觉不对,拉起绳子就往上拽。等到太小儿“快”字喊出时,二人已经把太小儿拉出了树洞口。

    太小儿回到了地面,脸上表情异常,冲着知学直喊“有蛇,有蛇,你们慢一点儿,我就,咬了。”太小儿的话也不会说了。众人听到了动静,都纷纷围拢过来。

    “你下去看见人了吗?”

    “孩子怎么样啊,活着吗?”

    “几条蛇,缠住孩子了吗?”

    太小儿满脸的惊恐,脑门两侧的青筋一个劲儿地跳。面对众人的问,他不知道如何应答。他一眼看见了孩子妈妈,小手往前一努,喊道:“小哥哥,他还活着,还喘气呢。他,他脚丫丫卡住了,被我松开了。完了,蛇就来了。”

    “有蛇。”有村民喊着,“这周边经常能看见蛇,还是大蛇。”

    “是大蛇,这么大,这么大,这么大。”太小儿一边说着,小手一边比划着。

    知学把太小儿紧紧地抱在怀里,说道:“这么大,能把你给吞了。亏了你反应快,出来了。”

    “我没事,小哥哥他,他怎么办?”太小儿脸上的惊恐,变成了焦急,他半醒眼,没有离开孩子妈妈带血的双手。

    管家从草丛中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大把凤凰花草,扎了一束,问太小儿“蛇在哪边儿?”太小儿用手一指。管家把那花草用绳子顺了下去。

    太小儿不明白,小声问知学:“他干嘛?”

    知学道:“这是金花豹子,也叫凤凰花草。是草药,能驱赶蛇。蛇怕它。”

    现场所有的人屏气凝神。两个年轻人,趴在洞口,想听到下面有什么动静。可是什么声音也没有,不知谁说了一句,“一定是凤凰花草起了作用。”

    大家又转过来求太小儿,能不能再下去看看。知成把太小儿搂在怀里,转身走到了路边的一块土坎儿上坐下,嘴里说:“这回可不行了,他下去,只能送死。”大家七嘴八舌,乱哄起来。大管家走过来,和知学商量。太小儿这会儿也醒过神儿来了,攀住知学的肩膀一使劲儿,上了肩头,听他们说话。

    知学也知道应该救人,只是怕太小儿出事儿。管家知道知学的担心,说道:“如果是大蛇,那一定是没有毒的蛇,再加上你这小童子眼力不一般,再带着驱蛇草,上面拉好了升降绳,可保万无一失。这回下去,慈悲的佛祖也会保佑的。”知学一心想着太小儿的安危,但也知道树洞下面孩子的情况更紧急,太小儿刚才下去是为了救人,可是之看见了,并未施救,这不是和没下去一样吗?他看了看太小儿,又看了看知成。知成也看出了知学的顾虑,看他投来了询问的目光,说道:“依我看,凭太小儿的本事,只要能把下面看的清清楚楚,就能应付。”

    “既然太小儿的天眼能看见,那就再试试吧。”

    “行吗?”太小儿听见了两个师兄的话,“那我下去,蛇怎么办?”

    大管家对知学说:“刚才我说了,凤凰花草是蛇不能接近的,小师傅下去,再带一束,保护自己不会有问题的。”

    知学想了一下,觉得如管家说的,可以一试。他嘱咐了太小儿几句,拴好绳子,把童子又领到了树洞旁。众村民看太小儿又要下洞,一阵欢声。

    知成紧跟在太小儿身边,看太小儿都准备好了,忽然拉住了知学。“等等。”知学一看太小儿,依然显得畏缩,知道刚才的蛇吓住了他。太小儿虽然有下洞之心,但心里还有余悸。知成把手中的凤凰花草交给了太小儿,说道:“这束花草,能保护你,蛇见了就怕,它跑慢了就是个死。你到了下面能看见,就用它对付蛇。你可别把蛇真的弄死啊。”

    太小儿听了禁不住笑了,说道:“它要是死了,我还得救它。”

    太小儿手拿花束,脸上的惧色缓和了,动作还有些。知成提起了太小儿的两只脚丫,太小儿也把花草伸向了洞口,知成又说道:“太小儿,这花束里有个大蜘蛛,它在前面,你就更不怕了。如果有情况,还像刚才一样,我们可以拽你上来。太小儿一听有大蜘蛛,脸上露出了微笑,“太好了,那我怎么没看见?”知成看太小儿要把花束抽回来看,急忙按住道:“别看了,来不及了,它已经先下去了。你也赶紧下。”

    倒悬的太小儿下到洞里了。他见先前扔下的那一束凤凰花草正落在小哥哥身上。在看大蛇还在,只是躲开小哥哥远了些,太小儿把散落的花草捡起来,和自己手里的合成一束,放在了蛇的方向,腾出手,来拽小哥哥。他把小哥哥搬了起来,想用手抱起来,可是自己太小,胳膊也短,搂不过来小哥哥,他看看蛇还没有动静,便把自己腰上的绳子解下来,兜在小哥哥的胸脯,结了扣,看看还算结实,喊了一声:“上!”

    知学听太小儿的喊声,一提绳子,感觉也不是太小儿的体重,便缓缓往上拉。

    太小儿看小哥哥被拽起来了,没忘了蛇,他拿起花草,忽然感觉到了蛇在动作,他一抬头,看大蛇已经爬到了身后。吐出来的信子,发出“簌簌”的声音。

    原来,太小儿把那束花草放在了一边儿,大蛇便来了精神。看那先下来的孩子太大,一口吞不下,这后下来的活孩子,却是正好,便绕开凤凰花草,向太小儿爬来。

    太小儿不知暗中大蛇来,他听到了一声异响,大蛇已经到了身边。太小儿来不及看,喊了一个“快”字。知学听到太小儿惊异的喊声,早把绳子提了起来。知学拉,知成也拽,二人觉得比先前沉重了许多,更加了一把力气。再看绳子提出的,却是那坠洞的孩子。知学看不是太小儿,心里的凉一下透到了后背。他猛地一拉,将男孩提出洞口,知成觉得手感沉重,喊了一声“还有”,再一拽,看孩子的胯下,露出了太小儿的小脚丫。

    两个村民早把坠洞的孩子接住了。太小儿被知学拽出了树洞口。忽听有村民喊道:“蛇!蛇!”

    太小儿低头一看,那条大蛇紧跟着自己,也窜出了洞口。

    原来,太小儿在洞中,感应到了大蛇正向他扑来,他的一声喊,被两个师兄拽起,大蛇也到了。太小儿手中的凤凰花草束,胡乱地向大蛇挥去,那条大蛇张开大嘴,咬向太小儿,看看就要咬住太小儿的脑袋了,太小儿也被提起了,正把太小儿手里的花束提到了大蛇面前。大蛇一口咬来,咬了个满口,却是凤凰花草。太小儿高度紧张,绳子抓的紧,花束也攥的牢,只觉得身沉、手沉,他一心想逃出树洞,没注意花束后面发生了什么。太小儿被拽起已经出了洞口,大蛇也没有来得及松口,也随着太小儿的花束,被牵出了洞口。管家手疾眼快。见大蛇也跟了出来,两手像钳子一般,一下将蛇捧住,掐紧了蛇颈。随着众人一片的惊嘘之声,整个大蛇已经被牵出了树洞。村民们也跑过来帮忙,将大蛇拿住。

    知成接住了太小儿,紧紧地抱住,说道:“好险好险。太小儿,你真厉害,害怕了没?”

    “大蜘蛛在哪,我怎么没看见?”

    “没看见就对了。你心里有大蜘蛛,才敢和蛇斗。”

    太小儿没明白知成的话,知学笑道:“知成,你这招儿挺好,没让太小儿害怕。要叫我遇上这样的大蛇,我也不能如此镇定。”

    知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太小儿没出事就好。这下好了,太小儿把孩子救了,还把大蛇给“钓”上来了。换成我,我都没有这个本事。”

    知学看众人都在顾被救的孩子和蛇,小声对知成说:“咱们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赶紧走。”知成抱起太小儿,跟着知学出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