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个公主不简单之历劫 > 第488章 宴席风波
    人总有不开心的时候。

    心中郁结解决不了,身边有人安慰也没用,后来我渐渐发现,如果多流一点汗,其实和多流一点泪是一样的效果。

    小时候遇到难事,会选择哭泣,好像眼泪会带走心中所有的悲伤。

    长大之后发现,哭泣是最没有办法带走悲伤的途径,越哭越难过,反而不如吃和运动。

    前段时间我也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于是,跑了半个小时的步,汗水浸湿了衣服,然后做了几组机械,回到家的时候,除了觉得累和饿,竟一点也不觉得难过了。

    半个月下来,我发现,健身的时候,是最放松的时候。

    就像上了一天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终于可以上体育课了。

    要说不想成功的人,都是在撒谎。这是真话。

    但是要说成功就要无条件的付出自己的身体。这是假话。

    强大的人,是懂得用最少的时间产生最大价值的那群人,你如果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用量来形成自己产生的经济。

    有些人用质来变现自己创造的价值。

    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即是正义,你敢说你不会给外貌美好的人多给一分吗?

    不让自己变得太糟,首先是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精神状貌。

    让自己的身体好一点,大概可以让你赚更多的钱。

    有的女星活得潇洒自在,永远保持着热和的话题度,好似王菲,每段感情都会引起世人唏嘘不已,感慨万端,人们不仅关注她的作品,还乐于讨论她的生活,褒贬不一,但有的女星就好像从未出现在娱乐圈过,没有绯闻,没有槽点,极少被人拿出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谈及她的时候只会谈及她的作品,就好比燕姿。

    2014年4月,当我站在上海万体馆“克卜勒”演唱会现场,看她唱完那首《天黑黑》,不免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单曲循环的那首歌,她和唱片里一样低吟浅唱,“我爱上让我奋不顾身的一个人,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她站在演唱会的舞台上说,生完孩子,她也犹豫过,要不要继续自己的歌唱生涯,但她后来想明白,她希望自己孩子能够看着她,看着自己的妈妈还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奋斗着。那一刻,在场许多人不免泪目。这个已经快接近40岁的女人,站在台上谈梦想谈奋斗的时候,却是那么迷人,大屏幕上的她就和十几年前一样,阳光,自信,好像岁月拂过她的脸颊,却舍不得让她变老。多少人记住燕姿是因为她的笑,干净,纯粹,不遮掩,不虚假。

    2000年,有两个乐坛新人横空出世,后来成为了一代人学生时期的记忆,一个是周杰伦,一个是孙燕姿,周杰伦以同名专辑里的一首《星晴》脱颖而出,孙燕姿同名专辑里的《天黑黑》成了那个时代学生们最爱哼唱的情歌之一。两首同样吟唱天空的歌曲跨时代地将两个人带往了音乐世界的新纪元。2002年,乐坛立马有了“男有周杰伦,女有孙燕姿”的说法,这句话不是凭空出现的,当时台湾专辑一年的销售量,他们两人的四张专辑占了近40%。

    王菲曾说,如果,真的要从后起之秀里选一个人来做她的接班人,那就选孙燕姿吧。那时,可谓是对孙燕姿极高的评价。但燕姿似乎并没有太过计较这样的评价。孙燕姿和王菲不同,也从未想过要成为谁的接班人,比起王菲的冷艳高傲,孙燕姿更多的是亲近温和。2005年,不堪重负休息一年归来发行《stefanie》的孙燕姿终于在金曲奖拿到了歌后,完成了天后道路上最后一道加冕仪式。

    成为天后的孙燕姿也开始了自己的小任性,她终于可以不用再为销量去歌唱那些出品方和音乐人规定的歌曲,她开始向自己想要的音乐方向进发。孙燕姿发行《完美的一天》这张专辑时,整个人是极其松弛的,比起早年每每出专辑都要大肆宣传,疯狂造势,这次却显得低调无比,这张专辑面世时,风评一时极端地两边倒,有的人说,孙燕姿疯了,这张专辑里都是些什么?《完美的一天》?歌词简单无趣,曲风跳脱,《眼泪成诗》、《隐形人》、《流浪地图》看歌名就不可能会火啊,金曲魔咒的质疑声不断。整张专辑仅有《第一天》这首歌真正流行起来了。这张专辑的大多数歌最终都没有成为大街小巷开着音响回放的歌曲。

    对于李宗盛而言,我们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但对于孙燕姿而言,我们一样可以说,每个时期,我们心中都有一首孙燕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在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狂热追求粉丝肯为粉丝消费的年代,我还是希望能够多几位像孙燕姿这样的偶像,你从她的身上能够感受到热血也能感受到礼貌,你能够为她的才华倾倒,也会为她的人品骄傲。

    一个女星,在这个时代,要红太难了,如果没有持续的关注度,可能大众早就将你遗忘在时间洪荒,但有一个女星,她似乎从来不和世人计较,也未曾想过一定要让众人铭记于心,她只是守护着自己内心的力量,获得真挚的人生,在追求的路上执着而坚持,陪伴着爱她的那些人。

    因为她知道,她只是一个手艺人,唯有创造不衰的作品,才是她活着的动力,也是粉丝不死的真理。

    如果我打开留言后台,top10的问题里面,一定有“我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干什么,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昨日,我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如果回复,一定也会收到“一开始我也非常努力地工作,但是渐渐地,我就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何在了”这样的答复。而这个问题,不管过去多久,经历多少代人,肯定都会发出一样的询问,这样的困惑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那一天就是我们长大成人,却还未明白人生的意义那一天。

    但是今天,我并不是要来写一篇鸡汤,告诉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与我想表达的观念不符。

    说到自己,即使是已经快30岁的我(过了26岁就总是忍不住这样说自己),在20-26岁这些年里,也并没有一个太过明确的目标,一开始阴差阳错地进了公司,像学徒一样跟着师父学企业文化,学流程管理,学着如何成为像师父或者领导一样优秀的人,也会每天六点钟起床,穿好正装,提着包,学着电视里的职场人那样加快步伐,挤上地铁,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看几则新闻,跟着人群在人民广场这样的大站换乘,进公司要非常大声地对着所有人喊“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每天抱着一大堆资料在各个部门确认,非常认真地对待工作,弄不懂的问题带回家,熬夜也要完成,周末去补习英语和日语,然后有空还要和师父通电话,询问一些工作上的问题。遇到和日本同事沟通的时候,总是夸张地使用肢体语言,面红耳赤地边画边用蹩脚的几个单词说着自己要表达的东西。

    我想,大概每一个职场新人都这样,都曾努力地对待过自己的工作,但是因为一些原因:领导的不认可,上级的不信任,同事之间的争斗,自我挫败和不断否定自己,失去对工作的兴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那时候还会萌发这样的想法——“如果是别人,大概会比我做得好一千倍”。

    或者是这样的想法——“曾经在大学时那么优秀的我,为什么现在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再或者,还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工作到底让我学到了什么?根本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可是啊,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希望能够走进这样的公司,坐到你坐的位置,即使你随口就能告诉别人,这样的工作没有意义的啊。但是别人还是会一边嫌弃自己的工作,一边对你歆羡不已。

    即使已经离开公司一年多了,现在回想起来,依旧会觉得,其实那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可是那时候的自己,始终觉得努力工作却没有得到回报,就是一件非常憋屈的事情。

    直到上个月看完一部剧,才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哪里有努力工作过,说努力,那不过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你真的热爱过你的工作吗?我想,多少人失去对工作的信心都是从不爱这份工作开始的。

    说回这部叫做《重版出来》的剧,一共10集,后来我问了一下身边的朋友,基本上看过这部剧的人,没有哪一集是不哭的,包括校长我自己。看完十集,我觉得我眼泪都快要流干了,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一部悲剧,相反,这是一部三观正,热血十足,让人感同身受的剧。豆瓣评分9.2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解释一下“重版出来”,最开始我和朋友安利这部剧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奇怪,不懂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因为这是按照日语直译过来,没有本土化,其实意义很简单,就是指“出版物再版”,即一本作品卖好了,再版加印,持续畅销的意思。

    再说一下女主,由黑木华饰演的黑泽心,是一个受伤的柔道选手,因为无法再继续从事心爱的柔道运动,所以开始投身漫画行业,小时候是因为漫画而喜欢上了柔道,现在反过来,黑泽心希望自己通过自己的热情,成为漫画家最得力的助手。

    就是这样的女主,刚一开场面试,就热血十足,一边铿锵有力地讲述自己的经历与对漫画的憧憬,一边施展柔道,将社长过肩摔到了地上,于是,她……被录用了!

    说到这里,你就知道了,它是一部与漫画有关的职业剧,讲述了漫画编辑,漫画家,和书店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家漫画杂志社,可以了解每一个新人在职场的成长,以及那些被我们拿到手里的书到底是怎么出版的,如何销售的,如何从一个选题到最终成型。

    其实不然,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里面,从小学到高中,对于未来从事的行业划分并没有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对各行各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认为记者就是跑跑采访写写稿子,认为医生就是救死扶伤,认为演员就是背台词演戏,其实如果我们国内有足够的精良行业剧,可以对许多孩子有一个早期的启蒙,让家长了解之后,对孩子也能有个引导。各行各业到底是做什么的?怎么做?要遇到哪些困难?而这些恰恰是测试你对这个行业是否感兴趣的根本。如果我们在大学之前能够多了解一些,我们的人生或许就不会那么的随波逐流。

    记得我自己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里,也遇到过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要负责服装的生产,一边要与设计师沟通款式的安全性,一边要和工厂沟通制作工艺,一边还要负责服装的出货和到仓,很多时候,会因为一点问题而引起巨大的灾难,也遇到好几次挫败的经验,被领导指证,然后被否定,被别人误解,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终自己负责的商品成为畅销款的时候,自己才会有一丝丝的欣慰,当进入店铺看到自己负责的商品陈列出来的时候,当看到顾客不断挑选自己负责商品的时候,就会特别想要冲上去给对方一个拥抱,说一声谢谢。

    这部剧是我一直想安利的,但因为最近来回折腾的缘故,加上手上的事情太多,一直没有写一篇文来好好推荐过。或许你还在迷茫中,或许你也在厌烦着你自己手头的工作,但我相信,这部《重版出来》将会给你带来最热血,积极,向上的故事。如果你身边还有为工作烦恼,为生活苦闷的人,也请你将这部剧推荐给他,我相信,这会是非常好的疗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