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个公主不简单之历劫 > 第464章 大敌当前
    前两天和朋友吃饭,突然问起我的近况。

    我说,很奇怪啊,不知道为什么,年底将至,几乎联系我的朋友只会做两件事,一件是问我借钱,一件是让我帮忙介绍对象。

    朋友说,大概所有人都觉得你过得很好。我过得好吗?我问自己,或许和很多人比起来,是稍微好了那么一丁点儿,那么为什么要我帮忙介绍对象呢?朋友说,大概还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孤单。

    老友记里每一季都会讲到圣诞节,他们就像真正陪伴过我们过圣诞节的那些人。每一年的相聚,有乌龙,有甜蜜,有恶搞,有伤感,好像我们身边的这些朋友,约定好一起过的节日,可能最后无疾而终,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把酒言欢,却发现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

    记得在第一季里,本来达成协议,绝不携带伴侣的圣诞party上事与愿违,每个人都悄悄的找到了圣诞伙伴(除了与猴子相伴的ross)。

    当圣诞party举行时,他们各自的伴侣完全无法融入这五人的氛围……

    当时有一场戏chandler大喊「it'smidnight,somebodykissme」,joey非常仗义的抱住他吻了起来。

    而从那之后,他们就彼此约定,以后每一年的圣诞节,都要一起度过。

    每每看到《老友记》里他们过的每一年圣诞,或许你都会想,要是我在大城市里也有一帮这样的朋友就好了,这样或许逢年过节就不会显得那么孤单。

    孤单这个词,就像毒药一样,注入了每一个节日里。

    想到这个,我觉得很丧,感觉一年到头,眼看要到末尾了,为什么大家都变得特别伤感,说起话来总显得自己一事无成,好像总是要感慨一番,一个人在大城市不易,没钱没地位,生活艰难。

    每逢过节,情人节,七夕,圣诞节,后来乃至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大部分都说,宁愿关在家里,哪儿也不想去,没有人和自己过节,看到别人成双入对,辣眼睛,在家把音响开到最大,从兴奋的摇滚音乐放到伤感的情歌,最后乃至音响没电,浑然睡去,或者用手刷刷朋友圈,看看别人的热闹,读几篇心灵鸡汤,留一句可有可无的话给想念的人,然后度过了这一天。

    我们常说,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但并不是让你一个人总是显得可怜巴巴又无依无靠,逢年过节非要等到父母亲人给你发条信息呵护你,才能感觉到爱。

    其实不是这样的。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过节原本的意义。

    节日其实是一个让你放松自己的借口,没错,是放松自己,虽然大多数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节假日要加班,即使别人都在玩,我还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所以节日对于我而言,是无效的。其实不是,即使你没有空闲下来,也不能和朋友亲人或者伴侣去过节,但你可以因为这一天的存在,而找一个理由问候身边的人,平日因忙碌而忽略了联络,可以通过一年内的这些零零碎碎的节点而找到缺口,当你还在伏案工作,或者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家里时,想一想那些对你亲昵的人,你有多久没有和他们说过一句话了。这个时候,你或许突然就找到了聊天的话题,开启了一段彼此都觉得甜蜜的回忆,这比你一个人喝酒买醉,听歌嗜睡更有意义。

    其次,热闹的气氛不是为了显得你落寞孤单。

    大街小巷,灯火如织,你可能背井离乡一个人在大城市,或者你可能正加班加点在家乡的小工厂,你可能还在抱怨这一天的工作,或者暗地里埋怨着自己的无能,但在热闹的气氛总该让你感到温馨而不是伤心。想想,那些和你差不多的人,或许过得比你更苦,但还能够尽量让自己笑出声来。是啊,你过得不顺,谁又真的一帆风顺呢?你以为天下就你一个loser吗?可能你只是考试没考过,别人却可能被骗了半年的生活费,你可能只是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别人可能正因为分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人不要总想着自己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逢年过节,吃点好的,很有必要,即使一个人,在小摊和别人拼个桌,也没有什么丢脸的。

    我们每一年年底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伤感,总是感觉时间太快,收获太少,朋友越多,真心越少,行走越多,留恋越少,其实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限定的心理预期。

    小时候看tvb的港剧,总是羡慕香港人好像无时无刻都可以很放松地过节,好像不管他们工作多累,一到节假日,一定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有一个情节我一直记得很深,汤唯饰演的文佳佳因为被爽约,结果正巧和孤单一人在家的吴秀波过了个圣诞,那一夜的圣诞,也没有趴体没有激情没有精心布置,有的是漫不经心,有的是温馨随性,记得文佳佳炒了一碗西红柿炒蛋,然后和吴秀波简单吃了顿便饭,这样的日子,每一天都可以有,但偏偏在圣诞节这一天,就显得格外特别。这就是节日存在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节日想得太过隆重,太过繁华,太过刻骨铭心,才会因为过节而孤单,彷徨,甚至落空失望。我们把这一天看重,它就是圣诞节,我们把这一天不看重,它就是星期六,只是不管看重不看重,它的意义都是根据你的心情来决定的。

    以前每年快要过圣诞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翻出《真爱至上》来看一遍,故事真是太好了,好到一定要每年最寒冷的时候拿出来暖一暖心。在群像电影中,《真爱至上》有着不完全衔接的主暗线,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相关的关系,圣诞节前后的几家人,在爱情中,有羁绊,有失落,有悲伤,有错误,有胆怯,有逃避,有害羞,有离去,在这些最细碎的片段上,编剧加导演的richard表现出了最理想主义的一面,又最温暖人心的一面。

    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继父与小男孩sam分享爱情的那一段,失去母亲的小男孩把自己关在家里,继父以为12岁的家伙因为悲伤偷偷在吸毒,直到小男孩和继父摊牌,说自己遭遇了非常痛苦的事情,是在母亲去世前,爱上了班上一个同学。继父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却有立马为小男孩把爱情当作灾难这回事感到怜惜,试探性地引导孩子怎么去获得真爱。以至于最后结尾时,继父带着小男孩奔向机场,和小男孩的真爱告别那一段,暖心又催泪。

    你看,即使是盛大节日的一次告别,都会显得意义非凡。

    同样的告别也出现在村上春树的《羊男的圣诞节》里过。

    我们经常读鸡汤,在别人的故事里热血喷张,可是自己似乎怎么也做不到真正的努力,会为别人的收获感动,也会偶尔自嘲自己的不可一世,好像人生漫漫长,永远都没有真正得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人生这个擂台上,我们要遇到很多对手,有时候我们迎头向上,有时候我们胆怯逃避,有的人头破血流地进行到了下一个人生关卡,可以取得良药,补充体力,继续前进,而有的人像是进入了死巷,进退维谷,止步不前。我们时常总是羡慕那些厉害的人,好像他们看到了更多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体会过了更多别人不了解的生活,而那些走在前面的人,不觉会回头去看已经要要落后的人,看着那些落后的群体完好无损,安逸自足,而此刻他们已经千疮百孔,只是靠不断为自己呐喊而努力向前。

    据说,人生只是一个交换的旅程。

    一旦你要获取新的东西,就必须用拥有的某些东西来交换。

    用化学上的反应式来解释,叫做置换反应。

    懂得量体裁衣,才能懂得什么叫做合适自己。

    经常有读者问我应该怎么让自己不迷茫,怎么让自己看清眼前的路。很多时候我只想说,迷茫是逃不过去的,即使是像我父亲这样年纪的人,也时常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我父亲这一辈的人基本上是由他们父母做主的人生,从小到大,学习,工作,婚姻,无一不是,一辈子提早就被前人规划好了,按道理说,是不应该迷茫了,十来岁的时候念书,便得知毕业之后会和爷爷奶奶一样进入工厂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在这个逼仄狭小的厂区生活一辈子。那时候还没有人真正去谈过梦想是什么。直到已经五十多岁了,突然想起人生还有许多可能性,于是开始想要去一些远一点的地方,探索人生的可能,而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浪费这大半辈子,不清楚到底时间作用的功效有多少。

    王爷说,人嘛,有的是从小就认清了自己,有的是老时才悔恨青春,更多的人,是一辈子也不知道人生到底存在的意义如何,而这更多的人,就是这个社会本身。

    母亲也曾在年轻时想过远走他乡,可是,到底还是被家庭这个因素束缚了。

    认清自己,不一定真的是认清自己的能力,有时候认清自己的缺点更重要。

    母亲是看重感情的人,感情比人生更重要,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但她认清了自己这一点,所以放弃,也是选择的其中之一。

    王爷说,小时候她很喜欢看漫画,一直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漫画家,那时候动笔画过一些东西,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折损了。可是,虽然没有成为漫画家,却因为这个梦想而坚定了要学习日语的决心。学语言这种事情,时常抱着幻想,真正实践的人却很少,因为跟着动漫学,便有了很多先天的兴趣,后来自学也没有变得很艰难。

    放弃不是终止,是承认自己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是另一种形式的获得。换句话说,当你放弃一条路时,你之前走的路并没有白费,只是储存为能量,跟着你走到下一条路上而已,下一条路上说不定某个关卡,就需要你储存的这点能量,变成新的钥匙,开启新的大门。

    所以,永远不用担心走错路,或者浪费了时间,不担心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迷茫,走一步算一步,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度过了一辈子。

    不绝望,是你对人生最后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被逼近死路,或者感觉千钧一发,无力回天,殊不知机关就在旁边。

    记得村上春树在《身为职业小说家》里写道,他在开酒店时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冬天和妻子抱着猫睡,想与命运抵抗,不肯成为上班族,不愿意过体制内的生活,觉得生活富裕遥遥无期,但依旧不妥协,某一次真的濒临破产,和妻子的共同财产已经不足缴纳房租,就是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死路,却意外地捡到了一笔钱,这笔钱刚好够支付房租,他觉得人在最落魄最绝望的时候,上天还是会想办法拉你一把,如果上天没有出现,那说明你还没走到那一步。

    渐渐明白,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意义。

    最后的底牌,你还有一次放弃。

    放弃不该只是放弃,放弃也是一次拒绝。

    你拒绝继续向前,拒绝继续用拥有的去交换未知的人生,拒绝千篇一律。

    放弃不是懦弱,而是一次勇敢的抉择。

    他们明白接下来的路或许并不好走,但是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有的人利用积累的资源做起了自己的公司,有的人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进入了更好的企业,有的人开始真正踏步去追求以前想要去不敢触碰的梦想。

    人生总是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有一天当我们开始懂得割舍,懂得放弃的时候,不是因为我们任性,不懂事,怯弱,想逃避,而是我们知道,我们终于可以将拥有的东西去交换新的人生,或者,我们终于可以,不再牺牲拥有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