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桃林竹海深 > 第二十二章 储君风波
    索镇将药带进了院中,放在石桌上正巧惊醒了炎北溟。

    刚想让索镇别走,索镇便已离开了。只能自己将药带送入屋中。

    见她在发呆,炎北溟便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将药碗一递“吃药”

    “不吃”

    “为什么不吃”

    “药太苦了”

    “咳咳,真不知道你这几年是怎么修炼。居然怕药苦,在下真是甘拜下风。”

    “只是,这地方也没有糖果糕点吧。”

    “有的,在灵峰峰顶上有一颗桂花树,树下埋有一包糕点。”林清玹极力辩解道。

    “糕点?还埋在树下。我只知道就可以埋在土里,从未听说糕点也可以。”炎北溟也着实被逗笑了。

    林清玹推了推他说“去去去,去取糕点。”

    “唉,谁能想到称为天才的林大小姐竟是如此贪吃。只能委屈本少爷去取了。”

    苏婉儿躲在院外听见了对话,见炎北溟要出来。急忙闪开,正好碰到了索镇。

    索镇拦在了苏婉儿面前“看到了吧,他的心思也根本不在你身上。或许他现在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你又何必自欺欺人。”

    “让开”

    “听我说,离他远些可能才是最好的结果。”

    索镇最终无法拦住苏婉儿,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至今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桂花树下,炎北溟拿着铁锹却无从下手。这,也没告诉在哪。

    “算了,随便挖吧。”挑的一处看的顺眼的地方又迟疑了一下“话说,我为什么要帮她。”

    刚把铁锹扔在树下,又自己劝自己“算了算了,看在她卧病在床的份上。”

    没想到刚挖两下就挖出一壶酒,打开酒壶才发现内装的糕点。

    炎北溟发现这糕点的外装甚是眼熟,却也没多想。便提着回到了院子。

    看到糕点后的林清玹吃药也不含糊了,见他在想什么便将一块糕点递给他“给,本姑娘请你吃。”

    “这桂花糕是石县洪家的。”炎北溟尝过后更加的确信了。

    “你去过石县?”

    “没有啊,可能是我爷爷去了吧。”

    “你爷爷又怎么会到石县。”

    “这有什么难得,我爷爷是当今大胤朝的太师,我伯父的右丞相,父亲是将军。有什么办不到的。”

    “骗谁呢,你爷爷是太师怎么会有你这么蠢得孙女。”

    “你才蠢,总比某些人一天到晚光想着萧,修为都不高每次靠着运气。”

    “是吗,那当日我怎么记得有人明明有灵力却任然被困火海呢?”

    “那也比你强。”

    “你这个负义鬼。”

    “我们彼此彼此吧。”

    皇宫乾清宫

    照明帝坐在龙椅上看着龙案上的一堆奏折焦头烂额,闭着眼睛揉着头。

    朝堂下,刑部侍郎杜孜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讲”

    “皇上,经臣等探讨,照明如今已有四十九年,立储君之事不可推移。还望皇上能够早立太子。”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你们,你们”林纪指着他们说不出话来。

    “圣上,老臣自皇子年幼时便教导诸位皇子。所以老臣认为,大皇子易示颇有皇者风范。”太傅朱于国站了出来。

    “皇上,老臣认为明王易辛更适合做太子。明王生性善良,定可以施以仁政。”大理寺卿卢布建议道。

    “哎,话怎么这么说。臣认为三皇子易平适合太子,平王恩威并施,再者光靠仁义又有什么用。”护军统领蔡可也站了出来。

    “够了,莫非众卿都认为朕老了吗?”

    “这大胤的江山,究竟是朕的还是你们的。”

    照明帝站了起来,将一堆奏折拿在了手上。

    “来,看看这些奏折。好啊,朕的三十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让朕立太子。莫非你们今日是非逼朕立太子不可。”奏折被一通扔在了台阶下。

    方才议论的大臣全都吓跪下。

    “今日之事,所有人不得再提。立太子之事,朕自有定夺。”

    昭明帝指着朝堂下的大臣一字一句的说“谁,若是再提起。廷杖二十,朕绝不姑息。”

    “皇上,皇上。今日臣就是拼得一死,也要劝皇上早立太子。”朱于国跪了下来。

    “朱于国,你敢挑衅朕吗?”

    “老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就是在挑衅朕。”

    “皇上怎么认为老臣并不知晓,但老臣知道臣有责任劝导皇上。”

    “朱太傅,你莫不是不舒服。要不你先向皇上告假修养几天吧。”

    “林丞相,你不必替老夫找台阶。皇上,老臣看着您长大,也是深知一朝为臣子,一朝为天下百姓着想。还望皇上三思。”

    “来人啊,把朱于国给朕拉下去廷杖二十。”

    众朝臣都急忙跪了下来劝解“皇上三思,请皇上三思啊。”

    两个侍卫刚想拉走朱于国,也只好停下来。

    “皇上,朱太傅年事已高恐禁不起这二十廷杖啊。望皇上三思而后行。”林纪看着不开窍的朱于国也万分焦急。

    “皇上,老臣受罚事小可关乎大胤气数事大。”

    “圣上,朱大人人老糊涂。还请圣上莫要怪罪。”

    “是啊,皇上。请皇上莫要怪罪。”

    “朱于国,你看见了吗。朕的股肱之臣都为你求情,难道让你在此事低头就这么难吗?”

    “各位同僚的情谊,老臣确实难以忘记只是老臣并不觉得自己错了。”

    “朱于国,朕念你是太傅。更是朕当年的太傅,忍让着你。朕意已决,你劝也没用。”

    “皇上,老臣所言句句忠心。若有不轨,天打雷劈。这太子真的不宜推辞了。”

    见照明帝不再理睬,朱于国将官帽慢慢的卸下,扣头在地。“倘若皇上真的不愿意,老臣愿辞去这太傅之职。”

    “朱于国”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