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个公主不简单之历劫 > 第407章 找公主谈谈
    前两天我一个朋友过生日,我给她发信息祝福,她却突然和我哭诉起来,我说你怎么了,她说,当蛋糕上面插上三根蜡烛并得知自己30岁的那一刻,她突然很想跳楼,因为从小到大这30年里,从女生到女人,她居然没有谈过一次正儿八经的恋爱,以前是小女孩的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帅气成熟的欧巴大叔,结果现在,别说找欧巴了,自己都快成欧巴桑了,不可能找比自己还要大的了,思来想去只能找比自己小的弟弟,可是,弟弟怎么会看上自己?回家的路上,正好听到路边放的赵雷的《三十岁的女人》,真的想冲进去把那个音响砸了。

    当她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身边那些妙龄少女都慢慢地变成所谓的“姐姐”了,你要去问现在那些公司的实习生,不是97年就是98年的了,一个90年的女生真的已经不年轻了。平日里那些被叫着“小姐姐”“小姐姐”的姑娘,慢慢地也要把那个“小”字彻底去掉了,听起来真是件残酷的事情。

    女生最可怕的三件事,无疑就是:缺钱,变老,没人找。而变老,无疑是最让女生焦虑的事情。

    可一个女生变成姐姐就真的没人喜欢了吗?

    男生真的都只喜欢貌美年少的女孩子吗?

    最近热播的《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即使你没看过,也一定听过,关于一个被劈腿的35岁大龄女青年被一个30出头的小奶狗追求的故事。在我看到这部剧一片好评的情况下,也顺道点开看了几集,我一下子就明白我那个朋友的焦虑了,不是因为她老,也不是因为她没有遇到喜欢她的小奶狗,而是她根本没有活成引起男生喜欢的那种漂亮姐姐啊。

    这部剧里的女主角孙艺珍扮演的是一名她是咖啡公司卖场综合组的超级采购员,是一个在工作和爱情上都没有成就的空虚的30代(上了30岁的人),已经35岁的她被交往了很久的男友劈腿甩掉了。35岁,或许早就到了稳定婚姻的年龄,但是她连恋爱都很失败,甚至被男友用“魔芋”来形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总之,就是不愿碰,不想碰,扔掉也无所谓的那种女人。

    听起来就太可怜了,但是接着往下看,会发现解救大龄女青年的白马王子出现了,不仅是一个高大帅气的邻家男孩,还会一边撒娇让姐姐请吃饭,一边偷偷自己就买了单,在姐姐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出手相助,在姐姐被前男友骚扰的时候,会出头也会吃醋。

    我想到要是我朋友看了这部剧,一定会说,那也太套路了啊,现实生活中哪里会有这么帅气又男友力max的小弟弟出现解救单身的你啊,除了嫌你老,嫌你土,嫌和你有代沟,还会真的跟你在一起?别做梦了。当然说完之后,她还是会沉浸到剧中的爱情里,去看这小弟弟和小姐姐不断撒糖的爱情故事,可她一定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姐姐会有人爱?

    我身边有不止一个姑娘会有这样的恐慌,面对30岁好像如临大敌,伴随着胶原蛋白的流失,对爱的勇气和对自我的要求也慢慢消失。

    剧中的姐姐35岁了,人生看起来也没有多风光,会被领导骂,会被同事嫌弃,会被男友说成“魔芋”,会被父母催婚,乍一看,她和现实生活中的那些30岁的姑娘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你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她和大多数30来岁的姐姐还真的不一样。

    在男友和自己宣布分手的时候,大部分女生要么当场哭泣,要么愤然立场,但这个姐姐,居然在男友忘带现金交停车费的时候,还可以大方地出手,并心平气和地让对方记住自己以后不在他身边了,让他改到坏习惯。这是尊重自己,也尊重自己爱过的人。

    因为前往咖啡店调查,遇到店长以次充好的情况,揭穿而遭到威胁,换作一般的姐姐,可能早就气得半死,给闺蜜打电话抱怨这件事了,但是她没有,她离开店铺之后,从容地换上高跟鞋,然后笑着和路边的小狗打招呼,一点没有被工作影响自己生活的心情。这是懂得将工作和生活区分清楚。

    在同事聚餐的过程中,被上级用言语性骚扰,也只是淡淡一笑,不会当众让领导出丑,但又以尴尬的笑容让对方明白自己心里的不舒服。懂得给领导台阶下,懂得一笑而过来解决尴尬。

    在同事都纷纷去聚餐happy的时候,丢她一个人在公司加班,她也完全没有心里不平衡,累了,就打开手机里的音乐,假装办公室是夜店,自娱自乐地跳着舞。会调节压力,也会自我排解寂寞。

    北京是个什么地方?首都,2100多万人的栖息地,数以万人的追梦场,这些都不需多讲,每年无数的年轻人从各个城市出发,带着逐梦、赚钱、甚至完成阶层跨越的理想前往此处,为的是人生的不甘不服不肯认输。然而,在这个城市里,你能看到的,是更残酷的现实——多少人在努力奋斗多年之后,还是选择了离开,默认了自己并不属于这里的现实,在自我妥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北京混远比你想象中要更豁的出去,按部就班、兢兢业业、没有找对方向的努力和实现梦想到底是两回事。

    作为同时在北京和上海生活过的我,非常清楚这两个城市的差别,在北京,实力当然重要,没有实力,你在任何大城市都寸步难行,但除此之外,北京还需要的是热情,这种热情是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不管真实与否,至少你要表现得热情。

    在北京,你要能说会道,“聚”和“混”都非常重要,有人的地方,你要想法设法地去,因为那里潜伏着你随时打开新的人脉的机会,人脉就是资源,有酒的地方,你要想法设法地喝,因为你只有端起酒杯和对方促膝长谈,对方才会真正地把你当做自己人。北京的圈子比你想象中要更加细分,不是只有时尚圈,娱乐圈,金融圈,你圈,我圈,而是你无法预计到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集合。圈到最后,就是你多认识一个人,你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可能多出n+1种的可能性。

    《北京女子图鉴》开场那几集里,陈可的室友王佳佳对她说,“其实在北京啊,除了你自己,谁也不知道谁几斤几两”,这是非常准确的描述。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都只是活在微信的朋友圈里。

    一来的几场戏将北京的“圈子文化”写得入木三分,不说2008年的北京,即使是现在的北京,这样的场景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朋友托朋友在酒局上相识,为的就是加到对方的一个微信,朋友带朋友去酒吧混场,为的就是和那些圈子更近更熟悉一些,饭桌上豪不相识的一群人,重点是看饭桌上最德高望重的那位,你什么话也不用说,听对方说就好,你什么错也不用指,重点是对方说得开心。

    在北京,见得最多的,就是一顿饭的照面,就会成为某些人的谈资,仅仅喝过一杯酒,就会成为对方口中那个“我很熟的”“我们关系特好”的朋友。

    我所认识的众多人中,还有无数这样的角色,他们每天下班之后,有好几个场子要去,一顿晚饭控制在一两个小时之内,结束之后立马坐上出租车奔赴下一场,那里可能有他的客户,也可能有他别的朋友,其实有谁无所谓,关键是有人,可能在下一场刚刚推杯换盏坐热凳子,又要奔赴下一个午夜场。

    这样的生活累吗?当然,可是,这是他们眼中北京的生存方式。一个在北京混了七八年的朋友,还没有活成上等人的样子,依旧要按照这样的模式去生活,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他能够尽快地摆脱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摆脱?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只是简单地努力工作,下班就回家休息,做做瑜伽,健健身,看看连续剧,那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了。

    我另一个在老国企的朋友,每天下班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陪老板去ktv应酬,他可以不去,无数人挤破头想去,他每次不仅要陪酒,还要帮老板打点前前后后各种关系,在场子里和各种人交涉,今天是李总王总,明天是陈经理刘经理,有时候我想想,都为他感到烦。但是他说,没办法,不说在北京了,在哪个地方不是这样,你以为上班只是上班吗?上班之外,才是你在北京真正要学的东西。他确实做得很好,将一切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从来没让老板费过心,没两三年就接连升职,后来住的房子也是单位直接给解决了。

    在北京有多辛苦呢?至少是你每天除了要把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样以外,你还得时刻保持自己得精气神,不管你受了委屈还是遭遇误解,你能做的,只有笑脸相对,抱怨在北京这个城市是最不起作用得情绪,没有人有时间去在乎你的这点情绪,大家实在太忙了。

    要在北京站稳脚跟真那么难吗?

    很多人吐槽《北京女子图鉴》里,戚薇饰演的陈可是靠男人上位,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在生活,这和《东京女子图鉴》的内核是完全相悖的。

    陈可因为不能接受老家2000一个月的“铁饭碗”,才奔赴到北京,追求所谓理想中的生活,但很快,就啪啪被现实打脸,即使是本科毕业,但不是在北京念的书,就立马被用人单位歧视,得到机会的可能微乎其微。

    说实话,这一点也不假,在2008年能够在北京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和2018年能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完全不同。

    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外企入驻,也没有那么自由开放的职位给到应届生,即使是2012年毕业的我,机会虽然比08年好了很多,也清楚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不管你投多少简历,能够有面试的机会都很少,他们更需要有经验的人,那时候校招的企业也不像现在这样宽泛,大部分机会还是给了北上广城市的学生,至少别人从大三开始就可能在北上广的企业里实习过了,而你,最多只有在学校组织组织活动的经验而已。

    所以陈可靠男人留在北京可耻吗?第一个给她介绍工作的还是想要侵犯她的男人。

    仔细想想,陈可需要的是留在北京的机会,或者说,一个不回家的借口,她可以不要脸地去问那个差点侵犯她的男人要到那个工作机会,可以放下自尊让别人觉得她没用,她当然也可以硬气地甩头走人,依靠自己再去像大海捞针一样尝试,但换来的结果可能是无尽的等待,所以,她必须面对现实,但这个时候,只身一人来北京的她,举目无亲能靠谁呢?连住的地方可能都没有了,睡大街都可能被赶。这根稻草,抓还是不抓?

    再看看靠男人介绍的工作,一个前台,你说陈可真正靠男人有了金山银山我们还可以说说笑笑,她依靠男人要到的,不过是一个端茶送水的前台工作。再看看第二份职业,一个公司的小员工,什么公司呢?一个身边人对专业完全不懂,一个兢兢业业奋斗却被众人排挤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和前台小妹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从一个人坐,变成了一群人坐的区别。

    陈可是靠了男人,但是这种靠,没有为她的跨越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反倒是抓住这种机会之后她的用心和认真,才是改变自己向上爬的唯一方式。

    很多人笑陈可终于靠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老板还是个慈善家,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给她住,北漂的那么多小姑娘,怎么没遇到这等好事?那我想说的是,还真的有这样的好领导吗?最终还是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