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庙堂王孙 > 第四十章 片语醒人
    不知不觉,无声无息,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时间会一直的流逝,而人呢,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悄悄的改变,寻找着最真实的自己。

    “孟兄弟,你应该还没吃饭吧,要不我请你去前面喝一杯如何。”陈守义脸含笑意,视线望向前方不远处的一间酒家,那个地方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只不过由于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也不敢结交任何一个朋友,每次都是自己独自前去。

    “既然陈大哥都说了,那我只好从命了。”孟旭升答应的很干脆,虽然他从不喜好杯中之物,只不过,他常常听人说,当你烦忧的时候,酒是你最需要的朋友,也许这句话用在陈守义的身上更加的贴切吧。

    一间小小的酒肆,就那样临街开着,既简单又朴素,不过几张桌椅板凳,一顶遮阳的雨篷,也没有什么上等的美酒,但是却可以让你暂时的忘却忧愁,何其善也。

    “来,我敬你一杯。”陈守义举杯说道。

    “多谢,请。”孟旭升随即一饮而尽,看这酒色泽泛黄,但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入口以后甜绵微苦,感觉也甚是温和平滑,显得余味十足。

    “陈大哥,这酒倒还有些特色,不知叫什么名字?”孟旭升问话的同时,顺便观察了一下店里的环境,除了几口盛酒的大缸之外就是桌椅板凳,还有那个两鬓霜白的店家正在那里给别的客人打着酒水。

    “无名无姓,市井之物而已。”陈守义说着又转头看了看那老翁,“你看那老店主,一个寻常的百姓而已,就连大字都难识一个,再说这酒也不是什么琼浆玉液的宝贝,就是一般的粗酒罢了,哪里还会替酒取什么高雅的名字,这周边的人哪也只会记得这里有个老人家在卖酒而已。”

    “嗯,说的也是。”孟旭升想想觉得也是个道理,要不然也就不会什么招牌都没有了,何况天下间识字者本就在少数,老百姓十有七八也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人,好在他自己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人,以前能够跟着家边的教书先生学过读书写字,总不至于成了个文盲。

    然而,就在此时,孟旭升忽然想到了之前的一件事情,他原本没有当回事,可刚才听陈守义这么一解释反而觉得很不对劲儿,尤其是那个人当时的状态,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令他百思不解,隐隐感到些许的后怕。

    “不行,我一定要去弄个明白不可。”

    孟旭升越想越憋得慌,他最受不了这个,便道:“陈大哥,我身上没钱,还请你借我几个铜钱一用。”

    陈守义二话不说,就从身上拿钱,看他面色有些急躁,问道:“孟兄弟怎么了,你要去买什么?要不要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了陈大哥,我有事要先离开了,明后天再来找你。”说完,孟旭升就急匆匆跑走了,叫陈守义也是弄不清个所以然来。

    孟旭升离开酒肆以后,就在大街上四下寻找,可他在找什么呢,他在找看看街上有没有乞丐在路边要饭。

    片刻之后,他见到一个老乞丐正在路边的一颗树下乘凉,他直接走到老乞丐的身边,然后捡起地上的一根小树枝就写了两个大字,再将两枚铜钱摊在掌心给那老乞丐看,便道:“你若认识这两个字,钱就是你的。”

    想着天下虽然分裂成多个国家,但是除了习俗不同之外,文字基本上都是共通的,所以郕国人看的懂夏国的字,夏国人自然也认识郕国的字。

    只不过这老乞丐开始也是一脸莫名,不知道孟旭升是什么意思,但听他说有钱拿就往地上瞧了瞧,可是看了好半天还是摇了摇头并不认得。

    孟旭升见他也是个一丁不识之人,便没有跟他在这浪费时间,于是就继续在街上搜寻着,盘龙城里面的人多,乞丐当然也多,一连又问了好几个乞丐以后,他们的答复都是一样,没有一个人识字,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二三四五也都不识得,而孟旭升问他们的便是‘长史’两字。

    为什么他要写这两个字,因为陈守义刚才的一席话让他想起了那一日初见狗三时的情形来,让他心生疑窦。

    想那日,孟旭升从钱康妻子那里得知狗三儿其人的时候,便直接去来元街找人,他当时并没有想得有多么的缜密,以为只要找到了人就行了,所以当他见到狗三儿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身份,只是习惯性的将自己的公牌拿给他看了看,可那狗三儿立马就知道了自己是长史,现在细细想来,岂不是一件怪事。

    狗三儿本来就是个乞丐,他又怎么会识字呢,而且还是看过自己的公牌几眼就能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就算是自己先和他说过自己的京兆府的人,可京兆府里的职位众多,他也没有理由能够一猜就中,奇怪,甚是奇怪,可这意味着什么呢。

    孟旭升的心里已经有了推测,要么就是那狗三儿真的运气太好,要么就是狗三儿真的识字,可他如果真是乞丐的话,这显然不大可能,而且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那京兆府的少尹钱康就已经死了,钱康生前与孟旭升从没见过面,所以只有一个结果,便是那狗三儿有问题,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不对,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我要再去钱家一趟才行。”趁着天色尚早,孟旭升这便急忙的就往钱康的家赶了过去。

    钱康的妻子李氏一见到孟旭升,便上前行礼:“民妇见过长史大人。”

    由于李氏平日都在家里带孩子,对于城中发生的事情也不甚了解,所以她至今还以为孟旭升是长史,一见到他便会主动行礼问候。

    孟旭升现在也不想跟她将这些,问道:“钱夫人,我今天来有一件事要问你,上次我来的时候,你说钱少尹让你送饭给那个叫狗三儿的乞丐,你还记得么。”

    “民妇记得。”李氏点了点头。

    “那你可还记得那狗三儿长得什么模样?”

    李氏在脑海中回想了一番,肯定的说道:“回大人,民妇见那狗三儿,看着少说也是四十岁上下的外貌了,嗯,没错,绝对错不了的。”

    不对,肯定不对,孟旭升清楚地记得那个狗三儿应该是二十上下,虽然是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毕竟还是个年轻人,是可以很容易救就看的出来,绝对不是李氏所说的四十岁左右。

    “钱夫人,你没有记错么?那狗三儿的年龄真的有四十了?”孟旭升表情很是严肃,再一次郑重的问道。

    “没错,民妇可以保证。”李氏也是极其肯定的点头说道,“那狗三儿我之前也送了不少次饭给他了,当然是不会看错的,而且他的右腿还是瘸的厉害,平时根本无法走动,都是在地上爬着走路。”

    “那你可知道他除了在街上乞讨以外,他住在什么地方?”

    “哦,知道,来元街的街尾有一间破旧的城隍庙,狗三儿之前都是在那里住着的,可是我后来又去看了一次,只不过自从我亡夫死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孟旭升听完,忽感心头和脑门都是一阵发麻,身上冷汗直流,就连神色也愈发的紧张了起来,现在李氏说出了真相,也就是表明,他之前看到的那个狗三儿很有可能是假的,可这到底是为什么,他脑海之中尚且一片云雾迷蒙着,但有一点他敢肯定,就是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或是被人给骗了一遭,而且骗的是如此的简单容易,自己根本从头至尾就没有半分的怀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