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三国之绝世帝尊 > 第138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
    刘曜淡然笑笑,那笑容显得有些诡异,但又有些神秘。

    “文若!如果凡事皆以短暂的利弊得失衡量,那么再大的变更,也没法推进!”

    “我知道纸张一旦发行,天下第一书院一旦向寒门子弟开启,那么士族的大刀肯定会直向本王,但那又如何?相比起这短暂的失利,得到的却是整个民族的稳定。”

    刘曜说得风轻云淡,但却让荀彧为之一怔!

    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却依旧义无反顾的执行下去,或许听起来有些傻,但又有哪一个伟人,不是从人们眼中的傻子,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且……”

    刘曜一句神转折:“文若以为,区区一张宣纸,就能让世家大族从这世上消失吗?这绝对不可能!他们只会更好的利用宣纸,巩固他们的既有成果!

    本王给寒门子弟的,其实不过是一个希望,一个可以晋升成为世家的希望,只要能有这个希望,天下会安定太多。

    不是吗?”

    刘曜双目灼灼地盯着荀彧,期待着他口中的答案。

    突然,一个狂笑声从堂外响起,从外转入一个身穿淡青色襜褕,手中拎着一壶醉仙酿的年轻人:“文若,你输了!”

    这人是谁?

    刘曜在第一时间内用慧眼识英,翻阅此人资料。

    【武将】:郭嘉

    【等级】:玄圣

    【神魂】:冰魄神魂

    【神魂技】:冰封世界

    【功法1】:偷天换日

    【功法2】:神鬼莫测

    【功法3】:……

    ……

    刘曜兴奋地差点没有跳起来,眼前的这年轻人居然真的是郭嘉!

    鬼才郭嘉!

    那可是号称可以和诸葛亮媲美的牛逼人物,居然和荀彧一起,来到了谯县,到底是荀攸的书信起作用了呢?还是郑玄的书信起作用了呢?

    这一点刘曜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在刘曜帐下效力,那便是极好的。

    刘曜的用人原则:

    只要是人才就用,用到让别人没人可用!

    岂止是霸道,简直就是无耻!

    “草民郭嘉,参见沛王殿下。”

    郭嘉忙欠身一礼:“没能在第一时间拜见陛下,着实无礼,还望殿下恕罪。”

    “哪里!”

    刘曜忙转入堂中将其搀扶起来:“一个王佐之才,一个鬼才,你们能来本王的豫州,实在是本王的福气,又何来的无礼。”

    历史上的郭嘉,虽然和荀彧、戏志才、陈群等人是朋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寒门子弟,若不是从小就跟着郑玄学习,几乎是他的半个儿子,他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现在的成就。

    可学识越是高,就越是感觉到这世道的不公平,世家高高在上,几乎已经绝尽了寒门学习的出头之日。

    刘曜的纸张、书籍,让郭嘉看到了寒门士子的希望,所以当他接到老师郑玄的书信时,在第一时间内便赶往了谯县!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寒门子弟的那一份可怜巴巴的希望!

    没想到,他在路途中遇到了荀彧,所以二人干脆结伴而行,还在路途中相互探讨了一下关于纸张盛行之后的利弊,以此作为考察刘曜的问题。

    很幸运的是,刘曜过关了!

    “殿下以为只有我们两个吗?”

    荀彧淡笑一声。

    “难道……”

    刘曜瞪大了双眼。

    只见郭嘉点了点头:“郑师给我们很多人写了信,相信他们正在赶往谯县的路上,最晚三天,殿下必将全部见到。”

    特么的!

    刘曜简直爽歪歪了!

    拜访了一趟郑玄,不仅把建学校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居然还把老曹的颍川班底,几乎挖空了,你敢信?

    可怜的老曹现在还在雒阳奋斗,挣扎呢,等到他醒悟的时候,估摸着咱的大汉帝国,要正式建立起来喽!

    “太好了!”刘曜兴奋地喊了出来:“郑师真不愧是郑师!”

    一旁的荀攸开口问道:“殿下,一下字来这么多人,不知殿下准备怎么用我们呢?”

    刘曜嘿笑一声:“你们皆乃万里之才,用在本王小小的豫州一地,着实有些浪费,不过本王答应你们,咱们只需要忍耐五年,必有利剑出鞘的那一天!”

    郭嘉、荀彧、荀攸三人当即欠身一礼:“我等必唯殿下马首是瞻!”

    “本王是这样考虑的……”

    刘曜当即邀请三人就坐,又派人把田丰、沮授两人请过来,仔仔细细地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向众人阐述。

    虽然这个三国世界的历史走向,已经发生了一点小小的转变,但总体而言,还没有到脱离轨道的程度,根据记忆,五年之后,将迎来一场大的变迁,那便是:

    董卓乱京!

    也因此,刘曜要在这短短的五年之内,将豫州打造成大汉最具有竞争力的州郡,这样才能一朝爆发,在乱世的洪流当中站稳脚跟。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

    这是刘曜未来五年发展线路的主基调,他就是要低调且迅猛的发展,等真正宝剑出鞘的那一天,亮瞎所有人的双眼。

    豫州四国两郡,刘曜会往每一个地方重新委派一员太守,以及相应都尉负责本郡国军事,太守抓住内政,都尉主抓军事,分工明确。

    沛王府的屯田制自施行起来已有数月,颇具规模,而且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正好可以向各个郡国推广。

    至于精兵线路仍要进行,不过兵权则会被牢牢地控制在刘曜手中,每一个都尉都仅带着不超过十个军官上任,至于能发展出多大的队伍,全看自己的本事。

    而刘曜要做得,其实只有三点:其一,快速发展科技;其二,营造大汉文化氛围;其三,商业网络铺设。

    会后,荀彧与郭嘉走在路上。

    荀彧轻声言道:“殿下能在此时静下来心,休养生息,培植力量,实在是难能可贵。”

    郭嘉饮一口醉仙酿:“看来文若是不准备走了。”

    “难道奉孝准备走吗?”荀彧反问。

    “我其实是喜欢殿下酿的酒而已。”郭嘉晃了晃葫芦示意道。

    “那倒是,殿下能管你一辈子酒。”荀彧大笑道。

    “那可真是太幸运了。”  ..